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走捷径……
省精力省时间省出来就去玩……
习惯了攒到一起搞……
没耐心没耐性没毅力
心气高,觉得自己贼牛逼
强烈的孤独感,和对众生的不屑感。
高智商的人,是属于站在最高层级向下俯视那些智商低好几个层级的大众人群,想与这些低等级人群做个交流,都得放低姿态和身段,假装自己智商与他们一样才能搭上话,可是那些低智商人群却并不认可和接纳,反而会生出鄙视之心来看待,觉得这些智商是伪装出来的假象。
高智商者只有沉迷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时候,才能感到快乐和放松,找不到有共同语言可以交流的人是一个悲剧,但却同样是幸运的,因为充满了孤独与不被理解,可以索性将所有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并且感兴趣的领域,而不需要为了讨好那些低智同类,搏其欢心而分神。所以,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都很享受被与世隔绝的痛苦历程。
焦虑症自愈
关注 @赛勃朋克2077 ,你会发现更大的世界并战胜学历自卑。
高智商的人更喜欢做质变,忽视量变,不会做低效率的事,但往往也会不踏实,所以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要么爬的很高,要么跌的很惨。
有天早上去看硅谷王川的发了个贴,看到其中一篇,他说:
1、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
2、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There is no fucking way。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我非常受触动,感觉被人打醒。感觉找到了这些年迷失的那把钥匙。我以前总有个困惑,干啥事都想走捷径,看做程序很牛,学php想21天速成,跑步想每天称体重,学英语买了《经济学人》发现毛也看不懂,写几天微博发现没人关注又不想写了。
其实各行各业的人才,都不是因为智商高,而是因为踏实的坚持,“蠢”到每天做一样的事,如果你正好又有一点智商,那你的上限就能被刷新。
后来看一个作家采访,应该是唐家三少,别人问他怎么当作家,他说多写,人家问写多少,他说先写一百万字看看感觉,大家觉得他很扯很装逼,其实不是,他自己每天写八千,风雨无阻,百万字对于他来说只是三个月的事。尽管内容很水,但一直写,现在也积累了史无前例的用户群,我刚才去查了下,唐三现在一年1.2亿稿费,高居作家排行榜头部。
这个例子非常有启发性,很多事各种折腾各种瞎搞没啥进展,回过头来一看发现踏踏实实的事没做几件。记得在一个节目上看一个高级白领介绍经验,说他小时候在把课本和练习册上所有的题都做了之前,一道复杂题都不做,大家也都知道,课本上的题老师只是布置几道,没人会全做了,完全是体力活,但是他思路很开阔,说只要保证一张卷子150分的130分基础题别错,那二十分我不要了。
后来他国内名校毕业去了斯坦福,现在在某公司研究人工智能,他说,人工智能第一法则就是“简单动作确保不能出错,然后逐步迭代,越来越复杂”。
万事一理,你想写文章,百万字写够了没;想撸铁万次往复够了没;想跑步口号震天,是不是三年都没够一百公里;想学Python 是不是论坛逛了无数到现在都没到一万行代码…
一遍问题问下来,很多事都多少都有了点B数,工作中的问题,对每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对职业技能的精进,没有一样不需要靠数量的累计和持久的学习去完成。这跟智商真的关系不大。
而聪明人往往更喜欢走捷径,捷径永远有风险,否则没风险人就都走了,那也就不叫捷径。
后来我又去王川的微博看了看,下面评论很有意思。
有人问如果写十万行代码,需要多久?
我觉得很多人这辈子都到不了这个数,高手也就三年,每天一千多行。我就回复了他,他又问,怎么能做到,我说你肯定能做到,因为程序员学编码一开始每天百八十行,后来就可以一天三千多行,这还是年轻的程序员,比现在的我睡的更少。
可能也有人问,跑步一万公里难吗?好几年前,我自己住的离公司近,每天跑一个小时,十公里,风雨无阻,周末加倍,一年攒了四千多公里吧,后来搬到离公司根远的地方,就没时间了。
可能还有人问,会不会就跟驴拉磨,一直在积累量,“质”没有突破,我觉得不会,人又不是猪,我没法告诉你会怎么突破,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肯定会突破。如果你没有别的好的套路,不如把积累一定的量作为目标。
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以前写文章让我很郁闷,写起来比微博费时间多的多,而且也不太涨粉,非常的有挫折感。
那天写完那个帖子后突然明白了,我的目标如果是提高自己那些账号的粉丝数量,那就偏离了我的初心,我是要把我知道的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进步,也为自己扩展一条路,这才是一切的初衷。
我想提高自己的水平,顺便提高用户群,就不该忽略量的积累,迷失于各种“套路”,“攻略”,坚持提供内容才是唯一正确的套路。
我决定现在每周要写五六千字的学习感想,不必发帖,不必传播,只是为了去锻炼自己。
我个人是从事医疗理论创新的,我现在做的是很多人都不理解,“你怎么天天想着法的说人家医院现在哪哪不好啊。”没错,我们的确总是在批判,但是古往今来,任何领域的进步都来自于质疑和批判,我们就是认为现行医疗局限太强,只注重疾病的治疗,忽视了个人的自主能力,现在电商、短视频、直播都已经人人营销,人人带货了,健康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能普及开来,非要等病的不行才去医院。高智商的人不会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而我们在做。
我们看现在所有的一切,意义都不大,但是再过五年回过头来,才能发现五年后的自己正是现在你的每一个行为塑造的。而这都与智商无关。
谢谢赞同的朋友,也谢谢意见不同的朋友,我们去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法,方向都是不同的,这些都很正常,我只是觉得我说的可能是最适合最多普通人的。
记住,大多数人的努力是到不了拼天赋的地步的。如果你幸运的拥有天赋,比如高的智商,希望你依然愿意脚踏实地,社会真的需要你这样的人。(当然,我也很羡慕ಥ_ಥ)
总喜欢优化流程、寻找所谓更好的方法,对传统的“笨方法”不屑一顾,即使某件事用笨方法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并且解决后这辈子再也不会经历,他们依然不愿意采用,非要用聪明脑瓜想出条“捷径”或者耗费九牛二虎之力学会某种方法学来证明自己的独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