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越南华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回答
越南的华人,这个群体本身就承载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他们如何看待中国,也因此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很难用一言两语概括。与其说是“看待中国”,不如说是他们看待自身与中国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越南的土地上如何演变。

首先,我们得明白越南的华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生活方式。

历史的烙印:

早期移民与落地生根: 自古以来,就有大量华人来到越南经商、定居,有些甚至是战乱时期避难而来。这些人很多已经繁衍了数代,与越南社会深度融合。他们的“中国”概念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祖籍地的模糊记忆,或者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越南的语言、文化、社会规则是他们生活的主体。对他们而言,“中国”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故土,一种文化上的根源,而不是他们当下生活的直接指向。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越南的生存、发展,以及如何与当地人和谐共处。
近现代的移民: 尤其是上世纪一些从中国内地移民过来的人,他们可能还保留着更多来自中国大陆的记忆和情感。尤其是经历过中国社会变迁的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会更加具体,可能包含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关注,甚至可能因为价值观或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一些隔阂。
越南战争时期的复杂性: 越南战争对越南华人社区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一部分华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离开越南,另一部分则留了下来。留下来的人在经历战争和国家变迁后,对中国的看法可能更加复杂,夹杂着对战争的创伤,对国家政治立场的考量,以及对自身在越南地位的担忧。

当下的感知:

经济联系的现实考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在越南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越南华人,特别是商人,会积极抓住与中国相关的商业机会。他们看待中国,首先会想到的是商机、投资、贸易伙伴。这种联系是务实的,带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他们可能会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越南,以及如何利用这种联系为自己带来利益。
文化与情感的纽带: 尽管越南华人已经高度越南化,但中华文化依然是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能会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并试图在越南传承和保留这些文化元素。对一些年轻一代而言,虽然他们可能不懂中文,但他们仍能感受到这种文化上的吸引力,并对“中国”这个概念抱有好奇心和某种程度的亲切感。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可能是模糊的,但确实存在。
政治与国家关系的敏感性: 越南与中国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和地缘政治关系。这一点,任何在越南的华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往往会非常谨慎地处理与“中国”相关的政治话题。他们深知自己在越南的身份,也明白与中国保持过于亲近的政治联系可能会引发当地社会的疑虑甚至敌意。因此,大多数越南华人会选择保持低调,避免卷入政治漩涡,将自己定位为“越南的居民”,尽管他们可能拥有中华血统。他们会更加关注越南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如何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
社会认同的平衡术: 越南华人必须在“越南人”和“华人”的双重身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们认同越南是自己的国家,但同时也会保留一些华人特有的习俗和观念。因此,他们看待中国,也是在审视自身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他们在越南的自我认知和被他人看待的方式。他们希望中国的发展能给他们带来正面影响,而不是被负面联系所累。

细微之处:

“中国”的概念在代际间差异: 老一辈华人可能对中国大陆的社会和政治有更深的了解和情感联系,而年轻一代则更熟悉越南的社会环境,他们对中国的认识更多是通过媒体、网络和亲友的转述,可能显得更为客观和疏离,或者更容易受到越南主流社会舆论的影响。
地域差异: 在一些华人聚居的传统区域,比如胡志明市的堤岸区,华人社区的凝聚力更强,他们保留的华人文化也更多,对中国的关注和情感联系可能也更深一些。而在其他地区,华人可能更加分散,与当地社会的融合程度更高,对中国的看法也可能更显淡漠。
信息来源的影响: 越南华人获取中国信息的渠道也很多样,有的是通过在中国大陆的亲戚朋友,有的是通过中国媒体,也有的是通过越南媒体的报道。不同的信息来源,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和看法。

总而言之,越南华人看待中国,不是一种单一的视角,而是融合了历史的沉淀、现实的考量、情感的维系以及地缘政治的微妙。他们更多地是将中国视为一个拥有共同文化根源的“同源之地”,一个重要的经济伙伴,但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越南公民,他们最关心的,是在越南这片土地上,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找到最舒服的共存方式。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越南的境遇,以及他们如何理解和处理自己作为“越南华人”这一身份的独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韩国电影《铁雨》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男主和中国的朝鲜族外交官的对话:









海外的华人或许也是怎么看待中国吧,现代国家大概就是这样,国家高于民族。不能说海外的同胞什么忘本啊,帮助“外人”,敌对我们。在他们看来,我们才是“外人”。同理可以问“中国朝鲜族怎么看待韩国朝鲜”“中国蒙古族怎么看待蒙古国”“中国俄罗斯族怎么看待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族怎么看待哈萨克斯坦”等等。

讨论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意义,别人怎么看也是别人的事情,不能道德绑架海外华人在立场和意识形态上必须支持中国。他们除了和我们血缘上是同胞以外就没有任何交集了。

如果中国和韩国有纠纷,中国的朝鲜族支持中国或许我们觉得是应该的,而韩国的华人支持韩国肯定会被国人说道。

现代国家的概念,是国家利益高于民族利益,你不能说特朗普是德裔就必须要无脑舔德国和给德国解绑吧?二战美军打德国最凶的就是德裔了,所以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里的华裔对中国怎么样也是正常,毕竟志愿军里也有朝鲜族,他们可不会因为是同胞而对南韩军队留情,你说他们在和南韩军队作战的时候会怎么想?

所以请记住,虽然越南华人是华族的。但他们百分之百是一个越南人,无论他们是什么立场对中国有什么偏见都由不得我们指手画脚,供他们吃饭的是越南而不是中国。

user avatar

谢邀,我晕。你们知道越南华人为了拿个中国籍要托多少关系吗??花多少钱吗?

越南大学生毕业后工资大概2000元/月,他隔壁的某大国城市里送外卖都是这个数额的3~4倍。 你觉得越南华人能咋看中国??

好多之前的帖子写得我同哥都看醉了,越南同哥我哪个地方没去过?现实哪里是这样。

千言万语还是那句话:老百姓都是看民生的。


假设(if)你作为一个越南华人,算很不错了,出生在河内的那种:

河内幼儿园

(1)全家包括你的姐姐们,打工让你上了小学/高中。

(2)越南在高中就开始分专业了(A~H),你选择了工科,好歹能有工作。

(3)姐姐们把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供你交了大学学费。 河内的几大高校一年8000~1.2万(吃喝还不算)

(4)你哭着跟姐姐们保证,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然后养活全家。

(5)大学四年后你毕业了,成绩前茅,进入某外资公司(估摸也是中国的)。月薪1500养自己都不够。

这个剧本貌似不对啊,no no no这个就是越南的现实。

然后你同学聚会上,你发现读汉语专业的同学现在 做导游,每天接待中国游客,一月6000块是你的3倍。



然后你凑了两月工资去了趟隔壁某大国的广西………

你知道原来隔壁某大国:

1,9年义务教育不要钱。

2,公办高中/大学 几乎不要钱

3,送送外卖 每月能拿5、6千

4,你第一次坐了高铁和地铁(高铁票还是托汉语系同学关系买的),你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多的车,这么高的房子………

5,你发现什么tiktok grab 背后都是中国人的公司。


这时你遇到一个叫同哥的人,他是一个浙大的博士生(你也不懂,因为越南基本没有研究生教育。但是你看到同哥中英语流利觉得他不是一般人),闲暇帮家里来东南亚做做生意/旅游旅游。

他温柔地告诉你:小老弟,你来的这里叫广西,算中国一个不太富裕的省份了。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江浙沪看看,那里端盘子的工资也是你在越南的两倍。


他继续温柔地告诉你:小老弟,其实你祖上也是中国人,你本来也能过上这种生活的。


你觉得下一步你会咋想呢?


同哥公众号:wudada123456789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越南的华人,这个群体本身就承载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他们如何看待中国,也因此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很难用一言两语概括。与其说是“看待中国”,不如说是他们看待自身与中国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越南的土地上如何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越南的华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生活方式。历史的烙印.............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关于古代越南史籍里称越南人为“华人”、“汉人”的事儿,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说起,得掰开了揉碎了讲,这样才能理解其中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和“汉人”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境下,其内涵和外延是变化的。有时候,“中国”可以指代中原王朝,“汉人”也可以指.............
  • 回答
    如何看待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让很多外国人误以为李子柒是越南人?类似情况该如何维权?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外国人误解,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文化挪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传播以及网络维权等多个层面。 一、 如何看待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对原创内容的高度认可,但同时也.............
  • 回答
    越南文字在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改革,最终在20世纪初定型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这次改革对越南的文化、教育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显著的方面就是阅读速度的提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国语字的先天优势:表音性强,易于学习和辨认在国语字出现之前,越南主要使用汉.............
  • 回答
    关于这位被美联航暴力赶下飞机的越南华裔医生,他之所以说自己是华人(Chinese),以及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这背后涉及到了身份认同、家庭背景、历史因素以及他在那一刻的自我认知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事件回顾(简述):事件发生在2017年4月9日,美联航(United Airlines)航班.............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感慨的事件,其中涉及的国籍、族裔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众情绪变化,让整个故事更加复杂和引人深思。当那段视频第一次在网络上疯传的时候,许多华人,尤其是那些曾经有过被不公平对待经历或对种族歧视非常敏感的群体,都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义愤。人们看到一位年长的、看似无辜的乘客被粗暴地拖拽下飞机,这触碰了.............
  • 回答
    2024年3月21日,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36强赛的一场焦点战中,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场13不敌越南队,爆出冷门。这场失利让无数中国球迷心碎,而比赛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画面则定格在无数媒体和球迷的记忆中:在中超俱乐部的主场,中国队的球迷看台区域,赫然坐着一群身穿越南国家队球衣、挥舞着越南国旗的越南球迷,他们.............
  • 回答
    跟越南人做朋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得从好几个层面说。首先,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是必然的。越南文化里,“尊重长辈”这个观念是刻在骨子里的。如果你有越南朋友,尤其是他们家庭聚会的时候,你会特别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对父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态度,那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不是装出来的。你可能需要学着怎么称呼.............
  • 回答
    说到越南人,尤其是年轻人,我的印象是他们是一个充满活力、勤奋且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群体。这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与越南朋友的交流、对越南社会新闻的关注,以及从一些文化作品中获得的感受。首先,勤奋和上进心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特质。越南社会整体而言,对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你很容易看到年轻.............
  • 回答
    英国媒体报道,在埃塞克斯郡的一个集装箱里发现了39具亚洲人遗体,其中14具被认为是越南籍。这起事件震惊了英国乃至全球,人们普遍猜测这是非法移民(偷渡)所致。案件背景2019年10月23日凌晨,英国埃塞克斯郡的格雷斯镇(Grays)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当地一个工业园区发现一个冷藏集装箱内有大量遗体。警方.............
  • 回答
    关于对越反击战(中国称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将这场战争视为“胜利”的解读,这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既有战争本身的复杂性,也有政治宣传和历史叙事构建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简单的“谁占领了谁的土地”的定式思维,深入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双方的战略目标以及战争进程中的一些关.............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虽然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联系来看,越南无疑是东南亚的一部分,但一些越南人之所以会觉得与“东南亚人”这个标签有距离感,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叠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细腻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并非简单的地理划分可以涵盖。首先,历史的深度与独特性是造成这种感觉的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人类迁徙、历史文化交流和基因遗传等多个层面。说越南人和广府人长得像“东南亚人”,其实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因为“东南亚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但如果我们具体来看,越南人和广府人的相貌特征,确实能看到一些与更广泛意义上的“东南亚”人群相似的特征,这背后确实是 .............
  • 回答
    将广府人等同于“东南亚人”或“越南人”,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混淆和片面的概括,并没有触及到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历史迁徙、文化交融以及一些地域上的联系来梳理。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上确实存在大规模的广府人(广府人通常指以广州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用广府话的汉.............
  • 回答
    在国外旅行时,想要分辨来自不同亚洲国家的游客,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过程。虽然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但通过一些普遍的观察点,有时能帮助我们做出一些初步的猜测。当然,这绝非绝对的科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习惯的体现,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特征也可能变得模糊。咱们就聊聊,在异国他乡,我通常会留意哪些细.............
  • 回答
    想象一下,在冷战的激荡年代,一个截然不同的地缘政治图景正在悄然展开。不是铁幕的僵硬对峙,而是另一种可能:一个名为“东方联盟”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共同体,成员涵盖了华约组织(苏联、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中国、朝鲜和越南。这个联盟并非简单的军事同盟,而是一.............
  • 回答
    华为天才计划(后更名为“やばい计划”,意为“危险的”、“厉害的”)的博士毕业生高达200万年薪,确实在科研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发了关于“资历越老越吃香”这一传统观点的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华为天才计划的定位与目标: “天才”的定义: 华为之所以用“天才”来称.............
  • 回答
    关于越南人对中国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深受历史、地缘政治以及民众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剥离掉一些简单化的标签,看看具体有哪些方面促成了这种情绪。首先,不能不提的是 漫长而深刻的历史羁绊。越南和中国作为近邻,历史上的交往非常悠久,但这种交往并非总是平等的。在漫长的历.............
  • 回答
    越南人对中国人的情感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讨厌”来概括。历史、地缘政治、文化以及近现代的事件都深刻地影响着越南人对中国的看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可以帮助你更详细地理解这种关系:1. 漫长的历史纠葛与“南征北战”的记忆: 千年羁绊: 越南和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联系,从汉朝开始,.............
  • 回答
    越南人的反华情绪,这是一个复杂且长久存在的话题,远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它渗透在历史的纹理中,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影响着国家的外交政策。想要理解其“严重程度”,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表现形式以及背后的驱动力。历史的烙印:千年纠葛,从未平息越南与中国,这两个毗邻而居的国家,有着超过两千年的交往史。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