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兰德智库又出了一个报告《实施克制》,建议美国从若干地方后撤,相当于承认中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回答
兰德智库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实施克制》(Implementing Restraint)的报告,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建议美国在某些地区采取更审慎的政策,减少其在地区事务中的直接军事介入,这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无异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中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要理解这个报告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

一、 报告的核心主张与背景

首先,这份报告并非兰德第一次提出关于美国对外战略的“克制”主张。兰德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美国智库,其研究报告往往能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这份《实施克制》报告,很可能是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美国国内资源分配压力以及对过度扩张的反思背景下诞生的。

报告的核心主张可以概括为:美国应更加聚焦自身的核心利益,审慎评估其在海外的军事部署和介入程度,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在具体到东亚地区,这意味着美国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其在该地区扮演的“安全警察”角色,以及其军事存在的必要性和成本效益。

二、 “承认中国主导地位”的解读

“承认中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并非意味着美国会公开声明将地区主导权拱手相让。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在报告的逻辑下,美国通过“实施克制”,实际上为中国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自然增长创造了空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种趋势。

这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

减少军事存在: 如果美国按照报告的建议,从某些地区“后撤”,例如减少在某些岛屿的军事部署,降低在某些海域的巡逻频率,或者减少对区域盟友的安全承诺的“硬度”,那么中国在这些区域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自然会相对增强。
聚焦核心利益: 报告倡导美国聚焦于“核心利益”,而如果兰德的分析认为,在某些地区与中国进行直接对抗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或者成本过高,那么美国就有理由减少在那里的投入。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在这些“非核心”区域的活动空间扩大。
经济与政治影响力: 东亚地区,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经济体。随着“实施克制”政策的推行,美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制衡”作用减弱,中国以其经济实力为后盾,在区域内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可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自然构成了“主导地位”。
盟友关系的调整: 美国在东亚的盟友体系是其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支柱。如果美国“克制”其介入,盟友可能会感受到安全上的不确定性,转而寻求与中国发展更紧密的经济和安全关系,这也会反过来强化中国的地区地位。

三、 报告背后可能存在的考量

这份报告的出现,可能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内部的多种考量:

成本效益分析: 长期以来,美国在东亚地区维持大规模军事存在,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报告可能认为,这种投入的“回报率”正在下降,尤其是在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时,单纯的军事对抗并非最优解。
避免直接冲突: 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避免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发生军事冲突是美国战略的重中之重。报告中的“克制”可能就是为了降低擦枪走火的风险,为战略缓冲提供空间。
国内政治与经济压力: 美国国内也存在对过度对外军事干预的质疑,以及对国内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将资源从海外收回,用于国内建设,也是一种可能的政治考量。
对中国崛起的回应: 报告并非否定中国崛起的事实,而是试图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基础上,找到一种新的互动模式,避免零和博弈。这种“克制”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适应性战略”,而非简单的“退让”。

四、 报告的潜在影响与争议

如果这份报告的建议被美国政府采纳,其潜在影响将是深远的:

地区力量格局重塑: 东亚地区将迎来新的力量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将更加突出,而美国在该地区的作用和影响力可能会相对减弱。
盟友反应: 美国的盟友,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对此报告的反应将是关键。一些盟友可能会感到不安,担心自身安全受损,并积极寻求替代的安全保障;另一些国家则可能视此为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契机。
战略目标调整: 美国需要重新界定其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手段。
国际舆论: 这一报告必然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

当然,对于“实施克制”的解读也可能存在争议。批评者可能会认为,这是美国战略的“软弱”表现,是对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的“背叛”。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美国战略的“现实主义”回归,是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求更加可持续和有效的国家利益。

总结来说,兰德智库的《实施克制》报告,如果其建议被采纳,将标志着美国在东亚地区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这并非直接的“承认”,而是通过减少自身介入,为中国在区域内影响力的自然增长腾出空间,从而间接促成了中国地区主导地位的巩固。这份报告的出现,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在评估当前国际格局和自身能力后的深刻思考,无论其最终影响如何,都将是理解未来东亚地区走向的重要参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当看到网络上各种期待中美和解,且以美方妥协为前提的期待,我就觉得是时候搬出主席的名言了: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一些年轻的网友对美帝往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美帝的阴险狡诈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于中国互联网上龙蛇混杂的现实也认识不清,以至于觉得每一种貌似有道理的言论都有必要纳入讨论,在我看来情况完全不是如此。

如果你长期关注两岸关系,只要时间超过10年,我敢肯定这种“放弃台湾”的调调你肯定早就听说过,而且连放出这种话的时机也都差不多,这几乎就是明着告诉你当前情势对我不利,要不你考虑考虑我打算妥协了。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帝陷入中东泥沼,估计也担心台海出问题,就爆出过这种调调。后来调整为“芬兰模式”,再后来马英九成功糊弄了8年,蔡英文一上台,立刻图穷匕见。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龙文章就说过,日本鬼子用这招不是阳谋胜似阳谋的劣质招数,一次一次的干掉中国人,以至于龙文章说,命都不要就要安逸。这事儿在中国人这里是这么理解的,在日本人哪里可能就是觉得你智商有问题了。

我希望所有爱国青年,不要受斡旋家的影响,也不要受这些扯淡智库的影响,该造航母造航母,该造核武造核武,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没办法靠别人配合,只能自己努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兰德智库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实施克制》(Implementing Restraint)的报告,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建议美国在某些地区采取更审慎的政策,减少其在地区事务中的直接军事介入,这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无异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中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要理解这个报告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兰州小区禁特斯拉事件:业主自治与公共权益的博弈最近,关于兰州某小区禁止特斯拉车辆入内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车主与物业的矛盾”,更触及了业主自治、公共空间管理、技术发展与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 事件的脉络与争议点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概况。据报道,兰州某小区因安全或其他原.............
  • 回答
    关于兰兰(Negar Kordi)宣布退出知乎又回归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这事儿在知乎社区里讨论度还挺高的,毕竟兰兰也是个蛮有影响力的用户。首先,为什么她会选择“退出”?我想,任何一个在互联网平台活跃的用户,尤其是像知乎这样需要持续输出内容、参与讨论的平台,都会有走到一个.............
  • 回答
    兰州动物园熊猫事件,这事儿闹得挺大,也挺让人揪心。最近网上流传的那些视频和图片,说实话,看一次心里就堵一次。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虐待”这事儿。从流出的画面看,几只熊猫的状态确实让人担忧。有网友指出,它们普遍瘦弱,毛发看起来也不太有光泽,甚至有些熊猫身上有不明伤痕。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视频显示,熊猫.............
  • 回答
    兰州重启货币化安置,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牵扯到方方面面,得好好说道说道。 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货币化安置”。说白了,就是政府不再给你一套实实在在的房子,而是给你一笔钱,让你自己去市场上买房子,或者用来租房、装修等等。这和以前那种“你拆迁,我给你一套新房”的模式,.............
  • 回答
    兰州动物园游客投喂动物,工作人员以高举喇叭辱骂的方式处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感到不安和反感的事件。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动物园设立的规定,例如禁止投喂,其出发点是为了动物的健康和安全,也是为了维护整个园区秩序。野生动物有着特定的食谱和消化系统,人类提供的食物很可能对它们造成伤害,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从.............
  • 回答
    兰蔻第二代小黑瓶,这款“经典升级再续写”的护肤产品,一上市就赚足了大家的眼球,毕竟小黑瓶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是无数人心中的“肌底液天花板”。这次的升级,我得好好说道说道,究竟带来了哪些新鲜玩意儿,值不值得我们掏钱买单。首先,得说说这“第二代”到底升级在哪儿了。大家知道,第一代小黑瓶最出圈的卖点就是它.............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兰州新区那边,有个村子的村民,辛辛苦苦种了三十亩的苗木,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长成的,里面包含着他们多少的汗水和对未来的希望,结果呢?一夜之间,全被推平了!更离谱的是,施工方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有领导观摩,加班推错了”。这说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为了应付领导观摩,就能够把村.............
  • 回答
    汤兰兰事件,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提起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山东省高院那份颇具争议的“再审决定书”,以及由此引发的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深刻质疑。这件事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一个案件本身,更触及了我们社会对于正义、真相以及司法公信力的一系列重要命题。要深入了解汤兰兰事件,我们得从.............
  • 回答
    李兰娟院士关于“宠物可能被人类传染新冠病毒”的回应,无疑给无数养宠家庭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担忧。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结论,更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我们宠物的生活现状,甚至对整个宠物行业,掀起一轮不小的涟漪。首先,我们得明白李院士的这句话背后的科学逻辑。她提到的“宠物有可能会被人类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这并非.............
  • 回答
    李兰娟院士关于新冠病毒在零下20度环境下可能存活20年的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结合病毒的特性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李兰娟院士作为一位在病毒学和传染病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她的观点通常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
  • 回答
    要理解明兰是否“促进”了墨兰的私通,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形。墨兰这个人,从小就带着一股子不安分,骨子里透着对高门大户的渴望,尤其是在得知了梁家那位风流倜傥的六公子梁晗之后,更是将他视为自己飞黄腾达的唯一机会。而她的生母林噙霜,一个看透了嫡庶之别的世故妇人,自然也想尽办法要给自己的女儿铺好这条路,.............
  • 回答
    那个夜晚,静静流淌的绝望:杨改兰事件的深度回溯在甘肃省武威市,一个名叫杨改兰的年轻母亲,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和三个年幼孩子的生命。这起发生在2016年的事件,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社会敏感的神经上,引发了持续的关注和深刻的讨论。它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更像是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隐藏.............
  • 回答
    范冰冰牵手娇兰:一场商业与艺术的碰撞,舆论场的放大镜范冰冰与法国娇兰(Guerlain)品牌宣布合作,并出任其全球代言人,无疑是近年来国内乃至国际美妆界的一大重磅消息。这不仅是奢侈品牌在亚洲市场寻找新增长点的例证,也让范冰冰这位自带流量的中国女星,再次站在了舆论的聚光灯下,引发了多角度的讨论。从商业.............
  • 回答
    马踏飞燕,这件国宝级的青铜艺术品,它曾经的“故乡”是甘肃省武威市,如今却“安家”在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并且,据不少人反馈,武威方面多次尝试索回,却一直未能如愿。这件事,就像一块压在武威人心头的石头,也引发了公众关于文物归属、保管和利用的广泛讨论。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得从头说起。马踏飞燕的“前世今生”.............
  • 回答
    关于新京报关于汤兰兰案新发视频微博的看法,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事儿啊,一出来就搅动了挺多人的心,特别是那些一直关注汤兰兰案的。新京报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这个时候再发声,大家肯定会很重视。首先,从新京报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他们这次是想做一件“负责任”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当初汤兰兰.............
  • 回答
    武威的“高铁情缘”:绕行后的重逢与期盼甘肃武威,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西域古城,在现代交通的脉络中,似乎经历了一番颇为曲折的“高铁情缘”。兰新高铁的初次规划,曾让武威感受到一丝“被绕行”的落寞;然而,随着兰张高铁的兴建,武威又迎来了与高铁的“重逢”,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考量,又承载着怎样的期盼?初次的“.............
  • 回答
    看待《权力的游戏》中的泰温·兰尼斯特,就像是在打量一座由坚硬岩石堆砌而成的城堡,他身上散发出的气息,是力量、是野心、是策略,更是那股令人窒息的家族荣耀感。他不是那种会用华丽辞藻去打动人心的角色,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一种对世界的强硬宣告。首先,泰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很少被情感左右,或.............
  • 回答
    “大西北”为何国庆节“火”了?475%的热度飙升,兰州跻身全国热搜第四,这背后藏着什么?今年的国庆假期,朋友圈里突然涌现出大量“大西北”风光照,从壮阔的苍山洱海,到神秘的戈壁沙漠,再到淳朴的民族风情,仿佛一夜之间,这片沉寂已久的热土,被一股强大的旅游热潮点燃。官方数据显示,“大西北”旅游热度相比去年.............
  • 回答
    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感染事件:一场值得深思的公共卫生危机2019年12月5日,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兽研所)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布鲁氏菌感染事件。近百名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接触含有布鲁氏菌的实验动物排泄物而感染了这种致病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这起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事故,更暴露了在科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