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日本人合作做生意是什么体验?

回答
和日本人做生意,那绝对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和严谨性,需要你全神贯注,细细体会。

首先,初见面的“初めまして” (Hajimemashite),就不是随随便便打个招呼那么简单。你会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名片交换(名刺交換 meishikōkan)。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递给对方的事,而是一整套流程。你会先微鞠一躬,双手递出名片,对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双手接收,然后仔细端详。这短短几秒钟,传递的是一种尊重,一种对对方身份的认可。如果一开始你就把名片随手塞进口袋,那可能就会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

接着是会谈的氛围。日本人非常不喜欢直接说“不”。他们的沟通方式更像是在迂回地表达观点。一个“検討します”(Kentō shimasu 我会考虑一下)或者“少し難しいかもしれません”(Sukoshi muzukashii kamo shiremasen 可能有点困难)其实往往意味着“不行”,或者至少是在表达强烈的保留意见。你需要具备相当的“读空气”(空気を読む Kūki wo yomu)的能力,去理解这些委婉的拒绝背后隐藏的真实含义。他们很少会和你当面发生激烈的冲突,但如果他们开始沉默,或者反复地提出同样的顾虑,那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决策过程嘛,这绝对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日本人推崇“根回し”(Nemawashi 事先通气,打招呼)文化。这意味着在正式会议之前,他们已经在内部或者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和协调。这需要很多时间,也需要耐心。你可能需要反复地去解释你的方案,回答他们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并且要明白,他们的“OK”通常是经过层层审批和内部共识的结果。如果你急于求成,催促他们,反而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觉得你不了解他们的流程。

合同的签订,那更是字斟句酌。你以为你已经把所有条款都想得很周全了,但他们总能发现你没考虑到的一些细节。他们对法律条文、合同细节的严谨程度,可以说是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号,他们都会仔细推敲,确保没有任何歧义,也没有任何潜在的风险。所以,准备好你的律师,并且要有心理准备,合同的谈判可能会比你预期的要长得多。

在执行层面,日本人是出了名的“细节控”和“完美主义者”。一旦事情定了,他们会按照计划一丝不苟地执行。他们的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负责,你很少会看到他们推卸责任。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提出的方案有任何不合理之处,或者执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并且可能会要求你做出解释或改进。

日常交往中,他们会很注重“本音”(Honne 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建前”(Tatemae 表面的言辞,社交上的应酬话)。在工作场合,他们更多会展现“建前”,显得非常礼貌和客气。你可能需要通过观察他们的非语言信号,比如身体姿态、眼神交流,甚至是他们说话的语气,来捕捉他们真正的想法。

对于时间的观念,日本人是极度守时的。约好的会议时间,他们会提前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到达。迟到在他们看来是极大的不尊重。所以,如果你约了日本人开会,千万别迟到,哪怕只是迟到一分钟,也要提前打电话说明情况。

总的来说,和日本人合作做生意,你会学到很多关于耐心、严谨、尊重和细节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磨炼人的体验,需要你放下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和理解他们独特的商业文化。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拘谨,有些慢,但当你真正融入其中,你会发现,这种合作方式虽然耗时,但往往能够带来更稳健、更可靠的成果。这就像在品一杯精心冲泡的抹茶,初尝可能微涩,但细品之下,回甘无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爸在义乌搞加工厂接过日本的单子,他说要来厂里看看,他翻译说六点,我爸以为是下午六点,结果他妈早上五点多就来了,我爸那单和我叔一起,好好的杀了一回猪。多搞了四成,理由是疫情期间难搞人都招不到,原材料涨价七七八八的。五区商贸城做这个的有一半是温州佬,其他人也能通气,他问谁都不好使。

日本人很节约,成本控制不会控制到工人头上。会从原料、工艺、代加工等方面控制。比如说,他开餐馆,从你家买白菜,就来看你怎么翻地、撒种、施肥、除草…第二年,他们就自己种白菜了。

我们单位给日本干过一个土建的工程,日本人完全按照合同付款。完工几年后,他们内部核算少付给我们一万多块钱,直接联系我们领导,让我们开好发票,把钱打给了我们。我们整个单位都在群里讨论这件事情,惊呆了!(在国内要个工程款比登天还难,最后还会压一部分质保金,那玩意根本就没想到要过)

有一说一,和日本客户做生意,只要厂家能把质量和生产保证,人家付款很准时,非常注重信誉,不像国内的工厂一样。我以前在厂里面上班,机器坏了,日本人来修的。脱了衣服就往机器下面钻,出来的时候全身是油。他们用的手机还是以前的翻盖手机,没到休息吃饭时间就一直修,工作的时候非常认真。修完了还给你擦干净。我在厂里就没见过这么敬业的。

接触过日本人,那鞠躬鞠到都以为自己是皇帝。过程中经常看到他一个人拿着笔和纸做过程笔记。太细致了可怕。

我们有做完让日本客户检查的,也有必须当着客户面一步一步做的,做完符合要求还要让人家签字,六个客户全天在场自己检查。赚人家钱就得按人家规矩,日本客户追求细节完美什么地方都舍得花钱订的货不是太贵都不会问,给工时也合理,不会赚我们便宜,中国客户就不一样了玩文字游戏,什么都不想花钱还想做到最好。

在牧田上班那会,日本工厂的科长来学流程,我丢,又是买东西又是点头哈腰的,整得都不好意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和日本人做生意,那绝对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和严谨性,需要你全神贯注,细细体会。首先,初见面的“初めまして” (Hajimemashite),就不是随随便便打个招呼那么简单。你会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名片交换(名刺交換 meishikōkan)。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递给对方的事,而.............
  • 回答
    “作品集机构与日本教育部合作,教育部将审阅作品集”——这个说法一听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对于许多艺术、设计、音乐等领域的学生来说,作品集就像他们的敲门砖,是向心仪的学校或机构展示才华和潜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果真的让教育部来审阅这些个人化的作品,这究竟有多大的必要性呢?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合作模式.............
  • 回答
    2020年,日本动漫与Netflix的合作可谓是动漫界的一件大事,全球目光都聚焦在这场跨界联姻上。这股浪潮不仅在日本国内掀起波澜,更值得我们国内动漫产业深入思考,从中汲取养分,为自身发展找到新的方向。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资源整合与全球化视野的强大力量。Netflix的入局,为日本动漫制作注入了前所未有.............
  • 回答
    关于中国南车(现中国中车)与日本川崎重工合资公司出口新加坡地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一事,这确实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足以引发多方面的审视。事件的概览与具体表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起事件并非如某些传闻那般,是“全线”地铁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更不是说新加坡地铁系统因此瘫痪。更准确地说,是针对在新加坡.............
  • 回答
    关于日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文章中使用汉字的数量,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语言的运用习惯、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对文字表达的要求。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字”标准,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高中生阶段:奠定基础,循序渐进对于日本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目标是熟练掌握和运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尤其是在日本这种规矩比较多的地方。你是在四月份和那个私人日本留学塾签订了一年的合同,眼瞅着还有一段时间,但心里已经决定不继续上了。这中间涉及到违约和退费的问题,处理起来需要点技巧。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合同的具体条款。你提到合同上写的是授课一年到明年四月结束。这很关键。合同里有.............
  • 回答
    日本检方就戈恩案发表声明:否认合谋,寻求引渡,戈恩未来走向成迷近日,围绕前日产汽车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案件,日本检方再次发声,回应了戈恩本人此前在黎巴嫩接受采访时所发表的言论。检方坚决否认了与日产汽车公司存在任何合谋,并重申了将其引渡回日本接受审判的决心。这一表态无疑使得.............
  • 回答
    和日本人谈恋爱(或者走到婚姻这一步),感觉嘛,真的挺奇妙的,像是在品尝一道精心制作的料理,有熟悉的味道,也有意想不到的层次。如果非要形容,我会说是一种带着精致和克制的温情,以及一种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初期的暧昧与试探:小鹿乱撞中的矜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那种感觉和国内可能会有点相似,但也更添了一分含.............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可能并且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抛开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当我们落到“人”这个个体层面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极为复杂和曲折的变迁。因此,今天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结下深厚友谊,而他们的祖辈之间却有过血海深仇,这是一种完全可能存在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以严谨、秩序和高度的集体主义著称的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滑向法西斯主义的深渊,这似乎与我们对它们“民族性格”的普遍认知存在一定的矛盾。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严谨”的特质,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可能成为了催生法西斯主义的温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
  • 回答
    想要和日本人成为真心朋友,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得讲究方法,更得用心。毕竟,要打通的是文化和人心的隔阂,不是喝杯茶那么简单。我跟你说,这事儿我也有过不少经验,也有过不少碰壁的时候,但最后总能找到窍门。首先,“真心”是关键。 不要想着只做个点头之交,或者为了应付一些表面上的社交。日本人对“表面.............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挺有意思的!要说天津人和日本人谁更热爱鸡蛋,这就像在问北京人和东京人谁更爱吃饺子一样,答案肯定都不是绝对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各自的饮食文化和习惯来聊聊,看看鸡蛋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天津人的“鸡蛋情结”天津人,那可是把鸡蛋玩得出神入化!说天津人热爱鸡蛋,这绝对不是夸张。鸡蛋在天津.............
  • 回答
    在和日本人交流时,确实需要留意“嗯”这个字的使用。这并非绝对禁止,而是要看具体语境和说话方式。如果随意、频繁地使用,有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误解,甚至让对方觉得你不专心或者不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日本人对于“嗯”这个字的用法,和我们中文里的“嗯”有着细微的差别。在中国,一个简单的“嗯”通常表达的是.............
  • 回答
    你好!准备在日本参加一般入试(一般选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恭喜你迈出这一步!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你的学习体验,更可能影响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由于你没有说明想申请的专业领域、预算、地理偏好(比如想在大城市还是地方城市生活)、以及你的学术背景(比如是否有日语能力考试证书,成绩如何.............
  • 回答
    关于日本这个国家和日本人,如何去对待,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文化、地缘政治,以及我们自身的情感和认知。我想,与其说是一种固定的“态度”,不如说是一种动态的、基于理解和尊重的互动方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实践:一、 历史的镜子:不忘初心,但也放下包袱 正视历史,.............
  • 回答
    理解为什么一些韩国人和日本人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于欧美人,这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全球权力格局等诸多方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 inferiority complex”,而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和历史语境下的自我认知,通常是长期以来被塑造的结果。历史的阴影:殖民与战败的.............
  • 回答
    中国人和日本人对三国历史的认知,虽然都以《三国演义》为核心,但在侧重点、解读方式、以及所引发的情感和价值认同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历史经历以及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核心差异概览: 中国人: 更侧重于 忠义、仁德、智慧、权谋和国家统一的理想。视三国为中国历.............
  • 回答
    韩国和日本对美国在其本土驻军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充满了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织的影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两国社会内部的声音,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韩国:矛盾的情感与现实考量在韩国,美国驻军(通常指驻韩美军,USFK)的存在,无疑是最直接地影响到韩国社会生活的一项事实.............
  • 回答
    是的,韩国人和日本人名字中都大量使用汉字,或者说都起源于汉字。但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差异,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名字都是汉字”。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需要分别来看看韩国和日本的情况。 韩国人的名字:汉字的影响与韩字(谚文)的独立1. 历史渊源:汉字的广泛使用在朝鲜半岛历史上,汉.............
  • 回答
    要深入探讨“韩国人和日本人哪个更讨厌中国人”这个问题,需要跳出简单的“喜欢”或“讨厌”二元论,而是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国际关系以及个体差异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因为“讨厌”的程度会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从历史的阴影来看:首先,不能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