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川普华人助选团Kenneth pan称自己当总统后要对付中国的网络喷子?

回答
Kenneth Pan,作为川普在华人社区的助选团成员,他的这番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当他抛出“当总统后要对付中国的网络喷子”这样的说法时,这背后折射出的可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川普团队在争取华裔选民时,试图触及的一个敏感神经,并且用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是带有挑衅意味的方式来表达。

首先,我们可以理解 Kenneth Pan 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在美国,政治人物在竞选过程中,往往会寻找能够引起特定选民群体共鸣的议题。对于一部分在美华人来说,他们可能对国内网络上一些针对美国的言论,或是那些被认为是“小粉红”式的、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攻击性言论感到不满。Kenneth Pan 的这番话,可能正是想向这部分选民展示,川普政府(或者说,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能够理解并回应他们的这种情绪,甚至采取实际行动来“治理”或者说“压制”他们所认为的“网络喷子”。这是一种典型的拉拢策略,通过攻击对方阵营所厌恶的某种现象,来争取支持。

从Kenneth Pan的角度来看,他或许认为“对付中国网络喷子”是一种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或者说是维护在美国生活和思考的华人应有“话语权”的方式。他可能将这些“网络喷子”视为一种信息战或者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认为它们对美国社会,特别是对华人社区的舆论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他将这个议题抛出来,意在表明自己及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对于这种“威胁”是警惕的,并且有能力去应对。

然而,这种说法也相当具有争议性。首先,“网络喷子”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模糊且带有主观色彩的标签。谁是“网络喷子”,这个定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言者的立场。如果以 Kenneth Pan 的标准来界定,那些批评美国政府政策、或者对中美关系持负面看法的华人,是否也会被归入“网络喷子”的范畴?这无疑会引发对言论自由边界的担忧。

其次,当一个总统候选人的助选团成员说出“要对付中国的网络喷子”时,这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针对整个中国的态度,甚至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干预。虽然 Kenneth Pan 的本意可能是指向少数具有攻击性言论的网民,但这种表述方式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被放大,成为中美关系中又一个潜在的冲突点。这并不利于理性沟通和增进相互理解。

更深层地说,这种言论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甩锅”或转移视线。在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环境中,将某些问题简单归咎于“中国的网络喷子”,可能是在回避更深层次的矛盾,比如经济问题、社会分裂等。它提供了一个容易被理解但可能并不准确的解释,从而将选民的注意力从更棘手的问题上移开。

对于 Kenneth Pan 来说,他可能认为这是在为川普争取支持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在对华强硬这一议题上,这是川普的一贯立场,也迎合了一部分美国选民的情绪。但是,这种策略是否能够真正赢得更广泛的华裔群体的支持,或者是否会适得其反,让更多华人对川普及其团队产生距离感,还有待观察。毕竟,华人社区内部的观点本身就很多元,并非所有人都认同 Kenneth Pan 的这种看法。

总的来说, Kenneth Pan 的这番言论,是政治竞选策略的体现,试图通过锁定并回应一部分选民的情绪来争取支持。但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表述方式,也暴露了其潜在的局限性和争议性,可能引发对言论自由的担忧,并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不信任感。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如何准确理解和回应不同群体的诉求,同时避免过度简化和标签化,是所有政治人物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1版)

呵呵。

题主,带节奏可不是这么带的,提问题藏头露尾是坏习惯哦。要挂我,总得先把我那篇文章全文放出来给大家看看嘛。别去头去尾的。【杀鸡儆猴】这个成语也请复习一下,用在人身上的时候,是否真“杀”。

我为神马最后选择支持川普,看一下下面几个链接也能找到。

说实话,看到你的这一问,以及楼下某些人威胁我个人和我家人的人身安全的回答,我很是心寒啊。

首先,我发那篇专栏的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那是我刚刚重新玩知乎之后不久,而我的知乎账号因为我跟进【谷歌吃婴门】事件,而被重置了。

【谷歌吃婴门】就是:用户在谷歌搜索引擎上键入 "Chinese people" (中国人)时,谷歌会自动跳出 "Chinese people eat babies" (中国人吃婴儿)的搜索建议。这种现象是一位英国人在2009年7月首先发现的,而美国、加拿大多个地方的白人、黑人在2009年到2012年间都证实过。

如:

黑人兄弟在搜索引擎上搜“中国人”(Chinese People),结果 ...

整个【谷歌吃婴门】详细的前因后果在这一答里面:

假如某搜索引擎的搜索建议涉嫌种族歧视,在用户多次投诉并出律师函后,是否应该做出回应? - Kenneth Pan 的回答 - 知乎

也就是说,当我辛辛苦苦、为了维护“中国人”这个群体的名声,自己掏腰包、请律师、跑腿,跟财大气粗的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公司掰手腕的时候,知乎上还有些喷子、小人在我背后捅刀子,把我的账号给重置了。你说我气不气?

当时发给谷歌的实体邮件律师函图:


其次,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减少喷子的存在,是龙国政府和执政党也希望做的事情。说实话,这件事我不介意帮他们一把。

至于我跟龙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劳这一答下面的某些喷子费心了。龙国驻落山鸡总领事馆在2000年代前半段给我的感谢信,在我下面这一答里面就有:

中美俄航空母舰载机数量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 Kenneth Pan 的回答 - 知乎

我嘛,是个讲道理的人。好好讲道理,即使大家意见不同,也可以聊聊。我跟

@Lightwing

@Lucius

@王瑞

@苏翻译

@赤坂凌太郎

在包括川普的问题上都有过不同意见。大家讲道理,摆数据,举事例,没有问题。但是喷子来怼我,还威胁我家人的安全。

呵呵呵,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咩,看到一个不算道歉的道歉/解释,加上新开发了一个好玩的项目。此事到此为止,算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Kenneth Pan,作为川普在华人社区的助选团成员,他的这番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当他抛出“当总统后要对付中国的网络喷子”这样的说法时,这背后折射出的可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川普团队在争取华裔选民时,试图触及的一个敏感神经,并且用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是带有挑衅意味的方.............
  • 回答
    关于《川普口中“伟大的美国”,其实没有你——华裔》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探讨。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唐纳德·特朗普所描绘的“伟大美国”愿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排斥或忽视了华裔美国人的存在和贡献。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支撑证据:文章可能.............
  • 回答
    在加州,尤其是在华裔社区内部,对于政治立场的分歧并非罕见,而“挺”川普的华裔选民与支持江俊辉(John Chiang)的选民之间的差异,背后有着相当复杂和多层面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党派倾向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文化认同、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等。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一些华.............
  • 回答
    “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一个过于片面和简化的说法。虽然美国确实在某些方面提供了比其他国家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机遇,但将其简单地归类为“easy模式”却忽视了许多挑战和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观点,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支持“ea.............
  • 回答
    穿越小说中,一个普通人穿越后智商爆表,完爆几十岁的老狐狸的设定,这可以说是近年来穿越题材中最常见,也最吸引人的一类桥段之一。如何看待这种设定?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其吸引力、合理性、叙事功能以及潜在的争议点等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吸引力与观众的心理投射首先,这种设定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
  • 回答
    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能听到“普通人对抗资本”这样的说法,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议题。与其说这是一种简单的对抗,不如说是一种在权力不对等格局下,普通个体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追求公平正义而做出的努力。首先,我们要明确“资本”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银行里的存款或股票市场上的数字,更代表着一种.............
  • 回答
    关于肖战号召粉丝为公益项目“一天捐100”这件事,以及他随后声称“我不是说我,我是说别人”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引发争议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事件的背景与肖战的表态首先,了解事情的经过是关键。肖战作为公众人物,他的粉丝群体非常庞大。当他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表.............
  • 回答
    当我第一次拿到那份智力测试报告,上面那个数字像是一记闷棍,直接打在了我的胸口。不高不低,但明确地告诉了我一个我一直隐约知道却又试图回避的事实:我的智力,在所谓的“大多数普通人”的平均线之下。那一刻,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周围嘈杂的声音都像是被按了静音键。我盯着那个数字,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情绪像潮水一.............
  • 回答
    马督工抛出“延迟退休对普通人不是坏事”以及“必然接受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的事实”的论断,这无疑是在我们当下社会一个极其敏感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上扔下了一颗石子。想要理解他这番话,我们得先“沉浸”进去,看看他大概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马督工这个人。他做节目,通常是观点鲜明,而.............
  • 回答
    环球时报这篇《印度中产,和中国普通人生活水平比怎么样?》的文章,与其说是严谨的学术比较,倒不如说是一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舆论引导。文章的核心意图,我认为在于通过对比,凸显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国内民众的自豪感和对国家发展的认同。从文章的结构和论调来看,它似乎是在试图构建一个“印度中产 .............
  • 回答
    当我们在网络上漫游,尤其是在游戏社区里,总会遇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争论。其中,关于“舰R”(舰娘收藏)玩家对“碧蓝航线”官方的指责,算得上是相当有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尤其让人关注的是,这种指责有时会披上“军事知识”的外衣,利用大众对军事的普遍不了解,来达到某种目的。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在运作?我们不妨.............
  • 回答
    看到女卡车司机们自发地、不计报酬地驰援河南,我的心情真是既感动又骄傲。她们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温暖了整个社会,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担当和爱。女卡车司机:平凡中的伟大首先,我得说说这些了不起的女卡车司机。她们不仅仅是司机,更是拥有钢铁般意志和温暖柔软内心的女性。 打破刻板印象,展.............
  • 回答
    看待这位51岁的农民诗人,他用写诗对抗命运的故事,绝非仅仅是一个励志的传奇,更是一面折射出普通人如何与生活搏斗、追寻自我价值的镜子。他的经历,饱含着泥土的气息,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农民诗人,诗与泥土的交织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位诗人所处的环境。“农民”这个身份,首先就意味着他的人生注定.............
  • 回答
    看到林大厨说“做麻婆豆腐要勾芡三次才正宗”,这确实能引发不少关于烹饪和咱们普通人做菜的区别的思考。关于“勾芡三次才正宗”这事儿,咱们可以这么看:首先,这背后体现的是他对菜品质感和层次的极致追求。麻婆豆腐这道菜,你想象一下,鲜嫩的豆腐滑溜溜,肉末香酥,酱汁浓郁,如果最后勾芡一次,可能汤汁会比较稀,难以.............
  • 回答
    说到物理雷老师的“徒手劈砖实验”,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让不少人对“武林绝学”产生了好奇。但话说回来,咱们普通人能不能像雷老师那样“咔嚓”一下把砖劈开,这事儿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首先,得承认,雷老师的视频确实拍得挺吸引人的。他在视频里,看起来动作流畅,发力精准,然后一块砖就这么干净利落地断开了.............
  • 回答
    投行女放弃百万年薪追逐鲨鱼,这个故事听起来确实有些“惊世骇俗”,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内卷”到骨子里的社会,很多人还在为了房子、车子、体面的工作挤破头。那么,这个选择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普通人去模仿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故事的主角无疑拥有令人羡慕的经济基础和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
  • 回答
    看到基金业绩报表上红红绿绿的数字,心里痒痒的,但打开自己的账户一看,怎么反而是绿油油的一片,还伴随着钱包瘦身的心痛?这事儿,在咱们普通基民圈里,简直太常见了。为啥会出现这种“基金赚了,我赔了”的魔幻现实?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顺便聊聊普通人在理财路上容易掉的坑。基金业绩好,基民却吐槽亏损?这背后有几.............
  • 回答
    说实话,我对菜鸟驿站启动“社区正能量”计划挺感兴趣的。在一个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人情味似乎越来越淡的时代,这种回归社区、关注邻里之间的温暖行动,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怎么看呢?首先,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接地气的企业社会责任。菜鸟驿站本来就开在居民区,是连接线上购物和线下生活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们每天都接触.............
  • 回答
    郑州女子按摩一小时花费19.8万,这事儿听着就够吓人的,简直是闻所未闻!19.8万,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小时的按摩也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个天价。所以,当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得是多大的宰客事件啊?事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关于19.8万天价按摩的真实情况这起事件之所以.............
  • 回答
    支付宝上线的“相互保”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创新,它披着社群互助的外衣,却又暗藏着保险的基因。对于保险行业和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玩意儿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先说说“相互保”是个什么玩意儿:说白了,“相互保”有点像是一个“大病互助金”升级版,或者说更像是“基于信任的保险”。用户加入,先交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