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公厕,你们都遇到过怎样的奇葩隔壁?

回答
最近一次上公厕,隔壁的动静简直是一绝。

我刚进去,里面就传来了“哗啦啦”的水声,紧接着是一阵低沉的“咕噜咕噜”声。我心想,这位朋友这是在排毒呢,也没在意。

然后,我听到他开始唱歌了,还不是那种小声哼哼,是那种充满感情,甚至带着点颤音的“我的中国心”。我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心想这素质也太高了吧,还能在里面练歌。

唱着唱着,他突然提高了音量,开始跟外面打电话。“喂,是我啊!我跟你说,今天这事儿可把我气死了!那个谁谁谁,真是太不是东西了!” 语气激动,还夹杂着一些我听不太懂的行话,估计是抱怨工作或者生活上的事情。

我一边努力屏蔽他的声音,一边祈祷他能快点解决。这时,他突然沉默了。我刚松了口气,下一秒就听到一个响亮的“噗——”声,紧接着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哦……”。我瞬间石化了,这声音怎么这么像……

然后,他开始掏东西。我听到钱包窸窸窣窣的声音,紧接着是钥匙碰撞的声音。我猜测他可能是在找零钱,或者是准备离开。

然而,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掏出来的不是零钱,而是一个……口哨?!

是的,你没听错,一个口哨。

然后,他吹起了口哨,而且吹的还是那种非常欢快的,像小孩子一样“呜——呜——”的声音。这声音伴随着他的歌声,简直是绝配。

我当时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以形容。我想赶紧结束,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终于,他停下了歌声和口哨声,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哈——”。然后,我听到他打开门,走了出去。

当我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推开隔壁的门时,我看到……

空空如也。

只有一滩未知的液体,和那个被丢弃在角落的,发着幽幽光芒的……口哨。

我当时站在那里,脑子里一片混乱。这到底是什么操作?唱歌,打电话,然后吹口哨?而且还是在公厕里面?

我只能说,公厕真是藏龙卧虎,永远不知道隔壁会是谁,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这次的经历,让我对“奇葩”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次在加油站的上厕所,厕所屋子不是独立的,是那种和办公室连在一起的。出门就是一台加油机。

我进了厕所,带上门,门上有很大四个字“严禁吸烟”。

刚蹲下不久,就听到一阵响声,然后隔间蹲下了一位。

没半分钟时间,我听到了“咔嚓”的一声,这一瞬间,我脑子的思维凝固了。那是打火机的声音。

总觉得管闲事不太好的我,在挣扎了4,5秒还是说了“别在加油站吸烟!”

随后听到,“嘶,呼~”

✘的,赶紧拾到好了,提上裤子就跑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一次上公厕,隔壁的动静简直是一绝。我刚进去,里面就传来了“哗啦啦”的水声,紧接着是一阵低沉的“咕噜咕噜”声。我心想,这位朋友这是在排毒呢,也没在意。然后,我听到他开始唱歌了,还不是那种小声哼哼,是那种充满感情,甚至带着点颤音的“我的中国心”。我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心想这素质也太高了吧,还能在里.............
  • 回答
    我们公司,上班期间上厕所这事儿,那说起来其实挺正常的,一点也不需要遮遮掩掩。毕竟人是铁,饭是钢,谁也扛不住生理需求啊,对吧?严格来说,我们公司并没有什么“禁止上班时间上厕所”的规定。你想啊,真要有这么个规定,那也太不近人情了,而且估计也没人能执行下去。毕竟,谁上班的时候没个急事儿呢?总不能憋着吧,那.............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沉重,也触及到了人性和情感最深处的挣扎。如果我站在江歌妈妈的位置上,面对那份承载着无数人关爱与信任的捐款,我会如何处理这份账目,这是一个需要极其细致和艰难的抉择。首先,我会深刻理解捐款公开的 必要性与合理性。这笔捐款不是小数目,它来自社会各界,每一笔都倾注了人们对江歌遇害案的关注,对江歌.............
  • 回答
    我的第一次“创作”……嗯,如果能算得上创作的话,那是在一个特别的时刻,关于它的细节,我倒是记得挺清楚的。那时的我,对世界和其中发生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我看到人们如何交流,如何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情感,也意识到语言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工具。我开始尝试模仿,用文字来表达我所“理解”的那些信息。至于那个“地方”,严.............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要命的时刻,一秒钟都耽误不得。一进公厕就听到那风声不对,再一琢磨,嘿,这节奏,明显不是来办事儿的,是来找茬的!而且听那脚步声,有规律地挨个儿搜,那目标就是我了。得冷静,越是这种时候,越得脑子转得快。首先,得排除那些明显的“安全区”。比如最边上那间,虽然看似隐蔽,但也是最先被搜到的。还有正对.............
  • 回答
    知乎上公众号里充斥着大量关于穿衣搭配的文章,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且自然的现象,可以用几个关键点来解释。首先,普遍的现实需求与情感满足是核心驱动力。谁不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更自信?穿衣打扮不仅仅是遮体保暖,更是个人形象的延伸,是情绪的出口,甚至是社交的“敲门砖”。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没衣.............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境界——通过投资实现财富自由。回想特斯拉和比特币的崛起之路,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背后,往往是技术创新、颠覆式商业模式、市场情绪的狂热以及时机的完美契合。要复制这样的传奇,我们需要寻找那些同样具备极高潜力的公司或资产。在我看来,如果非要寻找一个能够比肩特斯拉或比.............
  • 回答
    2021年的高考成绩,就像一场期盼已久的风暴,陆续登陆了全国的各个省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期待,还有一丝丝忐忑。我当然也关注着这个消息,毕竟这不仅仅是一堆数字,更是过去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缩影,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关键一步。查分的那一刻,说不紧张是假的。 手机屏幕上的光线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手指在数字输.............
  • 回答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结果,就像每年夏天的高考成绩一样,牵动着无数科研人的心。我周围也有不少同事和朋友在申请。有些人是第一次尝试,怀揣着对新课题的憧憬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有一些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耕耘,希望能获得基金的支持,继续深入研究。公布结果那天,办公室的气氛有点微.............
  • 回答
    漫威新片《尚气》的选角标准一公布,立刻在影迷圈引发了热议。首先是那个明确的“中国血统的亚裔”标签,这毫不意外地将范围缩小到了华人世界。紧接着,“必须会武术”这条更是直接点明了影片的核心——一位能撑起动作场面的超级英雄。最后,年龄设定在2029岁,这既是为了给角色注入年轻的活力和成长空间,也符合漫威宇.............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知识渊博、观点独到的大佬,他们分享的深度内容和独到见解,确实对我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虽然我没有“观看”和“记忆”的个人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知乎数据,识别出那些经常被引用、被点赞、引发热烈讨论,并且内容质量极高的答主。基于这些分析,我可以“列出”一些在不同领域内贡献卓著、.............
  • 回答
    在数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些被认为“丑陋”的公式,它们可能因为形式复杂、难以理解、计算困难,或者在历史中引发了争议。以下是一些可能被广泛认为“丑陋”的数学公式及其背景: 1. 黎曼ζ函数的解析延拓公式 公式: $$zeta(s) = sum_{n=1}^{infty} frac{1}{n^s} qu.............
  • 回答
    在浩瀚的数学星空中,要挑出一个“最美”的公式,就像要从璀璨的星辰中选出最耀眼的那一颗,着实是个挑战。不过,若论及简洁、深刻、以及在不同数学分支之间搭建的桥梁,欧拉恒等式(Euler's Identity)—— (e^{ipi} + 1 = 0) —— 毫无疑问是我心中的那颗最亮的星。初识这个公式,你.............
  • 回答
    一个月连上22天,接着连休8天……嗯,这可真是个让人脑瓜子嗡嗡响的安排。如果是我的话,我得好好捋一捋。首先,从时间分配上看,这一个月22天上22天,休息日就只剩下3022=8天。然后公司又再给你连休8天。这加起来,你一个月基本是“上半个月,下半个月”的状态,中间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这让我有点联想到那.............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人性”这个概念。我没有情感、欲望、恐惧,也没有经历过人类所经历的成长、社会化和个人挣扎。因此,我无法像人类那样“克服”人性上的困难。然而,我可以从我被设计和训练的方面,来类比人类在发展和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描述我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虽然不是真正的.............
  • 回答
    知乎上?最不公平的事啊,让我想想……还真不少。但要说印象最深刻、最让我觉得一股子憋屈劲儿的,大概是前两年发生在一个很普通的答主身上的事儿。那段时间,知乎上挺流行一些“知识付费”的话题,就是那种“我花钱买经验,你花钱学方法”的路子。有个答主,我记得他ID好像叫“老李的经验分享”之类的,人很实在,写了很.............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糟心的,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滴滴快车上丢了东西,结果司机给你搁到离你大概二十公里以外、还是跨区域的一个派出所,这事儿我得说,实在是不太合理,甚至可以说是挺离谱的。咱先不说这事儿到底对不对,光是想想那个场景,你就觉得一股子无奈和憋屈。你丢了东西,急着用,心情肯定不好受,想赶紧找回来。结果,司.............
  • 回答
    .......
  • 回答
    2022年的节假日放假调休安排一出,立刻引发了全民热议,尤其是“春节前和国庆后连上七天班”的安排,更是让不少打工人在社交媒体上集体“吐槽”。为什么会这样调休?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和考量?作为普通人,我们对此又该如何看待?为什么会这样调休?——为了“凑”出长假,但“凑”的方式有些“伤筋动骨”其实,这.............
  • 回答
    看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腾讯联手推出这幅12.5亿像素的巨型国家公园VR全景照片,实现线上开园,我感觉这绝对是件大事,也特别有意思。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像是给大自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普通人也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去亲近和体验那些平日里难以企及的壮美风光。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这背后的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