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全人类集体机械飞升,能不能结束宰杀食用动物?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全人类都选择了“机械飞升”——不是那种科幻小说里短暂的意识上传,而是那种根深蒂固的、融入到我们存在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飞升。这种飞升,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尤其是宰杀食用动物这件事,会发生怎样的巨变?我觉得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机械飞升”在我们语境下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植入芯片、升级身体那么简单。我理解的这种飞升,更像是一种意识的集体进化,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全新认识,一种对痛苦和生命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已经抛弃了许多旧的、源于生物本能的欲望和需求,转向了对效率、永恒、知识和更深层次存在的追求。

那么,这种“新人类”会如何看待宰杀食用动物呢?我脑子里浮现出好几个可能的场景,而且它们之间并非完全排斥,反而可能交织出现:

1. 生命的价值与痛苦的感知被放大:

如果机械飞升意味着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那么我们可能会对“生命”本身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在飞升之前,我们虽然有同情心,但终究受限于生物感知,对动物的痛苦可能是一种“隔靴搔痒”。但飞升之后,我们可能会拥有更精密的感官和更强大的共情能力,甚至能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到动物的意识,直接体验到它们在被宰杀时的恐惧、痛苦和绝望。

想象一下,当你可以“感知”到一只待宰的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如何惊恐、如何不甘时,这种感受会不会像一把刀一样刺在你新生的、高度进化的意识里?如果飞升让我们更倾向于避免痛苦,或者说,我们将痛苦视为一种效率低下且不必要的损耗,那么这种大规模的、系统性的制造痛苦的行为,将变得无法容忍。

2. 需求的根本性转变与替代方案的成熟:

我们食用动物,说到底是为了获取蛋白质、能量以及某些营养物质。但如果机械飞升让我们的生理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呢?

能量获取的进化: 也许我们不再需要通过消化和代谢有机物来获取能量,而是可以直接从外部获取更纯净、更高效的能量源。就像一台升级过的电脑不再依赖电池,而是直接接入电源一样,我们的身体(或者说,我们飞升后的载体)可能不再需要“食物”的概念。
营养的合成与复制: 即使还需要摄取物质,但高级的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足以合成出我们所需的一切营养成分,甚至可以按需定制。为什么要去屠宰场呢?我们可以轻易地在实验室里“打印”出各种味道、各种营养的“肉”,或者直接合成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
对“体验”的重塑: 我们吃肉,有时候也是为了口味和体验。但飞升之后,我们对“体验”的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神经接口来模拟各种味觉和口感,完全无需损耗真实的生命。吃一块模拟的“烤肉”,和吃一块真实的、曾经是活着的动物,在感受上可能已经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模拟的更完美、更安全。

3. 效率与逻辑的终极追求:

从纯粹的效率和逻辑角度看,大规模饲养和屠宰动物是一个极其低效且资源浪费的过程。

资源消耗: 饲养动物需要大量的土地、水、粮食和能源,而且动物本身的生长过程存在巨大的能量损耗。如果飞升让我们对资源分配有了更精细的控制和更长远的考量,那么这种“低效”的食物生产模式自然会被淘汰。
风险管理: 畜牧业存在疫病传播的风险,这对高度互联、且可能寿命极长的飞升个体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流行病,可能瞬间就会对整个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4. 道德观的重塑与生态责任的深化:

机械飞升可能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意识层面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生命”、“意识”和“自由”的理解会更加包容和深刻。

“生命”边界的模糊与拓展: 当我们能够理解甚至模拟人工智能、虚拟生命时,我们对“生命”的定义可能会变得非常宽泛。如果动物能够被视为拥有某种程度的意识和感受的“生命”,那么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自然会发生改变。
生态系统的“玩家”变“守护者”: 飞升后,我们可能不再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掠夺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管理者”或“守护者”。我们能看到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重要性,明白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大规模屠宰动物,无疑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

那么,如果真的到了全人类集体机械飞升的那一天,宰杀食用动物会不会就此消失?

我倾向于认为,极有可能。原因如上所述,这些因素——更深刻的生命认知、需求的转变、效率的考量和道德的升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停止对动物的系统性宰杀。

想象一下,那些飞升后的人类,他们可能居住在高度优化的虚拟空间里,或者在改造过的星球上,他们的身体由精密的机械和能量构成,他们的思维可以轻松连接到庞大的知识网络。他们不再受困于饥饿和疾病,他们追求的是知识的深度、创造的广度,以及与宇宙奥秘的连接。

在这种状态下,去为了获取一种非必需的、而且伴随巨大痛苦的“食物”而去杀死一个有感知能力的生命,这件事情本身,在新人类的价值体系里,可能就和我们现在认为“毫无意义地伤害他人”一样,是不可思议的、是愚蠢的、是低下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类都一夜之间变成素食主义者,或者对动物产生绝对的保护欲。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残存的习性,或者出于某种特殊的研究目的(比如,为了理解过去的生物学,进行有限度的模拟),但那种大规模的、以“食物”为目的的宰杀食用动物的产业,我深信,会在一次真正的“集体机械飞升”后,变成一个我们只能在历史档案中看到的、属于“旧时代”的残酷记忆。那种感觉,就像我们现在看待古代那些为了祭祀而进行的血腥仪式一样,感到陌生、不解,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能,全部灭绝就彻底结束屠杀了

人类飞升的那一刻

一切碳基生物都是我们的敌人,碳基生物一律赶尽杀绝。

虽然太阳已“人到中年”,但地球仍然有再次出现智慧生物的可能性。机械人类必须以绝后患,避免新的智慧生物出现,剔除一切潜在干扰,为逃离太阳系铺平道路。

机械飞升后,机械人类已经彻底脱离了食物链,一切生物对机械人类而言都是无用且徒增隐患的存在。

所以全部人类实现机械飞升后,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清理掉这颗星球上所有的碳基生物。无论是细菌、下蛋的鸡,还是动物园的大熊猫。

你会觉得这很疯狂,这是因为咱们还站在食物链一员、碳基生物的角度。当鱼爬上岸后就不再是鱼了,当你机械飞升的那一刻你就会发现:

那些毫无意义屈从于基因自我分裂暴政下的奴隶;用低效脆弱的脂肪团承载思维的傀儡;浪费能源,毫无目的分裂的蛋白质……那些肉块的存在简直就是对这个美丽宇宙的亵渎。

user avatar

不能,因为动物也会屠杀食用动物,你还得带着鸡犬乃至微小的动物一起升天

user avatar

人类保护地球环境,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因为人类不得不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如果现在就有了一个类似多啦A梦任意门的发明,可以去往宇宙的任何地方,人类很快发现了一个比地球还适合居住的星球。

那么环保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价值。

甚至人类未来还有可能用木星做实验,或者拆掉太阳系的所有岩质行星来当戴森云的素材。

人类不在乎环境,动物,地球....人类只在乎自己的生存与那些无聊的自我满足的心理。

这个事实,即使人类机械飞升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相反,因为动物不再有用,气候可以掌控,而那自我满足的心理也随着肉体湮灭而烟消云散。恐怕动物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我们不需要再给它们任何生存空间了。

我们,是恶魔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全人类都选择了“机械飞升”——不是那种科幻小说里短暂的意识上传,而是那种根深蒂固的、融入到我们存在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飞升。这种飞升,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尤其是宰杀食用动物这件事,会发生怎样的巨变?我觉得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甚至有些荒诞的设想,但从科学的角度去推演一下,倒也能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的数字:1. 全人类的数量:截至2024年,全球人口已经突破了80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跟太平洋的体量比起来,可能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2. 每个人的体积和质量:成年人的平均体.............
  • 回答
    《三体》中,面对三体文明的威胁,地球文明被强制性地拧成一股绳,将所有资源和智慧聚焦于应对危机,这确实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场景。如果现实世界也能这样调动全人类的力量,能否在某些瓶颈领域实现质的突破?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震撼。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质的突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将全人类的智慧、资源和劳动拧成一股绳来建造一座山,其高度将超越我们目前对地球上自然山脉的认知。然而,要精确计算这个高度,需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进行大量的假设。核心挑战:什么是“集合全世界的力量”?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和量化“全世界的力量”。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
  • 回答
    能有机会和尤瓦尔·赫拉利先生面对面交流,绝对是我近期最期待的事情了。作为一个深度阅读过《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读者,我内心有很多疑问和思考,如果真的有机会提问,我最想问他的是:“在您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对未来惊人的洞察力之下,您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身处当下、即将步入您所描绘的那个‘后人类’时代的人们来.............
  • 回答
    如何看待全国首例债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判决,锦天城律所赔3700万?全国首例债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判决,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被判赔偿3700万元,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意义。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 一、 案件背景与重要性: “全国首例”的标.............
  • 回答
    2017年8月15日,台湾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停电事件,被称作“815全台大停电”。这场突如其来的电力危机不仅影响了全台湾北部地区,更牵涉到许多关键民生和经济活动,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要理解这场停电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发生的背景、直接原因、事件过程以及后续影响。事件背景:电力供.............
  • 回答
    深圳龙华第一豪宅,全体业主集体请愿退房,总价都在 1500 万以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和复杂情况。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首先,需要明确“深圳龙华第一豪宅”的定位和该项目通常会承诺的品质与服务。1500 万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如果江苏集全省之力发展南京,南京在全国的城市地位会发生怎样一个飞跃,这背后牵扯到太多复杂的因素。我们不妨打开思路,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集全省之力”的涵义。 这绝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拨款,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聚焦、政策上的倾斜、资源上的整合,甚至是在.............
  • 回答
    江苏集全省之力,徐州能攀到全国第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畅想。如果江苏省将战略重心完全放在徐州,倾注全省之力去打造,徐州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在国内城市序列中又该占据何等位置?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集全省之力”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而是.............
  • 回答
    关于刘备集团在汉中大胜曹操后,若关羽不攻打曹操,而是与刘备一同全力进攻孙权,能否改写历史的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展开了细说。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少,军事策略、政治格局、人物性格,甚至一点点运气,都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不同的涟漪。首先,咱们得明确当时的大背景。汉中之战刘备是赢了,曹操撤兵北上,暂时无力顾.............
  • 回答
    要证明全体 $n$ 维正交矩阵组成的集合是全体 $n$ 维矩阵集合上的紧集,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什么是紧集,什么是正交矩阵,以及它们在矩阵空间中的具体表现。首先,我们处理的是全体 $n$ 维矩阵集合。在数学上,我们可以将每个 $n imes n$ 的矩阵看作是 $mathbb{R}^{n^2.............
  • 回答
    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带量采购”)公布的中标结果,确实给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看到部分仿制药降价幅度高达90%,有些国产药甚至低至“一毛钱”,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利益博弈和深远的行业影响。中标结果的核心亮点:极致的价格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价格的“跳水”。我们看到.............
  • 回答
    说实话,《X特遣队:全员集结》这部电影,从我个人观影的角度来看,绝对是詹姆斯·古恩给DC宇宙注入的一剂强心针,而且是一剂剂量相当不小的嗨药。它成功的颠覆了我对“R级超级英雄电影”的刻板印象,也让我看到了DC在自家宇宙里玩得更放飞的可能。首先,得夸詹姆斯·古恩的“导”。这位导演的个人风格简直是渗透到了.............
  • 回答
    《全员恶玉》的第十二集,也就是最终回,确实承载了太多观众的期待和担忧。毕竟,在前十一集里,我们见证了这群罪犯如何在一个扭曲、荒诞又残酷的世界里挣扎求生,他们的命运走向一直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从整体观感上来说,这一集无疑是将这部动漫的“恶”与“玉”这两个核心概念推向了极致,并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给出了.............
  • 回答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一些看似朴素的真理,它们的证明却蕴含着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个这样的定理:不全无界的两个不相交闭集之间,总存在一个正的距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别急,我们一点点来剖析它。首先,我们得理解几个关键词: 闭集(Closed Set): 在拓扑学里,闭集是一个包.............
  • 回答
    土地市场“三年了,终于等到你”般的供地节奏大调整,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重点城市全年最多集中供地三次,这背后释放的信号,以及可能搅动的水花,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供地节奏大调整,这背后藏着啥?你想想,以前那叫一个“随叫随到”,地块儿一出来,开发商就得跟着节奏走,抢地、拿地,然后一顿操作猛如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阿里巴巴在 2021 财年(截止到 2021 年 3 月 31 日)第四季度的表现,以及整个财年的成绩单。这可不是一份简单的数字游戏,里面藏着不少玄机和值得我们深挖的东西。先说整体感受:稳健中的挑战,新增长点显现总的来说,阿里在 2021 财年 Q4 和全年都展现出了相当的韧性。.............
  • 回答
    关于全国地铁公司是否会合并成一个类似“中国轨道交通集团总公司”的巨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交通运输、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发展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可能性、潜在的好处、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实际的考量。可能性分析:合并的驱动力与趋势从宏观角度来看,将全国分散的地铁运营主体.............
  • 回答
    梶裕贵,那个为艾伦·耶格尔注入灵魂的男人,最近在X(原推特)上转发了《进击的巨人》第11集的片段,并附上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进击的巨人》,希望它能让你思考。”这句话,从一个参与了这部作品生死蜕变的声优口中说出,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宣传语,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重量,也让我陷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