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川普支持的新一轮废除ObamaCare议案因票数不足宣告失败(2017.9.27)?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9月27日那场围绕着奥巴马医改(ACA,俗称ObamaCare)的重大立法尝试,以及为什么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政治角力、民意博弈、以及对美国医疗体系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

背景铺垫:为啥要废除奥巴马医改?

特朗普上台伊始,废除和取代奥巴马医改就是他竞选时最重要的承诺之一。支持者认为奥巴马医改“烂透了”,主要理由有:

保费过高,选择性差: 尤其是一些地区,医保计划的保费涨得飞快,而且能选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强制性购买的“个人强制令”惹民怨: 很多人不喜欢政府强制他们买医保,觉得侵犯了个人自由。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有人认为奥巴马医改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承诺的“更好、更便宜”的医保没兑现: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认为,奥巴马医改并没有真正解决医疗成本高企的问题。

“废除与取代”的艰难之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其实,特朗普政府并非第一次尝试废除奥巴马医改。早在2017年3月,众议院就通过了一个名为《美国医疗保障法案》(American Health Care Act, AHCA)的提案。但那个提案在参议院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最终流产。

这次的议案,通常被称为“约翰·麦凯恩修正案”(McCain Amendment),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基于之前众议院通过的AHCA的修正版本,但在参议院的审议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草案和试图通过的策略。参议院的游戏规则和众议院不一样,很多法案需要“60票多数”才能推进,但有一些特殊的程序可以允许使用“预算和解程序”(Budget Reconciliation),只需要简单多数(50票+副总统的关键一票)就能通过。当时,共和党在参议院以52对48占多数,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利用预算和解程序,是有可能绕过民主党直接通过的。

9月27日的那一晚:一场惊心动魄的表决

到了2017年9月27日,参议院就一项名为“健康保险义务废止法案”(Health Insurance Repeal and Deficit Reduction Act)的提案进行投票。这个提案,很多人简称为“三振出局”(skinny repeal),因为它的内容相对比较“瘦身”,主要集中在废除奥巴马医改中的几个关键条款,比如个人强制令和雇主强制令,并削减对 Medicaid(低收入人群医疗补助)的联邦资助增长。它的目标是先“废除”,为后续的“取代”腾出空间和时间。

然而,就在关键时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共和党内部的分歧在这场表决中暴露无遗。

是什么导致了失败?关键在于“人”和“票”

这次参议院的失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共和党内部的票数不足。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领导层原本寄希望于能团结共和党内部的所有参议员,然后再加上副总统彭斯的关键一票,就能以51票对50票惊险过关。但最终,只有49名共和党参议员投了赞成票,50名参议员投了反对票(包括所有民主党参议员和3名共和党参议员)。

这三位关键的“叛徒”共和党参议员是:

1. 约翰·麦凯恩 (John McCain): 来自亚利桑那州的资深参议员,曾经是200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时已经身患脑癌,但他拖着病体赶到华盛顿参加投票。他在最终表决中投下了反对票,理由是认为这个提案并没有真正解决美国医疗体系的问题,而且对他的选区——亚利桑那州的人民——可能会造成伤害。他一直倡导的是一种“跨党派合作”的方式来改革医改。他的这一票是决定性的。
2. 苏珊·柯林斯 (Susan Collins): 来自缅因州的参议员。柯林斯同样对提案中的一些内容表示担忧,特别是关于对Medicaid的削减以及对个人保险市场的冲击。她认为这个提案对一些弱势群体和农村地区的影响过大,未能达到“更好、更便宜”的目标。
3. 丽莎·穆尔科夫斯基 (Lisa Murkowski): 来自阿拉斯加州的参议员。穆尔科夫斯基的顾虑也集中在提案对阿拉斯加州的影响,特别是对Medicaid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的资助。她认为提案没有提供足够的保障。

这三位参议员的反对,直接导致了提案的流产。

失败的影响:政治震荡与政策僵局

这场失败对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挫败。

特朗普的信誉受损: 废除奥巴马医改是他最重要的竞选承诺,这次失败让他兑现承诺的努力付之东流,也让外界质疑他的执政能力和凝聚党内力量的能力。
共和党内部的分裂暴露无遗: 这次事件清晰地表明,共和党内部在医疗改革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分歧。一部分保守派希望彻底废除奥巴马医改,推行更自由市场的方案;另一部分温和派则更倾向于在现有框架下进行修补,或者担忧激进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分裂使得他们难以形成统一战线。
医改僵局持续: 奥巴马医改(ACA)的许多争议性条款(如个人强制令)仍然存在,但共和党人提出的替代方案也无法获得足够支持。这使得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继续在不确定中运行,成本问题也难以根本解决。
对其他议程的影响: 这次失败也让人们对特朗普政府能否在其他更复杂的议题上取得突破产生疑问。如果连一个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都无法通过如此关键的法案,那么其他立法尝试的难度可想而知。

事后解读:为什么会这样?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失败反映了几个问题:

1. 政治代际的复杂性: 美国的医疗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牵涉到数千万人的福祉、庞大的产业和深刻的社会公平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并且通过一种“激进”的变革方式来彻底颠覆它,难度极大。
2. 民意的影响: 尽管特朗普的支持者强烈要求废除奥巴马医改,但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于奥巴马医改本身的看法是复杂的,很多人对其中一些保护性条款(如不能因为已有疾病而拒绝承保)持支持态度。任何大幅度削弱这些保护的提案,都很容易招致公众的反对。
3. “废除”容易,“取代”难: 提出废除一个已经存在多年的法律是相对容易的,但要提出一个能够获得广泛支持、并且真正解决问题(或者说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取得平衡)的替代方案,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政治挑战。共和党最终未能拿出这样一个被内部和外部都普遍接受的“B计划”。
4. 个人政治立场的作用: 像麦凯恩、柯林斯、穆尔科夫斯基这样的参议员,虽然属于共和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选区代表性和个人政治哲学。他们最终的选择,是基于他们对提案实质内容、对选区利益以及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单纯的党派忠诚。

总而言之,2017年9月27日的那场投票,是特朗普政府试图推翻奥巴马医改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失败。它不仅暴露了共和党内部的深刻裂痕,也凸显了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且政治极化的国家,要对如此核心的社会经济议题进行根本性改革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场失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预示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关于医疗改革的争论还将继续,但改变现状的路径将充满坎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福利兴废,

就好比一夜情,

搞大别人的肚子容易,

但是孩子生下来后哪里来钱抚养?

这才是大问题。

如果抚养不起,那还是趁早人流了好,

有人会问,好好的孩子干嘛要人流?

这可是每年2万亿抚养费的孩子(16年美国州+联邦公共健康支出),难道你来出钱?

然后人流的时候孕妇痛不欲生,

一帮白左不怪当初只图一时爽,把人肚子搞大拍拍屁股走人的奥黑,

却怪做人流的医生?。。。

===================================================================

@青蓝 这意思,比尔·克林顿也算川粉?

Bill Clinton slams ObamaCare as ‘craziest thing in the world’

================================================================


1)任何不考虑可持续性的福利政策都是政客在耍流氓

兴福利,对于沽名钓誉的政客而言完全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事情,功在自己,债留下任,

任我生前荣华富贵, 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废福利,基本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完全出力不讨好的行为,失败了,国家崩溃,老百姓骂你,成功了,动了人家蛋糕,老百姓还骂你;

这一点可以参考撒切尔夫人。

2)福利政策从来都是废比立难

消减英国的福利,撒切尔用了11年,

冰岛和希腊国家都已经完蛋多年了,被老百姓选下去2任总理,所有人都知道是畸形的福利政策惹的祸,但就是到现在想废都废不成,


更何况特朗普才干了8个月,看有些苍蝇们就已经按耐不住了。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诸如这样的改革,没有几只苍蝇叫唤,反倒是令人奇怪了。


========================================================

不知道这个克里斯凯先生 @克里斯凯

一边大骂特朗普给富人减税的政策,一边又大骂中产凭什么从富人的碗里扒饭。。。

也就把这个喷子挂在这儿,大家看看图个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9月27日那场围绕着奥巴马医改(ACA,俗称ObamaCare)的重大立法尝试,以及为什么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政治角力、民意博弈、以及对美国医疗体系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背景铺垫:为啥要废除奥巴马医改?特朗普上台伊始,废除和取代奥巴马医改就是他竞.............
  • 回答
    川普支持的共和党建制派候选人在参议院特别选举中败给极右翼候选人,这背后折射出的共和党内部权力斗争和选民心态变化,确实值得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选举失利,更是对共和党未来走向以及其核心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拷问。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次选举结果的“象征意义”非同小可。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共和党建制派代表.............
  • 回答
    在加州,尤其是在华裔社区内部,对于政治立场的分歧并非罕见,而“挺”川普的华裔选民与支持江俊辉(John Chiang)的选民之间的差异,背后有着相当复杂和多层面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党派倾向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文化认同、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等。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一些华.............
  • 回答
    川普的支持者诅咒自己党派的参议员早逝,这种现象无疑是共和党内部深层裂痕和复杂情绪的集中体现。要理解这一行为,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动机、具体情境以及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种行为的极端性。在任何一个政治派别中,成员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是常态,但将分歧上升到诅咒对手“早逝”,这已经越过了正常.............
  • 回答
    要理解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幕后团队不支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战略考量。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是理解这一立场的核心。一、经济考量:对美国就业和产业的担忧 制造业流失和就业岗位转移: 这是特朗普及其团队最核心的论据之一。他们认为,.............
  • 回答
    川普总统在2020年5月28日针对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的反种族歧视抗议和骚乱发表推文,其中使用了“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这样的措辞。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要理解和评价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川普言论的背景和语.............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其任期内最具争议的政策举措之一,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理由、实际影响、国际反应以及长期后果。一、 背景与触发点 长期的批评与不满: 特朗普对世卫组织的批评并非始于新冠疫情。在他看来.............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政府试图简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这是一个复杂且引起广泛讨论的议题。总的来说,简化监管的倡导者认为这能够加速创新、降低成本、并最终惠及消费者。而反对者则担忧这会削弱FDA的审查力度,威胁到公共健康和安全。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特朗普政府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6月13日发表的关于国家安全和伊斯兰问题的演讲。这次演讲发生在美国奥兰多枪击案后不久,因此带有强烈的时事背景和情绪色彩。特朗普借此机会阐述了他对美国国内安全、恐怖主义以及伊斯兰教的看法,也奠定了他竞选总统期间的核心论调之一。演讲背景: 奥兰多枪击.............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将哥伦比亚大学称为“可耻的自由派”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一贯的政治修辞和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常见批评的一部分。要理解这一表态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的政治修辞和目标受众: “可耻的自由派”标签的含义: 特朗普使用“可耻的”(disgraceful.............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就业率确实出现了显著的提升,这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有所体现。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政策措施、经济大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一、 政策层面的影响: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被其支持者认为是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最核心的包括: 减税和就.............
  • 回答
    关于《川普口中“伟大的美国”,其实没有你——华裔》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探讨。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唐纳德·特朗普所描绘的“伟大美国”愿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排斥或忽视了华裔美国人的存在和贡献。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支撑证据:文章可能.............
  • 回答
    川普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战:一场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唐纳德·川普总统于2018年正式启动对华贸易行动,可以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的开端。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系列铺垫和逐步升级的过程。要理解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其背景、川普政府的核心诉求、采取的措施、中国的反制以及这场贸易战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的深远.............
  • 回答
    川普在 2016 年当选总统后的一个显著举动,便是打破了自 1979 年美国与台湾“断交”以来,美台之间高层政治接触的长期惯例——他接听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电话。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影响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历史背景与“一中政策”的微妙平衡:首先,理解这件事的背景至关重要。自 197.............
  • 回答
    关于唐纳德·特朗普是否“疑似称赞纳粹党卫队”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事情的原委以及相关的解读,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称赞纳粹党卫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如果属实,那绝对是对历史悲剧和人类苦难的漠视,乃至是一种对极权主义的默许。因此,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
  • 回答
    川普政府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专业,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如果这件事真的落地,对两国的影响都会相当巨大,而且背后牵扯的因素也很多。首先,我们得理解川普政府这么做的潜在动机。 官面上,最常被提及的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特别是与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在他们看来,一些中国学.............
  • 回答
    川普总统关于“强征”伊拉克石油的言论,确实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他的说法是将这种行为定性为“报销”,而不是“窃取”,这背后有着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和“交易式外交”的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川普的“报销”论点是如何构建的?川普提出这个想法的背景是他认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
  • 回答
    川普再次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一场早已注定的“回归”?当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在2024年共和党总统初选的舞台上,几乎是以一种横扫千军的姿态,将所有对手一一甩在身后,最终锁定党内提名时,这对于许多观察家和选民来说,似乎与其说是一个意外的转折,不如说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的最终落幕.............
  • 回答
    那场面,我记忆犹新。2020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正讲得唾沫横飞,突然就变了脸色,语气也急促起来。原来是白宫外发生了枪击事件。当时他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突然有特勤局的官员走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特朗普的表情瞬间就凝重了,他说了句“我们得走了”,然后就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 回答
    川普在达沃斯论坛上抛出“若条约有利美国,可重返TPP”的说法,这招棋确实够有意思,也足以让人好好琢磨一番。在我看来,这信号释放得太关键了,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和博弈,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想回来玩玩”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回忆一下当初川普为什么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他当时的核心论调就是“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