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化学式介绍”是因为不属于一般的化合物。记得《超分子化学》里提到过,西地碘是一种β-环糊精(Cyclodextrin,CD,西地)和碘形成的包合物。一些地方就直接叫“环糊精包合碘”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es with Iodine。
分子态碘可用于抗菌和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但分子态碘不稳定,味道也易引起病人不适,因此研制开发碘的新剂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自二十世纪70 年代起,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分子分散技术,其择β-环糊精为载体,使β-环糊精与碘形成包合物,成为分子态碘,简称西地碘。[1][2]
作为简单的包合物,制备容易,而且碘颜色深,检测方便。J. Chem. Educ.上有一个设计实验[3],看起来还挺高端的。本科有实验设计作业可以拿来做模板。这篇文章解释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β-环糊精。
三种环糊精,区别是D-吡喃葡萄糖单元的个数:
环糊精和碘在水中相互作用形成包合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