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天皇在幕府时期没什么权力也不能处理朝政,那他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回答
幕府时期,日本天皇确实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虽然名义上仍是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早已旁落到幕府将军手中。天皇的日常,更多地是围绕着维持传统、履行仪式以及在精神层面发挥象征性作用。

想象一下,日本从镰仓时代开始,政治中心就逐渐从京都转移到武士掌权的地区,比如镰仓、京都(但幕府设在京都附近)、再到后来的江户。天皇虽然仍然居住在京都的皇宫(通常是内里),但他的生活方式和职责,与之前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

一、 维系传统与宗教仪式

天皇最核心的职责,可以说就是“事神”——侍奉神明,并主持各种重要的祭祀活动。日本的皇室本身就与神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天皇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承担着维系国家与神灵沟通的责任。

祭祀活动: 每天、每月、每年都有无数大小不一的祭祀。这些祭祀有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有的是为了纪念先祖,有的是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天皇需要亲自参与,诵读祝词,献上祭品。这些仪式延续了千年,是皇室存在的基石。你可以想象,即使是没有实际政务,这些宗教职责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执行。
神事(Kamidana):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皇宫内的神龛(神棚)也是需要每日早晚敬拜和打扫的。虽然这可能不会由天皇亲力亲为,但宫中的女官或近侍会负责,而天皇的精神层面是与之相连的。
节庆活动: 日本传统的节日,如正月(新年)、盂兰盆节等,天皇都会举行相应的仪式。这些节日也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天皇的参与,更是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延续。

二、 象征性的政治活动与文化传承

虽然没有实权,但天皇的“存在”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接见使者: 幕府将军在处理重大事务时,有时也会派遣使者前来拜见天皇,汇报情况,甚至请求天皇的“敕许”(允许)。虽然这更多是一种形式,是幕府对天皇权威的一种“姿态”,但天皇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接见这些使者,并作出回应。
赐予官位: 在一些情况下,幕府还会依照惯例,请天皇赐予特定的官位,尤其是那些象征性的、与幕府官员身份相关的职位。这是一种对幕府权力合法性的“背书”,天皇也需要履行这一职责。
文化艺术的守护者: 皇室一直是日本文化艺术的中心。天皇本人常常是文人雅士,他们会吟诗作对,学习书法、绘画,甚至参与和歌的创作。皇宫内有专门的学问所,天皇会在这里接受教育,学习经史子集,还有一些传统艺术。宫中也常举行和歌会、蹴鞠等雅集。天皇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文化活动的载体。
指导和劝诫: 偶尔,天皇也会通过一些方式,对幕府的政策或行为进行“劝诫”或“指导”,尽管这种影响力非常有限。这些“劝诫”往往以书信、诗歌或者间接的方式传达,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影响。

三、 宫廷生活与日常起居

脱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天皇的生活依然是严谨而规律的,遵循着皇室的礼仪和传统。

作息规律: 皇室成员的生活,即使在权力衰微时期,依然是有严格的作息规定的。起床、用膳、学习、祭祀,都有固定的时间。
饮食: 天皇的饮食也十分讲究,遵循着传统的神道教饮食禁忌和时令。每一次的进食,都可能伴随着简单的仪式。
学习与教育: 天皇会接受来自宫中师傅的教导,学习历史、文学、礼仪、书法、绘画,甚至包括一些军事战略的知识(当然,这更多是理论层面)。
与宫廷人员的互动: 天皇身边有大量的宫廷官员、女官、侍从等。他需要与这些人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处理宫中的事务,比如人事安排、物品管理等。

四、 幕府时期的特殊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幕府时期,天皇的处境也会有所不同。

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日本曾出现过南北两个天皇,政治上的混乱和斗争也间接影响了天皇的生活。
后期(江户时代): 到了江户时代,幕府的统治已经相对稳固,天皇的“无权”地位也更加明显。此时,天皇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国家象征”和“文化守护者”的存在。幕府将军会定期派遣使者(如“勅使”)前往京都,参与重要的祭祀,并向天皇汇报政务。天皇的生活也相对安定,更多地集中在文化和宗教活动上。

总的来说,幕府时期的天皇,就像一个被供奉起来的、精神上的“国魂”。他们不再是挥斥方遒的政治家,而是承载着千年历史、维系着民族精神图腾的“活着的传统”。他们的日常,是为神明服务,为传统仪式操持,为日本文化传承添砖加瓦,并在必要的时候,以象征性的方式,与世俗权力进行联系。这是一种在权力之外,却又无处不在的存在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并不是不理朝政,事实上恰好相反。

很多天皇对时政了解的一清二楚,只是他无能为力而已。抛开幕府那边不谈,朝廷里那些公卿们玩政治斗争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比如德川幕府时代最后一任天皇孝明天皇。

这人14岁登基,在位21年,死时35岁,对当时国际形势了解的一清二楚,甚至懂一点西洋医术。

然而在黑船来航之后他还是迫于保守派的压力而宣布禁止西洋医术。

面对幕府以及九条关白的压力,孝明天皇感慨道:

実に嘆息に堪へざる事、時勢悲しむ可し、悲しむ可し


后来1863年8月18日,孝明天皇拉上长州藩尊王攘夷派搞了一个818政变。准备趁着去大和国巡查的机会离开京都,跑到其他地方成立讨幕军。

然而有25仔把计划泄露出去了,被支持公武合体的萨摩藩等反对派直接派兵把皇宫围个水泄不通,强行把孝明天皇给扣住了,还流放了一大票向着孝明天皇的公卿并赶跑了长州藩的人。原本应当作为里应外合的天诛组(天诛组是一群以激进派公卿为首,以私人名义赶来支援天皇倒幕的脱藩武士)直接被卖,约1000多人全军覆没,主帅吉村寅太郎挥刀自尽(此人是土佐勤王党出身,曾经武市瑞山的手下)。

最后逼的得孝明天皇赶紧写检讨书甩锅:

真実朕之趣意不相立、誠我儘下出叡慮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幕府时期,日本天皇确实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虽然名义上仍是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早已旁落到幕府将军手中。天皇的日常,更多地是围绕着维持传统、履行仪式以及在精神层面发挥象征性作用。想象一下,日本从镰仓时代开始,政治中心就逐渐从京都转移到武士掌权的地区,比如镰仓、京都(但幕府设在京都附近)、再到后来的江户.............
  • 回答
    关于日本幕府时代将军在权势达到顶峰时为何没有废黜天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并非简单的“不敢”或“因为什么”,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结果,涉及政治、宗教、文化、历史传承以及幕府自身的稳定需求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天皇在日本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自古以来,天皇就被视.............
  • 回答
    日本幕末,围绕着“尊王攘夷”和“开国”两大思潮的碰撞,列藩之间的暗流涌动,绝非仅仅是长州、萨摩、土佐这“三大藩”的角力。虽然这三藩因其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以及政治主张的鲜明性,成为了幕末史舞台上最耀眼的几颗星,但其他许多藩国,尤其是那些打着“尊王”旗号的藩国,也在各自的轨道上,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场深.............
  • 回答
    东周天子未能像日本天皇或罗马教皇那样演变出一种长久而强固的“精神权威”或“象征性统治”,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如果我们尝试用一种更接近历史叙述的口吻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入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幕府时代日本天皇”和“罗马教皇”这两种存在形式的特质。日本天皇,尤其是.............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都有不小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构成他们一日三餐的基本要素,却有着相对稳定的脉络。我尽量用一种接近亲历者的口吻,为你还原那个时代人们的餐桌景象。朝食:唤醒一天的开始说起早饭,那绝对是最“朴素”也最“重要”的一顿。通常来说,这时候的食物以米饭为主,但.............
  • 回答
    假如历史的车轮偏离了既定的轨道,镰仓幕府在蒙古的铁蹄下覆灭,元朝的统治得以在日本生根发芽,那么这片古老的土地,或许会以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被称呼。首先,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最直接的称谓很可能会是 “大元属国” 或 “元朝日本行省”。这与元朝征服其他地区后的命名方式如出一辙。例如,被征服的高丽王朝.............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日本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平安时代末期,以及那个颠覆传统的时代是如何孕育出镰仓幕府的。首先,我们得知道,在镰仓幕府建立之前,日本的权力中心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京都。京都,也就是当时的平城京和后来的平安京,是天皇的居所,也是中央政府——朝廷的所在地。朝廷掌握着名义上的最高权力,.............
  • 回答
    日本天皇虽然鲜少公开露面,更不必说与普通民众频繁互动,但他能够持续保有在日本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原因绝非单一个体性的亲和力或个人魅力,而是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国家象征的特殊定位。首先,天皇在日本的地位是一种超越政治的“精神象征”。自明治维新以来,天皇被确立为国家的象征,这意味着他不再是实.............
  • 回答
    在日本天皇即位大典晚宴上,欧洲各国国王佩戴在脖子上的通常是他们国家授予的最高勋章(Grand Collar),也称为项链式勋章(Collar of a Sovereign Order)。这些勋章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国家元首或国家最重要的象征,代表着授予国家对其公民或外国元首的最高荣誉和信任。以下是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国家主权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从英国、日本和泰国这三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政治传统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前提:在绝大多数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然而,国家元首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最高代.............
  • 回答
    日本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受到了显著的冲击,尽管其具体表现和应对方式与德国存在一些关键差异。理解这些差异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日本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其独特的国际地位。日本在大萧条时期的影响:大萧条对日本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出口大幅下滑与经济衰退: .............
  • 回答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溃沙俄,的确是其近代史上的一项辉煌成就,也是亚洲国家首次在现代化战争中战胜西方强国。然而,到了二战后,日本却在与苏联的对抗中节节败退,最终几乎可以说完全失去了与苏联抗衡的能力。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战略、军事、经济、政治和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 日俄战争胜.............
  • 回答
    日本在互联网创新方面是否已完全落后中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两国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优势、劣势以及一些关键的指标。历史与现状的对比:为何会产生“落后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近十几年里,中国在互联网创新.............
  • 回答
    1945年日本战败,到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署的这段时期,日本对台湾是否拥有主权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历史事实和政治现实的诸多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这段时间内日本的法律地位、台湾的实际管辖权以及相关国际条约的效力。战败与主权的丧失:日本的法律地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 回答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天皇明治天皇确实实行了节俭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日一餐,并将省下的钱款用于支持军队建设。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日本被视为一种崇高的精神体现,尤其是在对外扩张的背景下,更是被广泛宣传和赞扬,以期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天皇的节俭与军事投入:一种象征与号召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正处于一个国家.............
  • 回答
    日本政府在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后,推出一个以“放射性氚”为原型的吉祥物,这件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令人费解且可能适得其反的宣传策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吉祥物出现的时间点和背景。在历经了多年的讨论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切下,日本政府最终做出了排海的.............
  • 回答
    关于日本未来是否会沦为一个“失败国家”(Failed State),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避免简单化的结论,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失败国家”这个概念。通常意义上,“失败国家”指的是一个国家由于其无力或不愿意承担其.............
  • 回答
    日本是否会在美国的庇护下走向军国主义,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安全以及国民情感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审视几个关键的因素,并避免简单化的结论。首先,我们必须回到二战后的历史背景。日本战败后,在美国主导的占领下,被剥夺了发动战争的权利,并通过了和平宪法,尤其是其.............
  • 回答
    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虽然战争本身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暴行,但正如任何历史时期一样,也存在着一些人性光辉的个体和事迹。这些事例往往在黑暗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它们提醒我们,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善意和良知依然可能闪耀。以下是一些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方面展现人性尚存的个体和事迹,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一、良.............
  • 回答
    关于日本扩军和中国裁军这一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两国国防力量的此消彼长,更折射出两国不同的战略考量、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因素。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的“扩军”表现。要理解日本的“扩军”,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传统的、以侵略为导向的军备扩张。自二战以来,日本奉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