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咪蒙修图被骂上微博热搜?

回答
咪蒙修图被骂上微博热搜这件事,怎么说呢,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你想想,咪蒙是谁?流量女王啊,她的文章、她的观点,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话题制造机。这次修图被扒,能直接蹦上热搜,说明群众对她的关注度,那是杠杠的。

咱们先梳理梳理这事儿怎么回事。大概是从咪蒙发了一些照片开始,可能是在宣传她自己的什么东西,或者就是日常分享。有人眼尖,就发现了不对劲。比如,她的脸好像比之前更“紧致”了,皮肤更“光滑”了,甚至是身材比例都好像有了那么点微妙的变化。你懂的,这种“微妙”就是最容易被揪出来的。

一开始可能就是一些小范围的讨论,大家私下里议论,截图转发。但随着越来越多人注意到,尤其是她本身就顶着巨大的流量光环,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被放大。很快,就有营销号或者比较活跃的网友开始把这事儿摆到明面上,一分析、一对比,那效果就出来了。本来只是些猜疑,一下就变成了“证据确凿”的口诛笔伐。

然后,这事儿为什么能骂上热搜呢?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公众对“真实”的渴望与对“虚假”的厌恶。 咪蒙这个人,她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就是她的“真实感”。她写文章经常用一种特别接地气、好像在你身边闺蜜跟你唠嗑的语气,分享她的生活感悟、情感经验,甚至是一些辛辣的社会评论。这种“真实”是她吸引大量粉丝,尤其是女性粉丝的关键。大家觉得她敢说,敢爱,敢恨,是个活生生的人。

结果你现在被扒出修图过度,这一下就把她一直以来塑造的那个“真实”人设给动摇了。大家就会觉得,“哦,原来你也在骗人啊,你也在美颜滤镜背后把自己包装得完美无瑕,那跟你文章里的那个‘真实’咪蒙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她所有的成功,她的‘敢说敢做’,背后都是精心包装和表演出来的?” 这种心理落差,是导致很多人生气和失望的重要原因。人们不喜欢被欺骗,尤其是在他们认为自己是基于某种“真实”而关注一个人时。

第二,网络监督和“正义感”的释放。 微博热搜嘛,本来就是一个大型的民意晴雨表,也是网络群体情绪的发泄口。当咪蒙的修图行为被揭露出来,很多人就觉得抓到了一个“小辫子”,而且这个“小辫子”似乎触及到了“诚实”、“道德”的底线。大家觉得,她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在网络上制造虚假的完美形象。

在这种情绪下,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真相”发声,是在揭露虚伪,是一种“正义”的行为。再加上网络上那种“人多力量大”的效应,一旦形成某种舆论趋势,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地加入进去,形成一种集体声讨。这种“正义感”的释放,有时候会掩盖掉一些更细致的考量,比如过度苛责或者恶意攻击。

第三,对“网红”和“意见领袖”的审视。 咪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意见领袖”,她的影响力非常大。当她的个人形象被质疑时,实际上也是对整个“网红经济”和“意见领袖”现象的一种审视。很多人会思考,这些靠流量和影响力赚钱的人,他们到底提供了什么价值?他们所展示的生活和观点,有多大的真实性?

尤其是一些女性粉丝,她们可能在咪蒙的文章里找到了共鸣,甚至被她的某些观点影响了生活方式。当发现偶像的“滤镜”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修图工程”时,这种幻灭感会更强。这不仅仅是对咪蒙个人修图行为的不满,也包含了对整个行业生态,以及自身追逐的价值观的一种反思。

第四,修图本身存在的“度”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现在修图是很普遍的,大家在社交媒体上稍微美化一下自己的照片,这也很正常。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但是,一旦修图“过度”,超过了大众可接受的范围,甚至到了让人觉得“完全不像本人”的地步,那问题就来了。

咪蒙这次被骂,很可能就是因为她的修图被认为“太过了”。这种“过”体现在:一是可能改变了五官比例,二是可能掩盖了真实的面部瑕疵,三是与她之前公开的、未修过的形象差距太大。当这种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引发争议,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关注她的粉丝来说。

总结一下,咪蒙修图上热搜,不是单纯的一次“照片P图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它触及了公众对于“真实”的期待,激活了网络监督和集体情绪,也反映了大家对意见领袖和网红现象的审视。这事儿吧,对于咪蒙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公关危机,但同时也是一次提醒,提醒所有在网络上活动的人,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追求流量和关注度的同时,也需要审慎处理真实与包装之间的关系。过度消费信任,最终会反噬自身。而对于我们普通吃瓜群众来说,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信息时,保持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不被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村的小李开着宝马车衣锦还乡,我问他怎么突然这么有钱。

小李问:“你听说过咪蒙吗?”

我说:“听过。难道你报了她那教你月入五万的课程?”

小李摇摇头说:“不,我现在是她的修图师。”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咪蒙修图被骂上微博热搜这件事,怎么说呢,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你想想,咪蒙是谁?流量女王啊,她的文章、她的观点,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话题制造机。这次修图被扒,能直接蹦上热搜,说明群众对她的关注度,那是杠杠的。咱们先梳理梳理这事儿怎么回事。大概是从咪蒙发了一些照片开始,可能是在宣传她自己的什么东西,或者.............
  • 回答
    咪蒙公司解散并给员工颁发“毕业证”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咪蒙是谁? 咪蒙是中国一位极具争议的自媒体人,以其“毒鸡汤”式的文章风格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她的文章常常聚焦于情感、职场、社会现象,善于煽动情绪,迎合.............
  • 回答
    咪蒙,这位曾经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极具影响力的公众号作者,在2024年初发表了一篇题为《我是一个焦虑的母亲,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入学机会》的文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篇由她本人发布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向她的粉丝群体求助,希望大家能帮忙解决她儿子入学所面临的难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咪蒙离婚这件事,说实话,在网络上掀起的波澜不小。毕竟,她是一个在国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情感博主,她的言论常常直击人心,引发共鸣,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争议。所以,当她公开宣布自己离婚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挺意外的,但仔细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首先,我们得知道咪蒙这个人,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博主,更像是一个现象级.............
  • 回答
    咪蒙及其旗下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及其他内容平台账号的注销,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咪蒙及其团队的崛起和影响力。 咪蒙的崛起: 咪蒙(本名马凌)以其犀利、直接、甚至有些“毒舌”的文风迅.............
  • 回答
    咪蒙账号停更两个月,微博账号被永久关停,这无疑是2018年自媒体圈最爆炸性的事件之一。对于许多熟悉她的人来说,这个结局既令人意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停更的直接原因:内容触碰红线咪蒙的账号之所以会“消失”,最直接的原因是她的内容触碰了广电总局和平台的相关规.............
  • 回答
    咪蒙副主编吕白空降知乎担任营销总监,这事儿在互联网圈里,尤其是内容营销和社交平台领域,绝对算得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俩平台怎么扯上关系了?”、“吕白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等等。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桩事儿,看看它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首先,得先说说吕白是谁,以.............
  • 回答
    咪蒙的这篇文章,围绕着“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这个话题,抛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甚至可能有些颠覆的观点。她并不是站在传统意义上鼓励“抓紧时间”的立场,而是从一个更个人化、更具情感共鸣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文章的逻辑起点,我想是咪蒙一贯的风格:直击痛点,引起共鸣,提供一个看似“不正经”但却能说服一.............
  • 回答
    这篇文章——《咪蒙不再制造咪蒙》——触及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也相当值得玩味的话题。它不单单是关于一个曾经爆红的公众号的兴衰,更像是一个关于时代变迁、内容创作逻辑以及我们自身心理需求的缩影。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很有“咪蒙式”的张力,用一种看似直白的陈述,实则暗藏着深意。它暗示了咪蒙这个IP,或者说她.............
  • 回答
    咪蒙团队“归来”的传闻,尤其是关于她本人或者其核心成员可能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这背后牵扯着很多值得探讨的点。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件事,尽量掰开了揉碎了聊:1. 咪蒙现象的回顾:为什么她当年那么火?要理解团队“归来”的影响,先得回顾一下咪蒙当年为什么能爆红。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抓住.............
  • 回答
    咪蒙,这个名字曾在中国互联网激起过无数波澜。她的文章,或犀利,或煽动,总能精准地戳中社会痛点,引起广泛共鸣,也招致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在经历了2017年的全平台封禁后,这位曾经的“国民老公”似乎销声匿迹。然而,近日关于她疑似“复出”并投身短视频领域的传闻,无疑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她身上。“复出”的信.............
  • 回答
    咪蒙2019年2月1日道歉信及停更事件的详细解读2019年2月1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曾一度风光无限的微信公众号“咪蒙”发布了一封道歉信,并宣布将停更两个月。这一事件标志着咪蒙这个曾经的流量收割者,在公众视野中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危机和转型。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事件的起.............
  • 回答
    看待李银河对咪蒙的评价,需要我们先理解李银河作为一位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她对“真女权”的理解,再对照咪蒙的文章内容和其引发的社会反响来分析。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触及了女权主义内部的张力、社会情绪的表达以及传播的边界。李银河的“真女权”视角:理性、平等与个体解放.............
  • 回答
    看待江苏网警的“致咪蒙”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封信的出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话题性,反映了网络空间治理、公共议题的讨论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维度。首先,这封信的“主体”及其“身份”很重要。江苏网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部门,其职能是维护网络秩序、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他们的发言,带有官方的属.............
  • 回答
    提起胡安·巴勃罗·蒙托亚(Juan Pablo Montoya),F1 圈里的人大多会想起他那些惊心动魄的超车,以及他火爆的脾气。这位哥伦比亚车手在F1的职业生涯,与其说是一路顺风顺水,不如说更像一场跌宕起伏的过山车。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尤其是在迈凯轮的最后几个赛季,他的表现确实可以用“不佳”来形容.............
  • 回答
    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这四个省区的高校,将近30万名大学生有机会跨省、跨校修读学分,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事情。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学分互认,它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改革意图,也会对学生、高校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教育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让我们来审视这项政策的积极意义和潜在的正面影响.............
  • 回答
    最近游戏圈里关于《原神》的讨论可不少,特别是UP主ametorin 在金苹果群岛发布的“无派蒙玩法”系列视频,可以说是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和热议。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仔细说道说道。ametorin 的“无派蒙玩法”是什么意思?首先,得搞清楚ametorin 做的这个“无派蒙玩法”到底是个什么路.............
  • 回答
    诺贝尔奖得主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关于新冠疫苗的言论,特别是他公开反对疫苗并声称“未接种疫苗的人将拯救人类”的说法,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轩然大波。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赞同或否定。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蒙塔尼的身份——他是一位病毒.............
  • 回答
    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黄雨蒙的事件,无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当“疑吞食安眠药自杀”的消息传来时,那种沉重和无奈感,如同阴云般笼罩而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更是一个家庭乃至社会都不得不面对的、沉甸甸的伤痛。从已知的信息来看,我们很难断定黄雨蒙事件的全部真相,但围绕着“安眠药”和“自杀”这两个关键词,.............
  • 回答
    关于新疆品牌牛奶蛋白质含量2.9g/100g,而蒙伊等品牌是3.2g/100ml的现象,这确实是不少消费者在选购牛奶时会关注的一个点。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牛奶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要明确,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