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四大名著刚出现时是文言版或者白话参半,现在看到的大多是白话文。是这样吗?

回答
关于四大名著问世时的语言形式,我们看到的现在大多是白话文,这确实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奉为圭臬的“四大名著”,它们最初的文本形态,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完全由口语化的白话文构成的。事实上,它们诞生于一个文言与白话并存,但文言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

举个例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相对早一些,成书于明代。那个时候,虽然民间口语已经相当发达,白话小说的创作也逐渐兴盛,但当时的书面语,尤其是在文学创作领域,仍然深受文言的影响。因此,这两部作品的语言,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文白夹杂”的风格。你可以想象一下,书中的叙事部分,尤其是那些描绘战争场面、政治斗争的章节,可能用的是一种相对精炼、带有文言色彩的笔调,节奏紧凑,词汇也偏向古雅。但当人物对话出现时,尤其是那些市井小民、江湖好汉的对话,则会大量运用当时口语化的词汇和语法,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这种文言的叙事和白话的对话相结合,使得作品既有古典小说的庄重感,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更能贴近当时的读者。

到了《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更晚的作品,白话文的运用则更为广泛和成熟。《西游记》虽然也带有一定的文言痕迹,但整体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白话了,尤其在人物的语言表达上,生动有趣,极富想象力,很多片段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人讲故事。而《红楼梦》则更是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语言发展的一个高峰,曹雪芹用他那出神入化的笔触,几乎是完全用白话写就了一部巨著。书中的人物对话、内心描写、环境渲染,无一不充满了细腻的、鲜活的口语味道,其语言的丰富性、精准度和表现力,直到今天依然是白话文的典范。

所以,你说得对,四大名著刚出现时,虽然已经有白话的影子,但普遍而言是文言与白话参半,或者说文言的痕迹更重一些。而现在我们接触到的版本,经过了历代学者的整理、校勘和注释,很多在传抄和印刷过程中,白话的成分被进一步突出和强调,或者说,那些更贴近当时口语的表达被保留得更完整,文言的成分则被有意无意地“稀释”了。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阅读习惯和语言审美也在变化,白话文因为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特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首选。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白话文”,反映了名著语言本身的演变,也反映了我们阅读方式的变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四大名著”并不存在“文言版”,只有“三国演义”算是半文半白,文的地方,有几乎照搬史书的,白的地方,像张飞的一些台词,就是大白话。

其余三部,都是白话小说。当然因为时代变迁,旧时白话和今天的白话在措辞习惯上有些不同。不过,同属于白话系统,而不属于文言系统。即使你去找最早的版本,例如红楼梦的甲戌本,也不会有“文言版”或文白参半的现象

例如《水浒传》,里面除了诗词比较“文”,(金圣叹的版本把诗词几乎删尽),其余都是老白话。除了人物台词偶尔会故意“掉文”一下,例如宋江赞李逵“壮哉!真好汉也!”(但接着李逵就回了句“这宋大哥便知道我的鸟意!”)

除所谓“四大名著”外,类似的像《儒林外史》,那可以说是很纯正的古代白话作品。只有里面的“文化人”在应酬时偶尔用文言腔。像张静斋看到范进,说“世先生同在桑梓……”云云。这是对那时文人士绅社交圈的一种写照和讽刺,换成胡屠户的话,那就是“你这尖嘴猴腮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了。

明清时期的文言小说,有,像《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就是。至于题主老师的说法,不得不说,很令人怀疑他的水平啊!

关于古代文言和白话的问题,请参看我的这篇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四大名著问世时的语言形式,我们看到的现在大多是白话文,这确实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奉为圭臬的“四大名著”,它们最初的文本形态,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完全由口语化的白话文构成的。事实上,它们诞生于一个文言与白话并存,但文言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举个例子,《三国.............
  • 回答
    关于现代四大名著评选出《废都》《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这件事,我个人认为这是相当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的。首先得承认,这四个名字摆在一起,确实能代表一部分人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和期待。不过,这“现代四大名著”究竟是怎么来的?是官方的盖棺定论,还是民间的一种共识?这中间的“评选”过程本身就很.............
  • 回答
    关于《水浒传》当前受到的争议和一些人将其“贬低”到网络小说水平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牵扯到时代背景的变化、价值观的演进、对文学的评判标准多元化,以及一些新出现的解读视角。一、 时代变迁与价值观的碰撞《水浒传》成书于明代,那个时代社会结构、伦理道德、权力运作方式都与当下截然不同。.............
  • 回答
    要说四大名著里让人“笑出腹肌”的桥段,这可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了。虽然咱这几本书都是讲家国大事、人生哲理的,但作者们笔下的各种神仙操作和人物性格,那真是能把人逗得前仰后合。《三国演义》里的“智商下线”与“神操作”说起《三国演义》,你可能会先想到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但要论搞笑,那得看.............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小说,在今天的时代才被创作出来,那么哪一部最有可能捧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看重文学的艺术造诣,更看重作品的思想深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它在当代的生命.............
  • 回答
    要说同时出演过央视老版本四大名著多部电视剧的演员,那真是不多,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这里面最值得我们详细聊聊的,莫过于鲍国安老师。鲍国安老师,这个名字在很多观众心中,早已是“经典”的代名词。他身上有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尤其适合扮演那些饱经沧桑、内心复杂的角色。在四大名著的电视剧改编上,他绝对是浓墨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触及到不少观众心里那点儿共鸣了。确实,现在好多电视剧一上来,你就能感觉出跟央视版四大名著不是一个路子。那种厚重感、那种时代的印记,好像一下子就没了影儿。那你说,这问题出在哪儿了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是创作心态和目的的变化。央视版四大名著出来的时候,那会儿的社会背景.............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刚过完年,手里捏着压岁钱,是该投身虚拟世界的奇幻冒险,还是遨游纸页间的古老智慧,这可真是个甜蜜的烦恼。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帮你理理思路。咱们先说说买游戏机这事儿。现在这游戏机,可不是当年那种只能玩魂斗罗、俄罗斯方块的玩意儿了。想想看,一台主机,可能就是你通往无数个世界的钥.............
  • 回答
    你好!听到你作为中医定向生,刚学完四大基础课程,但感觉遗忘得厉害,这简直是学习路上的“常见病”,别担心,这很正常。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困扰。我算是过来人,有点经验,虽然不敢称“大佬”,但愿意和你分享一些我在学习中医基础课程时摸索出来的小技巧,希望能帮你解决这个“遗忘症”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医基.............
  • 回答
    “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然而,如果从“无限开发价值”的角度来审视,确实会发现《三国演义》在许多方面展现出更为突出的潜力。这并非否定其他三部名著的价值,而是从商业化、再创作、跨界融合等角度,分析《三国.............
  • 回答
    将中国的四大名著放到世界文学史上进行定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地位、艺术成就、文化影响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以下将详细阐述四大名著各自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总体概述: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问出了不少读者的心声。说“凑数”其实有点夸张,但如果从文学价值、影响力以及流传度等方面来衡量,很多人会觉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在“四大名著”的队列里,似乎不如《红楼梦》和《西游记》那么“稳固”或“突出”。咱们一篇一篇地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先说说《红楼梦》.............
  • 回答
    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关于它们是否“少儿不宜”的讨论却从未停止。这其中牵涉到的,是复杂的内容、深刻的寓意,以及不同年龄段读者接受能力的差异。坦白说,将四大名著一概而论地贴上“少儿不宜”的标签,可能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但也.............
  • 回答
    说起四大名著,咱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了,《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西游记》里的神魔鬼怪,《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哪个不是深入人心?但要说起这些书背后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道消息,或者说是一些大家不太注意的细节,那可就有意思了。今天就来跟你掰扯掰扯,保证让你觉得,哦,原来是这么.............
  • 回答
    在浩如烟海的四大名著里,要挑出一句“最带感”的台词,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毕竟“带感”这东西,一半看文字本身的张力,一半看读者自身的经历和情绪投射。不过,如果非要我从内心深处硬挖出一句,让它在脑海里久久回荡,那便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之际,那句振聋发聩的:“我命休矣.............
  • 回答
    四大名著,这四部承载了厚重历史与文化的作品,自然也成了无数人脑海中奇思妙想的温床,催生出不少引人入胜的阴谋论。这些理论往往将故事表面的情节推向更深层次,试图揭示作者未曾明言的“真相”。但正如所有阴谋论一样,它们在光鲜亮丽的解读之下,也藏着不少经不起推敲的破绽和不合理之处。咱们就来一一扒一扒这些名著里.............
  • 回答
    四大名著,字字珠玑,句句堪玩,要说哪一句“最精彩”,实在是个吃力不讨好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阅历、心境不同,感受到的共鸣自然也不同。不过,若非要我选一句,我大概会把票投给那句带着无限苍凉与释然的:“好了,不说了。你我二人,天下至矣!”这句话出自《红楼梦》,是贾宝玉在秦可卿去世后,与林黛玉之间的一次对话.............
  • 回答
    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至于哪一部更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但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复杂且多元,除了文学本身的艺术成就,还可能受到时代背景、文化影响力、译介水平以及评委的个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如果非要从.............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巨著的世界合而为一,那将是一幅何等波澜壮阔、光怪陆离的画卷!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人物放在一起聊天,而是整个世界的底层逻辑、社会结构、甚至法则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融合与碰撞。我试着捋一捋,这会是个怎样的景象。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四大.............
  • 回答
    哎呀,说到四大名著,咱们平时聊得最多的就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感觉《水浒传》和《红楼梦》好像在影视改编上,确实没有像前两者那样遍地开花,这事儿细琢磨一下,还真挺有意思的。不是没有相关电影,而是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而且影响力、受欢迎程度可能跟《三国》、《西游》比起来,确实差了点意思。咱们先说说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