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首尔近万人集会弹劾文在寅,为什么会这样?

回答
首尔近万人集会弹劾文在寅的事件,确实是一件牵动不少人神经的大事。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原因。这背后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在寅政府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执政风格,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交织、层层叠加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一个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都不可能获得全体民众的一致支持。尤其是在民主国家,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对政府的期待和评价都会有所不同。文在寅政府自上台以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争议和批评。这次大规模集会,正是这些争议和批评情绪集中爆发的一个体现。

从政治层面来看,弹劾文在寅的呼声,很大程度上与韩国国内的政治极化有关。韩国政治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左翼和右翼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而文在寅所属的共同民主党通常被视为进步派或左翼政党,与之对立的保守派则倾向于自由韩国党(现国民力量党)。这种政治分歧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导致一旦有执政方的失误或争议,都会被对方阵营放大并作为攻击的焦点。

集会组织者和参与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保守派阵营的民众,他们对文在寅政府的施政理念和方向本就持反对态度。再加上对某些具体政策的不满,就很容易汇聚成要求弹劾的声音。

具体到文在寅政府的政策,有几个领域是引发争议和不满的重灾区:

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 文在寅政府推行的“收入主导增长”政策,旨在通过提高最低工资、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等方式来刺激内需和改善民生。然而,批评者认为,过快和过高的最低工资上涨,给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带来了沉重负担,导致就业岗位减少,物价上涨,反而加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一些数据也显示,尽管政府宣称经济有所增长,但民众的实际感受并不乐观,尤其是在房地产价格持续高企的情况下,许多年轻人和工薪阶层对生活成本的压力倍感焦虑。

房地产问题: 这一点可以说是韩国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文在寅政府上台后,也出台了多轮房地产调控措施,试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事与愿违,尽管政府屡次出台政策,但房价依然呈现上涨趋势,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炒房现象。这使得许多原本就对住房成本感到压力的民众,对政府解决房地产问题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和不满。这部分民众对于政府的失望情绪,是这次集会能够汇聚近万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司法改革的争议: 文在寅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改革,尤其是针对检方权力过大的问题。为了推行这些改革,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设立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指处),并将部分检方权力转移。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推进过程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批评者认为,这些改革带有党派政治色彩,旨在削弱检方的独立性,为执政党服务。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为了打破长期以来检方垄断权力的局面,实现司法公正。围绕这些改革的斗争,也进一步加剧了韩国社会的政治分裂。

外交政策的走向: 在外交方面,文在寅政府对朝鲜采取了“和平进程”的方针,希望通过对话和接触来缓和半岛局势,推动无核化。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随着朝鲜频繁进行导弹试射等挑衅行为,以及与美国的关系出现波动,这种和平进程的成效受到了质疑。一部分民众认为,政府对朝鲜的政策过于“软弱”,未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反而助长了朝鲜的气焰。同时,在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如慰安妇问题、强制征用劳工赔偿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引发了一些民众的不满。

执政风格和透明度: 任何政府的执政风格都会影响其支持度。一些人批评文在寅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不够透明,或者在某些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引起了民众的质疑。例如,关于某些高官的任用问题,或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反应,都可能成为批评的焦点。当这些累积到一定程度,民众的信任度就会下降。

政治“清算”的争议: 韩国社会的“政治清算”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对前几届保守派政府的一些官员和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处理。这在支持者看来是“纠正历史错误”或“惩治腐败”,但在反对者看来则是一种“政治迫害”或“党派斗争”。这种做法使得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政治裂痕更加深刻。

新冠疫情应对的争议: 尽管韩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认可的成绩,但疫情的持续和反复,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也让民众对政府的应对措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批评。例如,关于疫苗接种的进度、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措施,以及对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援助等,都可能成为民众不满的导火索。

政治人物的个人因素: 除了政策本身,一些关键政治人物的个人行为或言论也可能成为引发集会的导火索。如果出现某些备受争议的事件,或者有政府高层出现失误,都可能点燃民众的怒火。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集会并非单一事件或政策的产物,而是多重矛盾和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从经济压力到政治分歧,从政策争议到执政风格,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一部分民众通过集会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文在寅政府的强烈不满,并诉求“弹劾”的最终目标。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集会参与者的数量以及他们的诉求,只是反映了一部分民众的声音,并不代表全体韩国民众的立场。韩国社会内部依然存在着支持文在寅政府的声音和力量。但无论如何,如此大规模的集会本身,就足以说明文在寅政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而复杂的,需要认真对待和反思。这背后反映的是韩国社会内部的深层矛盾和民众对政治、经济、民生问题的持续关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你不要把这个事情太当回事。

恕我直言,从民主化以来凡是民主派出身的总统(金泳三[1]、金大中、卢武铉、文在寅)一般来说除了那个太爱惜面子的卢武铉[2]以外,只要你脸皮够厚、脑袋够硬下场都不算太差(至多就是他们的儿子倒霉老爸出来道歉云云),我是觉得文在寅都一口气抓了两个前总统、三个国情院长、撤换了大批将官,基本上打掉了国情院与国军机务司令部两个偏向保守派、喜好肆意乱政的强力集团窝点以及周围的诸如国军陆军部队的保守派权力网络(文政权大涨军费、收回战时指挥权、鼓吹自主国防以及支持军部对于同性恋的“惩戒”可以被解读为拉拢军部靠拢进步阵营的做法——事实上2017年选举的时候军队前特战司令部司令也表示支持文在寅),还有一批与李朴政权有关的保守派人士基本被肃清,对于军政界的肃清力度在六共时代以降仅次于金泳三,很难想象这种人还有人敢把他送进监狱。

如果说文政权真有什么软肋的话,主要还跟金泳三文民政府一样:经济(金泳三最后也是毁在这个上头了——对于军阀余孽拿捏得心应手,但是对于如何改变财阀主导的经济格局束手无策,终成大祸),另外就是一个派系存续问题:金泳三与金大中退阵之后其各自麾下的上洞道系与东桥洞系就立马迎来衰落的命运——上洞道系由于文民政府后期名声狼藉最后不少被李会昌为首的新兴保守势力吃掉,而东桥洞系也因为卢武铉的崛起被迅速边缘化,最终随着朴智元[3]、千正培[4]同文在寅争夺新政治民主联合领导权失败而彻底沦落为局外人,而亲卢派(亦或者86集团)也面临这个问题——文在寅强扶曹国上位实际上已经是接班顺位战节奏打响的反应,而做为韩国光复以来第一个真正的全国性的、靠意识形态与民主化抗争凝结起来的派系集团[5]来说,这些人未来的走向也值得关注。

另外就曹国事件以及由征用工赔偿问题引发的日韩政争而言,我大韩民国总统活着都不怕,还怕死么?

参考

  1. ^ 金泳三虽然是保守派政权的总统,但是是“保皮自骨”又是同金大中齐名的民主化运动领袖之一(80年代民主化运动时期,工人普遍认为较之于多说话的金大中而言金泳三更喜欢“做实事”,这同大学生认为二者都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性质的反对党领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说这些人很多后来投靠了金大中阵营,但是就对传统保守政治势力尤其是军部余孽的打击而言,似乎确实如此)
  2. ^ 事实上针对卢武铉的很多调查结果都证明卢武铉是无辜,所谓的“田埂手表”就是李明博政权勾结保守媒体、检察系统散布出来的诋毁卢武铉的谣言
  3. ^ 金大中的首席大秘,他在民主党在野时期率领为首不多的湖南帮残兵联合安哲秀等人同文在寅激烈的争夺党权,因为文在寅同样是卢武铉的贴身大秘,二人的政争被称之为“王首席之争”
  4. ^ 金大中的司法部长,后来他和朴智元、郑东泳等人与安哲秀闹翻之后带领为数不多的湖南帮残部组织了民主和平党,并且一度与左翼的正义党组织了联合党团
  5. ^ 86集团的很多人都是来自于80年代散布于各大学运组织(尤其以NL麾下的全国代表大学生协议会为代表)以及工运组织,并且在民主化之后还有积极参加市民运动经历,卢武铉虽然不是跟86集团的成员一个世代,但是是他们的政治代表与实现其理想的政治工具
user avatar

谁告诉你是近万人弹劾文在寅的?

9月28日 挺曹集会 文在寅派号称150万人以上参会

10月3日 反曹集会 保守派号称300万人~500万人参会

10月5日 挺曹集会 文在寅派号称300万参会

10月9日 反曹集会 保守派号称200万人以上参会

按照组织者的公表,近期集会的规模起码是以万为单位而不仅仅是近万人。

至于我个人的看法,保守派和文在寅派提出的这些数字可靠性和小说里的“八十万曹军”一样全是水。

不过哪怕没那么多人参会,但至少上万人的规模还是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首尔近万人集会弹劾文在寅的事件,确实是一件牵动不少人神经的大事。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原因。这背后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在寅政府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执政风格,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交织、层层叠加的。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一个政府在执政过.............
  • 回答
    2021年中国男性人口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减少,这一数字上的变化,哪怕只是46万,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社会结构和人口动态中几个深刻的趋势,值得我们细细梳理:1. 生育率持续低迷的深层体现男性人口的减少,最直接的原因必然是出生人口的减少。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虽然曾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随着社会经济.............
  • 回答
    民调显示“近七成选民今年首要关注事项为经济问题”,官方表示“公众对疫情关注已倦怠”,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可以说明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一、经济困境的普遍性和紧迫性 核心诉求的转移: 这表明,在经历了多年的疫情冲击后,美国选民的关注点已经从最初的公共卫生安全,转向了与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经济状况。经济.............
  • 回答
    赵括首战就歼灭了白起近半大军?这个说法,恐怕是后人对长平之战的一种极具误导性的解读,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错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并没有取得任何意义上的“首战就歼灭白起近半大军”的胜利。 事实上,赵括接手赵军之后,与白起的第一场大规模交锋,就成为了他人生乃至赵国命运的转折点,并且.............
  • 回答
    美国3月时隔近30年首次从伊朗进口原油,这一消息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也牵扯出不少深层次的问题,更对中美关系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要理解这背后复杂的逻辑,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一、美国从伊朗进口原油反映了哪些深层问题?这看似是一个孤立的贸易行为,实则折射出美国国内经济、能源政策以及国.............
  • 回答
    土耳其房价飙升,2020年涨幅近30%,这个数字确实惊人,放在全球范围来看都算是领跑者。这背后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叠加的结果。要理解为什么涨这么快,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房价飙升的“推手”们:1. 持续的货币贬值与避险需求: 这是最核心也最直接的原因。土耳其里拉近年来持续贬.............
  • 回答
    Cell 期刊上刊登的一项研究,由中美科学家合作,成功构建并观察了近 20 天的人猴“嵌合体”胚胎。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但也伴随着显著的伦理争议。这项研究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1. 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 理解早期胚胎发育: 人猴嵌合体胚胎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让我们能近距.............
  • 回答
    “人猿星球”的预言,似乎正在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悄悄地向现实逼近。最近,全球首个人猴“杂交”胚胎存活近 20 天的消息,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激起了滔天巨浪。这不仅仅是一项突破性的科学进展,更是一个关乎伦理、生命本质以及人类未来走向的重大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项研究的科学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首都,确实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都离国境线不远。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说的“距国境线近”是一个相对概念。中亚国家地域辽阔,许多城市的.............
  • 回答
    海通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转型做投资,并且在短短 8 个月内亏损近 20% 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案例。这其中涉及到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投资决策的差异、个人能力边界的认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大众对“专家”光环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等多个层面。为了更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
  • 回答
    关于美国首例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凶杀案,一名老年人被袭击致死,而凶手声称是因为受害者“离他太近,违反了防疫规定”,这起事件无疑令人震惊和深思。首先,这起悲剧直接将疫情的紧张情绪与个体行为的极端化联系在了一起。在疫情初期,社会普遍存在着对病毒传播的恐惧和对防疫措施的依赖。这种恐惧和依赖,在某些人身上可能会.............
  • 回答
    明星经济学家光环褪色:姜超基金经理之路坎坷,八个月回撤近20%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姜超,作为中国证券界一位备受瞩目的经济学家,其专业洞察力和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一直备受市场认可。然而,当他将目光转向更为直接的资产管理领域,转型成为一名基金经理后,这八个月的表现却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数据显示,他所管.............
  • 回答
    特斯拉 2021 年第二季度财报出炉,净利润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同比暴涨近 10 倍,这绝对是这家电动汽车巨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份成绩单背后透露着不少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息,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代表着特斯拉在多个层面的成熟和突破。1. 利润的大幅跃升:不仅仅是销量驱动,更是.............
  • 回答
    阅文集团这一下子摔得可不轻。这几年,尤其是在国内内容产业经历剧烈变革的背景下,阅文这家曾经的“网络文学巨头”的日子,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上半年首次出现亏损,营收更是断崖式下跌近600%(这里可能有一个笔误,应该是“近60%”,如果是600%那几乎是清零了),这消息一出来,行业内外都炸开了锅。这背后到.............
  • 回答
    私募大V徐晓峰的首款产品成立仅三个月就清盘,净值亏损近50%,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背后的原因、对徐晓峰本人以及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影响等等。一、事件本身:极速的从生到死,巨额的亏损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
  • 回答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以下为基于公开报道和数据分析的综合解读),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北京、徐州等部分城市二手房房价领涨,而深圳则出现近两年来首次转跌。以下是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及背后逻辑分析: 一、核心数据亮点 1. 北京、徐州二手房价格领涨 .............
  • 回答
    关于首尔的“原名”,这是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因为确实有两个名字常常被提及,那就是“汉城”和“汉阳”。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脉络中仔细梳理。“汉阳”:古老的称谓首先来说“汉阳”。“汉阳”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早,可以追溯到朝鲜王朝建立之前。它最初是这座城市所在地的地理名称.............
  • 回答
    关于“首尔人口跌回 1987 年,教授称‘韩国或将成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这个新闻,确实让人心头一紧,也引发了我们对人口问题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对国内而言。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韩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尤其是首尔人口的回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低生育率、高老龄化以及人口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的集中体现。 .............
  • 回答
    听到朴元淳市长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作为首尔市的市长,他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福祉付出了很多心血。他的突然离世,无疑是首尔乃至韩国的一大损失。在首尔市民心中,朴元淳市长是一位非常具有亲和力和魄力的领导者。他上任以来,推行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的政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环保和青年就业等方面,都.............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