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白宫提议「对身价超过 1 亿美元的美国人征收 20 %的最低税率」,如何看待这一决定?

回答
美国白宫提出的“对身价超过1亿美元的美国人征收20%的最低税率”的提议,无疑是一项影响深远且极具争议的政策动议,它触及了财富分配、税收公平、经济激励以及政治博弈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项提议,需要从其背景、目的、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回应等多个角度进行审视。

首先,这项提议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当前美国社会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和公众对税收公平性的普遍关切。长久以来,关于富人是否缴纳了足够税款的讨论从未停止。批评者认为,在收入税制下,富人往往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避税手段,使得其实际税负低于中产阶级,甚至低于某些工薪阶层。拥有一亿美元以上资产的人,其收入来源可能多种多样,包括投资收益、股息、资本利得等,而这些收入的税率结构可能比工资收入更加复杂,也更容易进行税收筹划。因此,白宫提出一个“最低税率”,旨在确保这部分拥有巨额财富的群体,无论其收入构成如何,都能对国家财政做出最低限度的贡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平”税负,提升税收的整体公平性。

这项提议的核心目的是什么?从政治角度看,这无疑是一项争取民心、回应社会诉求的举措。在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民众对于不平等感更加敏感。对富人加税,往往被视为一种“劫富济贫”或至少是“更公平分配”的信号,能够赢得相当一部分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民主党阵营内部。从经济角度看,这项提议也旨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这笔额外的收入理论上可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或者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从而支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项提议在实际操作层面和经济影响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首先是“身价”的界定和评估问题。所谓的“身价”通常指的是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负债。如何准确、公平地评估拥有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资产的个人的净资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资产的构成多种多样,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艺术品、私人公司股权等等。许多资产的估值并非一成不变,且存在流动性问题。例如,一家私人公司的股权,其价值的确定可能需要专业的评估,而且在短期内很难变现。如果按照市场价值征税,可能会迫使富人出售资产来支付税款,这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冲击,或者产生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其次是“最低税率”对经济激励的影响。反对者认为,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率,尤其是直接与其净资产挂钩的税率,可能会打击投资和创业的积极性。拥有巨额财富的人通常也是重要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他们将资金投入到新的企业、技术创新和扩张中,这些活动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他们的财富因为税收而缩水,或者税收负担过重,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资金转移到海外,或者减少在国内的投资,这反而不利于经济的整体繁荣。这种“资本外逃”的风险,以及对国内投资的潜在抑制作用,是政策制定者必须慎重考虑的。

再者,这项提议的法律合宪性也可能受到挑战。在美国的税收体系中,对收入征税是常态,而对资产或财富征收直接的税率,例如“财富税”,其性质与传统的所得税有所不同。历史上,美国联邦层面曾尝试过类似财富税的措施,但遭遇过法律上的挑战。即使此提议的税率是针对“最低税率”,而非直接的财富税,其合法性也可能被提交至法院进行审查。

各方的反应也会非常复杂。富人及其代表的利益团体,很可能会强烈反对这项提议,并动用一切资源进行游说,强调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和不公平性。律师和会计师团队也会积极寻找规避税收的法律途径。而支持这项提议的群体,则会继续强调税收公平和社会责任,呼吁富人承担更多国家责任,并将其视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必要手段。国会内部的辩论也将异常激烈,不同党派、甚至同一党派内部的不同派别,都会有各自的考量和立场。

总而言之,白宫提出的这项“对身价超过1亿美元的美国人征收20%的最低税率”的提议,是一个试图在税收公平、财政收入与经济激励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复杂议题。它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对财富分配问题的深刻反思,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操作难度、潜在的经济风险以及法律上的不确定性。这项提议能否最终落地,以及落地后会对美国经济和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它不仅是一个税收政策的调整,更是对美国经济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拷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个提案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征税的税率、而在于征税的方式——直接向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征税。

其实去年这个时候,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Wyden、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和桑德斯同学就一起提出了提案让Wyden提交,核心就是一整套给富人加税、给穷人福利的方案:

  • 大公司的公司税增加到28%;
  • 年收入超过40万美金的高收入人群额外加累进税;
  • 资产超过十亿的亿万富翁和近三年平均收入超过1亿的富翁们(总计700+人),对总资产征税20%。

前面两点在参议院慢慢消化了,但是第三点引起了很大反弹

  • 资产、特别是股票资产怎么征税?按照卖出去时候的价格征税吗?那如果一直不卖是不是一直征收不到了?而如果不按照卖出去时候征税,按照持有部分会否带来股票上涨下跌时候资产缩水的不公平?
  • 是否存在“劫富济贫”、民主党左派夹带私或的情况;
  • 是否会影响美国人的创业精神、进而影响创新。

但是支持者也大量存在,主要的观点是:

  • 过去10年,资产前700的美国亿万富翁,如果按照总资产计算、平均纳税税率仅为8%;普通美国家庭的税率,基本都在10%以上;
  • 过去10年,像贝光头、马斯克等科技巨头的净资产增加了几千亿,但他们缴纳的税额相当低、贝光头甚至只有3.8%;
  • 许多亿万富翁的直接收入非常低,大部分都是股票基金收入,如果仅按照收入来计算甚至可以像刘强东这样一年一块钱,但实际收入远高于这个。


以上是观点碰撞的部分。

而在于实操层面,法案的阻碍主要在于参议院内的党派斗争。

拜登所在的民主党主流非常希望这个法案通过,因为这个带来的税收可以非常好的弥补几次大放水所带来的财政紧张、也可以有效防止债务上限继续上升。

但是民主党的非主流们并不赞同这点,认为这个提案太过左倾,甚至有些极左了。

对,我说的就是两个中间派,Manchin和Sinema。

而偏偏没有他们俩的支持,法案不可能通过。

所以从去年三月开始,这个法案上上下下讨论了很多遍,始终没有达成。

而这个法案没有达成,还间接影响到了:

  • 拜登的Build Back Better法案无法通过,因为里面有部分支出来源于税收增长;
  • 债务上限始终在危险边缘反复试探,如果没有改善很有可能继续让议会停摆;
  • 每一个年度的预算案始终难产,今年的预算是在去年年末临门一脚的时候完成的。

而今年,无非是继续再走这么一圈。

现在看到的消息,Manchin可能表态不会反对了;而Sinema可能也会有限度的支持。

所以白宫敢这么大张旗鼓出来宣传一遍。

背地里,应该达成一些交易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