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税改通过后各大公司的发福利提最低工资追加投资等行为?

回答
美国税改(即《减税与就业法案》)于2017年底通过,对美国企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税改的核心内容是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降低至21%。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税改通过后,许多大型公司纷纷宣布发放一次性奖金、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员工福利以及追加投资等行为。

要理解这些行为,我们需要从税改的目的、企业的动机以及这些行为的实际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税改的目的与背景:

美国税改的主要目标是:

提高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吸引和留住企业,鼓励它们在美国本土运营和投资,而非将利润转移到税率更低的海外。
刺激经济增长: 减税被视为一种财政刺激措施,期望企业获得更多可支配资金后,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雇佣更多员工,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简化税制: 尽管这次税改的复杂性仍受争议,但简化部分规定也是其目标之一。

在税改通过之前,美国企业面临着较高的企业税负,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将利润转移到海外以规避高税率。同时,美国企业的投资和就业增长也面临挑战。

二、公司行为的动机分析:

公司在税改通过后采取的各种福利和投资举措,并非完全是无私的慈善行为,而是多种动机交织的结果:

1. 税改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
巨额减税红利: 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意味着企业缴纳的税款大幅减少。这直接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现金流。例如,一家利润丰厚的大型跨国公司,其税负可能因此减少数十亿美元。
利润增加: 即使不增加新的投资或活动,仅凭税率降低,公司的账面利润也会显著增加。

2. 回馈股东与投资者:
提升股价与股东回报: 增加的利润通常会转化为股东回报,例如增加股息支付或回购股票,这些行为可以直接推高股价,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
显示公司财务健康: 这些举措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积极信号。

3. 回馈员工与改善企业形象(PR效应):
一次性奖金和福利提升: 向员工发放奖金(如一次性现金奖金、股票期权、增加带薪休假等)是一种直接的福利改善。
提高最低工资: 一些公司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这既是对员工的实际关怀,也是一种积极的公众形象塑造。在舆论压力和提升员工士气、降低员工流失率等多重考虑下,提高最低工资成为一项有吸引力的举措。
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 在“企业社会责任”(CSR)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这些“回馈”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形成更好的企业声誉。
应对政治压力: 在税改通过后,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企业如何使用减税带来的“红利”。如果企业仅将利润用于回购股票或提高高管薪酬,可能会面临公众舆论和政治的负面压力。因此,分享部分利益给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压力。

4. 战略性投资与长期发展:
追加投资(资本支出): 部分公司宣布增加在研发、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厂房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这可能是基于对未来市场前景的信心,也可能是为了利用税改带来的现金流来加速长期发展计划。
人才吸引与保留: 提高工资和福利也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手段,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行业。

三、具体行为的深入解读:

一次性奖金和员工福利提升:
动机: 这是最直接、最快能让员工感受到税改红利的方式。许多公司将其描述为对员工辛勤工作的认可和对他们贡献的奖励。
影响: 短期内,这能提高员工士气,增强对公司的归属感。但若仅是“一次性”福利,长期效果有限。
例子: 像AT&T、Verizon、Comcast等电信公司,以及许多零售和科技公司,都宣布了数千美元的一次性奖金给部分或全部员工。

提高最低工资:
动机: 除了员工关怀和PR效应,提高最低工资还可以作为一种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策略,或者是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吸引和留住低技能劳动力的手段。
影响: 对于最低工资以下的员工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对于公司而言,短期内会增加人力成本,但长期可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流失率来弥补。
例子: Walmart、Target等大型零售商宣布提高其时薪工资至15美元或更高,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回应社会对提高最低工资的呼声。

追加投资(资本支出和研发):
动机: 这是最符合税改鼓励经济增长初衷的行为。企业进行投资可以扩大产能,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从而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影响: 长期来看,如果投资是高效和有战略意义的,将有助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然而,投资的实际效果也取决于投资的类型和执行情况。
例子: 许多科技公司和工业企业宣布增加在研发、人工智能、5G技术、自动化等领域的投资。

回购股票和增加股息:
动机: 这是最直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方式,也是许多企业在获得超额利润时的常见选择。
影响: 回购股票会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在短期内提高每股收益(EPS),推高股价。增加股息则直接为股东带来现金回报。这些行为可以提升股东价值,但批评者认为它们可能挤占了本可用于投资和员工福利的资金。

四、争议与批评:

尽管许多公司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税改后的公司行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表面功夫”论: 一些批评者认为,公司发放的一次性奖金或提高的最低工资幅度相对其获得的税收优惠来说微不足道,更像是公关策略而非实质性回馈。
投资不足论: 尽管有公司宣布增加投资,但批评者认为,相较于巨额的减税收益,实际用于投资的比例仍然偏低,更多的资金流向了股东回购和股息。
加剧不平等: 减税的主要受益者是企业和高收入人群,而员工福利的增长可能不足以抵消潜在的收入差距扩大。
长期效果不确定: 许多增加的投资和福利是“一次性”或在短期内生效的,其对经济的长期持续性影响仍有待观察。

五、总结:

美税改通过后,各大公司采取的发福利、提最低工资、追加投资等行为,是税改直接经济刺激、企业自身利益驱动、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管理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直接的驱动力是税改带来的巨额现金流增加。
企业首先考虑的通常是股东利益,因此回购股票和增加股息是普遍现象。
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应对舆论压力以及吸引和留住人才,公司也会选择性地将部分利益分享给员工,体现在奖金、福利提升和最低工资的调整上。
投资行为则更多是基于企业对未来发展战略的考量,希望利用税改带来的优势加速成长。

总的来说,这些行为是复杂的经济现象的体现,既有积极的方面(如为员工带来短期收益,部分促进了投资),也存在争议(如对投资和员工福利的慷慨程度受到质疑,可能加剧不平等)。理解这些行为需要辩证的眼光,既要看到它们带来的直接好处,也要审视其背后的动机和潜在的长期影响。这些行为的最终效果,仍需时间来检验其对美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社会公平的真实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年过去了,我们来看看当初的预言吧。

苹果最新的2018财年年报,有效税率从24.6%下降到18.3%。

而文中提到的另一家企业AT&T,有效税率从16年的32.7%下降到约23% (来源:两家公司年报

ATT : investors.att.com/~/med

APPLE:d18rn0p25nwr6d.cloudfront.net

显然,两家公司都从税改中得益,但是AT&T作为本土企业获益更多。

-------------------------------------------------------------------------------

作为注册会计师,我来免费讲讲有效税率(Effective tax rate)这个概念吧。

有效税率,是公司当年实际所得税费用除以应纳税所得额,所得到的比率。这个比率反映了公司真正的税负,它往往低于法定税率。

上面这段被某些人奉为圭皋的言论,首先其逻辑错误是用两个不统一的比率在相减(税改前的有效税率vs税改后的法定税率),其次从实务上说,这段话恰好暴露了一个事实:AT&T在税改前的税务负担非常重

根据(某些人最爱的)fact check,尽管美国企业面临的法定税率是38.9%,但是美国企业的平均有效税率却是18.6%。FACT CHECK: Does The U.S. Have The Highest Corporate Tax Rate In The World? 比如说,2016年末Apple的有效税率是25.6%Apple - Annual Report Google的有效税率是21.1%abc.xyz/investor/pdf/20

所以AT&T的32.7%的有效税率,还有下面提到的时代华纳30%多的有效税率,相比上面几个IT巨头实际上是高得吓人。

严格地说,Google等海外业务较多的企业,通过留存海外收益等方式降低有效税率,这并不违反税法,但这对在美国本土经营的企业不公平,而公平性本来就是设计税法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

所以为什么税改了以后是AT&T,Comcast这些公司在发红包, 不是Google,Apple?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本土经营的公司从税改中得益较多。你也可以理解成,税改以后,AT&T等国内企业终于可以和这些跨国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了——对于AT&T来说,人家年年比Alphabeta多交十多个点的税,终于有一天可以免掉这块了,然后有些人就跳出来说资本家坑人,这钱你不能拿大头,这种逻辑我觉得也是很感人的。

最后也针对喊着“举债兴国”的某些人,建议你们看看中金的研判报告。中金解读美国税改:对于高有效税率板块弹性更为显著 中金的估计是税改会使标普500指数成分企业的实际有效税率从22%下降到17%。注意了,这里是针对川粉和川黑的无差别AOE——如果你之前以为川普税改会使所有企业的税负率无差别地直接下降15个点,那你的理解是有误的,请自行检讨基于这个假设得出的任何结论。

也以此回答作为 @Joshua 回答的补充,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要把税改的影响按照行业进行分析。

user avatar

亨利福特中产阶级梦想的回归。

当年亨利福特主动推广八小时工作制并提高最低工资,同行笑他傻,然而结果是福特品牌击垮了大部分竞争对手(部分残留对手决定联合成一个大集团,这就是通用)


资本家的乡土精神越强,就越能真正的回馈社会,尽其社会责任。

资本家越是“大爱无疆”,越是博爱,越会逃避其社会责任。

——因为,把陌生人当成爱人那样爱护,意味着把爱人当成陌生人那样疏离。


无论联想怎么标榜其社会责任,只要联想还是“美国良心”而不是“中国良心”

那我们可以断言,这家企业本质上,仍然是企图逃离社会责任的。


——“我是不是很博爱”

——“为什么?”

——“我在母亲病重的时候,仍然选择去难民营做志愿者”

那不过是因为你天性薄凉,连母亲无私的爱都可以用虚伪的正义抛弃而已。


==========更新==========


某个吹工会的人呢,你把我的回答折叠了,我也不怪你了,毕竟这事许多人都干


然而:


AT&T:一旦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税改议案为法案,公司就计划2018年在美国进一步投资10亿美元,公司超过20万名美国雇员即将获得1000美元的额外津贴。


能从“一旦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税改议案为法案”得出“这是工会的伟大胜利”的,这也是没谁了


==========更新==========


天空回复异端之月50 分钟前

工会比黑帮还要无耻多了,黑帮凭本事耍无赖,工会打着高尚和民意耍无赖。

赞查看对话回复踩举报


关于“很多时候工会=黑帮”这句话呢,

实际上我说的是工会本身就和黑帮关系密切:


1、吉米·何法的故事

1992年好莱坞推出了一部大片“Hoffa”,这部影片是基于真人真事,描写美国工会领袖吉米·何法的一生。吉米生于1913年,但是卒年不详,据信是1975年死于暗杀。至于他尸体的下落则众说纷纭,据说是埋在密西根州的北部,有的说是埋在新泽西州际高速公路的下面,也有的说是被扔在宾西法尼亚州皮斯顿一个废弃的矿井里,还有的说是被埋在纽约斯坦顿岛的垃圾场里,更有的说是埋在新泽西的巨人足球场底线附近几米厚的混凝土下。另有若干种假说,认为它的尸体被混凝土搅拌机粉碎后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或是被扔进为汽车零部件镀铬的硝镪水池中溶化。尤为恐怖的是猜想是,他的尸体在炼油厂里被炼成了油脂。反正无论他是怎么死的,以上任何一种死法都是不得好死。因为没有见到吉米的尸体,那桩公案一开始是作为失踪处理,一直到1982年7月,法庭才正式宣布他死亡。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纪念吉米·何法的网站,我打开其中一个,就听到耳熟能详,但又使人毛骨悚然的《教父》电影插曲。为什么要把一个工会的领袖跟黑手党的教父混为一谈呢?

吉米·何法出身贫寒,父亲是煤矿工人,很早就死了。幼年丧父的吉米念不起书,未成年就到底特律的一个仓库里当搬运工。1933年2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参加组织了素菜水果装卸工罢工。因为吉米有非凡的组织能力,他的威信迅速提高。1957年卡车司机工会主席因行贿被判刑,由吉米·何法接替当选卡车司机工会主席。到1964年,吉米将全美国所有的卡车司机都纳入他的工会,并开始将航空和几乎所有与运输有关的行业都纳入同一个工会。美国的工会在初期确实曾为会员争取过利益,但是除了合法手段之外,工会也诉诸暴力。随着工会的势力日益增长,许多工会领袖开始腐败。他们在与雇主谈判劳动合约时出卖会员的利益为个人牟利。此后服装运输工会被黑手党掌控,成为黑手党敲诈勒索保护费的工具,一些工会领袖贪污会费和会员的退休金。1967年吉米因行贿被判15年监禁。1971年尼克松总统赦免了吉米,条件是他不得涉及工会事务十年。吉米岂是省油的灯?他计划通过法庭诉讼重新掌控工会。1975年7月30日下午2:30,他与一些黑手党的领袖在底特律郊区的一家名叫红狐狸的饭馆见面商谈,从此就渺无音信,下落不明。因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人们称他为吉“谜”·何法(James Riddle “Jimmy” Hoffa)。


有兴趣的可以上wiki查一查这人的经历。


2、最近的新闻也不少:


为了达到目的,美国的工会往往是不择手段的。根据美国全国劳工关系研究所统计(National Institute of Labor Relations Research),在过去20年中,仅媒体报道的工会暴力行为就有8800起,平均每年达400多起,而未报道暴力行为估计是报道的三倍。在2000年,加州联合汽车工会罢工期间,一位女华裔工人黄淑珍拒绝参加罢工,上班时,她的车窗遭到枪击。1997年联合快递公司(UPS)工人为提高工资和福利罢工,一位选择不参加罢工的司机Rod Carter被工会雇用的社会流氓用刀捅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灰狗长途客车公司司机罢工期间,工会暗地里指使工会会员向高速行驶中的灰狗长途汽车开枪,威胁旅客生命,已达到减少灰狗公司营业的目的,从而争夺和灰狗公司谈判上的主动权。当时共发生了几十起枪击的事件。工会的名声从此狼藉不堪。有些地方报纸正面报道了这些工会的黑暗面,工会就扔死鱼到媒体办公室门前,来恐吓报道真实罢工情况的媒体,这是从《教父》电影中学来的黑手党所恐吓威胁手段。


2006年初,美国工会成员、调查性作家费奇( Robert Fitch)写出了揭露工会腐败的专著《出卖团结:腐败如何摧毁了劳工运动并削弱了美国的承诺》。这本长达412页的报告指出,自从工会出现,就伴随着敲诈、勒索、贿赂、内讧、出售就业机会、黑帮掌控、盗用福利基金等丑闻。“美国的两万多个地方工会,就像封建领主一样,大多有自己垄断的地盘;而且很多被黑帮渗透。”

该书举例说,1957年美国大黑帮头目在纽约碰头,在场的56人中22个是工会领导。在过去十年中,美国政治献金最多的前十名中,七个是劳联的工会;而其中的三个工会主席都受到联邦调查局的犯罪调查。费奇这本书的封面就很能说明问题,它是著名的美加卡车司机工会(IBT)1986年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开会的一张照片:当时的该工会主席普雷瑟(Jackie Presser)坐在交椅上,由扮演成古罗马百人队长的黑帮分子抬着欢呼,完全像黑社会老大。而事实上普雷瑟也是一身三职:工会头子,黑帮合伙人,联邦调查局的线民。

——注意,这位费奇是工会成员,铁杆民主党。


美最牛黑手党家族插手纽约工会

时间: 2012-4-18 20:08| 查看: 4588| 评论: 0 发表评论

美国中文网报道:联邦调查局(FBI)星期三抓获11名黑社会团伙成员和工会老板,指控美国最有权势的黑手党家族继续渗入纽约市的工会。

美最牛黑手党家族插手纽约工会_图1-1

木匠工会926分会前主席萨维斯特·乍尔乍纳(Salvester Zarzana)在布鲁克林受到检察官的指控。(《纽约每日新闻》图)


布鲁克林联邦检察官林奇(Loretta Lynch)提出的诉讼指控格诺维斯犯罪家族11人参与各种阴谋。


据《纽约每日新闻》报道,被逮捕者之一就是木匠工会926分会前主席萨维斯特·乍尔乍纳(Salvester Zarzana),联邦特工认定他就是格诺维斯家族的一名战士。


乍尔乍纳同一批陷入丑闻的工会官员有联系,后者组织新工会,当局相信那一行动是准备接管纽约市最大的建筑工会--地区木匠理事会(

District Council of Carpenters)。


《纽约每日新闻》星期天曾经报道新办的联合木匠工会(Amalgamated Carpenters & Joiners)受到调查。


乍尔乍纳同参与联合工会案的律师比瑟格里(Angelo Bisceglie)关系密切。他们策划的接管活动正在受到法庭指定官员瓦尔什(Dennis Walsh)的调查。


乍尔乍纳担任木匠工会926分会主席期间因为滥用工会信用卡等问题被赶下台。他去年在宣誓证词中否认知道格诺维斯犯罪家族的任何事,或者知道黑手党的任何事。


星期三被逮捕的另一人是严涅洛(Conrad Ianniello),被证明是格诺维斯家族的“班长”。他被指控利用黑社会的关系打击合同商,甚至要求参加圣格纳洛街市(San Gennaro street fair)的零售商交钱。


3、因此导致的结果是,工会在美国名声狼藉,参与人数节节下降:


2002年盖洛普的民调显示,只有14%的美国人认为“工会领导是正派人”。 在这种局面下,被工会势力主导的三大汽车公司,无论美国政府给多少资金救援,都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福利、工薪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上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工会发展呈现几个趋势。一是工会会员数量和比例大幅下降。在美国人口持续膨胀的同时,工会会员数量却从1983年的1770万下降到去年的1460万,工会成员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从1955年的39%下降到2016年的10.7%,,其中私营部门工会会员只占工人总数的6.4%。


  二是不断兼并扩张。例如,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由单纯的钢铁工人工会发展成包含钢铁、纸业、林业、橡胶、制造业、能源和化工等行业工人的“总工会”,并积极与加拿大、英国和加勒比地区的工会合并,以推动“劳工运动的全球化”。


然而同时,工会与政客勾结现象却层出不穷,甚至演变成“劳工帝国主义”:


其七,工会和民主党的联姻:无广泛政治成果,有领导层相互利用。对美国两党竞选的金钱贡献以大财团为最多,但是工会的贡献也不示弱。据调查(出自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在过去十年里,给联邦竞选献金的前十名中有七个是劳联的工会。大公司大财团对两党的投资是脚踩两只船,六成给共和党,四成给民主党。工会则基本上贡献给民主党。工会为2002年的竞选出资一亿美元。这一亿美元是否能给普通工人带来好处是很可疑的,费奇总结说它带来的好处有这些:为这些个别的工会提高它们在劳动协议的条件;增加工会会员人数,有时不惜以损坏其它工会的利益为代价;工会领导给自己花钱消灾,希望躲过法庭和囚牢。在上述七个献金榜上有名的劳联工会当中,三个工会的主席在1996年至2000年受到联邦犯罪嫌疑调查。


费奇在书中提到过劳工帝国主义,但他所指涉的范围比较小[7]。他谈到美国工会的一些虚伪,比如UNITE-HERE (主要代表餐馆业和成衣业的工人)很久以前就放弃了为工人们改善工作条件和维护就业合同的斗争。自六十年代以来,UNITE的会员人数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是UNITE近来的公关策略是打击海外的血汗工厂,还取得了一定成功。这种虚伪的公关转移一般民众的视线,引导美国年轻的大学生无视本国的血汗工厂,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出救世热情。这种技俩和救世情怀的确是劳工帝国主义的表现。但是劳工帝国主义更主要的还是美国最大的工会联盟劳联-产联(AFL-CIO)的领导层与美国帝国主义合作,长期以来是美帝的帮手。


========


我说很多时候工会=黑帮,那压根不是在比喻,而是一种魔幻现实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