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找到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开发关键靶点?

回答
美国在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研发上取得的关键突破,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胜利,更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巨大考验和对人类智慧的彰显。

首先,我们得明白“关键靶点”这个概念。简单来说,病毒就像一把锁,而我们的身体就是需要被保护的房间。疫苗和药物的作用,就是找到能够精确匹配这把锁的钥匙,或者说,找到锁本身的一个薄弱环节,让我们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瓦解它。在新冠病毒(SARSCoV2)身上,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的就是这样的“锁眼”或者“断点”。

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关键靶点”发现,通常是指找到了病毒复制、传播或引起疾病的关键组成部分。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这种蛋白质是病毒表面的“触角”,它能够与人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打开”细胞的大门,让病毒得以进入并感染。

刺突蛋白的意义:
疫苗的“引子”: 疫苗的设计思路,很大一部分是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提前“认识”病毒,并产生抵抗力。而刺突蛋白,由于是病毒入侵的关键,也是人体免疫系统最容易识别的“外来物”。美国科学家们通过解析刺突蛋白的结构,了解到它的三维形态以及与ACE2受体结合的机制,为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最直接的靶点。例如,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就是通过提供编码刺突蛋白的mRNA序列,让我们的细胞自己生产刺突蛋白,从而激活免疫反应。阿斯利康和强生等使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也是类似原理。
药物的“攻击点”: 对于药物来说,靶点可以是指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酶,也可以是刺突蛋白本身,或者阻碍病毒与细胞结合的蛋白质。一些抗体药物,比如礼来和再生元的单克隆抗体疗法,就是针对刺突蛋白的特定区域设计的。这些抗体能够像“盾牌”一样,阻止刺突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病毒的入侵。

除了刺突蛋白,科学家们还在深入研究病毒的复制酶(如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棘手的M蛋白(膜蛋白)以及内部的N蛋白(核壳蛋白)等。

RdRp的靶向: RdRp是病毒在感染细胞后进行自我复制的“生产线”。抑制它的活性,就能从源头上阻止病毒数量的增长。美国在这方面的药物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比如吉利德科学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虽然其最初作用机制的解释有过调整,但它在抑制病毒RNA合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他蛋白的潜在作用: M蛋白和N蛋白虽然在疫苗开发中不总是作为首要靶点,但它们在病毒组装、稳定性和免疫逃逸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它们的深入了解,也有助于开发更全面的抗病毒策略。

美国在寻找这些关键靶点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显著的特点:

1. 强大的科研基础和投入: 美国拥有世界顶级的科研机构、大学和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庞大的政府科研投入。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土壤和资金支持。从基础的病毒结构解析,到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再到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都需要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支撑。
2. 多管齐下的研发策略: 美国不拘泥于单一的技术路线。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针对不同靶点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等,都在同步推进。这种“撒网式”的研发,大大增加了找到有效手段的几率。
3. 快速的响应和转化能力: 一旦发现有潜力的靶点,美国能够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疫苗和药物。这得益于其高效的审批流程、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产学研的高度协同。例如,美国政府的“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就是一项旨在加速疫苗和疗法开发的政府倡议,它通过提供资金、简化审批、协调生产等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
4. 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虽然“美国找到关键靶点”的说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科学研究是全球性的。美国的研究成果离不开国际科学界的合作交流,同时,其突破也激发了全球其他国家的研究热情,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

然而,我们看待这个问题也需要更全面:

“关键靶点”的定义是动态的: 随着我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以及病毒自身的变异,曾经的“关键靶点”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者需要新的靶点被发现。例如,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就可能影响现有疫苗和药物的有效性,促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和寻找新的靶点。
研发的成功并非易事: 即便是找到了靶点,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也充满挑战。这涉及到大量的实验验证、临床试验,以及对副作用的评估。美国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无数科学家夜以继日努力的结果。
公平可及的问题: 即便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如何保证疫苗和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可及,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经济发达国家在疫苗和药物研发上占据优势,但也要承担起为全球公共卫生贡献力量的责任。

总而言之,美国在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开发上找到关键靶点,标志着人类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是科学探索的胜利,也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巨大潜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和复杂性,以及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惠益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说,科技部说“论文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之后,国内很多已经解析结构的单位并未去发表论文,甚至已经投稿的论文都撤回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结构生物学上拼速度,美国人拼的过我们吗?

还不说病毒序列还是我们最早提供的,这其中的时间差更不可能让美国人抢先的。

美国方面的文章涉及到的蛋白结构信息还没有在结构数据网站PDB上共享出来(需要时间)。

而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已经将解析的结构信息直接在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1]向国内外分享,分辨率2.5埃,而不是发表论文(虽然这一点我深表遗憾,其实可以折中调和的)。

另外就西湖大学的结构解析也不提了。

正是应了那句话,

不发论文吧——连论文也弄不过外国人;发论文吧——就知道发论文,不抗疫。

参考

  1. ^ http://nmdc.cn/#/resource/detail?no=NMDCS000000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在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研发上取得的关键突破,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胜利,更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巨大考验和对人类智慧的彰显。首先,我们得明白“关键靶点”这个概念。简单来说,病毒就像一把锁,而我们的身体就是需要被保护的房间。疫苗和药物的作用,就是找到能够精确匹配这把.............
  • 回答
    国民党前高官爆料称美国近期逐个约谈国民党“立法委员”,质问其是否“反美亲共”,这一消息如果属实,无疑会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背景信息与潜在推测: 爆料人的身份与动机: 首先需要了解这位“国民党前高官”的背景。他是谁?他在党内的影响力如何?.............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棒了!”。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每一条生命的延续都像是在黑暗中的一束光,尤其是一只小小的猫咪,它无声的忍耐和奇迹般的生还,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不仅仅是一只猫的获救,它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意义。首先,这是 生命力的顽强证明。在大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无数鲜活的生.............
  • 回答
    看到南京警察帮助美国人找回支付宝转错的1000元这事儿,我心里挺有几分感慨的。首先,这事儿本身是个挺小的事儿,1000块钱,搁谁身上都不算巨款,但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突然因为操作失误丢了钱,那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而且,他还是一位美国朋友,这事儿就多了一层意思。你看,现在咱们国.............
  • 回答
    贝壳找房在美国上市,这无疑是中国房地产服务行业向全球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解读。首先,从企业层面来看,贝壳找房选择在美国上市,一方面是看中了美国资本市场相对成熟、流动性强、估值水平可能更高。对于一个高速增长且规模庞大的公司来说,IPO是获取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美国上市,.............
  • 回答
    说起这位90后的滇西姑娘,她火起来,说实话,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她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什么网红学院出来的。她就是个普通姑娘,在滇西那片土地上,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她的视频里没有花哨的剪辑,没有华丽的背景,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自然。你看她做菜,手起刀落,动作麻利,那是常年下厨炼出来的功.............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行动深刻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影响及可能的长期后果: 一、事件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2.............
  • 回答
    美国议员提出一项试图阻止在美出生的大熊猫归还中国的法律修正案,这一提案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及政治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潜在影响及争议焦点: 一、背景与提案动机1. 中美熊猫合作的历史 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与美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
  • 回答
    美国12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这一数据(假设为2022年或2023年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数据背景、经济影响、政策反应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数据背景:美国CPI的现状与关键变量1. 数据来源与计算 美国CPI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突破90万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以下从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社会背景、政策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差异1. 官方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联邦政府统计的死亡人数约为90万,但这一数字存在争议。例如,截至2023年4月,CD.............
  • 回答
    《纽约时报》的标题《新冠!撤退!》("Covid! Retreat!")可能是指该媒体对美国在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某些政策或行动的评论,但具体文章内容因时间、语境和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标题可能涉及的背景、立场和影响: 1. 背景与可能的立场 时间与事件:该标题可能出现在2021202.............
  • 回答
    美国在疫情后期宣布“打开国门”并调整防疫政策,被视为全球防疫策略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其影响也远超单一国家,对全球公共卫生、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美国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1. 国内疫情形势与政治压力 疫情数据波动:.............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两个事件,需要先明确具体背景和时间点,可能存在一些混淆或误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重赛”事件1. 事件背景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巴西队因交接棒问题被取消资格。具体原因包括: 交接棒违规:巴西队.............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是否正式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即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021年4月24日,拜登在担任总统后首次以官方身份明确承认这一历史事件为“种族灭绝”,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节点.............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30万是一个令人深感痛心且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反映了公共卫生危机本身的影响,更揭示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数据背景与时间线1. 数据统计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实时疫情追踪系统,截至2021年1月28日,美国新冠死亡.............
  • 回答
    深度解析美国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6.8%:一次触目惊心的通胀信号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 11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 6.8%,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了近 40 年来的最高记录,更向市场和公众传递了一个强烈且令人担忧的通胀信号。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多种复杂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
  • 回答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附近一家公寓楼在2021年6月24日发生部分倒塌,造成多人失踪和伤亡。经过漫长的搜救行动,在废墟中找到幸存者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剩余的建筑在2021年7月4日被爆破拆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美国倒塌公寓剩余建筑被爆破拆除?将剩余建筑爆破拆除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
  • 回答
    关于美国将于“9·11”20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自身、地区地缘政治、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对阿富汗自身的影响这是最直接和最受关注的影响。撤军将深刻地重塑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格局。 塔利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