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你认为云计算发挥着哪些积极作用?

回答
在如今这个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云计算无疑扮演着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驱动力,更是我们迈向更绿色、更高效未来的关键赋能者。细想一下,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云计算在各个层面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这些作用是全方位且深刻的。

首先,能源效率的提升是云计算最直观也是最显著的贡献之一。试想一下,过去每个企业都需要自行购置、维护、升级大量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这些设施不仅需要巨大的电力来运行,还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来维持适宜的温度,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能源消耗。而云计算服务商,比如那些巨头企业,它们拥有规模庞大的、高度优化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采用了最先进的节能技术,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高效散热设计、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广泛应用,以及服务器负载的动态均衡分配。通过将众多企业的计算需求集中到这些规模化、专业化的数据中心,其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远超分散的、自建的IT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即使我们在使用云计算时感知不到,但背后整体的能源消耗是大幅降低的,这直接减少了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云计算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传统模式下,企业往往会为应对峰值需求而过度配置IT资源,导致大部分时间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云计算的弹性伸缩能力,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在业务量低谷时,可以缩减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在业务高峰期,又能快速扩展,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这种“按需使用”的模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整体资源的利用率。更进一步,云计算平台上的多种服务和应用,能够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企业的数据和应用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和资源孤岛,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物质消耗和能源开支。

再者,云计算推动了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从而催生了更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许多原本需要大量物理资源的研发、测试、模拟等工作,现在可以在云端完成。例如,在环保领域,科学家们可以利用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模拟气候变化模型、开发新能源技术、设计更环保的材料或工艺。过去,这些研究可能需要耗费巨量的实验设备和能源,而现在,通过云计算的虚拟化和仿真能力,可以在数字世界里高效完成,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物理资源的依赖。此外,云计算也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精细地管理生产过程、优化供应链、提升能效,甚至实现循环经济的落地,例如通过智能设备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预测性维护,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更换。

此外,云计算的“服务化”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共享经济的理念。企业不再需要拥有昂贵的硬件设备,而是通过订阅或按使用量付费的方式来获取IT服务。这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IT门槛,让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技术,从而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上。这种模式也意味着,云计算提供商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水平。

最后,云计算的远程协作和分布式办公能力,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间接支持。疫情期间,我们深刻体会到远程办公的优势。云计算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接入工作环境,这不仅减少了通勤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还可能减少了传统办公场所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包括建筑材料、能源消耗等。虽然远程办公并非没有挑战,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环保的工作方式。

总而言之,云计算并非仅仅是冰冷的技术概念,它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能源效率、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成本效益和工作模式等多个维度,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就像是数字时代的“集约化”和“共享化”运动,将零散的、低效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中国人说到“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字时,大抵很多人都会想到来自一个2000多年前的词——开源节流。这个来自《荀子·富国》的词,本意是开辟财源,节省开支,多赚钱,少花钱。伴随着人类迈入工业化以来,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速,极端天气频发,人类活动与地球承载力的矛盾愈演愈烈,以往低效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呼唤着各国各企业选择高效节能的发展策略,这既是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也是为了自身乃至全人类的长远发展。在我国,推动节能工作是一项国家发改委的正式发文推进的政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1],也是企业生产中必须考虑的一环。那么云计算这个看起来新颖的概念又能为“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做到什么呢?云计算自身又在提高能效的要求下有何成就呢?且往下看。

要搞明白云计算能做什么,首先要明白云计算是什么。广义上,云计算泛指一种能跨网络、按需提供基础架构、服务、平台和应用的交付方式,是用户将数据存取、软件运行等等负载部署在云端进行的行为。在云计算普及之前,传统意义上的本地服务器需要使用者自己根据最大峰值的需求购置本地服务器,哪怕只是短时间高负载也必须考虑在内,就像马路设计必须考虑上下班高峰期的流量——哪怕早晚高峰期仅有半小时的城市也一样,而云计算让负载的马路带宽可以随车流量变更,需要多少就租用多少。现代意义上实际落地的云计算服务一般分成三种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越往后外包给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层次越多,也越能节约维护成本和办公场地。

相比于传统的本地服务器,云计算是具备显著优势的,按照亚马逊云科技的专业看法可以总结为4点[2]:敏捷性、弹性、节约成本和快速部署。敏捷与快速部署即以分钟级别部署技术服务,这就支持快速试验新想法;弹性指弹性计算,不用像本地计算一样按最高要求配置资源,而是在业务需求变化的同时快速调整资源用量,每次用多少买多少;而节能成本则是指前几者结合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新结构、新芯片、新数据在前几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更新、更物美价廉的服务。其实概括起来也无非3个字:强、快、省。这样的优势之下,云计算不只是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工具,大量的企业选择将软件服务从本地服务器搬运到云上:在工业制造领域,西门子选择将物联网系统托管到亚马逊云科技上,以便工厂可以随时获得工业互联网所需的资源;在传媒行业,路透社也选择将现有的应用程序大规模迁往亚马逊云科技[3],他们在两周内就迁移了30多款应用程序,以便给合作客户提供各式各样的应用服务。

说了以上这些,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云计算就是一个B2B(公司对公司)的服务,跟我们普通人好像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毕竟租服务器或者虚拟机的事情除了某些IT大佬,好像跟吃瓜群众没什么联系,但实则不然。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玩游戏,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过 “云游戏”这么一个新概念。玩家这边一个月包月几十或者按时长收费,厂商把画面演算都放到云端进行,低配置手机也能有60~120帧体积云光追,如果玩家使用的是5G设备(比如我),那还能享受随时随地的低延迟体验。在显卡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的今天,一次性掏出大几千乃至上万换个好电脑、好手机并不轻松,云游戏,以及背后的云计算服务对于手头并不宽裕的玩家算得上是一个选择了。实际上选择云游戏的国人并不算少,据《云游戏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统计[4],截至2020年,我国云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1.63亿人,较2019年上升了1.05亿人;市场规模则从2019年的5.8亿元上升26.8亿元达到2020年的32.6亿元。一年间用户规模与市场规模均翻倍,可见其发展之快。

当然游戏产业的云游戏只是云计算在游戏产业的冰山一角,实际上的游戏的运维本身也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而跳开游戏产业这个话题,云计算本身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在各大行业的“节能增效”的大背景下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例如,本月1日的亚马逊云科技峰会上,纳斯达克证券就宣布和亚马逊云科技达成多年合作伙伴关系,要分阶段地把纳斯达克在北美的多个交易市场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这也就是近来在金融行业较为热门的话题:金融机构上云。

实际上不只是在大洋彼岸,在国内,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也愈发依赖于云计算,以实现线上化服务和大数据风险评估等。与我们普通人距离最近的大概是各种信用卡和免担保线上贷款产品,从“点击申请额度”到申请成功速度以分钟计算,跟以前从申请到提款没个十天半个月+上门走访的贷款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各种速度越来越快、额度越来越高半线下和全线上贷款申请的背后,是云计算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愈发庞大的金融云计算市场。近期发布的IDC数据报告显示[5],2021上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高达26.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0.2%。其中,基础设施与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别是18.3亿美元和8.2亿美元,增速分别达到38.3%和44.8%。而在已经结束的2020年的数据上,金融也以19.4%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制造业、交通、教育、医疗卫生、能源等行业紧随其后。

这期间最先的是架构,或者按很多人更熟悉的一个词:顶层设计。一个安全、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优化架构是各行各业将数据与服务上的大前提,每一点都要,但却要在其中取得平衡。这就像一辆汽车既要快,又要坚固,还要省油,不是依赖一味的加功率、轻量化、上合金解决的,而是在各种要求上的一种妥协和平衡,该节约的节约,把资源运用在最必要的地方。在该舍弃地方有所舍弃,从而让整个产品更有效率。

在以上架构设计上,亚马逊云科技还有可持续发展[6]的专属架构,致力于减少应用程序产生的碳足迹。例如更多地选择在可再生能源电网运行的位置和时间点运行应用程序,或是指定使用专门的芯片组扬长避短地指明程序。例如,亚马逊云科技的工程师们发现16位的浮点数在深度学习中已经足够使用,因此,他们推出了BFLOAT16标准,并将其在Graviton 3的亚马逊处理器上使用,它不仅采用16位浮点数标准,同时保持与32位浮点数相同的范围。在支持相同训练量的同时,速度可以提升一倍。

如果把云计算比作厨房,那数据和数据库就是其中的食材和冰箱。与传统意义上将数据单纯存储在数据库不同,今天的数据库相较以往已经智能得多。运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让数据运维更加方便。使用苹果设备的知乎er可能注意到,在iOS15升级后即便我们没有主动对相册里的图片标注关键字,搜索部分图片中被拍到的物品一样可以搜出来。例如在相册搜索鲜花,从自己拍摄的插花到插画师绘制的花束都能搜出来。类似的,云计算也使用这些功能进行标记,而且更强大。

像是亚马逊云科技就能使用名为DevOps Guru的服务[7],提供机器学习 (ML) 模型来识别异常应用程序行为(例如延迟、错误率、资源限制增加等),识别出关键问题时,它会自动发送提示,并提供异常的摘要信息、潜在原因及问题发生的上下文,甚至修复建议。运用这种自动化的、智能化的AI管家,它可以有效减少告警噪声,并更快更准确地洞察问题所在。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遇到每一个问题无脑向工作人员发告警信息,工作人员手动把告警信息送到工作群里讨论。实际上这项服务的客户如路透社都表示筛选噪声和提供建议是值得一用的亮点所在。

不仅是对报警信息进行自动分析,最新的亚马逊云科技数据库也支持名为Amazon DMS Fleet Advisor服务,将收集和分析数据库模式和对象也进行自动分析,将数据库迁移过程迈入自动化。最新版的数据库甚至支持无服务器版查询数据,例如在Amazon Redshift 无服务器版上无需选择节点类型、节点计数、工作负载管理、扩缩,就可以使用与加载的示例数据集进行查询分析。一切为了更快、更好、更省的运行数据。同时,亚马逊云科技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湖升级成数据湖仓,以便于从多个数据孤岛中提取所有数据,然后将数据统计中在同一个位置,以便对其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

而在数据本身的存储上,云计算也呼唤着改革,亚马逊云科技在S3 Glacier存储服务这一产品上提供了名为Data shard的数据分享技术。在传统的数据读写中,每一份数据单独存放在不同数据单元上,被访问更多的单元往往就更接近寿命的终点,而寿命终焉的个别坏道可能带动坏道越来越多,最终报废整块硬盘,这种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背后的物料成本不提,由此产生的运维成本、数据丢失以及耽误的生产效率更是一种浪费。在Data shard技术的加持下,任何进入这一存储产品的数据都会通过比特编码转化到不同驱动集的碎片上,以确保每一块驱动器上都不会有热点。而在固态硬盘上,亚马逊云科技引入FTL均匀磨损技术,原理与上述的Data shard类似,既保证了访问速度,也避免了某一小部分存储单元因为记载数据更加热门而更早损坏。显然这一做法对资源环保和物尽其用都是很实用的一个策略。

这让我想起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上的一个设计——射电平底鞋。用来反射无线电的金属板直接承载人体的重量很容易变形失效,于是工程师设计了特制的平底鞋,一对比网球拍还大的金属板把人体重量分散开,以保证精致的望远镜球面不变形。这一工程学上的涉及本质上跟Data shard是如出一辙的。这一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上万的用户在100万个驱动器上运行S3存储服务。

在近年来固态硬盘(SSD)出现之后,亚马逊云科技更是进一步引入了EBS(弹性块存储)服务,这一服务支持快照恢复,从而为用户节省了时间,让他们可以专注在其他的增值任务上,比如研发任务。 在将一个弹性块存储(EBS)保存到简单存储服务(S3)后,管理员可以通过自动化来进一步简化流程。 如果你需要恢复一个EBS快照的话,只需要几个鼠标点击就可以做到。

云计算不止依附于过关的软件层架构,更依附于过硬的硬件基础。这其中芯片是运行负载的基石。正如手机领域苹果自研的A系列处理器越来越快一样。亚马逊云科技这样的云计算巨头也在自研芯片上频繁发力,仅在本月就推出了3款自研芯片[8]:C7g实例由Graviton3处理器支持,与当前的C6g实例和Graviton2处理器相比计算密集型负载性能多达25%;Trainium芯片为绝大多数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提供最佳的性价比;Nitro SSDs提供I/O密集型工作负载。

自然,新芯片有新性能,由Amazon Graviton3处理器支持的C7g实例与由 Graviton2 处理器支持的当前一代 C6g 实例相比,可将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性能提高多达25%,为科学计算、机器学习和媒体编码工作负载提供高达2倍的浮点运算性能,为加密工作负载速度提升高达2倍,为机器学习工作负载提供高达3倍的性能。与基于Amazon Graviton2的实例相比,C7g实例的网络带宽也高出20%。由Amazon Trainium芯片支持的Trn1实例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成本降低多达40%。Im4gn/Is4gen/I4i实例旨在通过架构最大限度提高I/O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存储性能。通过自研的 Amazon Nitro SSDs ,Im4gn/Is4gen/I4i实例提供高达 30 TB 的 NVMe 存储,与上一代I3实例相比,I/O 延迟降低了 60%,延迟可变性降低了 75%,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应用程序性能。

云计算有了更优秀的架构,更出色的数据处理,更强大的芯片,但还有一项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 ——节能与环保。

2015年,《巴黎协定》在近200个缔约方的参与下于法国巴黎签署,主要旨在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它的前一份文件更加大名鼎鼎,那就是各种时政新闻里经常被引述的《京都议定书》。实际上,不光是缔约的国家和地区,相当多有志在经营的企业也宣布遵守这一协议,这其中有像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的巨头,也有实体经济巨擎如西门子、梅赛德斯奔驰等等。

若要说云计算如何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可以参考亚马逊云科技在re:Invent全球大会展示的资料[9]

在我看来,本届大会所展示的亚马逊云科技对可持续发展,可以用8个字概括: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开源。亚马逊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巴黎协定》到期前10年,也就是2040年达到净零碳排放,也就是国内经常提到的碳中和。想要收支平衡,光依赖于在各路开销上“节省”必然是不行的,尤其是考虑云计算背后必然消耗海量的电力资源,在火力发电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例如中国)引发的碳足迹会让所有科技在科技赋能下节约的碳排放显得微不足道。

为此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开发可再生能源。例如,亚马逊云科技在阳光炽烈的南非卡拉哈里沙漠设立太阳能发电站,减少了超过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风能资源丰富的欧洲爱尔兰海面,亚马逊云科技设立海上风力发电站。并利用云计算服务发电机涡轮数据进行收集、监控、分析,最大程度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全速产出。预计2025年,光光云计算优化所提升的发电量即相当于新建1个全新的200兆瓦风电场。

在开源背后同样重要的是节能和提升效率,或者按如今业界更时髦的概念叫降本增效。这与开源相比甚至要求更高的技术含量。通过更优秀的存储、架构和其他技术,哪怕是占比份额较小的能源份额,云计算也能发挥特长。以金风慧能为例,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Graviton2计算集群的16个CPU发挥了先前武力数据中心28核服务器云上WRF全流程运维工作,实际成本降低了70%,而计算时间降低了30%。而在山东淄博的淄博热力公司,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无服务器服务对供热场景进行了机器学习建模,以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使用Amazon Redshift云数据仓库,淄博热力把数据整理后存储在云上,让查询数据更加快捷,将数据的管理成本降低10%,并使用Amazon Fargate在内的无服务器和容器服务,支持其智慧供热平台运营。

更强的算力,更智慧的服务,更低的能耗,云计算已经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未来的它能做的还有更多。



[1] ndrc.gov.cn/fzggw/wld/t 大力推动节能工作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 aws.amazon.com/cn/what- 云计算的优势, 亚马逊云计算

[3] aws.amazon.com/cn/solut 汤森路透社在 AWS 上提前完成了大规模迁移项目, 亚马逊云计算

[4] cloud.ofweek.com/news/2 2021中国云游戏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前瞻网

[5] cloud.ofweek.com/news/2 金融机构需要怎样的“云”?, 数科社

[6] mp.weixin.qq.com/s/Kz6j 亚马逊首席技术官 Werner Vogels:2022年及未来五大技术趋势预测, 亚马逊云科技

[7] aws.amazon.com/cn/devop Amazon DevOps Guru 提高应用程序可用性的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的云运营服务,亚马逊云科技

[8] awsweb2021.cevent.com.cn 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三款由自研芯片支持的新Amazon EC2实例,亚马逊云科技

[9] awsevents.cn/reinvent/i 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亚马逊云科技

user avatar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值得写一下。

一、为何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我们中国人熟悉是在2002年十六大以后,中国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这是因为我们发展到2002年,意识到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破坏自然环境的发展不可持续。

而发达国家工业化时间比我们早,他们很早就遇到了环境问题,早在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就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了。

然后,联合国在90年代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在全球形成共识。

中国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恶化,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科学角度看,虽然全球变暖的问题仍有争议,但是碳循环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古生物研究结果,寒武纪以后,地球上的生物就至少有五次大灭绝,其中至少两次与碳循环失稳有重大关系。

在古生物历史上,当地球因为火山爆发等原因,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后,会出现全球变暖,冰层融化,甲烷到大气里面,进一步加强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循环,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气候变化,洋流中断、海洋酸化,海底缺氧,最后导致海洋和陆地物种大灭绝。


而人类进入工业化之后,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非常大,人类活动不只是单纯烧化石燃料的排放问题,同时还造成绿色植物减少,岩石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温度升高破坏冰层,甲烷进入大气等等问题。


上图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和预测,全球变暖的气温其实还好,历史上更高的温度有的是,但是二氧化碳对地球碳循环的影响绝对不可小觑。

人类需要改变发展的模式,避免人类活动加速碳循环失衡,引发下一次大灭绝。

所以,人类才提出可持续发展,提出碳中和。并且将其作为全球未来发展的目标。

二、云计算和可持续发展

云计算看似和可持续发展关系不太大,但是实际上不然。

2006年提出云计算是在互联网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自己购买服务器,建立机房,维护机房,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员。但是,由于很多企业的业务数据需求有峰谷,这种独立数据中心的使用率不高,从而造成了大量浪费,也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而且因为负载不满,很多能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个企业数据的增长,这种浪费越来越明显。高峰需要1000台服务器,日常只要10台服务器,而企业自己只能采购1000台服务器,消耗1000台服务器的电能来保证业务正常运行。

对此,云计算模式可以按需灵活分配算力,企业需要1000台服务器就提供1000台的算力,需要10台,就把其余990台给其他企业使用。这对全社会来说,同样的计算负载,用云计算模式,各家共享计算资源,整体能耗就大幅降低了。

对于一家有数据需求的生产制造企业或者商业运营企业来说,大数据业务属于支持部门,无论企业对数据和算力的需求多么庞大,这家企业也只会购买商用服务器,而不可能自己去研发高能效服务器,自己构建软硬件体系。而云服务厂商可以,云服务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以定制高能效服务器(像是一些厂商DIY服务器),高性能处理器(例如亚马逊云科技的定制芯片),甚至最后自己研发高能效CPU(比如亚马逊云科技设计的ARM处理器)。云计算厂商对成本的控制,自然会追求低能耗。

除了计算,企业之间还会有大量的数据传输需求。在没有云计算的年代,数据在两个企业之间传输,需要跨越两个企业机房之间的物理距离。通过一层层网络远距离传递,速度缓慢,消耗大量能量。而在云计算时代,两家相隔千里的企业,服务器可能就在同一个机房。海量数据通过云计算厂商服务器之间的高速网络可以瞬间交换,能耗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云计算的普及可以大幅度的节能减排,数据需求越多,云计算的效益就越高。可以说云计算与可持续发展有天然的联系。

如今,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快速膨胀。如果没有云计算,各个企业还是用以前的模式,任其服务器低效运行,且都采购商用服务器没有高能效计算处理器的话,只会使得数据传输远距离低速低效,那么整个社会为了维持目前的总体算力,就会消耗十倍、几十倍,几百倍的能量。

更不用说在目前云计算模式大幅提升了效率,减少能耗的情况下,庞大的需求依然消耗了全球1%的电能。

如果没有云计算,现在仅仅是各个企业,各个机构的数据需求,就会让整个人类对能耗的需求增加几倍。我们会需要新建无数火电、水电和核电站……

火电站需要更多的煤炭,更多的天然气。燃烧煤炭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开采天然气,会增加大量温室气体;水电站会给周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改变地质结构,引发各种自然灾害;核电站会产生核废料,污染我们的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

而云计算模式改变了这一切,让我们享受庞大数据和算力的同时,不用付出那么高的环境代价。


同时,云计算厂商对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

三、云计算大厂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云计算市场,亚马逊占比遥遥领先。以亚马逊为例,今年二季度,亚马逊云科技云计算业务营收148.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8.08亿美元增加40.01亿美元,较一季度的135.03亿美元增加13.06亿美元。

作为云计算大厂之一,幸运的是,亚马逊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非常积极。


2019年,亚马逊推出了“气候承诺”承诺提前10年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当时,亚马逊预计2024年时,可再生能源在亚马逊的能源使用中将会占到80%,到2030年,亚马逊将实现零排放。

为此,亚马逊从汽车制造商Rivian那里购买10万辆电动送货车。

2021年,亚马逊在美国、加拿大、芬兰和西班牙的14个新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准备实现2025年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为公司供电,比原定目标2030年再提前五年。亚马逊也成为美国清洁能源历史上最大的企业采购商。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个人捐款20亿美元,为联合国环境保护提供资金。

这都是在兑现自己的承诺。

四、云计算如何支持高效节能

云计算主要的功耗来自计算芯片,同样以亚马逊为例,其一开始是向英特尔订制专用版本的至强处理器,在满足算力的同时降低能耗。


后来,亚马逊云科技购买ARM的IP和指令集授权,自己设计能效更好的Graviton系列ARM处理器,采用最新工艺,做到更低能耗,更高算力。

在今年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Graviton系列的最新版本Graviton3。


与Graviton2相比,新 CPU 提升了25%的整数性能,高达2倍的浮点和卓越的加密性能。

由于支持DDR5-4800,该Graviton3的内存带宽也提升了50%。由于支持专用的bfloat16计算,机器学习性能达到了上一代产品的3倍。新处理器的网络带宽提升20%。支持 Elastic Fabric Adapter (EFA),允许应用程序直接与网络接口卡通信,提供更低的延迟。

新CPU支持每个vCPU的专用缓存,并支持新的指针式认证,在将返回地址压入堆栈之前,它们首先用密钥和附加上下文信息(包括堆栈指针的当前值)签名。当签名地址从堆栈中弹出时,它们会在使用前进行验证。如果地址无效,则会引发异常,从而阻止通过用有害代码攻击。安全性也大大提升,同时具有永远在线的内存加密功能。

在功耗上,得益于新的工艺和架构,Graviton3处理器的功耗也比Graviton 2低60%。

亚马逊云科技将其Graviton3主要定位于高性能的工作负载,包括高性能计算、批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媒体编码、科学建模和基于CPU的机器学习推理。

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将推出一款名为 Trainium 的新型芯片,用于训练机器学习计算机模型,这款芯片将比主流的 Nvidia 芯片降低40%的成本。

在芯片上的不断创新,保证了亚马逊云科技在提供强大算力的同时不断降低功耗,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在今年的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上,我们能看到,亚马逊云科技不仅信守自己的承诺,还在通过各种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利用自己强大的算力,为各个行业规划计算,促进所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海洋渔业保护、物流规划、大气和海洋监控上,亚马逊云科技都可以用自己的算力为环保助力。

在中国,亚马逊云科技也在用自己的科技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金风慧能是一家风力发电企业,由于风电对气候的依赖,风电场管理需要对于当地的小环境当中的天气进行精确预测。亚马逊云科技为它们提供了 WRF 高性能计算的应用,用16个 CPU 达到了之前28核服务器性能云上的 WRF 全流程运维工作。实际成本降低了70%,而计算时间降低了30%,为清洁能源提供助力。

淄博市热力集团是国有企业集团,集中供热入网面积3,000余万平方米。需要建立统一管理的供热骨干管网。亚马逊云科技为淄博热力提供科技支持,建立一个自动且精确的系统。帮助它依据气温、用户建筑维护结构、用热率等信息,决定阀门的开启程度、管道介质的参数调节方式、调节持续时间。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能耗,让用户室温始终保持在19-24℃之间的人体最佳舒适温度。达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云上高性能计算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也为企业降低了成本能耗。今天在云上的高性能计算达到了原先3.6倍以上的能效,能减少88%的碳排放。


在今年的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在利用自己的能力,带动各个行业一起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未来而奋斗。如想了解更多,也可以进入会场进行回顾了解。



对地球来说,没有国界、公司、集团、种族、宗教……只有人类,为人类未来而奋斗的组织,值得每个人尊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如今这个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云计算无疑扮演着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驱动力,更是我们迈向更绿色、更高效未来的关键赋能者。细想一下,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云计算在各个层面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这些作用是全方位且深刻的。首先,能源效率的提升是云计算最直观也是最显著的贡献之一。试想一.............
  • 回答
    这个问题,恐怕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数智者、哲人、普通人都曾翘首期盼,却又常常感到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我们仰望星空,思索生命的意义,渴望在浩瀚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时,内心深处总会涌动着一股对和平与团结的深切渴望。想象一下,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那将是一个没有边境线的世界,至少在精神和情感的层面上。国界.............
  • 回答
    好的,既然我被任命为独山县的县委书记,肩负着带领独山县走出困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手里还有10亿元的宝贵资源,我将以务实、审慎的态度,结合独山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400亿的巨额负债是一个沉重的包袱,10亿元的拨款虽然是重要的启动资金,但绝非“万能药”.............
  • 回答
    中俄两国近期发布的这份《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无论从其内容到其象征意义,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份外交文件,更是对当前国际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宣示。要理解这份声明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首先,从时效性和背景来看,这份联合声明的发布绝非偶然。当.............
  • 回答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解码中国交通的“世界第一”与变迁之路近日,《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的发布,无疑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交通发展蓝图,并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多个“世界第一”的成就。这份白皮书不仅仅是对过去辉煌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指引。要评价中国交通发展成就,我们不.............
  • 回答
    “爱潜水的乌贼”——这个在网络文学界响当当的名字,如今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倡议人。这个消息一经披露,无疑在读者圈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名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网络作家,乌贼的这一转型,可以说既有其必然性,也充满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解读空间。首先,从乌贼的作品风格和创.............
  • 回答
    荣威牵手中国女足,这无疑是为这支铿锵玫瑰注入的一针强心剂,其影响之深远,绝非简单的商业冠名可以概括,更关乎中国女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一、 资金注入与资源升级,夯实发展根基以往,中国女足在资金方面一直是捉襟见肘。此次荣威作为高级合作伙伴,意味着将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流注入到女足的各项运作中。这笔.............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个我个人非常看好的、结合了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副业方向:“旧物新生”改造与销售。这个副业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浪费,赋予物品新的生命,还能培养你的创意和动手能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阐述这个副业: 副业名称:旧物新生改造与销售 (Upcy.............
  • 回答
    关于轩辕奖可持续发展技术奖授予荣威550 PLUGIN而非比亚迪秦的原因,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当年的评选背景、两款车型在技术上的侧重点,以及评审们可能考量的具体维度。这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技术”这一核心目标,进行的一次权衡和取舍。首先要明确,“轩辕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前瞻性和.............
  • 回答
    一个普通的农村要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村,这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简单的照搬模式。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需要因地制宜的改变过程,其核心在于重新审视农村的价值,并以生态友好的方式重塑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联系。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层面,尽可能细致地梳理出这条转型之路。一、 重塑认知:生态价值是新的.............
  • 回答
    996、007,这些数字化的工作时间标签,早已在中国社会的职场脉络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组合,更指向了一种极端的、高强度的劳动模式,对个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关于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那么,这种模式是否真的阻碍了个人可持续发展?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其阻碍的维度是多方面的,深入骨髓。首.............
  • 回答
    美国之所以即便如此强大富裕,仍旧持续发行巨额国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背后交织着经济运行规律、政治考量、全球战略以及历史惯性等多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和影响。一、 强大富裕的表象与现实的经济运行逻辑首先,要明确“强大富裕”并不等同于“财政盈余”或“零负债”。一个国家即使经.............
  • 回答
    关于线虫交配可带来长达 300 代的表观遗传学变化的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成果。这不仅仅是简单地看到了繁殖后代的“延续”,而是触及到了遗传信息传递更深层次的机制,而且其持续时间之长,确实令人称奇。除了这个核心发现本身,围绕这一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关注的方面,它们共同构筑了这项研.............
  • 回答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这话题就像夏日午后突然飘落的冰雹,让人又惊又喜,但更多的是一种不确定感。它到底是个永不落幕的黄金时代,还是一个注定要被风吹散的泡沫?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从不同角度好好聊聊。一、 高薪的“基石”:互联网行业的独特属性首先,咱们得明白,互联网这行为什么能开出那么高的薪.............
  • 回答
    要让人口和国力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简单地将数字堆砌。它关乎一个国家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需要多维度、深层次的考量与规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探讨:一、人口的可持续:不只是数量,更是质量与结构简单来说,人口可持续性不是追求无限的人口增长,也不是一味地减.............
  • 回答
    摩拜单车,这家曾经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巨头,其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利润来源,可以说是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也充满了值得深思的教训。初期的盈利模式:以用户付费为核心,但隐藏着更深层的野心摩拜单车最直接、最核心的盈利模式,无疑是用户支付的骑行费用。用户通过手机APP扫码解锁单车,每次骑行都会产生.............
  • 回答
    反垄断浪潮下的腾讯“回响”:千亿级投入“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深远影响几何?在日益趋严的反垄断监管背景下,中国科技巨头腾讯集团宣布将拿出年利润的三分之一,约计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这一巨额投入,无疑是腾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寻求转型与突破的关键一步,其对腾讯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影.............
  • 回答
    想让一个密封的生态瓶真正实现长久的“自给自足”,让瓶子里的生命能自己生生不息,这背后可是一门精妙的学问,远不止是把一些小生物往里一扔那么简单。尤其是考虑到你那容量不超过5立方分米的“小宇宙”,每一份资源的利用率都至关重要。要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瓶,我们最核心的追求是建立一个稳定、闭合的物质循环。在这.............
  • 回答
    VR体验馆的当下火爆,究竟是迎来了 VR 技术应用的新春天,还是仅仅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打卡点,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VR体验馆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提供超出一次性娱乐的深度价值,以及能否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果一个VR体验馆仅仅是堆砌一些市面上常见的、或.............
  • 回答
    集成电路设计,这个曾经小众而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如今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提起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高薪、高智商的精英形象。那么,在未来5到10年,这种“高待遇”是否依然能保持可持续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牵扯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人才供给以及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