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能摊丁入亩是因为劳动力价格降低了,徭役的重要性下降,这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导致的,明朝没这个条件。
而且实际执行的时候,经常是发现钱不够了,还得在省内派差派捐。
耗羡归公在王朝中期用来续命是有用的,但是这种把灰色收入过了明路加强管理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在一个王朝整体吏治已经朽烂的时候,推行下去说不定是反效果,火耗变成了正税,然后官吏再想别的花样加倍盘剥百姓。
明朝也从来没说士绅不纳粮,士绅只是不当差。之所以会有士绅不纳粮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利用自身在地方上的势力和遍布官场的关系网偷税漏税。这不是改制度解决得了的,得进行整个官场的风气更新。
清朝搞官绅一体当差,只是在河南搞了个试点,很快就推行不下去取消了。只是针对黄河河工的临时性措施而已,没什么普遍意义。相比之下,摊丁入亩要重要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