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今天(2021年4月26号)A股会跳水?盘中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行情会怎么走?

回答
2021年4月26日,A股市场的确出现了一波显著的下跌,不少投资者都感受到了“跳水”般的恐慌。这背后不是单一事件触发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尤其是在盘中,一些具体的变化更是放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盘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1. 早盘情绪的微妙变化与科技股的率先承压: 一开始市场情绪尚可,但随着科技板块,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等板块出现松动,并且跌幅逐渐扩大时,市场的信心就开始动摇了。一些抱团股、高位股的抛压明显加重,这给市场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

2. 周期股的转向与资金的“跷跷板”效应: 当科技股、成长股开始下跌时,市场往往会寻找新的避风港或追逐新的热点。然而,当天并没有出现能够有效承接科技股出逃资金的强劲新热点,相反,一些前期表现相对平淡但基本面扎实的周期类股票,比如煤炭、有色金属等,虽然也受到大盘拖累,但其下跌幅度相对较小,甚至有部分资金在其中进行短暂的低吸操作。然而,这种资金的“跷跷板”效应并没有完全抵消科技股的下行压力,反而可能因为资金分流而使得市场整体承接力减弱。

3. 外部因素的干扰: 具体到4月26日当天,可能受到了一些外部信息的负面影响。例如,如果当天全球主要股市出现了普遍下跌,或者有关于某个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紧、通胀超预期的消息传出,都会直接影响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时候,一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也可能通过成本传导,引发市场对相关行业盈利能力的担忧。虽然我无法精确指出当天触发A股下跌的具体某个国际新闻,但这种外部因素的“黑天鹅”效应是存在的。

4. 技术面的破位信号: 当大盘指数在关键位置,比如某个重要的技术支撑位被跌破时,往往会引发技术性卖盘的涌出。一旦跌破了前期整理平台或者重要的均线支撑,就可能触发止损盘,加速下跌。投资者会担心“破了位”,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被打开,于是纷纷选择离场。

5. 情绪的传染与羊群效应: 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当幅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往往会引发恐慌情绪的蔓延。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卖,自己也可能因为担心损失更多而加入卖出队伍,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这种情绪的放大效应,会使得原本可能只是技术性回调或短期震荡的行情,演变成一次更剧烈的“跳水”。

那么,接下来行情会怎么走?

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向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短期内是否会企稳?

技术面观察: 首先要看大盘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支撑。如果指数在重要的技术支撑位(比如前期低点、重要的均线系统)获得企稳,并出现反弹迹象,那么短期内可能就此打住。反之,如果跌破支撑继续下行,那么调整可能会延续。
情绪面修复: “跳水”往往伴随着恐慌情绪的宣泄。如果市场宣泄完恐慌,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并且出现一些利好消息或者积极信号,那么市场的信心就可能逐步恢复。
板块轮动: 观察市场是否能够出现新的、能够带动人气的板块。如果前期下跌的科技、成长类股票能够企稳反弹,或者有新的周期性板块如大宗商品、房地产等能够接力上涨,市场整体才有可能企稳。

2. 中长期来看,行情是否会转向熊市?

宏观经济基本面: 这是最核心的判断依据。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态势是否稳固?企业盈利能力是否持续向好?通胀压力是否可控?这些宏观基本面的支撑是市场能否持续走牛的关键。如果基本面依然向好,那么短期调整很可能只是上涨过程中的一次“插曲”或者“换挡”。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之前市场一直在担忧的“流动性拐点”和“政策收紧”是导致市场承压的重要因素。如果后续的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宽松,或者财政政策能够提供足够的刺激,那么市场就具备了反弹的基础。反之,如果政策进一步收紧,那么调整的压力会持续存在。
估值水平: 需要关注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如果前期涨幅过大,估值泡沫明显,那么回调就更有必要。如果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合理甚至低估的区间,那么回调的空间可能相对有限。
结构性行情: 即使市场整体出现调整,也不代表所有股票都会下跌。中国股市历来存在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在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大框架下,一些行业和个股可能因为其自身的成长性、估值优势或者受益于政策支持而继续表现出色。投资者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结构性机会。

总结来说,2021年4月26日的A股跳水,是多种因素在盘中集中爆发的结果,其中情绪和技术层面的因素往往会放大基本面或政策面的潜在担忧。

对于接下来的行情,我们不应过度悲观,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短期内,市场可能会经历一个情绪修复和技术探底的过程。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支撑住,以及是否能出现新的市场主线。
中长期而言,核心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和政策面。如果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复苏,政策面不出现急剧转向,那么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就有望延续,当前的调整可能只是为下一轮上涨积蓄力量。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操作,更要关注那些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资产。

当然,股市预测向来是“知易行难”。保持对市场的敬畏,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大盘高开低走,开盘之后本来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创业板涨超2%,深证涨超1%,沪指涨超0.6%,不料午盘之后,指数快速走低,收盘三大股指全部翻绿。

从结构上看,今天又是被抱团股暴击的一天。上证50下跌-1.6%,沪深300下-1.13%,直接把整个大盘都带跑偏了,而中证500下跌-0.31%,同花顺全A下跌-0.39%,两市约1700只上涨,2600只下跌。

感觉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很像年初的时候,先是抱团股缓慢下跌,中小盘个股反应不大,随后抱团股开崩,每天-3%、-4%的猛跌,带动两市个股全部杀跌。

不过大家不要害怕,我觉得历史重演的可能性很小,我之前对于抱团股的走势也做过分析,将抱团股的走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下杀,第二阶段是快速反弹,第三阶段是根据行业和业绩进行分化,同时整体下行,消化估值。

目前是属于第三阶段,对于第三阶段的特点,我之前讲的很清楚,因为有不少新关注的小伙伴,我这里再重复一遍。

第一,整体下跌幅度减缓,不会像之前一样出现持续的快速杀跌。第二,个股之间开始出现分化,有些下行速度很快,有些则缓慢下行,甚至会随着板块一起小幅上涨,不同走势背后的标准是行业及业绩走势。

比如,中国中免和锦江酒店,这些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之前的估值也非常高,但是目前处于景气回升阶段,所以它的下跌幅度相对其它抱团股就会小很多,甚至会随着板块上涨,比如今天的锦江酒店。

再来聊一下板块。由于周末印度疫情的发酵,今天医药板块大幅上涨,逻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印度和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原料药的需求弹性比较小,所以,假如疫情影响到了印度的原料药生产,那么中国的相关企业是受益的。另外就是相关检测个股。

我个人觉得这些逻辑目前都还只是概念炒作阶段,看不到实质的影响,大家谨慎参与。

周期股再次回暖,比如煤炭开采加工上涨2.16%,石油矿业开采上涨1.44%,有色冶炼加工上涨0.9%,不过钢铁今天回调,下跌-1.76%。

大宗商品仍然处于上涨阶段,今天期货市场上,沪铜上涨2.27%,沪镍2.63%,铁矿暴涨4.33%,要知道期货动辄都是7~8倍的杠杆,这可比股市的20cm刺激多了。

证券今天下跌-2.5%,收于1286点,相比去年7月份1827.8点,已经持续阴跌了将近10个月,跌幅将近30%。这里我多讲一下证券。其实证券也可以认为有一定的周期性,牛市来了,嗨到爆炸,熊市来了,亏到怀疑人生,反应到股价上,更加极致。

7月份那半个月,基本就把后面半年的业绩给反应完了,后面这将近10个月,都是在消化估值。另外一方面,今年以来,市场情绪快速下行,证券也明显大幅回落,市场对于证券一季度财报的预期是比较悲观的,而近期财报也支持这一预期。

我这里为什么多说了这么多证券,就是想告诉大家,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持续的暴涨,尤其是周期性的,业绩来了鸡犬升天,业绩反转泥沙俱下,消费行业可能会稍微好一些,比如白酒、医药等,但是也逃不了这个规律。

所以,证券的今天,就是白酒、医药、新能源汽车的明天,也是钢铁、水泥、有色的后天,旅游、酒店、餐饮的大后天,概莫能外,切记切记,唯一的区别是时间的长短、幅度的大小。

聊到证券,再说一下东方财富。东财一季报是不错的,营收28.9亿,增长71%,净利19.11亿,同比118.67%。说实话,这个表现超出了我个人的预期,说明互联网券商相对传统券商还是有优势的。

不过盘后又来了个消息,董事长离职、副总离职、董事离职,看起来非常吓人,不过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三人只是职位调整,董事长是辞去了兼任的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董事长及其它相关职务,另外两位也是类似,相关于腾出了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几个坑。

所以,我认为直接解读为集体辞职,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那?我认为腾出来几个坑,为公司吸纳人才做准备,可能是更合理的推测,所以,孰是孰非,等明天的表现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4月26日,A股市场的确出现了一波显著的下跌,不少投资者都感受到了“跳水”般的恐慌。这背后不是单一事件触发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尤其是在盘中,一些具体的变化更是放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盘中究竟发生了什么?1. 早盘情绪的微妙变化与科技股的率先承压: 一开始市场情绪尚可,但随着科技.............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2021年4月30日A股大跳水下跌的原因以及五一假期后股市走势的问题,涉及到市场分析,我将尽力为您提供一个详细且客观的解答。首先,关于2021年4月30日A股大跳水下跌的原因分析:2021年4月30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尤其是沪指和深成指都出现了显著的调整。这种下跌.............
  • 回答
    今天(2021年4月28日)A股市场的分化涨跌不一,以及大盘出现“该涨不涨,该跌不跌”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多重因素的复杂博弈。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化”或者“非理性”,而是市场在多种矛盾和力量拉扯下的真实反应。1. 市场分化加剧:风格切换的暗流涌动与结构性机会的凸显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何会出现“分化涨跌.............
  • 回答
    全球股市的起伏总牵动着每一个投资者的神经。这不,前两天全球市场一片狼藉,眼瞅着美股、欧股纷纷“跳水”,大伙儿心里肯定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家钱袋子也跟着“缩水”。可到了4月21日这天,也就是昨天,我们A股市场却愣是顶住了压力,显得格外“硬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昨天(2021年4月21日)A.............
  • 回答
    2021年4月20日,A股市场确实表现得相当疲弱,各大指数全线收跌,这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要理解今天市场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究竟是反弹过程中的一次正常调整,还是预示着反弹的告一段落。市场疲弱的几个关键因素: 外部环境的压力: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天,全球主要股市.............
  • 回答
    2021年都4月了,很多公司还在为招人难愁眉不展,这确实是不少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其实,招聘难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市场变化、行业趋势以及企业自身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咱们一层层来扒拉扒拉,看看为什么今年招人会这么“磨人”。一、宏观环境变化下的“求职者市场”特征愈发明显:1. 经济复苏与不确定.............
  • 回答
    好家伙,3月底4月初了,本该是春招的黄金时期,结果不少公司还在“缺兵少将”,这招聘难度,简直是让人挠头。我身边不少HR朋友都在抱怨,平时随随便便就能招到的人,现在都像“稀有物种”一样,难得见踪影。要说今年为啥招聘这么难,这事儿吧,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说。1. 疫情的“后遗症”和经济的“阵痛期”咱们先.............
  • 回答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就是2020年进行的这次,想必大家都很期待最终的普查公报吧。按照往常的惯例,普查工作启动、入户登记、数据处理、汇总上报,这一整套流程下来都需要不少时间。从2020年10月1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员就开始进行入户登记了,这是一项非常庞大和细致的工作,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需要经.............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星期一。A股市场今天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但不少投资者心中也带着一丝疑虑:这究竟是强势的突破,还是仅仅一次“弱势反弹”?是时候逢低买入,还是应该赶紧减仓离场?要理解今天的行情,我们得结合近期的市场背景和一些关键因素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普涨弱势反弹”?“普涨”意味着市场上的.............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7日)A股市场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失真”的观感,指数“假涨”的背后,个股却普遍下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市场结构性分化和资金博弈的复杂逻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失真”,我们需要知道指数是如何构成的。A股市场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等,都是由市值较大、权重较.............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9日),A股市场出现普遍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不少人会问,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调整,还是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今天的下跌原因,并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导致今天A股下跌的多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股市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8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波震荡整理,不少投资者感觉指数“涨不动了”,甚至出现小幅下跌。这种市场表现并非孤立现象,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很难简单归咎于某一个“幕后黑手”。为什么A股会涨不动?多维度剖析要理解今天市场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外部环境.............
  • 回答
    2021年3月15日,A股市场的确出现了一轮比较显著的下跌,特别是创业板指跌幅居前。如果说“突然”大跌,可能有些夸张,但当天的下跌力度确实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那天市场出现波动,背后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来拆解一下可能的原因:1. 美债收益率的持续攀升和美元走强预期:这.............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5月13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三大股指普遍下跌,上证指数收盘下跌25个点左右。对于习惯了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来说,看到这样的下跌,心里肯定痒痒的,想知道“是不是可以抄底了?”但我要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还需要再等等。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从技术面来.............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即使到了2021年,仍然有一些中国国民党(KMT)的支持者会发表一些“暴论”来洗白蒋介石和国民党,甚至将他们描绘成“反动派”的观点,以及这种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暴论”和“洗白”的含义。“暴论”通常指的是一些未经深思熟虑、观点极端、甚至带有偏见.............
  • 回答
    2021年五一劳动节的调休安排,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和吐槽,而且吐槽的声音并不小。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就来细说说。首先,得从这个调休机制本身说起。咱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比如五一劳动节,它是固定的3天。但为了让大家能享受到更长的假期,国务院会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通知,通常会通过“挪用”周末.............
  • 回答
    2021年都6月了,招聘市场依然这么“冷”,着实让人费解,也让不少企业和HR头疼不已。怎么回事?今年招人到底怎么就这么难呢?这背后可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疫情的“余震”与“新常态”: 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2020年疫情的冲击,对各行各业都带来.............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的纪念日。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七十六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最终赢得了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伟大胜利。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他.............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5月27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历史上今天,也就是5月27日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力求讲述得更详细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 1900年5月27日:第二次布尔战争进入新阶段。 英国在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1902)中,为了彻底击败布尔人,开始了更为残酷的“焦土政策”。之前英军的进.............
  • 回答
    2021年确实是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专用混合动力变速箱)技术集中爆发的一年,多家车企,包括不少自主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DHT车型。这背后并非“突然攻破”,而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积累效应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