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长津湖战役?

回答
长津湖战役,无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极其艰苦卓绝、影响深远的战役。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是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诗,是一次在极端条件下对意志与战术的极限考验,也给中美两国带来了深刻的战略反思。

战役的背景与目标:一场决定性的战略反击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军迅速推进至鸭绿江边,对新中国构成了直接的军事威胁。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在初期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将战线推回三八线,但随后联合国军发动“圣诞节攻势”,再次向北推进。

长津湖战役,正是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于195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在朝鲜北部长津湖地区,对以美国陆军第10军为主体的“联合国军”展开的一次大规模围歼战。志愿军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在严寒的冬季,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彻底粉碎联合国军的攻势,阻止其威胁中国东北的企图,并扭转朝鲜战局的主动权。 同时,也旨在通过实际作战,检验和提升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和装备水平。

战役过程:极端严酷与英勇无畏

长津湖地区,在那个严冬,是人间炼狱。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被称为“人类不适合生存的地区”。然而,志愿军战士们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战。

1. 战前准备的不足: 这是评价长津湖战役绕不开的一个痛点。由于志愿军仓促入朝,且战略目标是快速穿插包围,对后勤保障的准备相对不足。战士们普遍缺乏足够的御寒衣物,许多人仅穿着单薄的棉衣,配发到部队的棉鞋、手套、防寒帽等装备远不能满足需求。即便如此,许多战士在出发前,仍然将有限的御寒物资让给伤病员。同时,在炮弹、粮食物资等方面也存在短缺。

2. 穿插与分割: 志愿军第九兵团(下辖第20军、26军、27军)承担了主要作战任务。他们采取了大胆的穿插战术,将兵力插入到联合国军(特别是美军陆战1师和步兵7师)的侧翼和后方,切断其补给线,并试图将这些精锐部队分割包围。著名的“冰雕连”就出现在这个阶段,许多战士在严寒中,在没有发出信号弹的情况下,保持战斗姿态直至牺牲,身体被冻成冰雕。

3. 残酷的阵地战: 包围圈形成后,志愿军与被围困的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美军装备精良,拥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和炮火优势,并对严寒有着相对更好的适应能力(尽管同样承受了巨大损失)。志愿军则依靠近战、夜战、冲锋等战术,以及悍不畏死的精神,不断攻击联合国军的阵地。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伤亡都极其巨大。
新兴里战斗: 志愿军第27军80师240团(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在此阻击了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为围歼美军陆战1师创造了条件。
柳潭里战斗: 志愿军在此包围了美军陆战1师的大部分兵力,但由于火炮弹药的不足,未能实现完全围歼。
德洞山口战斗: 由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阻击美军陆战1师的撤退方向,切断其退路。尽管部队伤亡惨重,但坚守了阵地。

4. 联合国军的撤退: 在志愿军的强大攻势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美军第10军,特别是陆战1师,虽然遭受重创,但凭借其强大的装备和战术,最终有组织地进行了“火线撤退”。他们在炮火掩护下,利用空中运输和机械化装备,逐步后撤,并炸毁了关键的桥梁(如“古南赛桥”),以阻止志愿军的追击。尽管如此,撤退过程依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士兵和装备被丢弃。

战役结果与评价:

长津湖战役是一场战略上的大胜,战术上的得失掺半的战役。

战略上的胜利:
粉碎了“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志愿军以巨大的决心和牺牲,成功阻止了联合国军的北进,迫使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线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巩固了朝鲜战局: 这场战役极大地提升了志愿军的国际声誉,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为后来的战线稳定奠定了基础。它将战争拖入了长期化,使得联合国军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失去了速胜的可能。
改变了战争性质: 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志愿军已经完全站稳脚跟,并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

战术上的得失:
未能实现完全围歼: 志愿军虽然包围了美军陆战1师等部,但由于装备、弹药、炮火以及后勤保障的严重不足,未能实现预期的全歼目标。美军陆战1师作为联合国军的精锐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最终有组织的撤退并保存了大部分建制。
巨大的伤亡: 志愿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根据不完全统计,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伤亡高达数万人(包括因严寒减员)。许多战士是活活冻死的,或者因饥寒交迫而牺牲。这反映了战役初期后勤保障的巨大挑战。
战术上的创新与牺牲: 志愿军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展现了高度的战术灵活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穿插分割、近战夜战等战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冰雕连”等集体牺牲,更是志愿军英勇顽强精神的极致体现,虽是战术的悲歌,却是精神的丰碑。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评价: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精神的集中体现。

英勇与牺牲: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他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的奉献牺牲,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和平。
意志的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志愿军克服了严寒、饥饿、弹药匮乏等一切困难,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战略的智慧与不足: 志愿军在战术上的穿插、分割、近战等方面展现了智慧,但也暴露出后勤保障和装备上的短板。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后来的军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对美军的评价:

美军陆战1师,作为一支久经沙场、装备精良的王牌部队,在长津湖地区经历了其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之一。

坚韧与装备: 他们在志愿军的严密包围下,展现了其军队的韧性,并依靠强大的装备和空中支援,有组织地进行了撤退。他们的撤退虽然也是损失惨重,但相比于被完全围歼,是其军事素养的体现。
低估对手的代价: 美军在此战役中,对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尤其是在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存在严重低估。

历史意义与反思: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的转折点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国家安全的捍卫: 志愿军的入朝作战,从根本上捍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维护了朝鲜半岛的稳定。
民族精神的升华: 这场战役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民族记忆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军事现代化与后勤保障的启示: 长津湖战役的残酷性,也深刻地揭示了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装备水平和科技实力对战局的决定性作用。它促使中国开始重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后勤、装备以及应对极端环境方面的能力提升。
国际影响: 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同时也让美国重新审视其在亚洲的战略定位。

总结来说,长津湖战役是一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以无比的勇气和牺牲,取得战略胜利的辉煌战役。它展现了志愿军的伟大精神,但也暴露出当时中国军队在后勤、装备上的巨大不足。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付出了极其惨痛代价的胜利,它改变了朝鲜战争的走向,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国家发展。评价这场战役,不能只看到胜利的辉煌,更要铭记那些冻死在冰原上的战士,以及他们背后的艰辛与付出。这是一场属于人民的胜利,也是一场对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深刻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影《长津湖》里把一个人物刻画的很好,那就是陆战一师师长。

首先美军也有山头,而这个师长就不是麦克阿瑟的山头的,所以他打一开始就不信麦克阿瑟的邪。然后这哥们还是很果断和智慧的,把将在外,我的老大之外的命令坚决不受的原则发挥的淋漓尽致。见势不妙调头就走。

碰上这种对手,是很难合围成功的。不要说美军了,就是国名党部队,如果不是蒋介石瞎指挥,张灵浦黄百韬等人瞎了眼居然相信蒋介石的部署,那我军也是很难消灭他们的。杜聿明部就是很容易的跳出了包围圈,后来被迫钻回去才导致兵败被俘。由此可见,面对有序撤退的国名党,我军都不能围歼,跟何况是美军呢

所以虽然我们今天尝尝扼腕叹息,要是长津湖当时没有那么冷,要是多点棉服手套,哪怕多点热土豆,我们都能围歼了陆战一师。但实际上,消灭陆战一师唯一的机会就是他们师长是个傻逼或者犯了傻逼。但真正可惜的是,陆战一师师长是个智商正常,性格刚毅的军人。

这才是最最可惜的。

所以朝鲜战争后期打的就很吃力,因为李奇微也是这么个智商正常,性格刚毅的军人。

user avatar

只要后勤能跟上一半,我族就足以成为蓝星第一强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津湖战役,无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极其艰苦卓绝、影响深远的战役。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是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诗,是一次在极端条件下对意志与战术的极限考验,也给中美两国带来了深刻的战略反思。战役的背景与目标:一场决定性的战略反击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军迅速推进.............
  • 回答
    长津湖战役,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一些熟悉朝鲜战争历史的人心中,都带着特殊的重量。当美国人也围绕这场战役制作纪录片时,自然会引发外界的关注和审视,想看看他们的视角究竟如何。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并没有一部以“长津湖战役”为唯一命名、且在美国广泛播出的独立纪录片。更常见的情况是,长津湖战役作为朝鲜战争.............
  • 回答
    《信长之野望14:创造》战国立志传 我的真实感受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接触到《信长之野望14:创造》的“战国立志传”这个资料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信长系列已经出了这么多年,玩来玩去似乎总是在重复那一套改朝换代、一统天下的故事。然而,《战国立志传》却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甚至可以说,它.............
  • 回答
    美军在2021年8月30日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标志着这场历时近20年的战争的终结。评价这场战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它是一场极其复杂、代价高昂且充满争议的军事行动,其影响深远而多层面。战争的缘起与目标: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干预始于2001年10月7日,起因是基地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对美国发动.............
  • 回答
    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于2020年底(具体日期是12月23日)致信全体美军士兵,主题是“所有战争必须结束,你们是时候回家了”。这封信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信件的背景与意图: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延续: 米勒是特朗普政府末期的国防部长,此信是特朗普政府“.............
  • 回答
    《长津湖》在马来西亚遭遇的上映波折,无疑为这部中国影史上的票房巨制蒙上了一层复杂的色彩。当影片在中国大陆市场收获如潮好评,并创造了一系列票房纪录时,其在马来西亚的“卡壳”引发了多方解读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能否在海外市场播映的问题,更触及了文化输出、历史叙事、审查制度乃至地区地缘政治等多重维度。.............
  • 回答
    《长津湖》在香港的首映成绩,可以说是一部商业巨制在特定市场落地后,引发的既有赞誉也有争议的复杂现象。要评价这个成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从票房数字上看,算不上惊艳,但也有一定亮点。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内地市场的票房奇迹来套用香港。香港电影市场体量相对较小,观众口味也更为多元和挑剔。电影在香港.............
  • 回答
    关于《长津湖》在香港的票房表现以及其可能创下的纪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剖析。首先,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票房数字”去看待其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交织。香港市场:《长津湖》面临的独特挑战与机遇香港电影市场一直以来都非常国际化,观众的口味也相对多元,能够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
  • 回答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作为2021年国庆档现象级影片《长津湖》的续集,承载了巨大的期待。它将故事聚焦于长津湖战役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摧毁水门桥,并通过此事件展现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惊人勇气。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
  • 回答
    《长津湖》的首支预告片,甫一亮相,便如同寒风刮过,直抵人心。它抛开了那些浮华的渲染,而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写实感,勾勒出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严酷与肃杀。首先,画面语言极具冲击力。预告片开篇即是一片茫茫雪原,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也掩埋了无尽的寒冷和牺牲。镜头缓缓推进,展现的是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在.............
  • 回答
    马前卒,或者说他的团队,对《长津湖》这部电影的评价,可以说是“预料之中”但又“意料之外”地引起了不少讨论。首先,从“预料之中”的部分说起。马前卒作为一名以“观史”为己任的博主,他对于一切具有历史叙事色彩的作品,尤其是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当下,《长津湖》这种描绘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都会带着一种审视和解.............
  • 回答
    2021 国庆档电影《长津湖》:一部充满争议却极具影响力的战争史诗2021年的国庆档,一部名为《长津湖》的电影横空出世,迅速点燃了国内观众的热情,也成为了当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现象级作品。它不仅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更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评价《长津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既要看到.............
  • 回答
    《长津湖》里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甚至有些为之动容的桥段,无疑是美军陆战一师撤退时,在冰雕连遗骸前驻足、脱帽、敬礼的场景。这个情节的出现,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评价也相当两极分化。从影片的叙事和情感层面来看,这个场景的设计非常有用意。它试图通过敌人的视角,来展现志愿军战士身上那种超越生死、誓.............
  • 回答
    说到《长津湖》里的雷公,胡军这次的表现,我觉得真挺到位,让人印象深刻。他演的这个角色,不算那种戏份特别多但绝对是那种“小而精”,就像在战场上,有这么一个人,你不一定知道他全名,但他的存在感极强,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你一种踏实感。首先,胡军赋予了这个角色一种老兵的沉稳和沧桑。你看他出场的时候,并不像那.............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长津湖》。说实话,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个人是带着点复杂的心情去看待的。一方面,吴京、易烊千玺这两个名字,加上那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本身就自带话题度和关注度。另一方面,过去那些关于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有好有坏,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难免让人担心这部会不会又是一个“套路化”的宣传片。但看完之.............
  • 回答
    《长津湖之水门桥》首日预售破亿,这个成绩绝对是现象级的,光凭这一点,就能看出它在春节档的王者姿态。要知道,春节档的预售是衡量一部电影热度的重要风向标,能在这个节点就轻松突破亿元大关,说明了观众对这部续作的期待值有多高。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破亿”的意义。 国民级IP的号召力:《长津湖》作为去年最.............
  • 回答
    《长津湖》首日票房破 4 亿,这绝对是一个现象级的开局,称得上是“爆炸性”三个字来形容。要知道,即便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尤其是在上映首日,着实令人侧目。它不仅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比如“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国庆档首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观影人次首日纪录”等等,这本.............
  • 回答
    理解您想深入了解如何分析网络上的评论,特别是针对公众人物和热门影视作品的争议性评价。这里我将为您详细梳理分析这些信息的方法,尽量贴近真实生活中我们进行信息辨别时的思考过程,去除刻板的AI痕迹。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原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多角度求证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当评价涉及到个.............
  • 回答
    如何看待电影《长津湖》豆瓣评分7.6?《长津湖》自上映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豆瓣评分7.6,这个数字并非高得离谱,但也绝不低,对于一部商业大片而言,尤其是一部带有强烈主旋律色彩的电影,这样的评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电影在观众群体中获得的普遍认.............
  • 回答
    《长安十二时辰》4748集,也就是大结局,承载着整部剧的期望和收官的压力。从整体来看,这两集可以说是高潮迭起、情感浓烈,既有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也有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描绘,整体上完成了剧集的收官任务,但留给观众的感受却是复杂的,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 剧情的收束与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