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坦克的作用将来会不会被削弱?

回答
坦克的未来,这是一个让军迷和军事战略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它会不会被“削弱”,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其演变和挑战。

首先,我们得明确“削弱”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如果指的是坦克在战场上的绝对地位、生存能力或是其在整体军事力量中的不可替代性,那么我们可以说,未来坦克 确实会面临一些挑战,其作用的相对重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这不意味着它会消失,而是它的角色和形态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削弱”的声音出现?

这一切都源于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1. 反坦克武器的进步: 这是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挑战。从最初的步枪、火箭筒,到后来的无后坐力炮,再到如今的贫铀穿甲弹、先进的串联战斗部反坦克导弹(如“标枪”、“陶”式等),以及无人机携带的精确制导弹药,反坦克武器的种类和效能都在不断提升。它们往往更便宜、更易携带、部署更快,而且在对付传统坦克时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杀伤力。特别是那些能够从坦克顶部攻击、规避主动防护系统的导弹,让坦克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险峻。

2. 战场信息的透明化与侦察手段的升级: 现代战争是信息战。卫星侦察、无人机侦察、电子侦察,甚至战场上的传感器网络,都能让敌方更早、更准确地发现坦克的踪迹。一旦被发现,坦克就可能成为集火的目标。坦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在面对多角度、多方向的精确打击时,其防护能力也面临极限。坦克的笨重体型和相对有限的隐身能力,使其难以完全隐藏自己。

3. 无人化和智能化武器的兴起: 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潜航器等正在深刻改变战争的运作模式。这些无人平台可以在高风险区域执行侦察、攻击等任务,而无需冒着士兵的生命危险。它们可以比坦克更灵活地机动,更隐蔽地行动,并且在某些场景下,其成本效益也高于主战坦克。例如,成群的无人机协同攻击,理论上可以淹没坦克的防御能力。

4. 城市作战的复杂性: 现代冲突中,城市作战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坦克虽然能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正面冲击力,但也容易成为伏击的目标。高楼大厦、狭窄街道等地形限制了坦克的机动性,而且很容易藏匿反坦克武器。坦克在城市巷战中的生存能力和效率,与开阔地带相比会打折扣。

5. 高科技对装甲的“克制”: 除了反坦克导弹,还有一些高科技概念也在挑战坦克的传统优势。例如,定向能武器(激光、微波武器)如果能够成熟并大规模部署,理论上可以烧毁坦克的传感器、光学设备,甚至穿透装甲。虽然目前距离大规模实战还有距离,但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这是否意味着坦克将被淘汰?

绝对不是。 坦克之所以能成为地面作战的核心力量,是因为它提供了目前其他任何平台都难以完全替代的独特组合:

1. 强大的火力输出: 坦克的火炮是其最核心的优势。它能提供其他地面载具(如步兵战车)无法比拟的远距离、高精度、高穿深和高毁伤的火力,能够有效摧毁敌方装甲目标、坚固工事,并为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

2. 卓越的防护能力: 虽然面临挑战,但坦克的装甲依然是其最重要的生存手段。先进的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主动防护系统(APS)等,都在不断提升坦克的抗打击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武器系统能像坦克那样,在承受直接命中后依然能保持战斗力。

3. 优秀的机动性与战场适应性: 坦克拥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和履带,使其能在多种地形上(包括泥泞、沙地、越野)保持良好的机动性,这对于快速部署、阵地转换和追击敌人都至关重要。

4. 战术的集成性: 坦克不仅仅是一个武器平台,它更是地面作战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它能与步兵、炮兵、空中支援等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坦克的出现,往往能极大地提升整个地面部队的战斗意志和作战效能。

未来的坦克会走向何方?其“作用”将如何演变?

与其说坦克的作用被“削弱”,不如说它的角色在 “升级”和“重塑”。未来的坦克不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简单放大版的坦克,而是会朝着几个方向发展,以应对新的挑战并发挥新的作用:

1. 智能化与网络化: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未来的坦克将更加“聪明”。
战场态势感知: 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包括红外、雷达、激光雷达等),能实时绘制周边环境三维地图,探测隐蔽目标,并与战场其他平台(无人机、步兵、友邻坦克)共享信息,形成一个“传感器融合”的网络。
协同作战: 坦克车组能通过网络与无人僚机、侦察无人机、甚至弹药库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人机协同”甚至“车车协同”。例如,坦克探测到目标,可以指挥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反之,无人机发现目标,可以引导坦克进行炮击。
自主化/半自主化: 尽管完全无人驾驶的坦克离实战还有距离,但部分自主功能(如自动目标识别跟踪、导航、规避障碍)会集成进来,减轻车组人员负担,提高反应速度。

2. 防护能力的持续进化:
更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APS): 不仅能拦截来袭的动能弹药和破甲弹,还能应对末敏弹等更复杂的威胁,甚至可能具备干扰敌方制导的能力。
隐身与低探测技术: 通过改进的装甲材料、涂层、车体设计,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红外信号和声学信号,使其更难被发现和锁定。
非对称对抗的防护: 考虑如何应对无人机集群攻击,例如装备高能激光武器进行反无人机,或者通过更强的电子战能力干扰敌方无人机的通信和控制。

3. 火力模式的多样化:
主炮的升级: 可能仍然是滑膛炮,但会集成更先进的弹药,如电磁炮弹(虽然目前技术挑战巨大,但代表了未来方向),或更强的智能化弹药,具备自主寻的、空中引爆等能力。
副武器的强化: 集成更多不同类型的导弹发射器(如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甚至小型无人机发射器,使其具备更强的全方位作战能力。

4. 人机协同与减员化:
减少乘员: 从传统的4人乘组向3人甚至2人乘组发展,通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来弥补人力的减少。
“坦克指挥官”的角色重塑: 车组人员更侧重于信息处理、战术决策和与外围单位的协调,而非纯粹的机械操作。

5. 模块化与适应性: 坦克的设计会更加模块化,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快速更换不同的武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或防护模块,以适应不同战场环境和作战任务。

结论:

坦克的“作用”是否会被削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作用”。如果指的是其作为战场上唯一决定性的、难以被替代的地面力量,那么答案是肯定的,它的相对重要性会被稀释。但如果指的是它作为提供强大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一体化平台的能力,那么它在未来依然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是这个角色会更加强调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

未来的坦克不会是那个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孤军奋战的大家伙,而是会成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与各种无人平台深度融合的“节点”,是地面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型火力心脏”,但它需要不断进化以适应一个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危险的战场。它的生存与发展,将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将自身融入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战争生态系统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坦克维护麻烦,造价高还需要自行高炮之类的东西保护,将来会不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user avatar
感觉坦克维护麻烦,造价高还需要自行高炮之类的东西保护,将来会不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坦克的未来,这是一个让军迷和军事战略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它会不会被“削弱”,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其演变和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确“削弱”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如果指的是坦克在战场上的绝对地位、生存能力或是其在整体军事力量中的不可替代性,那么我们可以说,未来.............
  • 回答
    美国海军陆战队“瘦身”战略:告别艾布拉姆斯坦克,拥抱未来战场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宣布了一项重塑其力量结构的重大转型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莫过于裁撤其所有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作战单位。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海军陆战队战略重心的一大转变,也引发了外界关于未来战争形态和陆战队角色的广泛讨论。为何是M.............
  • 回答
    说起来,这现代坦克和古代的重装骑兵,乍一看似乎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战场上的“硬茬子”,冲锋陷阵的主力。但要是细究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更多是表面的,而它们在战争中的实际作用和承载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咱们先说说那古代的重装骑兵。你想啊,在冷兵器时代,一套全套的盔甲,那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 回答
    在如今充斥着各种现代战争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确实能感觉到,那些曾经作为战争象征的钢铁巨兽——坦克,以及呼啸而至、改变战局的导弹,还有那在无形中操纵一切的卫星,它们的作用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被“稀释”了。我们先来看看坦克。在老一辈的战争故事里,坦克往往是主角,是战场上的绝对焦点。一辆坦克集群的冲锋.............
  • 回答
    设想一下,这十辆现代坦克,像是从未来跌落的钢铁巨兽,突然出现在一战的泥泞战场上。这可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会对整个战争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甚至可能缩短战争进程,或者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结束。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现代坦克”的定义。 如果我们说的是诸如M1 Abrams、豹2这样的主战坦克,那.............
  • 回答
    面对周边国家装备的第三代坦克,中国此前现役的数千辆59式坦克(以及其各种改进型号)在现代战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坦克数量庞大,但其技术水平与第三代坦克存在显著代差,这使得它们在正面高强度对抗中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被视为“炮灰”。然而,在特定的战术场景和运用方式下,它.............
  • 回答
    关于虎王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讨论,更触及了战争形态、战略战术以及后勤维护的方方面面。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试着剥掉那些冰冷的AI痕迹,还原一个更接地气的分析。虎王坦克的“高傲”与“现实”:技术层面的审视首先得承认,虎王坦克在设计之初,那绝对是当时的“技术.............
  • 回答
    解放战争的硝烟中,钢铁洪流虽然不是绝对的主角,却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时,国共两军的装甲力量都相对薄弱,但其在关键战役中的作用,足以改变战局的走向。国民党军队的装甲部队:起步较早,但装备和运用存在局限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后期及战后,接收了不少美械装备,其中也包括一些装甲车辆。他们的装甲部队主要由战车.............
  • 回答
    坦克作为陆地上的钢铁巨兽,其真正威力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在精心策划和严密指挥下的集团作战中得以充分展现。 想象一下,战场上不再是孤零零的几辆战车横冲直撞,而是一支由数百甚至数千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协同作战,压倒一切。 这才是坦克的集团作战,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体系。一、 精心策划:战术的基石集团作战绝.............
  • 回答
    将20毫米机关炮作为坦克主炮,这绝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甚至可以说是对传统坦克设计思路的一次颠覆。但要评估它的战术价值,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简单地说,它带来的“战术价值”恐怕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绝非简单的“大”或“不大”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坦克主炮的核心任务是什么。传统上,坦克主炮承.............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一个隐秘又普遍的角落。作为一名北大的本科生,回老家面对一个三本的同学,想要坦然说出自己的学历,这件事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难度,毕竟事实就是事实。但真正到了那个情境,你会发现,中间横亘着一道不易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心理鸿沟。这不仅仅是关于文凭的数字,更关乎从小到大被社会.............
  • 回答
    坦比哀多的建筑家伯拉孟特(Bernardo Rossi)之所以只留下一个为人所知且至今依然令人赞叹的作品——圣母玛利亚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Assunta),这背后并非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伯拉孟特当时的时代背.............
  • 回答
    T55坦克,一款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将,即便经过现代化改装,在如今的俄乌战场上能否发挥作用,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要回答它,我们得先把它拉到现代战争的背景下,看看它到底还剩下几分功力,又能对得上哪些“对阵”。首先,得明白现代化改装能给T55带来什么。想象一下,一辆原汁原味的T55,就像一位身.............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作战与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战争”打法,虽然核心目标都是依靠装甲力量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目标,但两者在实际操作、战术理念和技术支撑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现代主战坦克作战已经从“铁甲洪流的正面冲撞”演变成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精确化的立体战争的一部分”,其打法不再是孤立的。.............
  • 回答
    以色列梅卡瓦4(Merkava Mk. IV)主战坦克的防护力是其设计中的一个核心亮点,也是其享誉坦克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您提出的评价:“坦克界,搭载步兵能力最强;在步兵战车界,坦克作战能力最好?” 这个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恰当的,并且非常能抓住梅卡瓦4的设计理念和特点。下面我们将详细展开分析: 以.............
  • 回答
    提到“超级大坦克科比”这个名字,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一位相当有个人风格的网络作者,尤以在一些文学、科幻、奇幻类论坛和平台上的活跃而闻名。虽然他可能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那样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或者出版物,但在特定圈子里,“超级大坦克科比”绝对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符号。要详细讲述这位作者,咱们得从他名字的.............
  • 回答
    坦克300 邀请杨笠做宣传,这件事儿一出来,网上就炸开了锅。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坦克300 这车是个啥定位。它主打的是硬派越野,外观设计很复古,一股子粗犷、硬朗的味道。它的目标客户群体,很多是喜欢户外探险、追求个性表达,年龄段可能也偏年轻化一些。这群人,尤其是男.............
  • 回答
    坦克的内部空间,这可不是一个能用“大”或者“小”就能简单概括的,它更像是一个精密、紧凑的工业艺术品,为了塞下各种机械、电子设备以及乘员,内部空间的设计可谓是“寸土寸金”。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你要知道,坦克内部并非是一个空旷的大房间。它被各种结构件、管线、弹药架、储物格分割.............
  • 回答
    坦克的诞生,绝非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在历史洪流中,各种力量相互碰撞、演化,最终促成的必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20世纪初,审视那个时代的战争形态、技术发展,以及那些深谋远虑的头脑。前工业化战争的瓶颈:步兵的困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尽管火器在不断进步,但战术层面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的.............
  • 回答
    坦克装甲的未来:主动防护技术的飞跃与挑战坦克,作为陆地战场上的钢铁巨兽,其生存能力的关键在于其装甲防护。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反坦克武器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被动装甲(如均质钢装甲、复合装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面对着动能穿甲弹、破甲弹(如串联式破甲弹)以及更先进的攻顶武器,坦克的装甲厚度似乎永远无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