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当时苏联也有原子弹。实际上,在美军暗示要使用原子弹之后,最害怕的既不是中国也不是朝鲜,而是一大票西欧国家。当时,中国都还没怎么说话,英国就已经派人过去跟大哥一定要冷静,你这么玩整个欧洲都得被你拉下水。
另外,当时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欧洲,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而苏联强大的武装力量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整个欧洲。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二战中,共产主义观念广泛传播,以至于在二战后期的十几年内,各国的共产党都迅速崛起。比如在法国,法国共产党拥有80多万党员,是当时的法国第一大政党。在意大利,共产党有170多万人。至于英国,偏左翼的工党都已经开始执政了……如果苏联真的动手,整个欧洲很有可能在几个星期内就全部变红。到那时候,说不定美国国内的共产党都会开始夺权了。
第二,志愿军极高的战术素养限制了战术核武器的使用。朝鲜的地形多山,这本就限制了核武器的威力,再加上志愿军在很多地方都与美军和韩军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态势,如果美国坚持要扔原子弹,势必也会杀伤大量的自己人。
第三,第一代领导人的强硬态度使战略核威慑破产。从实际战争的角度来说,朝鲜战争时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并不成熟,核武器的发射主要还是靠空投。既然要靠空投,那美军就必须派飞机进入中国领空,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搞不好还有可能飞机被打下来,连人带弹一起落到中国。另一方面,核武器威力最大的时候是还没发射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核威慑”。面对核威慑,你后退一步,也就彻底输了。
这就跟两个人打架一样,甲举着刀对乙说你不给我钱我就砍死你。乙如果说你要不砍你就是孙子,那甲的刀也就成了一块什么用也没有的烂铁。可如果乙说大哥别生气、有时好商量,那接下来要多少钱,可就是甲说了算了。而当时的毛泽东,面对美国的核威慑,也直接点破了本质,说“核武器就是用来吓唬人的”,甚至还说要大打核战争。这种态度,搞得美国也懵逼了——这世界上还有这么不怕死的?
第四,即便以上几点都没问题,使用后出现了核扩散怎么办?朝鲜可是紧挨着中国与苏联的,而且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几个大城市,也都在这附近。如果美军使用了原子弹,但原子弹爆炸后的大量污染物飘到了苏联境内,苏联会放任不管?
一票答案都没说到点子上。
第二次战役后,杜鲁门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明确表示,美国将要使用原子弹。但是,消息一经发布,还没等中苏抗议,英国首相艾德里第一个反对。为了表示反对的决心,他为此事甚至专门跑去美国见杜鲁门,当面劝阻杜鲁门的打算。
原因很简单,当时欧陆的军力对比严重失衡,苏军强大的陆军战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平西欧,而苏联在1949年也有了原子弹。
万一美国在这边儿扔原子弹,苏联的原子弹虽然因缺乏投送工具扔不到美国本土,但是他可以以打击美国在欧洲驻军为名报复性的在欧洲扔原子弹,这样倒霉的就是整个西欧。
其实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的扩大化打击方案,像登陆大连、使用原子弹、第七舰队配合国军在东南沿海登陆等等不被美国政府所许可,就是因为苏联在欧洲的强大的陆军实力和手里有原子弹。美国怕真打急眼了苏联人在欧洲报复,所以严格控制了朝鲜战争的规模和尺度。
你以为伟人不知道这些利害关系就会发动第三次战役?为什么主席一定要坚持打过38线,说打过38线以南一寸也是政治胜利?主席那么痛恨外国驻军,为什么要等朝鲜战争结束了才把苏联人从旅大地区“请”出去?
都是机关算尽的布局啊。
当然,换个角度说,如果朝鲜战争打不赢,你请苏联人走苏联人也不会走的。
多说一句,其实在开罗会议那会儿,委员长是被作为世界级话事人的角色邀请参会的。但是随后的豫湘桂战役,国军的精彩表现把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得直接降格。此后,英美苏都不再把中国当成一个用得着的打手,而是当成一坨烂肉,一坨吸引日本子弹的烂肉,没人指望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军人+西方的武器赶走日本人。
随后的雅尔塔会议委员长就没资格参加了,要不是罗斯福坚持,连常任理事国都捞不到。在会上,美苏私下确定了外蒙古独立的事实。
不怪人家势力,在国际政治舞台,菜就是原罪,你就活该被算计、被欺负,谁让你自己都没能力保护自己呢?指望我们保护,还能让你舒服了?
所以罗斯福也没办法,不能指望美军再像打硫磺岛一样挨个城市解放东北吧?
但是,朝鲜战争给了中国人一个机会,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伟人的决策、彭帅的指挥、志愿军的战斗力、朝鲜的地形、寒冷的气候、苏联在欧洲的威慑,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
可是这些都是怎么得到的呢,就在于老一辈领导人对于局势的准确把握。
从那之后,即使联合国合法地位被委员长占着,也没人拿他当盆菜了。中国民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期间,一共只投出了一张反对票,完全就是可以忽视的存在。没人拿它当根葱,它自己也不把自己当头蒜。
作为对比,第二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中央已经决定可以见好就收了,先不打了。可是就在这会儿,印度带着12个国家在联合国通过提议,要求交战双方停火。
主席立刻让总理召见印度大使,质问他:“为什么美军打过38线时你们不提停火?为什么作为交战方的联合国可以命令另一个交战方停火?你们这13个国家作为中立国,不是在偏袒急需时间整军的美军吗?”
所以主席立刻改变原定方针,准备攻势作战,一定要打过38线。
这个意思就是,你们事先不跟我打招呼,就别怪我不给你们面子。既然你们要求停火,我偏揍你们一顿,让你们长点记性,今后干什么事儿一定得征求我的意见,不然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就不要怪我了。
可见,有没有否决权,跟你是不是常任理事国没有必然关系。即使没有恢复合法席位,依然可以靠实力否决联合国的决议。
不仅是国际地位的提升,还迎来了苏联的全方位支援,让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朝鲜战争跟日俄战争十分相似,都是一个被轻视的东方国家在一个西方霸主的暗中支持下击败了另一个霸主,在一场不被看好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战力,确定了这个东方国家的大国地位。
两次自卫反击战,印度、越南都是苏联的准盟友、盟友,我们说揍就揍,换了别的国家你试试?
告诉你北纬17度线你不能过,你就是不能过。美国相当听话,不仅陆军不过,空军飞机还加装了告警装置,在飞过17度之后会提醒飞行员。
说话有没有分量,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都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专栏里做了一期《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打算详解一下朝鲜战争的始末,持续更新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不用核武器的主要原因是:要求使用核武器的是麦克阿瑟。
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驻日美军集团一直有一种谜样的执念,即如果中国干预朝鲜战争,那么就应该打进中国,把中共政权一起消灭掉。
但是对于麦克阿瑟的这种要求,本土的美军高层倒是看得很清楚。参联会主席布雷德利就说,“如果他得逞了,那他就会进攻中国东北,那样的话苏联将会直接援助中国,而我们将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没错,原文里这个错误的对手是指苏军)
所以从战争不扩大化的角度来看,美军最终放弃了使用核武器的考虑。并且从1951年中开始,战争不扩大化成了美军在朝鲜战场的主要战略考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