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鲁士统一德国时,把同属于德意志的奥地利排除在外,这样的统一按说只能是半统一,为什么还叫完全统一呢?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德国统一历史中一个核心的争议点。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统一之所以被称为“完全统一”(尽管奥地利被排除在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

1. 政治与军事主导权的确立:

普鲁士是核心驱动力: 19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多个邦国组成的松散邦联(德意志联邦)。奥地利作为邦联中最强大的成员,长期以来试图主导德意志事务,但其内部复杂的民族构成和保守的政治体制,以及与欧洲其他大国的纠葛,使其难以有效推动一个现代化的、以德意志民族国家为目标的统一。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这次统一的灵魂人物。他通过高超的外交手腕和三次“王朝战争”(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成功地瓦解了奥地利的德意志领导权,并一步步将其他德意志邦国纳入普鲁士主导的框架。
排除奥地利的战略考量: 俾斯麦深知,如果将奥地利也纳入统一后的德国,将会带来巨大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 奥地利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帝国,包含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意大利人等众多民族。将这样一个帝国纳入德意志国家,不仅会稀释德意志民族的独特性,更可能引发内部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威胁新国家的稳定。
政治体制差异: 奥地利的君主制与普鲁士的君主制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其内部政治结构、改革程度以及与欧洲其他大国的关系都存在差异。
地缘政治平衡: 将拥有巨大领土和人口的奥地利纳入统一德国,会极大地改变欧洲的力量平衡,可能引发其他欧洲列强的警惕和反对。
普鲁士的控制力: 俾斯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他需要确保普鲁士在统一后的德国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引入奥地利,必然会削弱普鲁士的领导权。

因此,从实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排除奥地利是当时最现实和最有利的选择。

2. “德国”概念的界定:

“小德意志”统一模式: 普鲁士最终实现的统一,通常被称为“小德意志”(Kleindeutschland)统一。这意味着,统一的德国将不包括讲德语但政治上属于奥地利的地区。这是与历史上另一种可能存在的统一模式——“大德意志”(Großdeutschland)——相对而言的。
“大德意志”的设想: 在统一过程中,确实存在“大德意志”的呼声,即希望将讲德语的奥地利也纳入统一的德国。然而,如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模式在当时难以实现。
民族国家的逻辑: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往往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民族认同为基础。尽管奥地利大部分居民讲德语,但奥地利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国家认同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德意志民族认同。将奥地利并入,更像是吞并一个国家,而不是“统一”一个民族。

因此,从民族国家构建的逻辑来看,排除奥地利,专注于整合普鲁士和北德意志邦联以及南德意志各邦,更符合建立一个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的理念。

3. 对“完全统一”的理解:

政治上的统一完成: 尽管从地理或民族构成上看存在“未包含”的部分,但普鲁士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成功地将德国各地(除奥地利之外的)的政治体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以德意志帝国为名义的国家。这种政治层面的整合被认为是“完成了”的。
主权国家的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被宣布成立,这是一个拥有明确边界、统一政府、统一军队和统一货币的主权国家。从主权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完全”的政治实体。
历史叙事的建构: 在历史的建构和宣传中,普鲁士主导的统一被描绘成一个伟大的成就,是德意志民族千年来追求的梦想的实现。为了突出这一成就,奥地利被排除的现实往往被淡化或合理化。

总而言之,普鲁士主导的德国统一之所以被称为“完全统一”,并不是说它包含了所有的德意志人或所有的德意志土地。而是指:

政治上的统一目标得以实现: 将大部分独立的德意志邦国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普鲁士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确保了普鲁士在统一德国中的核心地位。
德意志民族国家得以建立: 创建了一个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强大的民族国家。

将奥地利排除在外,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个更稳定、更强大的德意志民族国家而做出的必然的政治选择。 尽管奥地利人至今仍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德意志文化圈的一部分,并且在一些历史讨论中,“大德意志”的理念也会被提及,但在1871年那个历史时刻,俾斯麦选择了“小德意志”的道路,并且成功地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在政治和现实意义上被认为是“完全统一”的。

你可以将此理解为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的选择,为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建设的成功,而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和排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都学过,历史上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时候,奥地利按说也是德意志的一员, 可是统一时却把奥地利排除在外,按说只能是半统一,可是为什么还算是真正的统一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德国统一历史中一个核心的争议点。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统一之所以被称为“完全统一”(尽管奥地利被排除在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1. 政治与军事主导权的确立: 普鲁士是核心驱动力: 19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多个邦国组成的松散邦联(德意志联.............
  • 回答
    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漫长而复杂的进程中,汉诺威问题无疑是一道极其棘手的难题,其处理方式深刻地反映了俾斯麦的外交手腕和普鲁士的强硬策略。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博弈、妥协与最终压制的演变过程。一、 历史的纠葛:汉诺威的独立与英德联系要理解为何汉诺威成为一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汉诺.............
  • 回答
    普鲁士之所以能在与奥地利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成为德意志统一的旗手,绝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战略抉择与历史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得深入剖析普鲁士是如何一步步积蓄力量,又如何抓住关键时刻,最终实现“小鱼吃大鱼”的逆袭。一、 坚实的经济和军事基础:在19世纪中叶,当奥地利还在庞大的帝国体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涉及到德国统一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奥地利在与普鲁士的较量中获胜并统一了德意志,那么历史的走向将截然不同,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德国和奥地利的面貌也将大相径庭。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假设情境下的可能发展:一、 如果奥地利击败普鲁士并统一了德意志,那么现在的奥地利是不是应该被.............
  • 回答
    普法战争后,德国索取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决定,它既是战胜国的权利的体现,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民族和战略考量。理解这一决定,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动因以及对德国统一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一、 索取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动因:德国索取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非仅仅是战利品心态的体现,而是多重因素共.............
  • 回答
    普鲁士统一德国,这无疑是它政治生命的高峰,一个辉煌的顶点。但历史的河流从不静止,统一后的普鲁士,其自身的去向也经历了一番复杂而深刻的转变,最终,与其说是“灭亡”,不如说是它作为独立政治实体的存在形式被悄然消融,融入了一个更大的、由它亲手铸就的帝国。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普鲁士并没有在统一德国后立即“.............
  • 回答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与清朝入关,这两个历史事件在表面上看似乎都涉及“统一”和“征服”,但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驱动因素、过程以及影响,会发现它们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将两者划等号,很可能是对历史的简单化处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一个自下而上、基于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通常指的是19世.............
  • 回答
    俾斯麦在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将奥地利排除在外,并最终未能将其纳入德意志帝国,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政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19世纪中叶,看看当时德意志地区乃至欧洲的政治格局。为何要排除奥地利?“小德意志”方案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要明白,俾斯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普鲁士.............
  • 回答
    关于你提出的“现在的初中历史书上为什么没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内容”这个问题,我想先澄清一下,并非所有现在的初中历史书上都没有关于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内容。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尤其是在那些国民历史教育重视欧洲近代史的部分,普鲁士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是会被提及的。然而,如果你发现你所接.............
  • 回答
    要讲普鲁士如何统一德意志,就不能不提那个时代背景,以及一个名叫俾斯麦的关键人物。19世纪中叶的德意志,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统一国家,而是一盘散沙,分散成许多独立的小邦国,比如普鲁士、奥地利、巴伐利亚、萨克森等等。这些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但政治上却各自为政,甚至互相竞争。在这种四分五裂的状况下.............
  • 回答
    如果没有莱茵兰地区,普鲁士的统一之路将比我们熟知的情况艰难得多,甚至可能无法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莱茵兰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根基的缺失:莱茵兰是普鲁士经济腾飞的关键引擎 丰富的资源和工业基础: 莱茵兰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工业资.............
  • 回答
    要回答“普鲁士是否真的应该统一德意志”这个问题,我们得跳出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深入理解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各方势力的考量以及统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更像是在问,历史的进程是否必然如此,又或者有没有其他可能,以及这种必然性是否带来了“好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回到19世纪中叶的德意志。那时的德意志.............
  • 回答
    普鲁士之所以能最终统一德意志,其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包含了普鲁士自身内在的实力积累,以及与其他德意志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十八世纪开始,普鲁士就展现出了与其他德意志邦国不同的发展轨迹。在腓特烈大帝的统治下,普鲁士通过一系列高效的改革,尤其是在军事和行政管理方.............
  • 回答
    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署名文章《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普京于2021年7月发表的这篇题为《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的长篇署名文章,无疑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政治文献,其发表至今,依.............
  • 回答
    看到 UOS 20 正式版在 2020 年 1 月 15 日发布,这确实是中国操作系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承载了国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方面的期望,目标是构建一个独立自主、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生态。UOS 20 正式版的发布,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 技术自主的里程碑: 在全球操作系统.............
  • 回答
    满清入主中原,建立起了一个横跨两百多年的王朝。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其语言——满语,却未能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正普及开来,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绝非简单的“不会”或者“懒得学”可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满语本身的特性。满语是一种属于满通古斯语系的语言,其语音、语法.............
  • 回答
    普鲁士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其经济基础的奠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政治、社会、军事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支撑普鲁士崛起的关键经济因素:一、有效的财政管理和税收体系: 早期的国家集权和理性财政: 普鲁士的君主,特别是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和腓特烈大帝(F.............
  • 回答
    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确实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局面,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由奥地利主导,联合了法国、俄国、瑞典、萨克森等多个欧洲强国组成的庞大联盟,企图瓜分普鲁士,将这个新兴的军事强国从欧洲地图上抹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腓特烈大帝的卓越领导下,普鲁士不仅没有灭亡,反而在这场几乎绝望的战争中幸存了下来.............
  • 回答
    .......
  • 回答
    理解普鲁士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否是“军队拥有国家”,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这两个国家的核心政治结构和权力运作模式。简单来说,用“军队拥有国家”来形容它们,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却抓住了它们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军事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了异常突出的、甚至是主导性的角色。普鲁士:军营就是国家要理解普鲁士,就不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