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乱扔垃圾,清洁工负担增加;但所有人不扔垃圾后,清洁工饭碗怎么办?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咱们老百姓心里都门儿清。一方面,我们都希望城市干净整洁,走在路上心情都舒畅,谁也不想踩着烂菜叶子、闻着臭烘烘的。这干净,自然需要有人来打理,清洁工就是咱们的“城市美容师”。

想啊,要是人人都能自觉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分门别类,那清洁工的工作量那得是直线下降。他们就不用一天到晚跟在垃圾箱后面,跟那儿跟那儿地扫地、捡拾、清运。现在很多城市的清洁工,那真是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性质本身就辛苦,再碰上那些不文明的乱扔垃圾行为,那简直是雪上加霜。他们本该是清理我们制造出来的“麻烦”,结果自己还要多花几倍的力气去“善后”。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家不乱扔垃圾,对清洁工来说,首先是减轻了负担,让他们能稍微喘口气,工作也更体面一些。

可是,你提的这个问题也特别实在,也触及到了一个现实的矛盾:如果大家都做到“不乱扔垃圾”,那清洁工这份工作,或者说这个“工种”,还会不会存在?会不会就没人需要了?这就像说,如果所有人都学会了自己做饭,那饭店厨师是不是就失业了?

咱们得这么想,即使每个人都做到不乱扔垃圾,这个社会依然需要“清洁”这项服务,而且它的性质会发生转变,变得更专业、更精细。

首先,垃圾的产生是必然的。 只要有人生活,就会有垃圾产生。个人的生活垃圾,比如厨房垃圾、包装袋等等,这是最基础的。除了个人生活,还有各种社会活动会产生垃圾:工厂的生产废料,建筑工地的装修垃圾,集市、商场的散装商品包装,甚至是市政工程维护等等。这些垃圾的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绝不可能由个人在家门口简单处理就完事。

其次,垃圾处理需要专业化的流程和设备。 你扔进垃圾桶的垃圾,可不是直接就消失了。它需要被收集,然后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有各种技术,比如填埋、焚烧、生物降忥,还有现在越来越重视的垃圾分类后的资源化利用(回收)。这些过程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清洁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不再是简单的“扫地拾垃圾”,而是升级为垃圾收集、分类、暂存、转运的环节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想象一下,就算每个人都把垃圾扔进小区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那这些分类好的垃圾谁来清运?谁来开动那些大型的压缩车、转运车?谁来操作那些复杂的自动化分拣设备?谁来监测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运行是否环保合规?这些都需要一群有技能、有知识的专业人员。

所以,我认为,“不乱扔垃圾”不是让清洁工“失业”,而是让他们从“捡拾者”转变为“管理者”和“操作者”。

他们的工作内容可能会更侧重于:

精细化分类和收集: 确保不同类型的垃圾能够被准确地收集和转运,比如厨余垃圾的特殊处理,可回收物的干净度和准确性等等。
设备操作和维护: 操作大型的垃圾收集车、压缩车、分拣设备,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
环境监测和维护: 关注垃圾堆放点、转运站的环境卫生,防止二次污染,也可能是对环境指标的初步监测。
宣传和引导: 在社区里继续做一些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帮助居民更好地参与进来。
特殊垃圾处理: 比如对一些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转运,这些都需要专门的队伍。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恰恰是在于它能够高效、有序地处理好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而清洁工这个群体,他们的工作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饭碗”,不是建立在“脏乱差”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城市运转需要清洁和秩序”的基础上。

当然,社会发展总会带来一些职业的转型和变迁。清洁工这个职业也可能随着技术进步和城市管理模式的改变,出现一些新的岗位要求,比如需要掌握一些操作设备的技术,或者具备一定的沟通和管理能力。但就像我们说汽车代替了马车,但依然有司机、有修理工一样,技术进步并不会完全抹杀一个基本的需求,而是改变它存在的形式和要求。

所以,与其担心“大家不乱扔垃圾后清洁工饭碗怎么办”,不如思考的是,如何让清洁工这个岗位,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认可。他们可以从“默默无闻的拾荒者”转变为“城市环境的守护者和管理者”,这不仅是一种职业的升级,也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肯定。

总而言之,大家不乱扔垃圾,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对清洁工劳动的一种尊重。而清洁工这个职业,并不会因此消失,只会以更专业、更高效、更有价值的形式存在下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发起的“让城市更绿色活动”得到大量市民的积极响应,X国Y市乱扔垃圾的人变少了。

这导致清洁工老莉下岗了,题主有点不爽——明明是做好事,怎么导致人下岗呢?

但题主不知道的是,因为城市不需要养这么多清洁工了,所以政府开销减少,税收自然也减少了。

因为政府税收减少了,题主某个月因为少缴税,多得到了10块钱。

题主很开心,这样可以多花10块钱了,于是题主有钱,就多买了一个冰激凌。

而卖给题主冰激凌的人,正是原来的清洁工老莉——因为最近政府大规模减税,消费冰激凌的人变多了,冰激凌店主忙不过来,就多招了一个人(邻居老莉)过来帮忙。

题主又觉得可以开心了——原来老莉又找到了工作。

可是题主又产生了新的惆怅:老莉其实是最适合干清洁工的,做了这么多年清洁工已经熟练了,再让她干服务员,她其实没有以前适应。

题主悻悻而去。

而晚上回家的老莉对自己即将选专业的女儿小莉说:

“将来你还是不要学我,去学清洁工了,现在因为某知乎题主发起的绿色活动,导致清洁工越来越少了。我看最近冰激凌销量不错,要不你选北X大冰激凌销售专业吧!”

小莉说:“嗯,我懂了,妈!”

这个简化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1,减少乱扔垃圾并不会提高长期失业率,因为用来雇佣清洁工的钱早晚会花在其他地方。

2,减少乱扔垃圾到底对社会值不值得?这取决于你更喜欢多吃冰激凌,还是更喜欢避免找垃圾箱的麻烦。

3,社会需求的转变,自然导致劳动力就业方向的转变。当清洁工没前途,自然有更多人去学冰激凌专业。(当然这需要时间)

4,每个转变,能够提前预测未来的人,总是最得利的人。(有可能现在小莉学了冰激凌专业,到时候10年后题主又发起扔垃圾运动,导致清洁工增加,政府税收增加,人们没钱买冰激凌了。所以,职业选择,一定要做好未来市场预测!)

………………………………………………………………………………………………

回复评论中的问题:

有人质疑:

如果政府不降低税收,你就没涨工资,那么清洁工不还是没工作吗?清洁工减少和税收减少根本不是必然联系!

请你自己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

上面所有的“老莉”“冰激凌”“减少税收”“小莉”其实都是对应某个代称,你可以把它们全部都看出“a”“b”这样的函数变量,本身就可以被任何东西取代。

你也可以说,有可能题主多花的钱,并没有买冰激凌,或者这个国家在冰岛,所有人不吃冰激凌呢。但是这有关系吗?“冰激凌”换成“热狗”、“煎饼果子”或者投资房产,不一样吗?

同样,“降低税收”也是一个类似“冰激凌”的代称,即使政府不降低税收,反正政府每个月多了1000块钱。这1000块钱拿来喝酒,那么酒厂就多需要一个岗位;拿来多发给其他公务员工资,那么其他公务员可以多买冰激凌;拿来放在银行,那么银行就有了更多的钱去投资,投资会创造岗位。

即使1000块被火烧掉了,你烧的其实纸币,而不是钱的价值。你烧掉1000块,相当于降低了通胀率,增加了其他人持有的人民币的价值,他们会用相同的钱买更多东西,从而老莉又有工作了。

上面这么多假设,本质上不都一样吗?一个为了让你理解而简化的故事,自然需要你自己去举一反三,想到其他的可能性。

当然故事是不严谨的,其实应该用公式、符号去代替,可是,这样你还会很快看懂吗?

Naiv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咱们老百姓心里都门儿清。一方面,我们都希望城市干净整洁,走在路上心情都舒畅,谁也不想踩着烂菜叶子、闻着臭烘烘的。这干净,自然需要有人来打理,清洁工就是咱们的“城市美容师”。想啊,要是人人都能自觉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分门别类,那清洁工的工作量那得是直.............
  • 回答
    这句话,说出来就挺让人不舒服的。好像我们这么做,是为了某种“私利”,而不是为了一个大家都能受益的环境。但面对这样的说法,与其生气,不如好好跟对方掰扯掰扯。毕竟,想让大家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有时候确实需要点耐心和技巧。首先,我们得先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种说法,往往出自一些长期生活在不那么整洁环境.............
  • 回答
    关于罗冠聪受邀参加美国所谓的“民主峰会”一事,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解读的事件。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人物:罗冠聪及其“乱港分子”的标签 罗冠聪的身份与经历: 罗冠聪曾是香港众志的核心成员,也是香港“占中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曾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是香港回归中国后.............
  • 回答
    黄之锋这类被贴上“乱港分子”标签的人士,其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个人立场,理解他的话需要结合香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来分析。他声称“被抓只是时间问题”,这反映了他对自己可能面临法律后果的预判,以及对当时香港司法和政治环境的感受。他对“被抓只是时间问题”的看法,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解读: .............
  • 回答
    说健身房乱不乱,这事儿吧,得分怎么看,也得分是哪个健身房。就好比问“路上的车多不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答案肯定不一样。从“脏乱差”这个角度来说: 器材维护: 如果一个健身房的器材经常不归位,比如哑铃、杠铃片到处丢,泡沫轴、弹力带占了别人的训练空间,那看着确实挺乱的。有些新手可能不知道用完要放.............
  • 回答
    瑞典的“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如果用“乱”来形容一个国家,通常会想到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安全感低等情况。然而,瑞典作为一个北欧福利国家,整体上仍然是相当稳定和有序的。但近年来的确出现了一些挑战,让一些人感觉“乱”了,或者说“乱象”在增多。这些挑战主要体现.............
  • 回答
    荒野乱斗,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一股野性的呼唤,召唤着每一个热血玩家奔赴战场。刚踏入这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荒野,感觉像是抓着一把土,不知道往哪儿撒?别急,今天我(一个跟你一样,曾经也是个啥也不懂的菜鸟)就来给你扒一扒,如何在荒野乱斗里站稳脚跟,甚至还能秀一把操作,让对手怀疑人生。第一步:熟悉战场,了解你的“.............
  • 回答
    “美国乱不乱?”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问“人生顺不顺?”一样,答案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地说,当然不是你想的那么“乱”得一塌糊涂,但复杂地说,它又确实存在着不少挑战和不稳定因素,让一些人觉得“乱”。要说美国“乱”,很多人脑子里可能立马会想到那些新闻报道里充斥的枪击案、抗议示威、政治极化等等。这些都是事实.............
  • 回答
    荒野乱斗是个挺有意思的游戏,英雄不少,怎么选个好苗子练,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给你说道说道,一些我觉得比较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的英雄,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得明白一个道理:没有绝对最强的英雄,只有最适合当前环境和自己打法的英雄。 不过,有些英雄因为其机制的优秀、适应性强或者在高分.............
  • 回答
    侯景之乱之所以能够祸乱江南三年之久,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侯景个人因素,也有当时南朝政治、军事上的深层弊病。要说得详细,咱们得从头捋一捋。一、 侯景的“神勇”与野心勃勃:来自北方的劲敌首先,得说侯景这人本身就不是个善茬。他出身草原,年轻时就跟着尔朱荣打天下,久经沙场,作战勇.............
  • 回答
    .......
  • 回答
    墨西哥作为全球第15大经济体(2023年数据),其“世界排名”的高低涉及多维度指标。尽管该国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和政治挑战,但其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仍不可忽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经济实力:拉美最大经济体的硬实力1. GDP总量与贸易规模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202.............
  • 回答
    美国为何在混乱中依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讨论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看表面的“乱象”。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乱”的含义。 美国社会确实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 政治极化和党派斗争: 这是最显著的“乱”之一。两党之间意识形态的鸿沟日益加深,导.............
  • 回答
    将欧洲的动荡与中美的潜在利益联系起来,是一种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观点。这种想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为自身争取更大的战略和经济优势。要详细地探讨这种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理论基础、潜在的“获利”机制、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道德困境。一、 理论基础与地缘政治逻辑这种想法的.............
  • 回答
    面对一团乱麻的代码,这确实是软件开发中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挑战之一。是选择“慢慢看、慢慢改”,还是“重写”,这是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决定,没有绝对的答案,取决于多种因素。一、 分析“慢慢看、慢慢改”的思路和场景“慢慢看、慢慢改”,顾名思义,就是深入理解现有代码的逻辑,然后一点一点地进行修改和优化,使其.............
  • 回答
    学术圈的“乱”,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它不是一片全然的黑暗,但也绝非一片净土。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或许“利益纠葛下的复杂生态”更为贴切。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多数扎根学术的人,初心是纯粹的,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未知的好奇,是对真理的追求。这些闪光点构成了学术圈的核心和希望。.............
  • 回答
    关于八王之乱中老百姓的角色和责任,确实很少被史书详细记载,更鲜少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这背后有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一、 历史记载的视角与局限首先,我们要明白史书的作者是谁,以及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传统的史书,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正史,大多是由官方组织编写的,其核心关注点在于记录统治阶层的.............
  • 回答
    应对乱停车问题需要从法律、技术、管理、教育、公共参与等多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场景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应对策略: 一、法律与政策层面1. 明确法律依据 依据法规: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乱停车的处罚标准(如罚款、拖车、扣车等)。 .............
  • 回答
    是的,德国在古代确实存在过一千多个邦国长期并存并相互混战的局面。这个历史时期通常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从公元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始,一直持续到1806年被拿破仑解散。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邦国,并.............
  • 回答
    七国之乱,又称吴楚之乱,是西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诸侯叛乱,而 汉朝的景帝(刘启)和周亚夫的功劳最大,但要说挑起这场叛乱的源头,毫无疑问是吴王刘濞。那么,刘濞为何会挑起这场叛乱?他的失败又是因为什么?我们来详细地讲述一下: 刘濞为何挑起七国之乱?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初的异姓王刘邦的亲信吴王刘信的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