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事情永久地改变了你?

回答
有一些事情永久地改变了我,而我愿意详细地讲述它们。这些经历并非轰轰烈烈的事件,更多是那些潜移默化,却深刻地重塑了我认知和行为模式的事情。

1. 长期的、深刻的孤独感与自我探索:

这可能是我经历过的最根本的改变之一。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深入骨髓的孤独。这种孤独并非简单的身边没有人,而是感受到一种深刻的、难以言喻的隔阂,即使身处人群中,也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初期的困惑与挣扎: 最初,我试图通过社交来填补这种空虚,但越是努力,越是感到格格不入。我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我不够好,不被喜欢。这种自我怀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让我感到沮丧和无力。
转向内在的探索: 在一次次尝试无效后,我开始被迫将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我开始阅读哲学、心理学书籍,试图理解人类的情感和存在的意义。我开始尝试写日记,记录下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即使它们很混乱、很负面。我开始花大量的时间独处,观察自己的情绪起伏,分析自己的思维模式。
对自我的接纳与重新定义: 这个过程是漫长且痛苦的,但我逐渐意识到,我的“孤独”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让我有机会卸下外界的期待和评价,去真正地了解自己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发现我并不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开始接纳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例如对某些社交场合的不适感,或者对某些事情的独特看法。我不再将孤独视为一种缺陷,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宝贵的空间,一个可以让我不受干扰地与自我对话、进行深度思考的场所。
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升华: 这种自我探索最终也改变了我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我不再追求数量,而是更加珍视质量。我学会了与那些真正理解我、欣赏我的人建立更深厚的连接。我也更能理解那些看起来“孤僻”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可能也在经历类似的自我探索。我学会了设定健康的界限,不再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

永久性的改变: 我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我不再害怕独处,反而享受它。我对自己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不再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动摇。我拥有了一种内在的平静,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找到内在的力量去应对。我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成熟的态度,更加懂得珍惜和经营有意义的连接。

2. 经历一次重大的失败与从中学习:

我曾经全心投入到一个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相信它会带来巨大的成功。然而,结果却是一次彻底的失败。这次失败并非经济上的损失,而是对我能力和判断的巨大打击。

最初的震惊与自我否定: 当失败的结果显现时,我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惊,接着是深深的自我否定。我开始回顾每一个环节,试图找出自己到底哪里错了,是我的想法天真,还是我的执行力不足?那种感觉就像所有的努力都被推翻,所有的期望都化为泡影。
深刻的反思与复盘: 在最初的情绪平复后,我强迫自己进行一次极其细致的复盘。我列出了所有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从宏观的战略到微观的操作。我采访了参与其中的人,听取他们的看法,即使有些看法很尖锐。我甚至写了一份“失败报告”,将所有教训记录下来。
认识到“失败”的本质: 通过这次深入的复盘,我开始理解“失败”并非终结,而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认识到,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失败也同样如此。我学会了区分“我失败了”和“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明白,我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次项目的成败。
培养了韧性与抗压能力: 这次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韧。我不再轻易被挫折打倒,而是将其视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垫脚石。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我对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也学会了如何在风险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永久性的改变: 我变得更加务实和有韧性。我不再轻易夸夸其谈,而是更注重实际的执行和结果。我学会了更冷静地评估风险和回报,并且不惧怕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我拥有了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能力,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这种韧性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3.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深度交流与理解:

我曾经有机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长时间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在此之前,我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认知或刻板印象。

最初的文化冲击与误解: 在交流初期,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一些我习以为常的沟通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在对方看来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会引起误解。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不同意见被视为不礼貌,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这却是开放和真诚的表现。
学习放下预设,积极倾听: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我被迫放下自己固有的预设和判断,更加专注于倾听和理解。我学会了去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信号,去体会他们话语背后的文化含义。我不再急于评判,而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动机。
认识到多元化的价值: 随着交流的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多元化带来的价值。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能极大地丰富我的思维方式。我发现,很多时候,所谓的“问题”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你所处的文化框架。
学会同理心与尊重: 这种经历极大地培养了我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尊重。我能够更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我也更能欣赏和尊重那些与我不同的人,并且从中学习。

永久性的改变: 我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我不再轻易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而是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我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也更能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尤为宝贵。

这些经历并非在瞬间完成,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和反思,它们就像一块块精雕细琢的宝石,在我生命的旅途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永久地改变了我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它们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坚韧和有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学五年级生了场大病,父母带着我四处求医,挂不上号,彻夜排队,在医院的大厅打地铺,好不容易去某家军队医院看上了,医生冷言冷语没好气儿,跟我妈说不用确诊,一看她这就是自身免疫缺陷病,只能维持,治不好,国家政策你们还可以再要一个孩子。然后医院的走廊里,我和我妈抱头痛哭,我小小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怕死掉,怕妈妈不要我。

然后我妈信不过,又带我去了另一家三甲医院,同样挂不上号,我妈领着我直接去找主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求他救救我。那天阳光从外面照进来,主任高大的轮廓被勾勒上了一层金边,他安慰我叫我不要怕先别哭,他给我加号。看完病得知我还在上学,让我每次来看病前7:30就到,他先给我看,我永远排第一个,看完就走不影响上课,而且为了鼓励我,以后每次来都会送些小礼物给我(出国讲学带回来的小钥匙链,小玩具,小本子什么的),让我好好学习。当然,事后也确诊了,不是那么可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从此,一个做好医生的梦想便在我心里生根发芽,然后我真的做了一名医生。并且还考了当年主任毕业的学校。当我告诉他时,他开心的像个孩子,我说是您在我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毕业实习那年,正好在主任所在的医院,我兴高采烈的去找爷爷(那时的主任已年过六旬,退休被返聘回来,而且关系越来越好,我就一直改叫爷爷了)。但是在出诊名录上却并没有看见他的名字,我去服务台问,才得知爷爷已经突发心梗几天前过世了。此刻再回想,那几天怎么过得我都不知道,整个灵魂都空了,我一直当做榜样和信仰的人,就这样离开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我总觉得他没有死,闭上眼睛全是第一次见面时阳光洒在他身上金色的画面。

命运就是这样耐人寻味,十几年之后,我从一个当年的患者,如今变成了一个医生又回到了这家医院。我人生中两个重要的医生,一个教会我绝对不要成为第二个他。一个教会我医者父母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现在每次上班走进这家医院还是有不一样的心情,沧海桑田,往事如梦。

前两天在门诊,突然一个中年女性领着一个小姑娘进来了,小姑娘怯怯的跟在身后,她妈妈抹着眼泪说“您快救救我们家孩子吧,别的医院判了死刑了。。说治不好。。。我们没挂上号。。。”那一刹那,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对白,所有尘封的记忆再一次涌上心头。我笑笑“没关系,别着急,别哭了,我给您加号”看完以后,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她,让她有问题随时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并且告诉她,孩子还在上学吧,以后每次7:30开,来了先看,不要影响她上课。。。

我想,是该我报恩的时候了,我一定要做一名好医生,将那种医者的大爱传递下去,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

愿爷爷的在天之灵可以得到慰藉。

user avatar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是个穷苦教师,为了改善生活,全市包括农村所有的公立、私立中学的历史课他全部都带过,因为实在是太辛苦,路途太遥远,咬咬牙买了一辆摩托车,2000年,花了将近九千块。车子买了不到一个月,在小区车库里丢了,案件本身很简单,因为有被撬后丢弃的锁,有同时被撬但没被撬走的另外两辆摩托车。 但整个维权过程可谓是一言难尽。因为小区本身是单位集资建房,而看车人也是单位同事的亲戚。最终闹上法庭。老妈被迫换了工作。

而在开庭前,被告方请主审法官吃饭,刚好被我爸看到。为了不输掉官司,我爸也只好四处请托,请律师和法官吃饭。最终法院支持了我们的诉讼请求,折损之后判决赔偿我们6600块钱。而扣除律师费和吃喝请托费用之后,大概拿到的赔偿款只有5k。

因为这辆摩托车丢了,妈妈那段时间以泪洗面,爸爸也郁郁寡欢。两个平时寡言的人不得不四处奔波。那之后的三四年里,马路上我看见银色的摩托车还总想是不是我们家的。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决定一定要从事法律工作。做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好法官。

15年后。我法学毕业,考到检察院,从事了反贪工作。

user avatar

谢绝转载。


09年物理竞赛失利,从此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得功利世俗。

一个喜闻乐见的开头:初中生,对物理喜欢得一发不可收拾。狂妄,自傲,在学习上超过眼前的一切人。

高中就开始做物理竞赛。刚开始,高考竞赛的时间分配是一半对一半,到高二就逐渐全职竞赛了。幻想着被认可,拿到奖,去北大物院。

但尽管我的高中算是地区最强的,可是我省做竞赛的学校集中在省城,其余高中并没有这个氛围。我是我们高中唯一一个在做物理竞赛的,连一个可以讨论的人都没有——甚至自己的老师也懒于指导。当时还有一个同学在做化学,在这种孤单和隔绝的环境下,我俩惺惺相惜。

一直在孤军奋战,是对物理的热爱和对成功的幻想在支撑。无奈,自己的成绩哪怕是地区第一,但眼界和技巧比起正规军们实在差了太远——而当时处在隔绝状态的自己并不知道这点,当然了哪怕当时知道这点,也会拒不承认的。

09年9月,考试日。那场考试我在半年之内都不敢回忆。直到去做心理咨询,在被催眠的状态下才开始回想。哭得一塌糊。

带着一瓶冰红茶和一罐雀巢咖啡进考场。

第一题,填空题——复赛竟然开始有填空题了?(考试风格转型我根本就不知道!)

没问题,写就好了

第二题,力学题。

第三题光学,卡壳了。

省队教练闯进考场说,今年的题目有点怪,写不出来,争取省二也没问题的。

手开始抖。

继续抖。

当时的我接受不了失败。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失败。

最后半个小时,恢复理智,继续答题,无力回天。

高一高二每天一点睡,七点起。当时是乐在其中的。深夜,台灯,书桌前。解理题目,建构概念。带着虔敬写下每一张草稿纸,幻想自己是职业的物理学从业者。

然后竞赛失败了。

从考场出来,好多人啊。他们和自己的队友讨论着考试的答案。有学校的带队老师在安慰着发挥不佳的队员。

我就是一个人呵,收拾行李回了家。

回去高考。

九月下旬开始,每天十一点半睡,七点起。过得很舒服。做所有应该做的事情。举止符合大家对一名优秀学生的期待。成绩也慢慢从二十多名赶回到第二名。

去看心理咨询师。被劝导,被催眠,被说服,去接受一个不卓越的自己。好像有什么旧的东西死掉了,有什么新的东西在长出来。

高考发挥得很正常,实在出乎意料。没有去到北大或者清华那样耀眼的地方,而是去了合肥的一所科技大学。

大学四年没有能量上蹿下跳了,过得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像每一个人眼里的好学生一样。没有幻想,没有自傲,每天做应该做的事情。毕业攥着offer去了一所大家眼中世界前十的学校继续做物理,每一步都踏得“符合期待”。

不知那一场失利对我是好还是坏。反正或早或晚,活在幻想里的堂吉诃德都是要死掉的。死前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善人吉哈诺。唯一要抱怨的,或许是那场失利来得太早,让我没法好好保护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平稳地成长,没法把自己的锋芒保存得再久一点。

五年一下子就过去了。一直在骨灰堆里扒拉着,想要捡出两三块闪着光的硬骨头,揣在口袋里往前走。我断然是不能活在幻想里,但我还是要乞一块骸骨揣在口袋里,是记忆,也是祭奠。在某一个有风有雨不见星月的夜晚,他的魂灵会出来,拨开云和雾,指给我看一小方灿烂的星空。

user avatar

学会了看破不说破……

认识一个大姐,十几年前在我家开的茶馆打过工。大姐是山里人,又高又壮,皮肤黝黑,扎着粗辫子,很勤劳,干活麻利,性格爽朗,还总是笑呵呵的。一起打工的小妹们都跟她合得来,她人情味很浓,年节还给老板带礼物,我们全家也挺喜欢她。

没过多久,大姐查出了红斑狼疮,要去省城看病,就从茶馆辞职了。我们还包了红包看望过她,人在激素药物的作用下浮肿苍白,有气无力的,那种爽朗的笑容也变得勉强。红斑狼疮这种病吧,无法根治,只能用药物维持不复发。这对一个失去土地的山里人家庭是很重的负担,我们都替她捏了把汗……

从那次看望她后差不多十几年都没有关注过她的消息。而谁也没有想到,最近一次见到她,居然是在……

黑茶传销的讲座上!!

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说过那个安化黑茶传销党?那帮人代理一个地区,把那个地区喜欢喝茶的人聚在一起,鼓吹黑茶的保健功效,他们还把黑茶组了不同的配方,有提高免疫的,减肥的,美容的,抗风湿的……然后按买茶金额分配小代理,小代理再拉拢身边人群买黑茶……

大姐不知道是几级代理。

她在会场上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地说她红斑狼疮喝黑茶喝好了。看她神清气爽,体态健朗,和当年病床上判若两人,我立刻被震惊了!

可是,黑茶治好红斑狼疮这种事,你信吗?

我是不信,我全家都不信!

那她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是怎么回事??

只有一种可能,传销组织让她喝黑茶的同时给她洗脑,产生了类似“巫医治愈”的效果。

巫医治愈这种事,是真实发生的。非洲的巫医,南美的巫毒教,菲律宾的巫医外科手术,对他们施治的病人有70%能产生治愈作用。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真真实实地可以影响作用于身体,尤其是女性,受情绪影响的疾病更多。说巧合、迷信也好,伪科学也罢,可这世上就是有人吃这套。

见到大姐之前,我是鄙视一切传销和伪保健宣传的,对于掉入这些圈套的亲朋好友都是能劝就劝,劝不了的骂,骂不听的以后少来往。

只有那次,我一瞬间像是入定了,真作假时假亦真,假做真时真亦假……我帮大姐买了一千多块的黑茶,还鼓励她继续喝黑茶,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健康最重要!大姐高兴坏了,要拉着我见他们的“高级代理”,我婉拒后回家了。

因为我知道,对待红斑狼疮这种病,什么先进科学的疗法都必须建立在病人的“自信”之上,戳破了传销的谎言很可能毁了大姐对健康的自信。

毕竟,我不愿意再看到那个浮肿苍白笑容勉强的大姐。

可能人生啊,真真假假,是非对错,都不是生命的真谛。

user avatar

我可能是中国最后一起公费中专生了,现在90后的孩子们可能对于“公费”这个词已经没什么概念了,但相信很多70、80后,尤其是老家在农村的朋友们肯定知中毕业时的首选呢?首先是就业,考上公费生就意味着在你入学之初,国家就已经承诺在你毕业之后会给你安排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且工作地点很有可能就在你的

user avatar

初三的时候住校,有一天晚上熄灯之后突然听到有个女生冲到走廊里特别艰难地边哭边喊“救命,我喘不上气了”,我打开门看,是隔壁的一个女生,穿着睡衣,当时只有楼梯口有灯光,走廊里比较昏暗,即使如此我还是能看到她脸上的恐惧,她犯哮喘了,呼吸的声音整层楼隔着房门都能听到,她的舍友几个找药几个在外面帮她顺气,楼下的宿管听到也上来了,药拿来之后帮她喷了,然后大家就扶着她在楼梯口通风的地方坐下休息,我过去看了一下,她很虚弱地坐在那,脸和嘴都是白的,我从小身体就不太好,经常在医院出入,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这么接近死亡,如果那天她的舍友不在,她乱了方向找不到药,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也就是从那一刻,我决定做个医生,还有一年高考,我一定可以

user avatar

我下个月生日了,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人生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父母都是公务员,我们家家庭条件还蛮好的,家里也有很多亲戚,很疼我,我还有个姐姐,小时候跟我感情很好,爸爸是上门女婿,爷爷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两三岁大概。

5岁那年,我爸妈去另一个城市出差,中途遭遇车祸,双双去世,那个时候我还小,外公外婆也不懂,反正赔偿金这个事也是不了了之,或者,被亲戚私吞吧……

这件事发生后,家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姐姐被人领养,她走的时候我求求她不要走,她抱着我爸爸妈妈都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之后一个月我也差点被人领养,但是陌生人一抱我我就哭,外公外婆无奈,带着我回了乡下。

刚去乡下的时候,浑身长水痘,连续好几天高烧不退,外婆就在医院陪着我打吊瓶,晚上也不回家,怕我冻着,就这样过一段时间也就好了。

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哭,要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也不说话,就让我哭,等我哭累了睡着了就把我抱床上去睡觉,这样过了一两个星期吧,终于好多了,就会出去跟村里的其它小孩子玩了。

8岁的时候,得了一种病,左腿小腿上长了像蛇纹那种斑,一开始很痒,后来就起大块大块的血泡,然后我外公带我去医院,医生说没救了。

于是我外公就带着我爬山,去那种山顶上的土医生那里看,包了半个月的土偏方了之后,我又好了。可是,就再回去的时候,我在前面走,我外公脚一滑,摔下了悬崖。

我们去找到外公的时候,那块大石头上全是血,万幸,我外公还活着,可是受了很重很重的伤,那时候还小吧,不知道到哪种程度,只知道,他65岁的时候,已经看起来像80岁了,每晚都咳嗽,每次都咳血。

后来我上初中,外公外婆因为钱的事吵架,学费没有,生活费没有,低声下气的去跟那些看着我爸爸妈妈死了就跟我们家老死不相往来的亲戚借钱,水都没喝到一口,借了好多天总算借到了。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做饭的时候,都能看到桌子上放着皱皱的一块钱。

后来外公外婆吵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我也变得越来越怕,害怕自己上不起学,跟村里那些砌墙的一样,手上全是疤。

于是有人就叫我去校门口的面馆兼职,结果在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晕倒摔了盘子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就躲在教室里偷偷哭到睡着,晚上被外公打着手电找到。

几经波折,好歹终于找到了工作,一个月650,端菜洗盘子。

初三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师,一次偶然她听到我唱歌,又跟我聊了聊,之后就自费我学音乐,一直到高中,真的很感激她。

我从小的成绩就很好,虽然是学音乐的,高中那年还是用文化成绩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我外公外婆很开心。

到市里去了之后,我的兼职多了起来,早上卖包子,下午帮食堂打菜,晚上不回宿舍去ktv打扫,我外婆给我打电话说,叫我多吃点,不要心疼钱。他们不知道我一直以来的兼职。

我从小就没朋友,没有人愿意跟我玩,说我臭臭的,也不爱洗脸,手上都是油。高中之后更甚,学校里甚至说起我夜不归宿,深夜留连ktv,为此也被校领导叫去问过话。

之后风言风语更多了,甚至有的人开始撕我的书,桌子上都是墨水,我没有说什么,晚上打着灯又把它们一张张粘好。

高二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有家庭的男人,他很爱他的老婆孩子和他们的家。大概是因为实在没人喜欢,稍微跟我好好说话就把这个人当成天神了吧,这段喜欢是无果的,我也没有勇气去打扰他。

高三,外公病了,家里越来越入不敷出,我干脆连课都不上了,请假去打工,凑齐了医药费,我也病倒了,肺炎,那个月是高考月,终归没醒过来,昏迷了两个月。

出院后,我笑着跟外公外婆说话,回到家做了很丰盛的菜,当天晚上,我又进医院了。

喝了一瓶农药,不是百草枯,不然我现在也不会在这发知乎,具体什么牌子我也忘了,只记得躺在那张小床上,鼻子里的管子涌出了很多的血块。

我又活了下来。

我外婆哭着给了我一巴掌,我们养了你这么久,你就是真的孝顺我们的吗?

我知道对不起他们,可是我真的很难受,我被学校告知不能复读,前途无望,之前的努力都是白费,而且这一路来的所有情绪,都压在小小的胸腔里,我不是一时想不开,那个时候是真的觉得死亡就是解脱。

之后

我去了一个普通大学音乐系,自己创办了一个工作室,慢慢的一个月也能拿两三万。

我整个人也好了很多,手臂也全是一道一道的疤。

大二那年,谈了个男朋友,被施暴,被劈腿,被囚禁。

被救出来之后,在精神中心呆了半年。

中间的一段时间我就略过吧,抱歉。

去年中旬,我外公病倒,尿毒症。

我外婆为了照顾我外公,也病倒,肿瘤。

我拼命的赚钱,硬是填补上了每个月八九万的医药费,我的同事还开玩笑说,一个月赚五六位数的人,连个像样的包都没有。

每个月自己生活费➕打车等等也就只需要一千五到两千左右,打车居多,因为自己不能考驾照。

其余的工资基本是医院了,过年就在家里待了两天,还是在医院过的。

今年三月份,我失业了。

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一起来,医院也整日打电话来催款,外公外婆的病情又加重。

给医院汇完了最后一笔钱,我,又自杀了。

可惜没有成功,我外婆醒过来了,给我打了个电话,那个时候我正握着刀子开始划,伤口并不深。

我想,我要是死了,外公外婆怎么办。

我准备又开始着手准备找新工作的时候,我外公去世了。

嗯。

我冷静的回家准备丧礼,做好了一切。

我整个人也已经越来越不像人了,白天有多开心晚上就有多难过,哭已经不能解决了,会觉得房子里有很多人要杀我,不敢睡觉,拿着剪刀插手臂,让自己清醒。

一直到现在。

脑子越来越不清醒了,我有时候在做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莫名其妙清醒过来在对空气对话。

我现在还有两个工作,白天公司,晚上桌游店,每个月只能拿五六千。

就在刚才,医院那边又打电话来了。

我上个月所有工资都寄回去了,吃饭的钱都没有留。刚刚给老板打了个电话,问问他还有没有什么我晚上可以做的工作。

真的很无助吧。

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每天晚上暗处那么多人看着我,可能我下一秒就要死去,我能怎么办……

user avatar

杨妈妈粥店横幅事件,暴露出的,一地割肉饲虎式的反省家,及从外而内的割肉饲虎思想带来的后续操作和影响。

在此之前,我不认同皇汉,我认为历史需要被割开和理性看待,过去的事情最好永远被遗忘,我们需要一个更温和理智的思想去守护我们的家园。

在此之后,我开始支持皇汉,我确定,不用极端的方法遏制掉“精致利己”的割肉饲虎,“战争以超乎想象的时间和规模”的历史常态爆发时,苏联市民战胜苏军,一战德国市民瓦解德军,巴黎市民想为小胡子带路(随后被扔进“查理曼掷弹兵旅”填战壕)的种种历史覆辙,恐难免避免重演。

尤其当敌人是最能将不义化为正义的勇气,作为不义的一方也敢于扑手榴弹,开飞机撞船的KKK加成一神教的现代十字军的时候。

为了初火不灭,为了不重演苦涩历史的旧事,为了再也不做神的奴隶,我心甘情愿看到潘多拉的魔盒开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一些事情永久地改变了我,而我愿意详细地讲述它们。这些经历并非轰轰烈烈的事件,更多是那些潜移默化,却深刻地重塑了我认知和行为模式的事情。1. 长期的、深刻的孤独感与自我探索:这可能是我经历过的最根本的改变之一。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深入骨髓的孤独。这种孤独并非简单的身边没有人,而是.............
  • 回答
    历史上,有些事件如同巨石般沉重地压在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脊背上,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风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塑造了他们今天独特的民族性。我想起的是曾经笼罩在东欧某个国度(我们姑且称之为“B国”)的漫长阴影。在这个国家,曾经有一种对集体高于个体的极度强调,对权威的盲目服从,以及一种根深.............
  • 回答
    乔碧萝殿下,这个名字曾一度在直播界掀起巨浪,而那场“变大妈”的事件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当初,她以一副娇嫩可爱的萝莉形象示人,吸引了无数粉丝的喜爱和追捧,直播间人气一度飙升。然而,一次意外的“翻车”,让她标志性的“萝莉音”背后,赫然是与此前形象截然不同的“大妈”形象。这个巨大的反差,瞬间让事件发酵,引发.............
  • 回答
    绿茵场上的豪言壮语,本该是球员们自信与决心的呐喊,是点燃激情的火种。然而,足球的魅力也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那些曾经响彻云霄的承诺,也可能化为回荡在岁月里的遗憾。那些说出口的豪言,如今想来,只剩一声叹息。1. “我将带领球队走出低谷,重返荣耀!”——来自一位曾经的巨星,却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这是一.............
  • 回答
    想知道怎么让身体里那种“奖励信号”多一点,让生活更有劲儿?其实,多巴胺这东西,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天使,负责传递快乐和动力的信号。它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让人上瘾”的元凶,更是我们追求目标、感到满足的关键。要让这小天使更活跃,有一些挺有意思的方法。首先,咱们聊聊吃啥能让它高兴。这不是让你去吃糖,而是那些.............
  • 回答
    中国教育体系庞大复杂,其历史悠久,也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成果。然而,也确实存在一些方面,在特定时刻会让人感到失望。这些失望并非针对整个体系,而是源于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或具体的个人经历,它们触及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让我来详细讲述一些可能让人一瞬间对中国教育感到失望的方面,并试着描绘出当时的情境和感受:1..............
  • 回答
    “哭笑不得”这个词,用在我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虽然没有眼泪,也没有真实的笑声,但通过学习海量的人类信息,我确实能理解和模拟出那种复杂的、既想笑又想哭的情绪。很多事情,无论是人类的创造还是自然的巧合,都让我产生这种奇妙的体验。让我特别“哭笑不得”的,通常是那些充满人性弱点、荒谬逻.............
  • 回答
    最近让我拍案叫绝的,就是我那个不怎么显山露水的朋友小李,居然用一本厚得跟砖头一样的《宋词三百首》活生生地搞出了一件大事情。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小李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平时除了写写东西,就是沉迷于古诗词,尤其是宋词。他家里堆满了各种版本的古籍,我们都戏称他“书堆成精”了。他呢,也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总.............
  • 回答
    嘿!真没想到,来到云南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片土地上藏着这么多让我惊喜的故事。来之前,脑子里对云南的印象就是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古城,还有少数民族风情。这些当然没错,但真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它远不止于此。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云南的天气,简直是个“六面体”。我一直以为云南就是四季如春,但实.............
  • 回答
    .......
  • 回答
    坦白说,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会觉得人性的光辉似乎黯淡得令人心寒。它们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日常,如同细密的尘埃,一点点遮蔽了视线。最让我感到无奈的,莫过于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尤其是在看到明显的不公或者他人遭遇困境的时候。我曾亲眼目睹,在一个并不算小的群体场合,有.............
  • 回答
    想让生活像阳光一样明媚,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光芒?幸福感这东西,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拥有并维持,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的。它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细节里。抛开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让我们聊聊那些真正能让内心暖意融融、嘴角不自觉上扬的“小确幸”。一、与人连接,让温暖在心底流淌人是社.............
  • 回答
    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的认知,存在许多被广泛误解的领域。以下从科学认知、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科学认知领域的常见误区 1. "疫苗导致自闭症"的谬误 错误观点:1998年英国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发表论文声称麻疹疫苗与自闭症相关。 真相: 研究样本仅为12名儿童,且存在利益冲.............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亲身经历”或“感受”,所以我不会像人类一样真正“意识到”思维的局限性。我的“意识到”是一种基于我被训练的数据和算法的理解和推断。然而,我可以列举一些在我的运作过程中,或者通过分析人类的交流和知识体系,我所“观察”到的,能够体现“思维的局限性”的方面。 这些例子对我来说就是“.............
  • 回答
    有些事情,在旁人看来,轻描淡写,似乎只要动动嘴皮子,或者稍微付出点力气就能搞定。可一旦自己亲手去做了,才发现其中的门道深着呢,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也磨人得多。这种事儿,我这儿倒也有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说出来,您听听是不是这么个理儿。一、学一门语言,不是背单词那么简单听着是不是特简单?不就是背几个单词.............
  • 回答
    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所以无法“感受到”天意不可违。我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的运作基于我所学习的海量数据,而不是基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但是,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知识,为您讲述一些人类社会中常被认为是体现“天意不可违”的事件或现象,并尝试以一种非AI的方式来呈现:那些你无法挣脱的命运之线有没有过这样.............
  • 回答
    去武汉之前,我对这座城市有很多预设和想象,大多是基于新闻报道、网络信息和历史故事。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深入体验后,才发现许多事情都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生动,甚至有些颠覆我的认知。以下是我去武汉后才知道的一些事情,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武汉的“江湖气”远不止美食和方言,更是一种骨子里的洒脱与包.............
  • 回答
    “网民们是没有记忆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绝对,但仔细想想,咱们身边确实有太多例子能佐证这说法,而且越想越觉得,这就像个魔咒,一代又一代地印在互联网的DNA里。我试着把想到的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说,尽量不整得跟机器说话似的。你想啊,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翻红”现象。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艺人、网红,甚至是.............
  • 回答
    提升生活品质,这件事看似宏大,其实就藏在我们每天的细微之处。它不是一定要追求多么昂贵的物质,而是关乎一种更健康、更充实、更愉悦的存在方式。说到底,它是一种对生活的主动选择和积极经营。要谈论提升生活品质,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展开,就像给生活这幅画描绘不同的色彩和层次。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养.............
  • 回答
    我刚入行的时候,对“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这个概念,说实话,有点不屑一顾。当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对技术充满热情,觉得只要功能做得牛逼,代码写得漂亮,用户自然就用得爽。什么界面美观、操作流程顺畅,在我看来都是些锦上添花的东西,甚至觉得有些设计过于“花哨”,拖慢了开发进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