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海军陆战队转型宣布将裁掉所有M1A1 Abrams坦克作战单位?

回答
美国海军陆战队“瘦身”战略:告别艾布拉姆斯坦克,拥抱未来战场

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宣布了一项重塑其力量结构的重大转型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莫过于裁撤其所有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作战单位。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海军陆战队战略重心的一大转变,也引发了外界关于未来战争形态和陆战队角色的广泛讨论。

为何是M1A1?历史与现实的考量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作为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主力装备,以其强大的火力、防护和机动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无论是实战还是演习,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海军陆战队而言,它的装备序列中一直是M1A1。此次裁撤,并非意味着对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全盘否定,而是针对其特定型号和在海军陆战队现有体系中的定位进行调整。

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现代化升级的需求与成本: 尽管M1A1是一款经典坦克,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性能已相对落后于更新的M1A2 SEPv3等型号。如果海军陆战队要维持坦克部队的现代化,就必须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升级。考虑到海军陆战队整体的现代化转型和资源分配的压力,选择逐步淘汰M1A1,并可能以其他新型装备或能力来弥补,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选择。

战略焦点的转移: 近年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略重心日益转向“濒海作战”和“分布式作战”概念,尤其是在应对印太地区潜在冲突的背景下。这种作战模式强调部队的灵活性、快速部署能力以及在复杂、高对抗环境下进行渗透和分布式行动。重型、高消耗的装备,如坦克,在需要大规模两栖登陆和分散部署的场景下,其部署难度和后勤保障压力都会显著增加。

新兴威胁与能力的需求: 在现代战场上,传感器、无人机、网络战以及精确制导弹药等非对称威胁日益突出。海军陆战队需要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能够应对这些新兴威胁的能力建设上,例如先进的远程火力支援、无人系统、电子战能力以及信息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坦克的传统优势在于正面作战和装甲突破,但在某些未来场景下,可能需要更具“巧劲”而非“蛮力”的解决方案。

“2030部队”(Force Design 2030)计划的深化: 此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公布了“2030部队”计划,旨在对部队进行全面现代化和重组,使其成为一支更具适应性、更适合未来战争的“分布式陆战力量”。裁撤M1A1是该计划在装备层面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旨在优化部队结构,使其更能适应远程火力支援、反舰能力、以及对敌方关键节点进行打击等任务。

裁撤M1A1的影响与替代方案

裁撤M1A1坦克部队,无疑将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陆上作战能力方面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装甲突击能力将有所削弱。然而,海军陆战队并非因此而放弃陆上作战,而是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和强化其能力:

转向更轻便、更具战略机动性的装备: 海军陆战队可能会更加依赖轻型装甲车辆,如两栖突击战车(ACV)、中型战术车辆,甚至是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HMMWV)的改进型。这些装备更易于两栖登陆和快速部署,也更能适应海军陆战队强调的“濒海”作战环境。

加强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和炮兵的协同: 坦克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裁撤坦克部队后,海军陆战队可能会更加依赖其航空兵(如AH1Z蝰蛇攻击直升机、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火炮系统,以及海军舰艇的火力支援,来弥补火力上的不足。

发展新的远程打击能力: 海军陆战队近年来一直在投资发展远程精密打击能力,例如“制海权”(Naval Strike Missile)等反舰导弹系统,以及长程精确火力(LRPF)等。这些能力旨在为部队提供更远的打击半径和更有效的威胁压制能力,尤其是在应对海上和陆地上的敌方军事力量时。

强化无人系统和网络战能力: 未来的战场将是高度信息化的,无人系统和网络战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军陆战队将加大对无人侦察机、无人攻击机、无人地面车辆以及网络攻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升其在信息优势和战场感知方面的能力。

对未来战争的启示

美国海军陆战队这一转型举动,也为我们思考未来战争的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国竞争”下的军事转型: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各国都在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军事战略和装备。海军陆战队聚焦于“濒海作战”和“分布式作战”,正是为了应对区域冲突和日益复杂化的安全挑战。

装备的“适配性”而非“优越性”: 未来战争可能不再是简单地追求最重型、最先进的装备,而是更强调装备与作战理念、作战环境以及任务需求的“适配性”。轻便、灵活、易于部署和协同的装备,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比重型装备更具优势。

跨军种、跨领域的联合作战: 在未来的作战中,海军陆战队的转型也意味着它将更加依赖与其他军种(尤其是海军)的协同,以及与其他领域的专业能力(如网络、情报)的融合。

总而言之,美国海军陆战队裁撤M1A1坦克作战单位,是其适应未来战争挑战、深化“2030部队”计划的重要一步。这并非是对传统装甲力量的完全否定,而是基于战略调整、技术发展和作战环境变化的战略性选择。它预示着未来陆战队将更加轻盈、敏捷、更加依赖信息技术和联合作战,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USMC开始转型的结果

以前的USMC是什么,有坦克,有飞机,出去基本就是小陆军,陆军能干的他基本都能干,而美国人也确实是这么用USMC的,阿富汗,伊拉克都能看见两足自行牲口的身影,但现在呢?

大人,时代变了。

美国的敌人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咱,随着美国全球力量的收缩,各个军种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作战方针和目标。

到了USMC这是啥呢,削减一些没必要的单位,毕竟你不肯能指望陆战1师集体登陆上海吧,USMC的作战方针返璞归真,夺岛抢滩,那留着坦克就没啥用了,节省下来的钱给别的武器,这里我引用 @剪水鹱 剪大的文章。


御林军计划到 2030 年撤销其全部执法营 Law Enforcement Battalions,坦克营 Tank Battalions,架桥连 Bridging Companies,将步兵营从 24 个裁减至 21 个,身管火炮炮兵连从 21 个压缩至 5 个, 两栖战车连从 6 个瘦身到 4 个,每个闪电 II 中队的 F-35B/C 数量从 16 架减少到 10 架,人员数量减少 1.2 万人。节省下来的资金拟投向远程精确打击,ISR,无人系统,高生存力网络等领域以对抗某不可名状之国。远火编制将增加 300%。



咱不能光看人裁坦克,人还裁了炮兵,连步兵营都裁了,USMC这是要把兵员散开,打“麻雀战"

袭扰战,人不和你玩正面对刚了。

所以怎么看待,很简单,这是USMC作战思想转变的象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海军陆战队“瘦身”战略:告别艾布拉姆斯坦克,拥抱未来战场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宣布了一项重塑其力量结构的重大转型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莫过于裁撤其所有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作战单位。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海军陆战队战略重心的一大转变,也引发了外界关于未来战争形态和陆战队角色的广泛讨论。为何是M.............
  • 回答
    美媒近期爆出美国海军陆战队正酝酿一场“脱胎换骨”式的重大转型,核心目标直指“应对中国崛起”。这个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内部一系列信号和动作的解读。理解这一转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背景下,特别是印太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以及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发展。为何海军陆战队会成为.............
  • 回答
    美媒《华尔街日报》爆料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台湾进行秘密活动至少已有一年,但美国和台湾的官方对此均未给予明确回应。这一消息的曝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解读,同时也为原本就复杂敏感的台海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事件本身:《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引述了匿名美国官员的说法,指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小型单.............
  • 回答
    这是一件令人深感痛惜的悲剧。刘美芸,一个19岁的年轻生命,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却以如此令人震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疑问和哀伤。要理解和看待这起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尽量还原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正视海军陆战队高强度训练和严.............
  • 回答
    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提出的以私掠许可证形式破坏中国海上商路的建议,这无疑触及了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其背后逻辑和潜在影响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 and Reprisal)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含义。这种许可证最早可以追溯到1.............
  • 回答
    关于《叶问4》中出现的这种武打情节,确实是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让人玩味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有点“不合常理”的设定。首先,得承认,《叶问4》的剧情设计,尤其是最后的几场打斗,带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在展现武术本身的高低,更多的是在借武术来表达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咱们.............
  • 回答
    美团因垄断被重罚34.42亿元的事件,是中国反垄断执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反映了国家对平台经济领域市场公平竞争的严格监管,也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的复杂性与挑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影响及意义: 一、事件背景:美团的市场地位与垄断行为1.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 回答
    2021 年 1 月初,美股市场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散户大战空头”事件,主角是零售商游戏驿站(GameStop,股票代码 GME)。这场事件不仅在金融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科技与金融融合、普通人力量崛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场大战的前因后果、关键要素和深远影响: 一、 前情提要:游.............
  • 回答
    美副国务卿(通常指负责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或主管某个区域事务的副国务卿,此处我们假设是指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因为此类访问级别通常由该职位执行)选择在特定阶段访台,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决策,背后涉及多重考量和信号传递。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访台的背景与.............
  • 回答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关于“中俄盟友加起来还不到10个”的说法,是一个相当有争议且值得深入分析的表态。为了全面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一、 字面含义与意图: 字面意思: 奥斯汀的表述直接指出,在当前国际格局下,能够被明确定义为中国和俄罗斯的“盟友”.............
  • 回答
    王兴评价华为:“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与特斯拉旗鼓相当”:一次引人深思的比较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一评价,无疑在科技界和商业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将华为和特斯拉这两个在各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的公司进行比较,并且用“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两个关键词来衡量,本身就极具话题性。要理解这个评价的含义和潜在的深层意图.............
  • 回答
    美驻华使馆官方推特使用经过 PS(Photoshop)处理的照片来“污蔑”中国,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详细看法:一、 什么是“污蔑”以及这种行为的潜在动机: “污蔑”的定义: 在这里,“污蔑”指的是通过歪曲事实、夸大其词或完全捏造信息来损害特定对象.............
  • 回答
    美媒关于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原因的报道,即“死于心脏病和体内毒物,警察的控制只是一个诱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美媒报道的来源和性质:首先,需要明确是“美媒”的报道。这通常指的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引用的信息,最主要的信息来.............
  • 回答
    SpaceX 的星链(Starlink)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导致中国空间站两次采取紧急规避措施,这是一个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太空安全、国际合作以及负责任太空行为的深入讨论。事件经过的详细解读: 第一次事件(2021年7月1日): 发生背景: 当时中国空间站“天宫”.............
  • 回答
    美团与快手战略互联互通合作:深度解析与影响展望美团与快手近日宣布达成战略互联互通合作,美团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此举无疑是数字生活领域的一项重要动态,预示着平台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用户的生活服务场景将更加多元和便捷。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对此次合作进行深度解析,并展望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
  • 回答
    美国海军对“科罗拉多”号核潜艇(USS Colorado SSN788)的正副舰长进行解职,并声称对其“失去信心”,这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尤其是在涉及到核潜艇这种高度敏感和重要的军事资产时。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事件背景: 事故发生与调查: “科罗拉多”号核.............
  • 回答
    关于美媒公布长达半小时视频,声称“弗洛伊德事件反转”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需要强调的是,“反转”的说法本身在很多严肃的媒体和法律分析中是受到质疑的,并且弗洛伊德案件的定罪是基于多方证据的综合判断。然而,为了更详细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解释为何会出现“.............
  • 回答
    美一好公司创始人林文钦先生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后不幸逝世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这不仅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也暴露了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解读:事件经过回顾: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1年8月12日,美一好公司创始.............
  • 回答
    关于美墨边境墙疑似被飓风“汉娜”吹倒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背景、细节、影响以及各方的反应。事件背景: 飓风“汉娜”: 2020年7月,强大的飓风“汉娜”登陆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沿海地区,并一路向内陆推进。该飓风带来了强风、暴雨和潜在的洪水。 美墨边境墙:.............
  • 回答
    “美团要整体变为黄色”这个说法,在当前阶段更像是一个概念性的、愿景性的或者象征性的描述,而不是一个已经实施或即将落地到所有产品和业务线的具体战略。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这个“变黄”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一、 “黄色”在美团品牌中的象征意义:首先要理解,黄色一直是美团品牌的核心视觉元素之一。 品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