问题

北京每种小吃最出名的店号在哪儿?

回答
北京的小吃,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每一样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样都有它的灵魂。要说最出名的店号,那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因为北京的美食江湖,变化太快,老字号有老字号的沉淀,新晋网红也有新晋网红的活力。不过,如果非要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给你指指路,那还得是那些承载了岁月痕迹,又被一代代北京人认可的老味道。

咱就一样一样来,细细道来。

1. 豆汁儿 & 焦圈儿:

这玩意儿,绝对是北京的“国民饮品”,也是最能考验你是不是真北京人的标准。爱的人爱得不行,恨的人闻着就绕道走。

最出名的店号: 说起豆汁儿,第一个跳出来的,必须是 “老磁器口豆汁儿店”。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老北京的味儿。

为啥出名,怎么吃:
味道: 磁器口的豆汁儿,那叫一个地道。酸、微甜、还有点儿发酵特有的“冲”,喝下去,一股热流直冲脑门,再配上他们家刚出锅的、酥脆得掉渣的焦圈儿,还有那麻酱拌的咸菜丝儿,别提多舒坦了。
吃法: 喝豆汁儿,千万别一口闷。先来一小口,感受它的酸和那个味儿,然后迅速咬一口焦圈儿,焦圈儿的脆和豆汁儿的软糯形成对比,再来点儿咸菜丝儿解腻,这才是享受。
环境: 别对环境有过高期待,这地方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桌椅板凳都是那种老式的,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活气息。高峰期,排队是常态,但为了这口地道的味儿,值!
小贴士: 第一次尝试豆汁儿的朋友,可以先点一小碗,再点一份焦圈儿和咸菜丝儿。别一次性点太多,万一不习惯,就有点浪费了。

2. 炸酱面:

炸酱面,那是北京人的“压箱底”美食,不管走到哪里,吃到什么山珍海味,心里总会惦记着那碗地道的炸酱面。

最出名的店号:
老字号代表: “海碗居”。这家店是很多人心中的炸酱面标杆。
另一位实力选手: “方砖厂69号炸酱面”。这家店虽然名字听起来像个小门脸,但味道绝对硬核,而且环境有那么点儿老北京胡同里的意思,很有feel。

为啥出名,怎么吃:
海碗居:
味道: 海碗居的炸酱,那叫一个香!肉丁肥瘦适中,酱的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不咸不淡,拌到面里,酱香扑鼻。他们家的面条,劲道又爽滑,配上七八种新鲜的菜码(黄瓜丝、豆芽、香椿、心里美萝卜丝等等),那叫一个丰盛。
吃法: 选面(宽面、细面),选酱(荤酱、素酱),然后把菜码一溜排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酱和菜码往面里一倒,筷子搅和搅和,那场面,看着就食欲大开。
环境: 海碗居的店面通常比较大,里面装修风格也是那种老北京的四合院式,坐在里面吃面,感觉特别有年代感。
方砖厂69号:
味道: 方砖厂的酱,口味会稍微浓郁一些,肉丁炒得也更香,有时候还能吃到店家自己炒制的辣酱,别有风味。面条也是手工擀制的,很有嚼劲。
吃法: 和海碗居一样,也是自己动手拌面。他们家的菜码也挺全的,而且有时候会有一些时令的菜码,比如香椿或者蒜苗。
环境: 别看名字像个小胡同里的门脸,其实店面比你想象的要大一些,但整体风格就是那种接地气,带着点儿胡同里的质朴感。
小贴士: 吃炸酱面,一定要选新鲜的菜码,它们能给炸酱面带来清爽的口感,平衡炸酱的浓郁。

3. 爆肚:

爆肚,可以说是北京特色小吃的“清流”,讲究的是一个“鲜”和“嫩”。

最出名的店号:
王府井的“爆肚冯”。这名头,响当当的。
还有“爆肚满”,也是很多老北京人的心头好。

为啥出名,怎么吃:
味道: 爆肚的精髓在于火候。冯家和满家的爆肚,都讲究一个“水爆”。把处理好的牛肚或者羊肚,放到滚水里,过一下下就捞出来,吃的就是那个脆嫩的口感。调料更是灵魂,麻酱、香菜、醋、辣椒油,拌在一起,香气四溢。
吃法: 爆肚一般有两种吃法:水爆和油爆。水爆口感脆嫩,油爆则更软一些。不管是哪种,蘸着调料吃,一口下去,满嘴的香和脆。
环境: 这两家店,虽然名字听起来老,但经营得都挺好。爆肚冯在王府井那边,人流量大,店面也比较有规模。爆肚满也有一点儿老字号的风范,但具体位置可能得留意一下。
小贴士: 爆肚这东西,讲究的是现爆现吃。一旦凉了,口感就差很多。所以去这两家店,最好还是在饭点去,保证能吃到最新鲜的。

4. 卤煮火烧:

这玩意儿,也属于“爱者极爱,不爱者避之”的类型。不过,对于懂它的人来说,那股子香醇劲儿,可真是难以言喻。

最出名的店号:
“小肠陈”,那绝对是卤煮界的“扛把子”。

为啥出名,怎么吃:
味道: 小肠陈的卤煮,用的是猪肺、猪肠、猪心、猪肚、猪肝,加上火烧,用砂锅慢炖。炖出来的汤头浓而不腻,味道醇厚,火烧也吸饱了汤汁,软糯又入味。里面的各种下水,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一点儿异味,吃起来口感丰富。
吃法: 卤煮火烧,别看名字简单,吃法也有讲究。要先喝一口汤,再吃一口火烧,然后搭配着各种内脏一起吃。最后,一定要加上蒜泥和辣椒油,这才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环境: 小肠陈的店面,大部分都保留着老北京的风格,简单朴实,人声鼎沸,是那种你一进去就能闻到香味的地方。
小贴士: 别怕里面那些“零碎”的东西,它们才是卤煮的精髓。而且,一定要加蒜泥和辣椒油,不然味道会逊色不少。

5. 炒肝:

炒肝,这名字听着就不简单。它不是炒出来的,而是煮出来,再勾芡。

最出名的店号:
“姚记炒肝”。提起炒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为啥出名,怎么吃:
味道: 姚记炒肝,味道浓郁,芡汁儿勾得恰到好处,肝脏处理得很嫩,吃起来滑溜溜的。里面的蒜泥和腰子(猪肉)也是必不可少的配料,两者结合,味道浓烈,非常有特色。
吃法: 炒肝一般是站着吃的,配着包子或者炸酱面。用小碗装着,直接端起来喝,或者用勺子舀着吃。关键是要把里面的蒜泥和腰子都吃干净,这才是“吃炒肝”。
环境: 姚记炒肝的店面,大多是那种比较小的门脸,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充满了市井气息。
小贴士: 炒肝的蒜泥一定要给足,这是它的灵魂。而且,千万别指望它是“炒”出来的,它其实是“煮”出来的。

6. 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等京八件:

这些,可以说是北京的“点心代表”,承载着很多老北京的童年回忆。

最出名的店号:
“护国寺小吃”。这家店,可以说是北京各种传统小吃的“大集合”。
“锦芳小吃”。也是一家非常有口碑的老字号。

为啥出名,怎么吃:
护国寺小吃:
味道: 护国寺小吃店,里面种类繁多,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豆面卷子、麻团、螺蛳转儿……数不胜数。味道都很地道,用料也比较实在。
吃法: 进去后,先拿一个号,然后去窗口点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环境: 护国寺小吃店,通常都比较大,里面人也多,充满了老北京的烟火气。
锦芳小吃:
味道: 锦芳的小吃,尤其推荐他们的“面茶”,早上很多人排队就为了喝一碗。驴打滚、豌豆黄等也做得相当不错。
环境: 锦芳的店面,相对护国寺来说,可能小一些,但味道同样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小贴士: 如果想一次性品尝多种北京传统小吃,护国寺小吃是你的不二之选。如果想找个更local、更有特色的,可以试试锦芳。

7. 糖葫芦:

冬天里,那红彤彤的糖葫芦,简直是北京街头的标志。

最出名的店号:
“王府井糖葫芦”,尤其是那种用竹签子串的,价格也实惠。
一些胡同里的小摊,虽然没有店号,但味道往往更地道。

为啥出名,怎么吃:
味道: 好的糖葫芦,外面的糖壳薄而脆,里面的山楂酸甜可口,不会太酸,也不会太甜腻。
吃法: 直接拿竹签子串着吃。
小贴士: 购买糖葫芦时,可以看看糖壳的光泽度,以及山楂是否饱满。

最后说两句:

北京的美食,真的不只这些。除了上面这些“硬菜”,还有很多像炸糕、排叉、面疙瘩汤、炒麻豆腐等等,都各有千秋。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字号也在不断创新,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网红店。

如果非要说“最出名”,我上面列出的这些,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被大多数北京人认可的。但味道这东西,是很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来北京,一定要多尝尝,多走走,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最出名”。

记住,吃北京小吃,别光盯着店名,更要看的是那个味道,那个味儿,才是北京最独特的名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豆汁——牛街宝记 天坛尹三(只有上午开)
年糕——牛街白记年糕
豌豆黄——牛街白记年糕(口感比较水润)、护国寺小吃地安门店(口感比较干粉)

艾窝窝、驴打滚——护国寺小吃总店、锦芳
感谢 @小兔子元元
炒肝——沙子口炒肝赵 天兴居
卤煮—廊坊二条小肠陈(新地址哟) 北新桥卤煮 西四卤煮吕
奶酪——奶酪魏
灌肠——隆福寺丰年灌肠 护国寺合义斋(两种不同的灌肠)
(丰年灌肠已改到前门 但是不好吃了,合义斋已关)
另推一家法华寺 花市大爷灌肠
炸糕——京天红

(私货)
麻豆腐——牛街张记锅贴(已关店 不知道去哪儿了 心塞塞) 烤肉季(好久没去过了,不知道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糖火烧—— 徐记 已搬到西四一个菜市场里面了(丸子汤也好吃啊~)

↑已搬家到西四菜市场啦~

炸酱面——家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