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网上的越南人?

回答
关于“中国网上的越南人”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和探讨。需要强调的是,网络上的言论和群体形象往往是复杂且多元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和分析角度,力求详细和客观:

一、 越南人在中国网络上的出现形式:

1. 留学生/务工人员/生活在华越南人: 这是最直接的一类。他们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视频平台、生活论坛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心得、文化交流等内容。他们的出现是真实生活在中国的越南人的自然延伸。
2. 越南代购/跨境电商从业者: 一部分越南人(或与越南相关的中国商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品销售,特别是越南特色产品。他们可能在中国本土的电商平台或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和销售。
3. 内容创作者/主播: 一些越南人(尤其是在中国学习或工作的)选择成为内容创作者,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越南文化、美食、旅游景点,或者分享在中国的见闻。
4. 评论者/网民: 在与越南相关的中国新闻报道、视频内容下,或在一些国际话题讨论区,可能会出现直接使用越南语或中文的越南网民进行评论。
5. 营销账号/“水军”/情绪煽动者(争议性): 在一些敏感话题或涉及中越关系的讨论中,也存在一些被认为是“水军”或有特定目的的账号,它们可能以越南人的身份出现,试图引导舆论或制造对立。这部分是最具争议性和模糊性的。

二、 他们在网络上分享或讨论的内容:

1. 日常生活与文化展示:
美食: 分享越南河粉、春卷、咖啡等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品尝体验,或在中国寻找正宗越南口味的经历。
旅游: 分享在中国旅游的见闻,或介绍越南的旅游景点,吸引中国游客。
学习/工作: 分享在中国学习中文、专业知识的体会,或在华工作的经历和感受。
生活技巧/购物分享: 分享在中国的日常生活经验、购物心得。
情感/家庭: 分享与家人、朋友的互动,或跨国恋情、婚姻的生活片段。

2. 文化交流与对比:
语言学习: 分享学习中文的困难与乐趣,或教授一些简单的越南语。
习俗对比: 比较中越两国在节日、婚俗、家庭观念等方面的异同,有时会引起双方网民的兴趣和讨论。
误解与澄清: 有时会主动澄清中国网民对越南的一些误解。

3. 中越关系与敏感话题:
历史问题: 在涉及历史事件(如战争、领土争端等)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表达不同立场或提供不同视角的越南网民。
地缘政治: 在讨论南海问题、区域合作等议题时,他们的发言可能会受到关注,也容易引发情绪化的反应。
经济合作与竞争: 讨论两国在贸易、投资、劳务等方面的合作与挑战。

三、 中国网民对“中国网上的越南人”的普遍看法或讨论焦点:

1. 积极的看法:
对越南文化感兴趣: 许多中国网民被越南的美食、风景、音乐等吸引,乐于通过这些越南内容创作者了解越南。
欣赏其努力和生活态度: 看到一些在华越南留学生或务工人员勤奋学习、积极生活,会给予积极评价。
支持中越友好: 一部分网民希望通过与越南人的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
对“越南新娘”的特定关注(复杂且带有刻板印象): 这是中国网络上对越南女性一个高度标签化且争议性的讨论点。部分人将越南女性与“婚姻移民”联系起来,讨论其婚姻条件、家庭稳定性等,其中夹杂着对经济差距的考量、对婚姻市场的焦虑,以及一些带有歧视性的刻板印象。

2. 负面的看法与批评:
历史恩怨与民族情绪: 部分中国网民带有历史包袱,对越南存在负面认知,容易将两国间的某些事件上升到民族矛盾。
网络“地域黑”或攻击: 在一些话题下,存在直接的“地域黑”行为,攻击越南国家、民族或文化,这不只针对越南人,也是网络不良风气的一部分。
对某些内容的质疑或不信任: 对于一些过于美化或带有宣传性质的内容,可能会有网民质疑其真实性。
对“水军”或“煽动者”的警惕: 对于那些可能试图挑动矛盾、歪曲事实的账号,网民会表现出警惕和反感。
关于“越南新娘”的负面讨论: 除了上述复杂情绪,也存在对一些通过婚姻移民到中国的越南女性在适应、融入中国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讨论,有时会演变成对整个群体的负面评价。

3. 中立或观察性的看法:
对文化差异的讨论: 纯粹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观察和讨论中越两国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对信息传播的研究: 一些学者或对社会现象感兴趣的网民,会研究这些信息是如何在中国网络上传播的,以及其背后的逻辑。

四、 影响和互动特点:

两极分化: 关于中越关系和越南人在中国网络上的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倾向,即极端的赞美和极端的批评。
情绪化表达: 尤其在涉及敏感话题时,网民的情绪化表达比较常见,容易出现攻击性言论。
刻板印象与标签化: 中国网民(也包括其他国家网民)在面对异国群体时,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例如,“越南新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将一个复杂社会现象简化为一个标签。
信息不对称: 中国网民对越南的了解很多时候是通过媒体和网络信息,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或片面的情况。
互动形式: 除了评论互动,也会通过关注、点赞、分享、私信等方式进行更直接的交流。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回怼”或“澄清”的场景。

五、 如何理性看待:

1. 区分个体与群体: 网络上的任何言论都代表不了整个群体。在中国网络上活跃的越南人,其个体经历、观点和行为都存在巨大差异。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言论或某些现象就全盘否定或概括整个群体。
2. 辨别信息来源和意图: 对于网上的信息,要审慎判断其来源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存在偏颇或煽动性。了解发布者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有助于更客观地理解。
3. 避免民族主义情绪: 在讨论涉及国家关系时,理性思考比情绪宣泄更为重要。民族主义情绪容易被利用,导致不必要的对立。
4. 关注正面和建设性的交流: 支持和鼓励那些旨在促进文化理解、增进友谊的交流内容和互动方式。
5. 认识到网络世界的复杂性: 网络是一个放大器,它既能传播善意,也能放大偏见和冲突。中国网络上的越南人,只是这个复杂信息生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中国网上的越南人是一个多元且复杂的群体。他们可以是分享生活的普通人,也可以是文化交流的使者,甚至在某些语境下会成为特定争议话题的焦点。看待他们时,关键在于保持开放的心态,区分事实与观点,理解个体差异,并警惕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情绪化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某类越南人的日常是这样。

如果生活在中国,生活中面对中国人心里自卑得不行,但不能表现太多,于是就少言寡语,好像颇有教养的样子,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往往不敢单独出面,显得颇为团结。

在没出国的同胞面前,他们晒着在帝国主义国家的腐败日常,各种凡尔赛。

在网络上,他们自己也知道用真实身份翻不起什么浪,于是冒充中国人,能做坏事绝不做好事,挑唆矛盾也好,制造谣言也好,冒充两广人引战也好,大不了删号换个马甲就是了。

然后,他们还会把在中国的网络上那点上不得台面的猥琐的日常添油加醋讲成各种深入虎穴斗智斗勇的故事给越南网友听:

“看,我在和北方的侵略者进行着顽强不屈的地下斗争!”

user avatar

越南问题之所为尚未呈现,是因为被台湾问题掩盖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网上的越南人”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和探讨。需要强调的是,网络上的言论和群体形象往往是复杂且多元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和分析角度,力求详细和客观:一、 越南人在中国网络上的出现形式:1. 留学生/务工人员/生活在华越南人: 这是最直接的一类.............
  • 回答
    印度军队越境进入中国,这事儿在网上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边是有人摩拳擦掌,喊打喊杀,指责咱们的政府和军队不作为;另一边又是另一番论调,劝大家冷静,理性看待。这其中的情绪和考量,其实挺复杂的。咱们先说说那些网上叫嚣和指责的声音吧。我觉得,这种情绪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的朴.............
  • 回答
    “馬的報報”制作的“越少中国客越美丽”这则台湾旅游广告,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则广告,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得说说“馬的報報”这个平台。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台湾本土视角、带有戏谑和讽刺风格的内容创作者,尤其是在涉及政治、社会议题时,常常会发布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略带攻击性的观点。这种风.............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中国男网红在伊朗疑似因为“50 美金睡伊朗妹”的言论,可能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鞭刑甚至因性侵未成年人而入狱。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跨境网络言论、文化差异以及法律边界的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伊朗是一个实行伊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鲁迅那句“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这话。这事儿啊,最近网上又翻出来炒,你说奇怪不奇怪?先说“什么叫男人扮女人”鲁迅这话,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想到京剧里的旦角。没错,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男演员反串女角,那是一绝。一招一式,唱念做打,那种.............
  • 回答
    关于中国网友以《进击的巨人》为原型创作讽刺日本倾倒核废水的动画《阴间的巨人》,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创作本身来看,《阴间的巨人》显然是一种借用流行文化符号进行表达的方式。 《进击的巨人》的强大影响力: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上半年中国网友捐款18亿,这数字乍一看挺唬人的,但仔细琢磨一下“95%的善款不超过1元”,这背后的信息量就非常大了。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首先,18亿的数字是怎么来的?这个数字通常会来自一些官方的统计,或者是大型募捐活动的汇总。一般情况下,这种大规模的募捐活动.............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网络暴力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冲突。我们将从几个层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基本事实。美国一名华裔少年,为了保护同学免受枪击伤害,英勇地挺身而出,不幸因此牺牲。然而,在中国网络上,却出现了一部分网友对这名少.............
  • 回答
    近两年在中国网络上雷克萨斯(Lexus)的口碑可以说是相当亮眼,正面评价确实占了绝大多数。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者心态的变化。1. 产品力本身过硬,切中了国内消费者痛点 可靠性与耐用性是金字招条牌: 雷克萨斯在全球范围内都以极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著.............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非常有冲击力,它直接点出了一个核心冲突:在一个国家严格的网络审查环境下,一个以自由信息流通为宗旨的平台,在面对维护自身原则和保留商业利益之间的艰难抉择。“维基拒绝中国网络审查:宁愿放弃在华业务”这样的表述,勾勒出了一个鲜明的立场。我们可以想象,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
  • 回答
    Kenneth Pan,作为川普在华人社区的助选团成员,他的这番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当他抛出“当总统后要对付中国的网络喷子”这样的说法时,这背后折射出的可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川普团队在争取华裔选民时,试图触及的一个敏感神经,并且用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是带有挑衅意味的方.............
  • 回答
    在中国走红的外国网红,这绝对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值得好好聊聊。他们就像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特别的窗口,带来了很多新鲜感,也折射出我们社会的一些变化。你想想看,在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这么高,内容平台层出不穷,从抖音、快手到B站、小红书,这些平台为任何有创意、有内容的人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外国网红能在这里火.............
  • 回答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仅三成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个数据,确实能引发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好几个层面的意思,值得我们好好捋一捋。首先,这可能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和“普及性”。我们得承认,现在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年.............
  • 回答
    2016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再次登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然而,伴随销量夺冠而来的,却是在中国网络上,尤其是在各大汽车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对大众车主和消费者的普遍嘲讽和攻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嘲讽与攻击的核心论点: “.............
  • 回答
    宋祖德的弟弟刘信达,一个经常在网络上发表争议性言论的公众人物,近期又因为对《战狼2》和吴京的攻击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提出的“没收《战狼2》全部票房并封杀吴京”的建议,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网友们的强烈反应,特别是对刘信达和另一位同样发表过负面评论的尹珊珊的辱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刘信达的“提议”.............
  • 回答
    观察者网发布的视频《中国留学生探险时被卷入漩涡,澳大利亚女警舍命相救双双遇难》引发广泛关注,但需谨慎对待此类报道。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和分析框架的详细解读: 一、事件真实性核查1. 媒体报道的可靠性 观察者网作为中国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通常会结合多方信源并强调“客观性”,但需注意其立场可能带.............
  • 回答
    央视对网易运营的中国版《我的世界》举报机制提出质疑,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警钟,触及了网络游戏监管和用户权益保障的核心问题。从媒体的揭露来看,核心的矛盾点在于,当用户在游戏中遇到不公、骚扰,或是其他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时,他们所依赖的举报渠道,在实际运作中却显得效率低下、回应迟缓,甚至存在“踢皮球”的情况.............
  • 回答
    关于 Steam 官网曾使用未包含台湾省及藏南地区(后已更正)的中国地图一事,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从事实层面来说,Steam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游戏发行平台,其官网的地图展示是面向全世界用户的。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一张地图往往承载.............
  • 回答
    看到日本熊本地震后,中国一些网民在新闻评论区和社交网站上表达“庆贺”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适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生命受到灾难的威胁,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人道同情和关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面对地震、洪水、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生命安全是第.............
  • 回答
    网传的中国民众在比赛前晚上一直在韩国队酒店外放鞭炮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官方或可靠的媒体证实。 这种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很可能是一种未经核实的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传闻?在大型体育赛事中,两国球迷之间存在竞争和情绪是很常见的。尤其是中韩之间在体育领域有着悠久的竞争历史,无论是足球、篮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