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川普宣布美国退出世卫组织?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其任期内最具争议的政策举措之一,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理由、实际影响、国际反应以及长期后果。

一、 背景与触发点

长期的批评与不满: 特朗普对世卫组织的批评并非始于新冠疫情。在他看来,世卫组织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并且过于依赖成员国的捐款,导致其在政治上容易受大国操纵。他尤其不满世卫组织在处理埃博拉等疫情时的表现,认为其反应迟缓,不够有力。
新冠疫情的爆发与世卫组织的应对: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成为了特朗普采取行动的直接导火索。他认为世卫组织在疫情初期未能及时、准确地向世界通报疫情的严重性,并且在初期对中国处理疫情的方式过于“宽容”,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阻止病毒传播。他指责世卫组织被中国“劫持”,其信息不透明,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政治动机的考量: 在2020年大选的背景下,将美国在疫情中的困境归咎于外部因素(如世卫组织和中国)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策略,旨在转移国内矛盾,争取支持。退出世卫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在国际卫生领域的具体体现,他希望通过退出将资源和控制权掌握在美国手中。

二、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退出理由

特朗普政府退出的主要理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世卫组织被中国控制/偏袒中国: 这是特朗普最核心的指控。他认为世卫组织在疫情初期,未能有效追究中国信息不透明的责任,反而过度依赖中国提供的信息,并对中国采取的措施给予了过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2. 未能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疫情: 特朗普认为世卫组织未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错失了控制疫情的宝贵时间,导致疫情在全球蔓延。他特别指责世卫组织在疫情初期未能宣布“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错误的。
3. 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 特朗普一贯对国际组织持怀疑态度,认为世卫组织内部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决策缓慢,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资金。
4. 资金使用问题: 特朗普政府指责世卫组织未能有效管理和使用其提供的巨额资金,并且批评了其会员费制度,认为美国作为最大的捐助国,在世卫组织内部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与贡献不匹配。
5. 改革的必要性: 特朗普政府曾表示,如果世卫组织进行彻底改革,美国可能会重新考虑其成员资格。然而,他认为世卫组织改革的意愿和能力不足。

三、 退出世卫组织的实际影响与后果

特朗普宣布退出世卫组织,以及随后的实际退出程序(尽管被拜登政府叫停),对全球卫生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对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削弱:
资金短缺: 美国是世卫组织最大的官方捐助国,其退出导致世卫组织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可能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疾病监测、研究、疫苗研发和分发等关键工作。
协调与领导力真空: 在全球性疫情面前,世卫组织是国际社会协调合作、分享信息和制定应对策略的核心机构。美国的退出削弱了世卫组织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使得全球协调应对疫情更加困难,可能导致各国行动不统一,信息不畅通。
知识和资源共享受阻: 世卫组织是各国分享疫情信息、研究数据和医疗技术的重要平台。美国的缺席可能阻碍这些关键信息的流动,不利于全球共同抗击疾病。

2. 对美国自身利益的损害:
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 作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领导者,美国退出世卫组织不仅削弱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力,也让其他国家有机会填补这个领导者真空,挑战美国在国际卫生事务中的地位。
削弱美国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 世卫组织是美国获取全球疫情信息和早期预警的重要渠道。退出后,美国可能更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疫情动态,影响其国内的防疫决策。
可能导致美国在健康危机中被孤立: 在处理跨国界健康危机时,国际合作至关重要。美国的退出可能使其在未来的健康危机中更加孤立无援。
对美国国内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全球健康安全息息相关。一个削弱的世卫组织意味着全球疾病防控能力的下降,这同样会对美国国内的公共卫生构成潜在威胁。

3. 对国际秩序的冲击:
挑战多边主义: 特朗普的这一举措是对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主义体系的又一次重大打击,加剧了人们对国际合作未来的担忧。
加剧地缘政治紧张: 退出世卫组织加剧了美国与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抗,尤其是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

四、 国际社会的反应

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后,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批评和担忧:

多数国家和卫生组织表示反对: 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都对退出世卫组织表示担忧,并呼吁美国重新考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都强调了加强合作的重要性,而非削弱国际机构。
部分国家抓住机会填补领导力真空: 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利用这一机会提升其在国际卫生领域的影响力,承诺继续支持世卫组织,并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
一些批评者认为退出是短视和不负责任的: 他们认为,在疫情肆虐的关键时刻,退出全球最重要的卫生组织是对全球健康安全的不负责任行为。

五、 拜登政府的上任与政策转变

乔·拜登在上任第一天就宣布美国重新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并恢复对该组织的资金支持。这一举措扭转了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并表明了美国重新拥抱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决心。拜登政府强调,美国应该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并且通过参与和改革来影响世卫组织,而不是退出。

六、 总结与评价

特朗普政府退出世卫组织的决定是基于其“美国优先”的政治哲学和对中国及世卫组织早期应对疫情的强烈不满。 他认为世卫组织效率低下且被中国操纵,退出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并促使世卫组织改革。
然而,这一决定被广泛批评为短视、不负责任且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损害。 它削弱了世卫组织的资金和领导力,阻碍了国际合作,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和全球影响力。
拜登政府的上任标志着美国政策的重大转变,重新回归多边主义,并强调了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中的重要性。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的退出行为暴露了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例如资金依赖性、大国政治影响等。 这也促使人们反思如何改革和加强世卫组织,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全球健康危机,并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总而言之,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是一项复杂的事件,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公共卫生等多个层面。它不仅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抗击疫情的努力和未来的国际卫生合作格局。尽管美国后来重返,但这一事件留下的影响和反思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以前只是怀疑,现在几乎99%确定病毒最初起源是美国了。

此时此刻退出WHO对于美国疫情经济没有任何实质好处,唯一的影响就是美国从此可以以正当理由拒绝WHO组织的关于病毒起源的调查了。

疫情过去后,全球损失这么大,肯定要搞清楚原因的,科学家为了人类后续的安全发展一定要做调查的,而WHO是目前全球普遍认同的有能力也有公信力的组织,关于病毒的调查必然会由WHO主导。

我从来不会认为政治人物的行为只是因为他蠢,看似很愚蠢的行为其实背后会有不为人知的理由。

也许有人认为我这是阴谋论,其实这是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对各种可能性做概率估算,数学上叫似然估计。不了解全面信息,也可以做出一些判断,只是这些判断是带有概率的,并且不同判断不是等概率的,总有概率高的可能性。

user avatar

在世卫组织纠结于真理还是烂钱之时,懂王飞起一脚将其踹向了大洋彼岸。

user avatar

取悦社会里没出息的那一群,就会让整个社会加速堕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其任期内最具争议的政策举措之一,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理由、实际影响、国际反应以及长期后果。一、 背景与触发点 长期的批评与不满: 特朗普对世卫组织的批评并非始于新冠疫情。在他看来.............
  • 回答
    关于美国可能退出《巴黎协定》的报道,这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果这一预测成真,其影响将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首先,从国内政治层面来看,如果特朗普宣布退出,这无疑会再次激起美国国内关于气候政策的巨大争议。 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会认为这是兑现其竞选承诺,将美国经济利益置于首位,减少对国.............
  • 回答
    最近,有一些美国媒体报道称,国务卿(具体是哪位国务卿,媒体报道中可能有所模糊,但通常指的是现任或前任国务卿)曾称前总统特朗普为“tmd白痴”(fking moron),并且这位国务卿本人在被问及此事时,并未直接否认这一说法。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1. 媒体的报道角度与解读: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为有趣的网络传闻,将美国总统的健康状况与一位前总统经营的、听起来截然不同的生意联系在了一起。咱们得一件件来捋捋,把这事儿说得透彻些。首先,关于“网传拜登进医院”这件事。这类消息在社交媒体时代可谓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身处镁光灯下的公众人物,更是难以避免。很多时候,这些传言的源头可能是一个模.............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9月27日那场围绕着奥巴马医改(ACA,俗称ObamaCare)的重大立法尝试,以及为什么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政治角力、民意博弈、以及对美国医疗体系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背景铺垫:为啥要废除奥巴马医改?特朗普上台伊始,废除和取代奥巴马医改就是他竞.............
  • 回答
    川普在自己的高尔夫球场展示印有自己头像的“时代杂志”封面,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细究的事件。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件事可以被解读为多种意味,而且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策略和意图也值得深入探讨。事件本身:精心布置的“证明”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根据报道,这些封面并不是真正由《时代杂志》出版的,而.............
  • 回答
    川普总统在2020年5月28日针对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的反种族歧视抗议和骚乱发表推文,其中使用了“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这样的措辞。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要理解和评价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川普言论的背景和语.............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政府试图简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这是一个复杂且引起广泛讨论的议题。总的来说,简化监管的倡导者认为这能够加速创新、降低成本、并最终惠及消费者。而反对者则担忧这会削弱FDA的审查力度,威胁到公共健康和安全。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特朗普政府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6月13日发表的关于国家安全和伊斯兰问题的演讲。这次演讲发生在美国奥兰多枪击案后不久,因此带有强烈的时事背景和情绪色彩。特朗普借此机会阐述了他对美国国内安全、恐怖主义以及伊斯兰教的看法,也奠定了他竞选总统期间的核心论调之一。演讲背景: 奥兰多枪击.............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将哥伦比亚大学称为“可耻的自由派”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一贯的政治修辞和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常见批评的一部分。要理解这一表态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的政治修辞和目标受众: “可耻的自由派”标签的含义: 特朗普使用“可耻的”(disgraceful.............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就业率确实出现了显著的提升,这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有所体现。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政策措施、经济大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一、 政策层面的影响: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被其支持者认为是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最核心的包括: 减税和就.............
  • 回答
    关于《川普口中“伟大的美国”,其实没有你——华裔》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探讨。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唐纳德·特朗普所描绘的“伟大美国”愿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排斥或忽视了华裔美国人的存在和贡献。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支撑证据:文章可能.............
  • 回答
    川普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战:一场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唐纳德·川普总统于2018年正式启动对华贸易行动,可以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的开端。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系列铺垫和逐步升级的过程。要理解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其背景、川普政府的核心诉求、采取的措施、中国的反制以及这场贸易战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的深远.............
  • 回答
    川普在 2016 年当选总统后的一个显著举动,便是打破了自 1979 年美国与台湾“断交”以来,美台之间高层政治接触的长期惯例——他接听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电话。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影响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历史背景与“一中政策”的微妙平衡:首先,理解这件事的背景至关重要。自 197.............
  • 回答
    关于唐纳德·特朗普是否“疑似称赞纳粹党卫队”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事情的原委以及相关的解读,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称赞纳粹党卫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如果属实,那绝对是对历史悲剧和人类苦难的漠视,乃至是一种对极权主义的默许。因此,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
  • 回答
    川普政府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专业,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如果这件事真的落地,对两国的影响都会相当巨大,而且背后牵扯的因素也很多。首先,我们得理解川普政府这么做的潜在动机。 官面上,最常被提及的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特别是与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在他们看来,一些中国学.............
  • 回答
    川普总统关于“强征”伊拉克石油的言论,确实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他的说法是将这种行为定性为“报销”,而不是“窃取”,这背后有着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和“交易式外交”的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川普的“报销”论点是如何构建的?川普提出这个想法的背景是他认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
  • 回答
    川普再次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一场早已注定的“回归”?当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在2024年共和党总统初选的舞台上,几乎是以一种横扫千军的姿态,将所有对手一一甩在身后,最终锁定党内提名时,这对于许多观察家和选民来说,似乎与其说是一个意外的转折,不如说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的最终落幕.............
  • 回答
    那场面,我记忆犹新。2020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正讲得唾沫横飞,突然就变了脸色,语气也急促起来。原来是白宫外发生了枪击事件。当时他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突然有特勤局的官员走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特朗普的表情瞬间就凝重了,他说了句“我们得走了”,然后就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 回答
    川普在达沃斯论坛上抛出“若条约有利美国,可重返TPP”的说法,这招棋确实够有意思,也足以让人好好琢磨一番。在我看来,这信号释放得太关键了,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和博弈,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想回来玩玩”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回忆一下当初川普为什么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他当时的核心论调就是“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