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有一个很不好的趋势:
从之前睁眼但盲目拜师学步,到自信爆棚而眼不开至心为止,逐步形成普遍的群体意识。是媒体忘记自己做镜子的社会责任,还是说媒体反映的就是人心,而人心不自省。
就拿高铁或者动车这个产品来说。
西门子除了做中国的生意,也做俄罗斯的生意。而且俄罗斯的网络媒体就曾仔细的比较了两个国家的动车,中国的其中一个型号在车门,厕所,座位布置上是一摸一样的。所以自然俄罗斯媒体人为中国人只是引进了德国的技术,自行生产。大概七年前的事情。
国际社会眼不瞎,精明的很。所以当下中国的高铁是很舒适,但是不要羞于回顾历史,犯了韩国人的毛病,就算要表达自信,也学学日本人,说和服历史上来自与唐服,但是日本把它发扬光大成自己的文化符号; 一样的自信效果,但是高下立判。复兴号应不应该出来,必须要出来,真正的商业意义上它才是纯正的中国文化符号,但是不要忘旧,应该通过提炼历史的金来贴到自己脸上。媒体要自我提炼,导游行业能把每个城市的导游词开发的成体系,成套路,为何这种集现代智慧的工业产品就不会呢。呵呵。
前面偏题好严重。回来说说:
欧洲国家的火车站历来是关键的商圈,很多老式的火车站是半封闭式的,轨道,车辆和商铺紧密的接合,日本估计是一开始就学回去了。但是中国却没有学这一点,估计是当年中国老百姓太穷,火车站商圈没意义,也就一直继承下来了。听说香港的有轨交通商圈就十分发达,也能算中国吧,呵呵。
其实现在的上海,北京高铁站,地铁站的商铺已经比较密集了,商圈还比较成体系和套路,但是因为车速上去了,紧密接合的基础不存在了,再加上中餐汤汤水水和味道大,在半封闭空间的确有影响人的感受,各家自己铺店面会好一些。
再吐槽下这类商圈的确贵啊,中国的人均还是低的,让我吃80一份的便当,我才不傻呢,火车站方圆500内那么多的选择,为何单恋一枝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