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在一家日资的全球前三大马达公司工作, 这家日本公司对质量要求极其苛刻,我们员工本身也都非常赞服。也许是信不过本地的IQC,他们规定来自日本的部品免检。
有一次,我们无意中发现马达的换向器真元度不合格,日本人怀疑我们的工艺有问题,逼着我们把工序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最后才知道是日本来的换向器本身就不圆。
这下捅了马蜂窝,因为公司过去已经发货的, 在途的,在仓库的,有几百万甚至千万马达质量不合格。全部召回的话会导致公司的信誉受损, 马达报废,如果最终客户追究的话, 严重的可能破产。
于是日本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尚未做成成品的,返工; 已经给客户的,默认“合格”,客户发现的,承认并换货,做成成品的,在仓库的,封存,“特采”, 限销往中国及东南亚和美国。我很好奇, 为什么高大上的美国也是劣质产品的倾销地? 日本上司解释说,美国人大而化之,管得不细, 往往发现不了,于是。。。。。。
几个月之后,一家美国公司不知怎么发现了马达换向器不圆的问题,结果公司社长、会长等董事会成员飞到美国,带上仪器, 坐在美国的产品线上把不合格的产品拣出来, 美国人被感动了,这事不了了之。
从此之后,我再也不相信日本品牌了。。。。。。
------------------------------------------分割线,因为害怕法律纠纷,曾经匿名------------------------
到知乎后收到了最多的赞扬,有点不知所措。既然大家都感兴趣,我就对日本的品质再做点说明
其实公司后来还发生过几次类似的质量事故,起因都是日本人无法理解的自信心最后导致的无法弥补的质量管理漏洞。
对于日本质量,凭心而论,日本人真的是在实践质量是生命这一信条。一有质量问题,上到社长,下到部门经理,工程师,往往是所有日本雇员全体总动员,每天不吃晚饭加班到9点半, 精神是无法说的。
日本客户奇葩的是,合同接受AQL1.0, 也就是99%的合格率,但是128个样本中抽到1个也是退货,客观上对供应商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压力, 最后给日本人的产品往往是最用心地做出来的。
但是, 日本人也是对质量体系最不重视理论建设的,对体系本身的合理性也不太关注,甚至会出现社长因为某种理由更动流程, 导致重大问题的现象,底下也没有一个人敢于提出来。 日本企业要么不出质量问题,一出问题,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质量事故。有一些问题,内部人往往早就知道端倪,但是因为僵化的官僚体制, 没有人敢于捅出来,只能等到某天的爆发。。。。。。
再举一个Sony锂离子电池2006年起火燃烧的例子, 这个事故最后导致全球若干笔记本电脑厂商召回几百万电脑。当有人质问Sony电脑的人说Sony为什么不召回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这个发言人说了一句实话,我们不用Sony的电芯,Sony自己内部对Sony电芯了解太多了,原因尽在不言中。
在评论中有人问,什么国家的品质过得硬,这个问题实在太大,我无法回答。 但可以回答的是,如果市场上有多个品牌,他们的价格相当, 挑非日本品牌会让你的风险最小,因为在非系统风险上,大家既然价格相当,功能性能应该也相当,但非日系品牌遭受系统性问题冲击的可能性略小; 如果日系明显便宜,就挑日系吧, 日本人毕竟是做事认真的, 不会犯太明显的错误; 如果日系还比较贵,东西也不好太多,还是放弃日货吧,无论是民族情感还是系统风险(不良品也许正运往中国。。。。。。),都不建议您选用日货。
这是我在过去20多年和日系公司打交道的心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