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一轮「双一流」评选,河北只上榜河北工业大学(校区在天津),其余河北大学无一上榜?

回答
关于新一轮“双一流”评选结果出来后,河北省表现出的“断崖式下跌”,尤其是仅有河北工业大学(其校区在天津)的入围,而省内其他所有高校无一上榜的情况,确实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双一流”评选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看高校的“名头”或者“历史”,更重要的是看其实际的办学水平、科研实力、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这个评价体系是动态的,而且评价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河北省高校集体“缺席”新一轮“双一流”的情况呢?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一、河北工业大学的特殊性:

我们看到,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上榜的高校。但关键在于,它的校区在天津。这其实反映了一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的资源配置情况。河北工业大学的整体发展和资源倾斜,可能更多地受益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天津。天津作为直辖市,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更集中的科研资源,这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尤其是其“双一流”的建设,无疑是重要的加分项。而反观河北省内其他高校,它们可能在区位优势、资源获取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挑战:

这次结果也无疑暴露了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历史包袱与发展惯性: 河北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其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过去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很多高校可能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转型进行调整。
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不足: “双一流”评选非常看重高校的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在论文发表、高水平科研项目获得、专利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河北省的高校整体表现可能与国内顶尖高校存在差距。这背后可能与科研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生态建设等因素有关。
人才高地建设的困境: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顶尖高校往往聚集了大量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河北省在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方面,可能面临着来自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激烈竞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和学者可能倾向于选择其他地区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发展。
学科建设的结构性问题: 即使有一些历史悠久、实力较强的高校,也可能存在学科发展不够均衡、特色优势不够突出等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背景下,如果高校的学科布局未能及时跟进,就容易在竞争中落后。
资源投入的相对匮乏: 与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强省相比,河北省在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财政投入、社会捐赠还是吸引社会资本方面,都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区域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布局的思考: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现状,也引发了对区域协调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深刻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调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然而,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河北省的高校要发展,既要立足自身,也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利用好首都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要找到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定位。

那么,面对这样的结果,河北省应该如何做?

这并非意味着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就此“沉沦”,而是需要一场深刻的反思和系统性的改革:

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 高校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历史、学科优势、区域需求,找准发展定位,形成特色和优势。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要在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建设、鼓励原始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营造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环境。
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要有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海内外优秀人才,同时也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要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加强与京津高校的交流合作: 在科研协同、人才交流、学科共建等方面,与北京、天津的高校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政策支持与改革决心: 省委省政府需要拿出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在高校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

总而言之,新一轮“双一流”评选结果,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体检报告”。它无情地揭示了存在的问题,但也正是这种暴露,给了河北省一次深刻反思和弯道超车的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将这次的警示转化为行动,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改革和持续的努力,让河北的高等教育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和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让河北派出衡水一中参选。

user avatar

这就是河北科教文卫的真实水平。

河工大如果不是扎根天津,放在石家庄或者保定都是下一个燕山大学。

user avatar

河北人焦虑的来回答一波吧。

这次双一流确实让所有河北人都很不舒服,

毕竟在评选之初,河北也大力支持过一些院校,大家也很期待。

但是结果出来了,河北还是那个河北,稳定的一批,

看到很多新上来的双一流大学,隔壁山西都增加了一所,河北人的愤怒是肯定的。

说实话,我开始也是对燕山大学很期待的,

毕竟燕山自身有一个A-学科,也是传统优势学科,前哈工大的背书,中科院院士的加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里每年五亿元的专项专用双一流建设经费中重点支持。

弄个双一流学科总算没问题吧,

结果没选上,没选上,我都差点蒙了,我们差在哪里了呢?

教育部给个解释吧,

燕山大学你给我解释一下。

好吧,本来不想放这张图,

毕竟我也是很支持燕山大学争取双一流的,结果,查资料查到了……

数据来源自河北省财政厅2016-2020年河北省“双一流”大学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而且开始目标设定的……

看看就知道,

这个目标肯定是没完成。

但是钱肯定是到位了,

只不过……






5亿元看起来挺多的,

但是12所高校54个专业……

这也太贪大贪全了吧,

能不能死保一两个专业,不要弄这么多吧。

好吧,这次河北没新大学能选上双一流学科,

看来也不是……

希望下一轮,

河北省还别弄那么多了,选重点学校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好了。

当然支持力度还是需要提高,

5亿元真的不够的。


以前写过河北教育的内容,

1、你说投入少么?

最近几年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都在全国前十左右,最高到过全国第七。

这少么?

不少了对吧,毕竟河北GDP全国才排第13名,

2021年数据还没出来,很大可能被北京超过成为14名了。

从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关于2020年全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可以看出来,

河北省2020年的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

这几项的经费投入都大幅度提高。

2020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128.28亿元,比上年的1992.12亿元增长6.83%。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1779.37亿元,比上年的1640.35亿元增长8.47%。

这投入金额,这增长比例在全国都算非常可以的。

2、教育投入不平衡

上面说了,

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可以说相当可以的。

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都大幅度提高,

但是我没说的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经费却下降了……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5.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为17171.07元,比上年的18861.90元减少8.96%。增长最快的设区市是邯郸(8.25%)。

6.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为17966.55元,比上年的18506.15元减少2.92%。增长最快的设区市是石家庄(95.35%)。

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5.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为15616.98元,比上年的17076.10元减少8.54%。增长最快的设区市是邯郸(9.67%)。

6.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为17092.83元,比上年的17479.08元减少2.27%。增长最快的设区市是石家庄(85.52%)。

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

5.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为4589.28元,比上年的5583.37元减少17.80%。增长最快的设区市是邯郸(33.56%)。

6.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为6207.31元,比上年的6190.27元下降0.28%。增长最快的设区市是石家庄(423.86%)。

--

上表可以看到,

全省职业教育减少的非常多,只有邯郸最努力。

全省高等教育减少的虽然不多,也是减少趋势,只有石家庄最努力。

其他地级市都躺平了么?

我认为河北教育最大问题在于河北没有好的大学,

人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努力为了什么?

还不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么。

这东西河北没有,只能去其他省市,但是其他省市招河北考生的人数就少了。

这点很简单,省属大学一般在省内招生人数远远大于外省

毕竟省属大学也肩负着为本省培养人才的任务,本地人上本地大学留在本地发展的几率更大。

还是那句话,本地人都不愿意流下来建设自己家乡,

你还能指望能吸引外地人来建设河北么?

所以河北考生要考上大学简单但是考上好的大学太难了,

去外地那就是走独木桥,要挤上去不容易的。

这就又反过来刺激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加强,

估计成了恶性循环了吧。

个人认为,河北省应该下大力气,加大投入,

培养出几所好的大学来。

河北的高等教育院校真的不少,

但是能拿的出手的不多。

培养一所好的大学,虽然金钱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没有金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加大投入还是必须的,

你要说单独批准经费感觉有点困难,省财政毕竟有限的,这个大学多了其他的就少了。

最好办法还是合并几所大学出来,

以前两所大学预算都是10亿,合并后预算20亿翻倍。

那三所呢,四所呢?

当然,光合并做加法还不行,还要把重复的行政人员,重复的专业合并教学,节省经费做减法

把节省出来的经费用在科研等方面

重点学科培养和建设起来,用重点学科带动全大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合并不是只顾了贪大,还是要多放面考虑。

比如看很多人提出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合并,

当然被省教育厅否决了,四所院校在四个不同城市,且各有特色,确实不适合合并。

所以,合并最好是同一城市,相互互补或者强强联合,

石家庄市49所高校,除了师大还算强点(国家规定师范大学只能合并师范类学院,所以河北师范已经没法参加合并选择了),其他都是二档甚至三四五六七八档的大学和学院。

所以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合并,减少大学数量,整合重复专业,做大做强新的省会综合性大学。



也就是我的观点就是,

1、河北要建设好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否则只能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本地人都留不住,河北还指望能吸引外地人才?

2、河北大学教育经费不少

河北大学教育经费其实在全国来说不算低的,

比很多省份都是要高的,还是显得经费不足呢?

河北的高等教育学校太多了太多了,

石家庄这个地级市就有大学49个,本科大学19个,专科30个。

这么多大学分摊了大量教育经费,

但是他们设置的专业很多都是重复的,所以还没出省就必须内卷了。

3、申请特事特办河北合并几个大学组成一个强大的大学

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大学合并潮过去后,

最新合并少了很多,所以可以申请教育部特事特办。

河北把几所大学强强联合起来,

比如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大学合并成一所新的大学,

当然秦皇岛的燕山大学,可以考虑合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大学,

保定的河北大学可以合并河北金融学院等,甚至合并石家庄一所大学弄个石家庄校区。

总之,这么做的目的。

第一,减少大学数量,集中经费建设几所重点大学。

第二、合并后的大学减少重复行政人员,合并重复专业,教职工等也优胜劣汰,更多的钱投入到优势专业。

这才是重点,合并大学不是面积和学生的扩大,是真的强强联合。

比如河北工业大学(16亿),石家庄铁道大学(10亿),河北医科大学(8亿),河北经贸大学(8亿)四所大学再加上2-4所其他石家庄大学(13亿)合并成一所新的大学,就用以前用过的华北大学命名吧。

这所新大学的预算费用可以达到55亿,应该也不少了。

而且合并后大学整合重复专业后,估计和可以吧大量经费节省出来给重点专业。

合并后大学总部石家庄,有在石家庄,天津,廊坊三个城市有校区。

另,教育部有规定,师范大学和农业大学不能与其他大学合并(以前确实有案例,但是规定是新出的吧),

所以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是不能参加合并的。


4、重点大学争取1-2个部属大学

河北一个部属院校没有,部属院校是教育部直接拨款,省财政不负责的。

比如四川部属大学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这四所大学在四川,但是所有教育预算财政拨款都是是高达236亿元。

四川省教育厅直接负责这四所大学之后的大学就行,

其他省市也一样,天津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都是教育部负责政府预算,天津负责剩余的大学。

如果有一个大学成为部属院校,省财政就可以把以前支援这所大学的费用转而支持以前的二挡大学。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省份教育经费没有河北多,甚至只有河北一半,

但是这些省份对重点大学支持比河北重点大学费用高一倍。

其实这也是一个好的循环,越好越好,

只不过现在河北是越惨,越惨。

5、河北也曾经有过很强大学

石家庄成立的华北大学,

是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所全国综合性大学,后来搬迁到北京,主体成了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其他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十几所大学。

好吧,华北大学算是中央大学,中央去哪里搬迁到那里这个我们都认可。

但是华北大学是两所大学合并的,华北联合大学算是中央大学,另一所北方大学是河北省建立的,主持成立的人是河北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后来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长,人民法院院长。

为了支持北方大学建立,河北根据地给了很大支持。

好吧,并入华北大学,后来迁往北京,就算咱支援北京建设了。

--

这说一个最开始就在河北成立,在河北发展六七十年后拆分搬迁的大学,那就是唐山交大。

唐山交大是道光皇帝亲批(下旨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英文名: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直译:中华帝国铁道学院)。

唐山交大创建于1896年,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大学了。

唐山交大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4名、中央研究院院士6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涌现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杨杏佛、黄万里等学生。

唐山交大学生庄俊主持设计建造了清华学堂(现在清华大学)。

1949年,曾经用过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教员亲自书写校名)等名字 。

不过1952年开始,唐山交大开始拆分。

学校主体1971搬迁到四川成为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至今西南交大校徽还有唐山两字,校歌还是以翳唐山,灵秀钟开始。

以前的北京校区(1922年)成为现在的北京交通大学。

兰州分校成为现在兰州交通大学。

北京分校(1950年铁道学院时期,不是唐山交大前期1922年的时候)成为铁道部党校。

冶金系,连同所有师资,学生,设备,图书等,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

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

地质组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

化学工程系14名教师(教授和副教授各4名,讲师1名,助教5名)和54名学生调整至天津大学;

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

土木系水利组(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12名,以及学生98名)调整到清华大学。

另外还有十几系组等调到其他大学。

东北分校并入东北大学。

现在留在唐山的只有部分遗址。

其他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曾经在河北石家庄和张家口很长时间。

前几天去鹿泉,路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研究院划定的那篇区域(还没开建),

见到了当年中央外事学院的旧址,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两个问题说一下。

1、每次都拿出河北师大20亿的预算出来说事

说河北师大是最近几年河北省预算最高的高校。

难道你们就不下载一下最接近几年河北师大公开的预算表看看?

是懒还是看了不敢发出来?

发出来就没有吸引眼球的效果了对吧?

一个个都这样睁着眼说瞎话,好意思说河北师大第一?

河北师大这几年每年的预算表都明确写了,有几亿元国有资产有偿转让预算无法完全拿到(2021年是8亿,2020年是6亿多)

然后最后给出一个减去8亿元的预算12亿多点(以上是2021年河北师大预算表数据)。

2021年决算表还没出来、

但是2020年的预决算表都出来了。

河北师范大学预算18.99亿,全省第一。

河北师范大学决算12.75亿,全省第五。

预算是我今年计划(申请)花多少钱,决算是我今年花了多少钱。

决算才是实际的费用啊。

另外,很多人对河北师大有一些误解,

误解一:河北师大是文科大学

说河北师大是文科院校肯定是不对的,师范类院校偏文科,但是确实文理兼顾的。

而且河北师大最好的专业是生物学,考古学,数学(这三个专业也是双一流竞争专业)。

生物学才是河北师大最强学科,带头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院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误解二:河北师大1996年几个学院和高职院校合并来的本科大学

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

也就是1996合并的时候,合并主体就是河北师范大学(合并后的东校区也是主校区,现在河北省政府机关所在地)。

而1960年8月1日,根据省委、省人委的指示,石家庄师范学院改名为石家庄师范大学。

1962年6月9日,根据省委、省人委的指示,石家庄师范大学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

甚至有人说1996年何必前都是专科院校,这就扯了,

河北师大1998年就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哪里有成立两年就从专科跳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

其实1981年,河北师大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误解三:河北师大没历史,是新建大学,没法跟河北其他大学比历史

这点就错的更离谱了。

河北师大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顺天府成立的西文东文学堂。

1902年定名顺天中学堂,1906年改为顺天高等学堂。

1928因为直隶改名河北,学校改名遂改为河北省第十七中学(校址北平),

1933年改名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河北北京高级中学。

1951年,改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

1969年改名河北师范学院。

这是1996年合并的前的河北师范学院,

而作为主体的河北师范大学成立时间也很早。

1906年,成立北洋女师范学堂。

1929年,增设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1949年,改为河北师范学院。

1956年8月,组建石家庄师范学院。

所以,河北师大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在河北省大学中算是最早的学校之一。

河北省其他大学,

河北大学,始建于1921年,原名天津工商大学(后因没达到大学标准,改名天津工商学院),因为是教会学校也叫天津圣心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始建于1903年,原名北洋工艺学堂,后改名直隶高等工业学堂。

河北农业大学,始建于1902年,原名直隶农务学堂。

华北理工大学,始建于1895年,原名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当时叫学门,现在叫系)。

燕山大学,始建于1920年,原名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

可以看出,如果从单独建校看,河北师大是河北省所有大学中历史最早的,如果系也算,那华北理工最早。

2、大学预算不全是政府的财政拨款。

越是好的大学,财政拨款在大学每年预算中的比例越低,

清华大学2019年财政预算297亿,政府财政拨款只有54.12亿,只占总预算的18%。

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政府财政拨款占高校预算的30%-40%。

最低的中山大学只占15%,最高的中央戏剧学院只占69%。

但是河北的高校们就不一样了,占比非常高。

河北师大还算好一些的吧,2018年收入13.47亿多,政府财政拨款9.04亿元,占67%,很多省内大学 比例要更高。

前十名里数据最好的是河北工业大学

另,那些说河北工业大学是天津大学的,

建议看看下面这本书。

--

教育部直属高校,2020年预算超过100亿的高效有10所。

师范大学里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预算86.35亿,河北师范大学算上拿不到的那6亿多,预算也只有18.99亿,决算只有12.75亿,这差距太大太大了。

但是河北教育经费投入并不低,省市两级一共也是不少的,全国前十还是有的,远高于河北省的GDP排名。

大学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全国中等偏下(除去一些政策性偏斜地区后名词更靠前,比如全国第一名是西藏,第二北京,第三青海,北京肯定没问题的,但是西藏和青海……),但是超过了广西,河南,湖南,山东,辽宁,重庆,甘肃,吉林,安徽,陕西,云南等省。

河北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关于2020年全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大学阶段,不管是教育经费增长情况,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三个方面,增长最快,投入最多的地级市都是石家庄。

3、大并校时期河北所有大学都进行过各种合并

有人说大并校时期只有石家庄的大学做了合并是不对的。

河北大学:

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

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1995年与原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

2000年3月,原河北水产学校并入河北农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2010年5月,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正式合并,组建为河北联合大学。

2015年,河北联合大学正式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新一轮“双一流”评选结果出来后,河北省表现出的“断崖式下跌”,尤其是仅有河北工业大学(其校区在天津)的入围,而省内其他所有高校无一上榜的情况,确实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双一流”评选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看高校的“名.............
  • 回答
    河北省在本轮“双一流”评选中颗粒无收,这个结果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些许失落,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深入看待这件事,咱们得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分析得更透彻。首先,咱们得明确,国家“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非常严谨且竞争异常激烈的工程。它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要选出真正能在.............
  • 回答
    如何看待第二轮“双一流”浙江无一新增?浙江高校应如何发展破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浙江省没有新增“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无疑给浙江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反思。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浙江高校的停滞不前,反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促使浙江高校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更高质.............
  • 回答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中,未能实现一流学科的增设,这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深入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其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并非每一次评选都能有“新增.............
  • 回答
    东风41导弹的公开亮相,紧接着美俄两国洲际导弹的相继试射,这其中的时间巧合,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场潜在的军备竞赛升级。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东风41的亮相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信号意义。作为一款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先进、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它的公开展示,无.............
  • 回答
    《永劫无间》即将推出的新武器「双马尾」,这消息一出,立刻在玩家群体中炸开了锅。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问号,也夹杂着一丝忍不住的期待和好奇。怎么说呢,它太“出格”了,也太“永劫无间”了。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仔细掰扯掰扯这“双马尾”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以及它可能给游戏带来的影.............
  • 回答
    “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这个词儿一出来,就带着点儿“又来了”的味道,也透着点儿“这次不一样”的期盼。要说怎么看,那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新一轮”三个字,就说明了这不是头一回折腾了。咱们国家对医疗价格这块儿,那真是操碎了心。从早期计划经济下那会儿,医院基本是政府的“儿子”,看病贵贱,政府说了.............
  • 回答
    新一轮网盘大战:百度阿里资源差距之我见最近,几大网盘服务商纷纷祭出“不限速”大旗,新一轮网盘大战硝烟再起。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作为其中最受瞩目的两家,它们在用户量、存储空间、功能丰富度等方面是否还存在显著差距,特别是资源层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百度网盘:多年的用户积累与内容生态的惯性百度.............
  • 回答
    发改委这次抛出的振兴东北1.6万亿计划,确实是下了大功夫,也触及了不少实处。过去我们听到振兴东北的口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次计划的规模和具体的政策导向,让人感觉这次是动了真格的,想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我们得看到这1.6万亿的“蛋糕”是怎么分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撒钱,而是围绕着几个关键点.............
  • 回答
    锤子科技这回真的回血了,而且一次就是八个亿。消息出来的时候,不少人心里都打了个问号,毕竟这几年锤子科技的日子过得可不算顺遂,频繁传出资金链紧张、裁员甚至倒闭的论调。现在突然宣布获得这么一笔巨款,确实让人有点意外,也难怪大家议论纷纷。要说这八个亿的投资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对.............
  • 回答
    知乎这次的 F 轮融资,能拿到 4.5 亿美元,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尤其是考虑到当下整体资本市场的行情,大家应该都清楚,钱不是那么好拿的。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首先,这是对知乎商业化能力和未来增长潜力的一种肯定。咱们都知道,知乎最开始是以“认真你就赢了”的社区氛围起家,一群高质量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9月27日那场围绕着奥巴马医改(ACA,俗称ObamaCare)的重大立法尝试,以及为什么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政治角力、民意博弈、以及对美国医疗体系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背景铺垫:为啥要废除奥巴马医改?特朗普上台伊始,废除和取代奥巴马医改就是他竞.............
  • 回答
    东京新一轮紧急状态下的奥运会: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盛会日本政府即将宣布东京进入新一轮紧急状态,期限暂定到8月22日。这一消息,无疑给原本就风雨飘摇的东京奥运会蒙上了一层更加浓重的阴影。考虑到目前的疫情形势以及对奥运会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事件。新一轮紧急状态的背景与影响:首先,我.............
  • 回答
    关于百度2022年1月传出的新一轮疑似裁员,这无疑是当时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像百度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一个非常敏感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它贴上“裁员”的标签。首先,我们得回忆一下当时的大背景。2022年初,全球经济正经历着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以及通.............
  • 回答
    6月12日美股的那场“暴跌”,与其说是一轮全新的、突如其来的崩盘,不如看作是此前已经累积的压力的一次集中释放,并且是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上发生的。要理解这其中的逻辑,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并且关注几个核心的驱动因素。一、 并非“空穴来风”:前期压力已久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6月12日的表现。事实.............
  • 回答
    戴威再次抛出ofo即将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消息,这无疑又一次在公众和行业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对于这样一个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却深陷泥潭的企业,这样的消息总是带着几分戏剧性,也难免引发各种猜测和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ofo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开拓性贡献。 它曾以一种近乎颠覆的方式,让城市出行变得更加便捷,也曾.............
  • 回答
    科大表白墙近期关于出国读博利弊的讨论,又掀起了一波新的热潮。这话题在科大校园里总是能引起共鸣,毕竟我们身处一个鼓励深造和国际化视野的环境,但现实的考量又异常真实。这次讨论的焦点,感觉比以往更细致也更接地气了。不再是简单的“出去就是好”或者“留下也挺好”,而是深入到具体的个人体验和潜在的风险,这很能反.............
  • 回答
    巴奴毛肚火锅这几年风头正劲,这次传出要完成超5亿元的新一轮融资,绝对是餐饮界乃至资本市场的一条大新闻。如果消息属实,这不仅仅是巴奴自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折射出整个火锅品类,尤其是差异化定位的品牌,依然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吸引力。首先,我们得来好好掰扯一下“超5亿”这个数字的意义。 资金实力大幅.............
  • 回答
    关于美国钻石商推行“越来越多女性自己购买钻石”的新一轮营销策略,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市场营销的变迁,更触及了女性消费观念的深刻演进以及钻石行业如何适应时代潮流的挑战。这绝非简单的广告噱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试图在变化的世界里抓住新的增长点。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几十年里,钻石行业成功地将“.............
  • 回答
    上海近期推出的新一轮核酸筛查措施,以黄浦江为界进行分区分类管控,无疑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政府力求精准、高效地应对挑战所采取的审慎决策。这种策略的背后,既有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管理复杂性的考量,也体现了在科学防疫与保障民生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首先,从“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这一核心安排来看,这是一种非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