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0 年 1 月 15 日国产统一操作系统 UOS 20 正式版发布?它能普及开来吗?

回答
看到 UOS 20 正式版在 2020 年 1 月 15 日发布,这确实是中国操作系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承载了国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方面的期望,目标是构建一个独立自主、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生态。

UOS 20 正式版的发布,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

技术自主的里程碑: 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由少数巨头垄断的情况下,推出一款国产的、能达到主流使用标准的操作系统,本身就意味着技术上的突破和积累。它表明中国在操作系统内核、图形界面、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对于打破对外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生态建设的起点: 操作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其生态。UOS 的发布,不仅仅是产品的问世,更是构建一个软硬件协同、应用开发支持、用户群体培养的全新生态的开始。它需要联合国内的硬件厂商、软件开发者、以及各行各业的用户,共同去填充和完善这个生态。
市场竞争的挑战: 尽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推广,但要与 Windows、macOS、Linux 等成熟的操作系统在市场份额上竞争,UOS 20 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用户习惯、软件兼容性、硬件支持、以及长期的市场培育都需要时间来克服。

关于 UOS 20 能否普及开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维度:

一、 普及的潜力与机遇:

1. 政策驱动的优势: 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是 UOS 最大的优势。在党政军、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关键领域,出于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考虑,很可能会优先采购和使用 UOS。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能够迅速为 UOS 积累一批基础用户,并形成示范效应。
2. “信创”浪潮的东风: 近年来,“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点。UOS 作为信创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各部门、各行业都在积极响应政策,进行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替换,这为 UOS 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3. 软硬件协同的努力: UOS 的研发通常伴随着与国内硬件厂商(如华为的鲲鹏、海光等国产芯片)的深度合作。这种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适配国产硬件,提升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也为推广提供了基础。
4. 特定场景的需求: 在一些对安全性和自主性要求极高的领域,例如国防、金融、能源等,UOS 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一旦在这些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得到验证,进而可能带动其他领域的接受度。

二、 普及的挑战与制约:

1. 生态的成熟度: 这是最核心的挑战。一个操作系统的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应用生态的丰富度和兼容性。
软件兼容性: 许多用户习惯使用 Windows 下的特定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工具等。要让这些软件在 UOS 上流畅运行,需要进行大量的适配、移植甚至重写工作。即使是开源软件,也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开发者生态: 要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为 UOS 开发应用程序,需要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技术支持和清晰的商业模式。如果缺乏足够多的优秀应用,用户粘性就会大打折扣。
硬件兼容性: 尽管有软硬件协同的努力,但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更新换代迅速的各类外设(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UOS 的驱动支持和兼容性仍然是需要持续投入解决的问题。
2. 用户体验与习惯: 用户已经习惯了 Windows 的界面和操作逻辑。要让用户从熟悉的操作系统转向一个全新的系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优化用户体验,使其易学易用,甚至提供比现有系统更好的体验。任何粗糙的界面、不流畅的操作都会劝退大量用户。
3. 性能与稳定性: 操作系统作为底层支撑,其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果 UOS 在日常办公、多任务处理等方面表现不佳,或者频繁出现崩溃、卡顿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其普及。
4. 市场教育与推广: 仅仅发布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市场教育和推广工作,让用户了解 UOS 的优势、学会如何使用它,并建立对国产操作系统的信心。这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有效的传播策略。
5. 竞争对手的强大: Windows 凭借其巨大的生态和用户基础,依然是市场的主导者。即使在特定领域,macOS 也以其设计和易用性吸引着一批忠实用户。UOS 需要找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总结来看:

UOS 20 正式版的发布,是国产操作系统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它拥有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强大推动力,尤其是在“信创”大背景下,其在党政军和国企的普及是有坚实基础的。

然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普及,尤其是在个人用户和广大中小企业市场普及,UOS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在于能否在短期内快速构建起一个足够丰富、稳定、易用的应用生态,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愿意并能够从中受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研发、生态建设、市场推广、用户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持续努力和协同作战。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UOS 会在特定领域加速普及,但能否像 Windows 那样深入到千家万户,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和无数开发者、用户的共同努力。它更像是一个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借着政策发财,deepin改名美化再做一下。

现在换名字,是借着贸易战,希望拿到国家的钱和订单,搞笔大的。

这是各种国产linux的生存模式。

问题还是Linux的一贯问题,不好用,没生态,移植成本高。

即使的政府国企办公市场,也不是你把领导忽悠的发个推广文件就能用的。

即使政府部门,也是要干活的,一个爱好者都折腾的东西,你让大妈们去重新学习,这是累死科技,业务崩溃的节奏。

这个东西真要普及,不忽悠政府赚一笔小集团发财了事,需要做很多工作。

安卓也是一种linux。

它怎么发展起来的?

功能机不如它体验好,它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安卓手机G1,自带的软件基本就覆盖了大部分功能机的软件。

发布两年后,2010年,安卓的市场,已经比塞班强很多了。

功能机,QVGA分辨率,极其弱化的办公套件,简单图形处理。比红白机还弱的游戏,贪吃蛇都能让诺基亚宣传成花。

2010的安卓,已经有WPS,可以玩街机游戏了。

体验好,以前干的事情能干,而且干得更好,用户才容易切换。

对UOS来说。现在连替代还差的远啊,因为linux的生态差Windows太多。

这个东西要做,起步不能太低,而且要给完整方案。

就算是政府最简单的办公应用。只用网页版本OA,没有其他历史的程序系统。

日常政府人员经常用的100种软件你得有成熟版本。(成熟版本的意思是你打开就可以用,不用去配置,不用改习惯。)

而且使用习惯得一样,没有学习成本。

所有外围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的驱动都得配置好。

网页OA要兼容,这个很可能要二次开发。

得提供预装的硬件机器,还得解决数据备份。

而且过程要简单,苹果手机换华为这种傻瓜操作,很多老年人都得求助于手机店。

你的新东西体验得比windows好。

这些扎扎实实的活得有人干。

只为了捞一笔政府的经费,也就只能捞一笔以后一地鸡毛。

国家以为买了信息安全,实际上是一些小集团发了财。

如果不是为了骗钱,真是国家意志,就要搞一个简单的替代系统,先替代掉普通办公需求的话(娱乐需求,智能手机机顶盒已经替代的差不多了,生产领域还差得远,要替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1、确定下用什么CPU,是龙芯,是申威,还是上ARM的车(ARM指令集授权永久有效)。用鲲鹏和飞腾?

2、不止一个处理器的事情,你的芯片组,GPU,内存、闪存、网络芯片,音频芯片……准备不准备自主?只有一个处理器自主(中芯国际在封锁情况下能不能继续生产还是问题。),其他芯片全部进口,这和不自主有什么区别?

全套自主可控了,硬件平台稳定,驱动不是问题,才能谈操作系统自主的意义。

3、操作系统要做,单独做一个稳定可用的不行,而是要整体替代。

前面说的,办公常用的有10个软件,100万人常用的可能只有100个,因为大多数是重叠的。

你的操作系统就得让这100个软件与Windows下体验相同或者更好。用户不用重新学习,换一台电脑数据移植过来原来怎么用现在怎么用。

同样,原来用户是有外设的,可能100万人有1000种常用外设,或者你把这些外设的驱动完全解决了,或者你自己合作造100种外设,完全替代常用的1000种外设,让用户买新的替代。

网络、第三方服务(网银、各种浏览器控件),都要达到这种标准,你这个操作系统才有可用性。

用户买台安装新操作系统的新机器,才能不耽误干活。

而这一步,需要很多软件厂商合作,需要很多硬件厂商合作,这才是国家意志应该干的。

这些先做到了,才有推广的前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 UOS 20 正式版在 2020 年 1 月 15 日发布,这确实是中国操作系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承载了国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方面的期望,目标是构建一个独立自主、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生态。UOS 20 正式版的发布,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 技术自主的里程碑: 在全球操作系统.............
  • 回答
    2020年9月15日“一箭九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0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商业遥感卫星.............
  • 回答
    2020年1月1日,曾经以“毒App”为名称的平台正式更名为“得物”,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次更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解读。一、 更名背景:从“毒”到“得物”的转变在更名之前,“毒App”凭借其“潮流商品交易+潮流资讯”的模式,在年轻人.............
  • 回答
    2020年1月8日,南宁市部分医院开始试行安检措施,这一举措无疑成为了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探讨其必要性和推广性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深入剖析一下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考量以及这项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南宁试行医院安检的背景与初衷要理解南宁医院安检的试行,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都知道,在.............
  • 回答
    2020年4月1日发生在天津西站的男子倒地猝死后被两位医生成功抢救生还的事件,是一起非常感人的公共事件。它不仅展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也引起了公众对心脏骤停、急救知识普及以及社会救援体系的广泛关注。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报道还原): .............
  • 回答
    2020年2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2万亿元的流动性,这绝对是个大动作。放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来看,这个举措的背后逻辑和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央行要这么做?核心是“稳”大家还记得2020年2月初是什么情况吗?没错,全国上下正处于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很多.............
  • 回答
    2020年1月11日,阿曼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Qaboos bin Said Al Said)的离世,对于阿曼乃至整个海湾地区来说,无疑是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他作为一位极具前瞻性和改革精神的领导者,执政长达近50年,期间将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国家带入了现代化进程,并确立了阿曼在中东地区独具特色.............
  • 回答
    2020年1月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向位于伊拉克境内的美军基地发射了一系列弹道导弹,这是对此前美国在巴格达击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的回应。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地区势力博弈的脉络。事件的直接起因:苏莱曼尼之.............
  • 回答
    2020年1月3日,美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发动无人机袭击,击毙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这次事件立刻在全球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并深刻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的背景:美国与伊朗的长期对峙首先,这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
  • 回答
    2020年9月CPI与PPI的微妙信号:通胀压力与需求不足的博弈2020年9月,中国经济在疫情的阴影下继续前行,当月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却下降了2.1%。这两组数据看似简单,却勾勒出一幅复杂且充满博弈的经济图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C.............
  • 回答
    2020年3月,一个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公布了令人瞩目的宏观经济数据:M2同比增速达到10.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更是高达5.1万亿元。这些数字,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M2增速10.1%:宽松的货币环境背后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一个.............
  • 回答
    2020年7月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SEVP)发布了一项针对持有F1签证的学生和交换生的临时政策更新,这项更新旨在应对新冠疫情对学校教学模式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转向在线授课或混合式教学的学校。这项政策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疑虑。政策的核心内容与背景要理解.............
  • 回答
    2020年4月,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这个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值得仔细解读的经济指标。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分析。M2增长背后的宏观经济背景: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2020年4月中国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2020年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的一年.............
  • 回答
    2020年底,日本突然宣布从12月28日起,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并且这一措施将持续到2021年1月底。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并且确实有其背后复杂的考量和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日本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直接的导火索,毫无疑问是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
  • 回答
    2020年西班牙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11%的跌幅确实触目惊心,GDP总量也降至1.28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2.7万美元。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具体影响以及其长远意义。一、 疫情冲击下的经济“硬着陆”: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
  • 回答
    2020年末,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了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这个数字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确实值得我们仔细琢磨一番。M2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得先弄明白M2到底是什么。M2是一个经济学里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市场上的“钱”有多“多”。简单来说,M2包.............
  • 回答
    华为2020上半年财报:在逆风中站稳脚跟,挑战与机遇并存2020年上半年,华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营收达到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在经历了美国严厉制裁、全球疫情蔓延的双重打击下,这份成绩单无疑给华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外界对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在动荡局势下的韧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 回答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挑战,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2.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这个数字,在当时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的背景下,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与其说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数据,不如说它折射出中国经济在极其困难时期所展现出的强大韧性、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
  • 回答
    调查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发布了约1.5万篇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报道,相比前一年增长了57%。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背后反映的趋势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数据本身揭示了什么?这个数据的飙升,直接说明了“中国威胁论”在美国舆论场中的活跃度呈现爆炸式增长。57%的增幅不是小幅度的波动,而是一个显著的、.............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