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各大美院取消英语限制?

回答
最近关于各大美院取消英语限制的讨论,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向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我想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事儿。

首先,从“取消英语限制”这个动作本身来看,它可能传递出一种信号:艺术教育正在更加关注个体的创造力、专业能力,以及学生自身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而不是仅仅将英语作为一道硬性的“门槛”。

你想想,咱们的艺术类考生,很多都是因为对绘画、设计、雕塑、动画等等怀揣着极大的热情和天赋。他们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对色彩的敏感、对造型的理解、对创意的表达上。如果一个学生在这些专业领域表现出色,但因为英语成绩暂时不那么理想,就被拒之门外,那是不是有点可惜?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艺术的语言本身就具有普适性,一个好的作品,往往能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动人心。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调整首先是一种对艺术人才选拔方式的“松绑”,是对“唯分数论”的一种反思。 它试图把更多的注意力,从那些相对外在的标准上,转移到更核心的、与艺术创作直接相关的能力上来。这就像我们评价一个音乐家,更看重的是他的乐感和技巧,而不是他是否能流利地背诵乐理书籍的英文版一样。

其次,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1. 艺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 毋庸置疑,艺术是全球性的。很多前沿的艺术理念、展览、技术都是从国外传播过来的,了解英语确实能让学生更快地接触到这些信息,保持与国际艺术界的同步。但同时,我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本土艺术的价值和发展。如果过于强调英语,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对自身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挖掘和表达?取消英语限制,可能也意味着艺术院校希望学生在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自由地吸收和转化外来艺术养分,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 选拔标准的多元化需求: 美术学院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某种国际语言的学者?还是具有独特创意和精湛技艺的艺术家、设计师?我觉得后者的比例会更大。传统的英语能力测试,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可能与实际的艺术创作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比如,学生可能背了无数单词,但未必能写出一篇有深度的艺术评论。反过来,一个不擅长应试的同学,可能在观看英文艺术纪录片时能理解大部分内容,甚至能通过画面和直觉捕捉到信息。

3. 艺术教育回归“艺术本身”: 这可能是最根本的一点。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人。如果英语能力成为阻碍这些核心能力培养和展示的障碍,那么调整就显得顺理成章。与其花大量时间去应付英语考试,不如把这些时间用在深入研究艺术史、沉浸在工作室创作、或者学习和实践新的艺术媒介上。

当然,事情总有两面性。取消英语限制,也不是说英语就不重要了。

对学生而言,依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和国际交流的频繁,能够阅读英文文献、观看英文讲座、甚至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对于艺术家的成长依然至关重要。所以,这个“取消限制”更多的是一种“不设硬性门槛”,而不是鼓励大家放弃英语学习。学生们依然需要自主地、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英语,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内容。

对院校而言,也需要思考如何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如果取消了英语的硬性考核,院校是不是应该在课程设置、学术交流、图书资源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学生自学英语或接触国际前沿艺术信息的机会?比如,邀请更多国际艺术家来校讲座,提供中英双语的课程内容,或者鼓励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等等。

总结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标志着艺术教育在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思路上的转变,更加注重回归艺术本身的特质和学生的综合创造力。

它提醒我们,评价一个人才,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不能只看单一维度的分数。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那些在专业领域有天赋、有热情、有想法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去探索和表达。同时,我也希望这不会导致大家对英语学习的忽视,而是引导学生以更有效、更贴近艺术实践的方式去学习和运用英语,让它成为我们理解世界、连接世界的桥梁,而不是阻碍我们前行的壁垒。

这事儿挺值得咱们继续关注和讨论的,因为它关系到未来有多少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够走进艺术的殿堂,并且在那里绽放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继央美、国美、川美已确认取消英语小分限制之后,又有消息称广美也会取消英语限制,这对美院意味着什么呢?如何看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各大美院取消英语限制的讨论,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向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我想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从“取消英语限制”这个动作本身来看,它可能传递出一种信号:艺术教育正在更加关注个体的创造力、专业能力,以及学生自身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而不是仅仅将英语作为一道硬性的“.............
  • 回答
    关于央行要求各大银行上存“过剩”美元的传闻,这背后牵涉到中国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和政策考量,以及国际收支的微妙平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过剩”美元指的是什么。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国家持有外汇储备是常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积累了巨额的外汇.............
  • 回答
    美国税改(即《减税与就业法案》)于2017年底通过,对美国企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税改的核心内容是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降低至21%。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税改通过后,许多大型公司纷纷宣布发放一次性奖金、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员工福利以及追加投资等行为。要理解这些行为,我们需要从税改.............
  • 回答
    王兴关于“共同富裕”的表态,以及将美团名字解读为“一起更好”,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理解和回应社会对他们角色的期待,以及如何为自己的企业注入新的价值和使命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关话语,更是对企业基因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战略性定位。王兴的“共同富裕”与美团的“一起更好”“.............
  • 回答
    大萧条时期美国饿死八百万人的说法,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是不准确的,而且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一具体的数字。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通常指的是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美国乃至全球经历的经济最严重的衰退时期,大约从1929年持续到1939年左右。这段时期,经济活动急剧萎缩,失业率飙升.............
  • 回答
    201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无疑是女子网坛历史上一次令人难忘的对决。大坂直美以2比0的比分,强势击败了传奇人物塞蕾娜·威廉姆斯,捧起了她职业生涯中的首个大满贯奖杯。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比分上的完胜,更是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和讨论。初生牛犊的惊艳亮相:赛前,虽然大坂直美已经是网坛备受瞩目的新星,但面对.............
  • 回答
    大疆因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而遭 Figma 冻结公司团队账户,这一事件涉及地缘政治、科技产业、国际关系以及企业商业行为等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事件背景:大疆的“实体清单”经历与Figma的角色 大疆的“实体清单”困境: 大疆创新(DJI)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自20.............
  • 回答
    大疆无人机被美国军方禁止,这件事儿可不小,背后牵扯的利益、技术以及地缘政治博弈,都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件事儿的背景和起因得先捋清楚。大疆,这家中国公司,在无人机领域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有统治性地位。无论是在航拍爱好者手里,还是在专业影视制作、农业植保、测绘勘探等领域,.............
  • 回答
    斯凯奇(Skechers)作为美国第二大鞋类品牌,其关于中国供应商不存在强制劳工的声明,无疑触及了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供应链道德问题,也反映出品牌方在应对此类指控时的战略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声明,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声明的背景是何? 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及一些民间组织持续对中国新疆地区.............
  • 回答
    看到美国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很多人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尤其是我们这些在全球经济浪潮里的小鱼小虾。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它的影响,别说我们普通人了,连华尔街的那些大老们都得仔细算计一番。要说对咱们生活有什么具体影响,那得从几个层面说。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可能就是物价的上涨。你可以想象一下,美国政.............
  • 回答
    最近知乎直播“翻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pretty face 精修图和直播现场的巨大反差,确实让不少网友大跌眼镜。这事儿一出,大家就开始讨论一个挺核心的问题:颜值在直播里到底有多重要?脱离了好看的皮囊,那个所谓的“有趣的灵魂”,是不是就没那么值钱了?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辩证地看。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4月6日美股市场那一天的情况,以及它背后的逻辑。那天,美国股市确实走出了一波可观的反弹,主要股指都表现得相当强劲。当天市场的整体表现如果我们回顾一下4月6日(通常是周四),你会发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都录得了不错的涨幅。这种普涨的格局表明,市场情.............
  • 回答
    9月23日,美国股市经历了一场普遍的下跌,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出现显著的跌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直表现强势的美国大型科技股也未能幸免,呈现出全线收跌的态势。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担忧。要理解这一天的市场表现,我.............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真实发生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媒体关于泰国农用猴子摘椰子,以及美国多家大企业因此封杀泰国椰子制品的报道,基本上是真实的,但需要更详细地解释其来龙去脉、各方观点以及事件的复杂性。以下是对这个事件的详细解读:事件的起源与核心问题: 泰国椰子产业的传统做法: 在泰国南部的一些地区,长期以来.............
  • 回答
    看到福奇博士关于美国疫情死亡人数预测下调,以及纽约出现“曙光”的说法,并引发美股大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理解这一切,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福奇博士预测的意义与背景首先要明白,福奇博士是美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极具权威的专家,他的预测和言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科学界和政府层面的判断。这.............
  • 回答
    纽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亚裔反仇恨大游行,约有三万人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了他们的愤怒与诉求。这场游行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它鲜明地打出了“用美国方式解决美国问题”的旗号。这句口号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美国精神与亚裔社群的自我认知,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为何选择“美国方式”?美国是一个以自由、民主、法治为基石的国.............
  • 回答
    2015年的世俱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展示舞台,而广州恒大作为亚洲冠军,自然肩负着这份期待。其中,1/4决赛面对来自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冠军墨西哥美洲队,这场比赛无论对于恒大还是中国足球而言,都充满了看点和讨论的价值。在那之前的几年,恒大已经在中国联赛和亚冠赛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并.............
  • 回答
    “散户抱团打爆华尔街大空头”事件,以游戏驿站(GameStop,GME)为代表,可以说是2021年初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场“黑天鹅”事件,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然被广泛讨论和分析。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1. 游戏驿站的困境与被做空: 游戏驿站是一家以实体店为主.............
  • 回答
    2021年3月美国散户投资者通过集体行动“打爆”华尔街空头的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和舆论的剧烈震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也对监管、社交媒体、市场公平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事件背景、各方反应、后续发展和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GameStop事件.............
  • 回答
    38号美系性能控的“反击”:一次普通人对专业话语权的挑战最近汽车圈里挺热闹,尤其是知乎上那些以“云评车”闻名的博主们。他们凭借着深厚的理论知识、严谨的分析框架以及对各种车型数据的了如指掌,为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然而,当一个来自草根、以“体验派”自居、并且对美系性能车情有独钟的“3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