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这一观点?

回答
“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一个过于片面和简化的说法。虽然美国确实在某些方面提供了比其他国家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机遇,但将其简单地归类为“easy模式”却忽视了许多挑战和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观点,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支持“easy模式”的论点,以及背后的现实:

物质丰富和消费能力:
论点: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商品琳琅满目,价格相对合理,普通人可以负担得起各种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享受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
现实: 确实,美国的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波动也相对稳定。大型超市、折扣店遍布,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这使得获取食物、衣物、家居用品等相对容易。然而,“负担得起”是相对的。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即便物价看起来不高,但依然会面临食品不安全、基本生活开销紧张的问题。而且,这里的“easy”更多是指物质获取的便利性,而非经济压力的大小。
个人自由和选择权:
论点: 美国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普通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居住地、生活方式,表达观点,参与政治活动。
现实: 这一点是美国社会重要的基石。人们确实拥有广泛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伴随着更大的个人责任。例如,在美国,许多人需要自行承担医疗保险,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职业选择虽然多,但竞争也激烈,找到一份满意且高薪的工作并非易事。此外,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种族背景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人自由和选择权的实际行使。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机会:
论点: 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大学,高等教育体系发达,为普通人提供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
现实: 美国的高等教育确实世界领先,也为很多家庭提供了上升通道。然而,大学学费的昂贵是普遍存在的现实。许多学生需要背负巨额的学生贷款,这可能会影响他们毕业后的生活和职业选择。虽然有奖学金和助学金,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获得。因此,“机会”是存在的,但获取的机会成本和路径也充满了挑战。
创新创业的氛围:
论点: 美国鼓励创新和创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支持系统,普通人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商业成功。
现实: 美国确实是创业的热土,硅谷更是闻名遐迩。政府和风险投资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不少支持。但创业成功率本身就低,失败的风险很高。对于没有启动资金、人脉和经验的普通人来说,创业绝非“easy”的任务,反而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承担巨大的风险。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论点: 美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例如公路、交通系统、公园等,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现实: 这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然而,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一些偏远地区或老旧城市的基础设施可能并不完善。而且,公共服务往往也需要通过税收来支撑,而税收的多少和分配方式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

忽视挑战的方面,使得“easy模式”的说法站不住脚:

医疗成本和可及性: 这是美国社会最显著的挑战之一。美国的医疗体系以市场化为主导,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对于没有良好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的普通人来说,一场突发的疾病或意外可能意味着巨额的医疗账单,甚至导致破产。即使有保险,也可能存在自付额高、保险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
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固化: 尽管存在上升机会,但美国的贫富差距非常大,社会阶层固化现象也比较明显。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教育、医疗、人脉资源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于生活在贫困社区的普通人来说,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可能远不如富裕地区的人。
教育成本和债务负担: 如前所述,大学学费的昂贵使得许多学生和家庭背负沉重的学生贷款。这些债务可能影响他们购房、组建家庭、投资等人生规划,成为一种长期的经济压力。
住房成本: 在许多热门城市和地区,住房成本高企,是普通人面临的一大经济负担。租金或购房贷款可能占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使得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受到限制。
种族歧视和系统性不平等: 尽管美国标榜平等,但种族歧视和系统性不平等仍然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少数族裔群体在教育、就业、司法系统等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不公平待遇。
治安问题和枪支暴力: 虽然并非所有地区都如此,但在一些城市,治安问题和枪支暴力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
就业市场的竞争和不确定性: 即使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就业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失业、裁员、低薪工作是许多普通人可能面临的现实。经济周期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普通人的生计。

总结:

将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简单地描述为“easy模式”,是对美国社会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过度简化。它可能忽略了以下几点:

“Easy” 是相对的: 相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美国在物质条件和机会方面可能显得更“容易”。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医疗、教育成本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可能存在明显的劣势。
机会与挑战并存: 美国提供了很多机会,但抓住这些机会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担更大的风险,并且受到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个体差异巨大: 美国社会内部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一个住在加州富人区的科技精英,与一个生活在底特律老工业区的蓝领工人,他们的“模式”和“难度”截然不同。
“Easy”不等于“没有烦恼”: 即使是生活在美国的普通人,也同样会面临经济压力、家庭问题、工作压力、社会不公等各种生活中的烦恼和挑战。

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美国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自由的探索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本身就“容易”。它更像是一个充满机遇但同时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智慧来 navigating 的复杂系统。用“easy模式”来形容,是对那些在美国为生计奔波、为梦想奋斗、为克服困难而努力的普通人的一种不尊重,也未能真正理解美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其内在的矛盾与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

用国内来做对比的话,比如你虽然学历一般、能力很差,但父母想办法把你送进了一个待遇非常好的单位,那你的生活不也是easy模式么?

你的生活之所以easy,是因为你的单位够好。这意味着即便你在单位里表现再差,哪怕离了这个单位立马就要饿死,但只要你不离开这个单位,依旧能拿到远超社会上普通人的福利待遇。

放在古代社会也差不多,一个高官家里的佣人,生活可能比大多数农民和商贩要好不少——这些人可能连温饱都很难做到。

没办法,大公司、大家族的好处就在这里。这就是个客观事实。

然鹅,对于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公司每年的招聘岗位(移民人数)总是有限的,并且其中还有很多关系户。另一方面,对于这个公司来说,它也并非不明白很多人其实提供不了足够有竞争力的劳动,所以也必须要限制招聘的岗位数量,不然公司慢慢也就垮了。

对于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你肯定进不去这种大公司,这也是个客观事实。

至于说你到底是想进这个公司过养老生活,还是努力挣钱让自己有超过这个公司普通员工的待遇,那都是你个人的选择。

user avatar

我有一次跟儿子说,你看,你小时候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我小时候就没有。

这不是因为小时候的你 比 小时候的我更优秀,而是因为你爸爸有钱,而我爸爸很穷。

美国普通人生活easy是个客观事实,没啥好讨论的,重点是你想由这个事实得出怎样的观点。

user avatar

取决于你怎么界定“普通人”了。

其实在美国,界定这个历史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说美国“普通人”可以投票。但具体而言什么样的人可以投票,什么样的人不能投票,民主党和共和党争这个可是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如果把”普通人“定义为“生活是easy模式的人“,那么显然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证自明的。

如果”普通人“定义为”random从街上随便pick的一个人“,那么我觉得不一定。如果真是easy模式的话,美国不至于守着5倍的人均GDP,人均寿命反而连中国都比不过了。

user avatar

这话本身没毛病,不过,代价是什么呢?不妨拿出回形针看中国人吃肉的批判性思维想一想吧。

每个人消耗了全球人均能耗数倍的能源?产出全球人均水平几倍、几十倍的垃圾?

可持续性的对各种奇葩小国竭泽而渔?(推荐小约翰视频)

在世界岛上到处点火?

依赖美元霸权全球抽血?

user avatar

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

东亚人目前,就是在渴求(如果不是跪求)新大陆给自己移民的名额。

如果名额给够,在美国的东北人至少会跟朝鲜人一样有150万,冀鲁人则是两倍高(300万)。

直到2019年,韩国还有18479人移民美国,2020可能更多。

(东北很多朝鲜族到了美国之后认同自己是Korean,而不是Chinese,所以下表标注 东北汉人)


大家可以看看B站的【艾瑞卡一家在美国】,一个1980左右出生的鞍山男人,

进入新大陆从事货运(开大货),同样可以拥有完美人生。

不仅在大洛杉矶拥有阳光大豪斯,还让妻子(欧裔)完全学会东北汉语(鞍山方言),Hapa儿子(郑姓)钢琴弹得好、鞍山话还比绝大多数同龄鞍山本地孩子都更地道、以自己是东北人为豪。

东亚草根男人在全世界最是勤奋刻苦、踏实上进,理应拥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困在东亚内卷内耗、互相斗法、做题背书、舔狗彩礼。世界很大,不是只有独木桥可以走。

user avatar

这不是废话嘛...

早在1917年,列宁在他的着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里,就把这些事情说的一清二楚了。

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着自身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实际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剥削乃至殖民时,固然绝大多数从他国榨取的利润都会被本国资产阶级得走,但也有部分会流入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里。

而这一批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资产阶级化,这也酿成世界革命的阻碍,毕竟你很难说服美国蓝领红脖子去跟发展中007打工人合作。蓝领工人不可能放弃眼下自己一人工作,便可供给妻子儿女无忧无虑,有房有车的小康生活。而硬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打工人去追求虚无飘渺的保险福利带薪休假,而放弃眼前算然略显微薄但却货真价实真金白银也是强人所难。

于是,即使同为无产者,矛盾仍然产生了。

帝国主义列强的国民们不分资产无产纷纷拥护帝国主义,甚至某些无产者对帝国主义殖民的支持比本国资产阶级还强。因为相对于本国难以突破的阶级差距,在广阔殖民地里却处处充满着机会。

毛姆的作品《大班》便对此作出详细的描述,这群野心勃勃天不怕地不怕的探险家,不惜飘洋过海远赴他国,为的就是争取力争上游的机会。而在这群人当中,最鼎鼎大名的便是满清正一品大员大英帝国从男爵赫德。

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者与殖民地的买办们勾结,共同侵犯压榨殖民地的资源,赚取惊人利润,并将这一切源源不绝输送到本国国内。即使二战后,旧时代的殖民体系遭到美苏拆解,新殖民主义的阴影却仍然飘荡在亚拉非世界上空。

所以出生在美国是否等于人生开启easy模式?

是的,

哪怕都是无产者。

帝国主义无产者的生活仍然远远好过经济殖民地的无产者。

至于如何看待?

user avatar

当白人昂撒站在家门口的草坪上,一边玩BBQ,一边抱怨隔壁刚搬过来的日韩移民英语太差时,日韩青年却因为内卷程度太深,努力奋斗争取移民去美国,好享受大牛排、大汽车、大HOUSE。

当中国青年努力攒钱去日本做研修生时,日本青年却因晋升无望,买不起东京的房子,选择做宅男佛系一生。


当中国朝鲜族大叔拖着老迈的身体去韩国赚取1万元/月的工资时,韩国青年却考不上SKY,成不了大企业正式员工而苦恼。

当中国三和大神做一休三,坐在公园长椅上喝大水时。越南人却坐着小面包车前往珠三角,冒着随时被遣返的危险打3000块/月的黑工。还有些越南人,在中越边境割一天甘蔗赚150块。据说割甘蔗很苦,中国人要250块一天才肯干。

当越南大学生觉得毕业后2000块一个月的工资太低时,很多缅甸人却到越南打工,就因为越南1000元人民币的最低工资标准比缅甸的600元人民币要高得多。

当缅甸人因为国内军事政变,连600元/的服装厂工作也找不到时,缅甸西部边境的罗兴亚人却一边忍饥挨饿,一边担心被缅甸驱逐出境。

当缅甸西部边境的罗兴亚人却一边忍饥挨饿,一边担心被缅甸驱逐出境时,孟加拉人却在祈祷这群伊斯兰同胞千万别过来,因为难民营早就满了。

当孟加拉人在祈祷罗兴亚人千万别过来时,印度却发现自己的人均GDP竟然被孟加拉超过了。

2020年世界银行预估孟加拉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88美元,比印度高11美元。

不是存心想辱印度,只因为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实力像个金字塔,一层叠一层,塔尖在美帝,塔基在南亚。

阿富汗和伊拉克连做塔基的资格都没有,它们只是两个被美帝糟蹋的垃圾堆。

user avatar

我是原答主,问题被关闭了,再来重申我的观点:

因为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不需要拼死拼活都能过上东亚几亿人努力工作一辈子都过不上的舒适生活。

实事求是地说,美国最黄金的年代,早就已经过去了。美国最好的年代,是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各种政治、经济、科技、福利,都因为苏联的存在不断促进完善,在当时的美国,当一个普通的蓝领的收入,就能实现所谓的Amercian dream:别墅,汽车,老婆孩子,一条宠物犬。

现如今的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比过去下降了几个档次。沉重的金融贷款、高额的税收、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恶化的种族矛盾,可以说大多数出身在千禧年的普通美国人,几乎已经不可能靠躺平就过上祖父辈的舒适生活。原因无他,资本主义在失去劲敌后,开始温水煮青蛙似的露出狰狞的面目,渗透夺走普通人的财富。

但即便如此,哪怕是在今天,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生活质量依然吊打内卷成性的东亚。就拿很多人关心的物价来说,在今天的美国,月薪3000美金足以在全美90%的地方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租得起一室一厅,顿顿吃得上肋眼牛排,买得起一般的二手车——要知道,3000美金根本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一份普通的白领/蓝领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周末双休就能做到。

如果要再比较东亚人最关心的三座大山:房价、医疗、教育,普通美国人所能享受的资源远在东亚平均水平之上。在美国,哪怕是最繁华房价最高的纽约,也几乎没听说过“平均房价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几百倍”的奇闻,大多数地方的房价不过是当地平均收入的3-5倍,按揭几年就能还清;医疗和教育,且不说质量怎么样,至少全国的资源分配是丰富且平均的,不存在生病就往大医院送,考不上好学区就一定考不上好大学的情况。

其实仔细想,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真正幸福的生活是什么?不就是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车开,养得起孩子,不用加班有时间陪家人。大部分人并没有赚一个亿的庞大野心,更没有为国争光的宏大情怀,无非就是想过过自己的小日子,在压力不大的环境安居乐业,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

那么如果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移民去英美澳加,至少想过上这样的日子,是非常轻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北上广深有好几套房的成功人士,照样在国内事业有成的时候,要把全家往国外送,除了多一份保障,更多的是希望获得一份轻松的生活,不需要那么辛苦就能过上理想中的日子。

当然,如果你非要说,国内怎么就不好了?国内就过不上朝九晚五、顿顿牛排、住好房子、开好车的生活了?对于那些事业极其成功,激烈竞争下的赢家,这样的日子当然是信手拈来。但问题是,大部分人做不到,但所有人都有选择自己理想生活的权利,事业、财富、地位上的差距天然存在,承认自己做不到,换个容易点的环境,这有什么问题呢?我倒觉得是想得开的表现。

在这里,我并没有过度吹捧美国,也并没有贬低国内,只是把我这些年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味的吹捧一方,用各种数据力证一方的生活有多好、有多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就像那个经典的故事,一个前苏联的数学家迈克尔为政府做了几十年论证苏联生活比美国优越的研究,结果出国交流后发现自己的研究毫无价值,最终下定决心移民赴美。

后来这位数学家的儿子,成为了今天大名鼎鼎的谢尔盖布林,谷歌创始人,身价800多亿美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舜利(xiaoshunli7988)

留学类精华回答:





情感干货:

user avatar

看你想在哪个州生活。。。。

美国50个州你能都说一样吗?

最简单的像我,曾经美帝的蓝领一人干活就能有大house,大皮卡,养活一家人,顺带还能养条狗。这就是所谓的America dream。

现在坐标硅谷,身为蓝领的我,得上六天班,也是仅仅够生存而已,我连生活这两词都不敢说。

当然,我也可以选择easy模式,回到老头子那美帝十八线小城市,大house有了,我即使不开店,打份工,上五天班,可以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还是能到达America dream的最低要求。



大人,时代变了。

user avatar

这不废话吗。

要是蓝星第一发达国家民众生活都是Hard模式了,不发达国家民众生活岂不是十八层地狱还得挖个地下室的模式?

人家好的地方就得承认,睁眼说瞎话有啥意思。

至于你羡慕人家生活之后,是争取移民,成为发达国家一员;还是奋发图强,让自己国家也成为发达国家。

那是另个问题了。

user avatar

我们拿最基本的吃饭做例子。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这个系数的算法和数值口径经常不同,但是基本上结论差不多,就是美国是独一档的,剩下新加坡1.5档,英国第二档,然后是剩下的富裕国家日本德国这些第三档,中国现在大概是第四档。

如果明天美国所有食品价格都涨一倍,它的恩格尔系数仍然比日本德国要低。美国人甚至拿粮食造汽油来开车。

user avatar

因为当美国老百姓吃着牛排,汉堡,开着福特老爷车,全家老小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着刚刚登上电视银幕的《猫和老鼠》的时候:

中国重庆的老百姓为防止日本法西斯大轰炸,通通挤入了狭窄密闭的防空洞,造成了惨烈的重庆隧道惨案。中国河南的老百姓忍受饥荒的痛苦,展开背井离乡逃荒的旅程。

拜托,别人已经easy快一个世纪了。的亏当年没有网络,要是有的话还抗个啥日啊,电视机,大沙发,大豪斯它不香吗?

当然,当年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各国更easy,现在easy不下去了。

user avatar

确实。当个普通人,生活,确实容易。

可问题是,中国有几个人是自认为普通人,且以做个普通人安稳过完一生作为人生目标的?

内心都是要做人上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憋足劲要“比别人活得更好”。稍微点刺激就焦虑,一个人拱火就能歪了一群人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是生活在处处和别人比较的世界中,美国的生活一样不容易。

user avatar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只不过跟这里比,美国的失业福利好(我听到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冷笑声)。所以,有一部分国人,拿到美国的绿卡、护照后,就失去动力,躺平了,甚至以钻政策空子为生。说这种话,是没见过华人中产阶级,为了下一代成为社会精英,有多拼。有一些书,讲白人精英家庭的子女,压力巨大。但是因为政治不正确,美国的主流媒体不敢提及。因此,这里的自媒体翻出去也抄袭不到。

user avatar

美本美硕在美国上班的程序员告诉你的确是easy模式。

美国上本科只需要好的高中平均成绩和SAT成绩,SAT是可以考无数次的,不像高考一次定胜负。如果家里没钱任何学生都可以申请学生贷款,工作了之后还钱。美本上美硕更简单了,我美国考研成绩(GRE)特别差,但还是上了常春藤硕士,因为美国读硕士的人就不多。

工作我在硅谷当程序员,工作三年之后加股票年薪40万美元左右,除了有几次要赶进度,基本没有加过班,每天十点上班6点下班,下班之后去公司合作的健身房运动,假期是无限的(当然大部分人最多一年请一个月假)早午晚餐公司免费吃,一般工作四五年的程序员都能买房。

如果我在国内,我觉得我连一本都考不上,更别说去bat 996,我可能要被整死。所以我现在过的日子的确是easy模式。美国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无聊,有种族歧视,找对象不方便....

user avatar

群体统计层面,这是一句无意义的废话。

美国是一个坐在全球头号强国位置上百年的发达国家;是自苏联解体后,已经当了30年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是人均产出超过6万美元的国家里,或世界人均产出超过6万美元的国家里,唯一的一个大国。

直至今天,美元依然是全球第一大交易、结算、定价、储备货币。在美元破防之前,纯靠货币政策,美国就足以执行全球花式剥削。

这样的一个国家,在统计上,普通人的生活不easy,那也太拉胯了。

但依然,这是一句无意义的废话,因为并不存在需要强调这句废话的真实和现实的场景。


但是,各国确实各有国情在。而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却是来自于比较和预期管理。

在发达国家里,美国是一个相对更偏向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而不是偏左的福利国家。

今日的美国,确实比全球任何一个主流大国,都更像是赛博朋克2077。即,你是顶级资本家,你是顶级资本家旗下科技或金融企业的员工,你是广大无稳定就业且走向概念解体的旧中产,你是大城市中下层hood盲流,你是广袤乡野的nomad红脖子……生活状态、预期、展望、压力、幸福感,都是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

于是姑且这么讲好了:

我国从顶级资本家到贫困县一般居民的各色人等,我都有过较深接触。若把我国最能感到主观困苦的下50%的人群之主观困苦感受程度,作为 “困苦” 的标准,那么,在个体层面,说 “美国普通人的生活都很easy”,基本等同于直接开除了大几千万至一亿多美国人民的人籍。

这是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内的无产阶级的必然。更何况,如前所述,美国过去或许成立的 “中产阶级” 概念,近些年在飞速崩塌。“中产阶级即无产阶级” 这个表述,越来越描述精确了。

当然,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无产阶级,妄想去团结美国的无产阶级,暂时还是痴心妄想。对美国的无产阶级来说,“美国人” 的身份,依然是第一认同,而这就意味着类民族主义壁垒、国家主义壁垒、意识形态和文化壁垒。此乃另话,不再展开。


若没有机会在美国常住去感受,而仅是有机会去旅游,那么等疫情过后,最方便也较全面去感受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的方式,可以考虑去一趟洛杉矶,沿着Wilshire Blvd,从西逛到东:先是Santa Monica的海滨小城,然后是Westwood大学区,然后是Beverley Hill富人区,然后是Miracle Mile的博物馆,然后是Central LA的富人区,然后是 Korean Town的韩国人聚居区,然后是MacArthur Park的破败1.0,然后是金融区的高楼大厦,然后是老市中心的不上不下,最后是Skid Row的破败终极版。

user avatar

我做个简单的比喻大家一下子就懂了:


人生就像玩RPG游戏,从一级打起,一点一点攒经验、学技能、买装备。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副本,当你自己跟Boss血战300回合终于气喘吁吁地胜利时,看看手上的精钢长矛和塔盾,披着的钢甲,以及倒在副本里数不清的同伴,你会有种成就感。


然而你带着这些经验、技能、装备转到“美国”这个服务器时,你会发现这里的怪弱得可怜,一刀一个小朋友,一枪一个小朋友,掉落的东西还更值钱。甚至你连盾都不带了,甲也不穿了,拿着长矛就满街走,一天随手戳倒几个怪捡了东西卖了换钱,剩下时间吃喝玩乐。


而且你会发现,这个服务器的绝大多数人们,打怪还是很费劲,跟你在原来服务器一样。


回到这个题目:正确说法是,在Medium难度服务器习惯了的普通人,忽然间到Easy难度的服务器去打,就会感觉“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


如果你一直在Easy难度的服务器玩,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可能到了同样的年龄,还在用木矛,甚至体质不锻炼,连钢甲都穿不动,连塔盾都举不起来。


有人说不对呀,跨服对战时,没觉得Easy难度的服务器人战斗力弱啊。跨服对战,上的都是排名最高的那些人,这些人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至于你说,为什么有的服务器是Easy难度,有的是Medium,那问游戏设计者去。我只是玩家。

user avatar

活的easy,死的也很easy,所以叫easy模式。

user avatar

美国也是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有一个比较简单的算法,同一个类型的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对比北京和上海吧。当地平均工资和平均房价对比一波,大致就有数咯~

纽约和洛杉矶的年轻人算不上easy,但是跟北京和上海的年轻人比起来,困难系数小不少


容我再骂一句这坑爹的房价

user avatar

在美国普通人是可以easy,但是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还不是因为美国霸权的存在。

就好比这次疫情的原因,各国经济都出现大幅下滑,其它国家都得咬着牙收紧支出过日子,慢慢恢复,但是美国就可以自己大肆印钞票,拿自己国家的纸购买全球的物资,顺便把自己国家的问题转接到全世界。

说实在的,美国普通人的easy模式是建立在其他国家普通人不easy的基础上的,当然有人觉得只要有个利己的结果,不在乎其它的,那本质是自私,而不是漂亮国有多么高尚。

也是因为美国这种霸权模式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伤痛,所以这些年大家都在积极反抗,毕竟没人愿意一辈子给别人当长工当奴隶。

user avatar

给你看一个不easy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