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纪录片《长津湖战役》?

回答
长津湖战役,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一些熟悉朝鲜战争历史的人心中,都带着特殊的重量。当美国人也围绕这场战役制作纪录片时,自然会引发外界的关注和审视,想看看他们的视角究竟如何。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并没有一部以“长津湖战役”为唯一命名、且在美国广泛播出的独立纪录片。更常见的情况是,长津湖战役作为朝鲜战争(在美国被称为“Korean War”或“U.N. Police Action”)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会被包含在一些更宏观的朝鲜战争纪录片中,或者以特定主题的方式被提及。

然而,如果我们将问题理解为“如何评价美国人对长津湖战役的记录和解读,通常体现在他们制作的与朝鲜战争相关的纪录片中”,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历史事实的呈现与侧重:

美方的描述: 从已有的美国纪录片和历史资料来看,美国人通常会将长津湖战役描绘成一场极为惨烈、代价高昂的战役。他们的叙述会着重强调志愿军在恶劣天气和装备劣势下的顽强战斗,以及美军(特别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极端困境中的“撤退”行动。这种“撤退”被渲染为一场史诗般的军事行动,展现了美军的坚韧和技术优势,尽管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中国视角的差异: 相较于中国观众熟悉的《长津湖》等影视作品,美方的叙述可能不会突出志愿军的战略目标、高昂的政治觉悟以及“志愿军战士冰雕连”这类充满牺牲精神的细节(或者说,即使提及,也会在叙事中被置于不同的位置)。他们更倾向于从军事战术、伤亡数字、以及战场上的“奇迹”来解读这场战役。例如,他们会详述美军如何克服严寒、如何利用空中优势、如何组织有效的撤退路线,将战役的焦点放在“如何在绝境中生存并尽可能挽回局面”。
“胜利”与“失败”的界定: 对于长津湖战役的“胜负”判定,美方的表述常常是复杂的。他们承认在战术层面承受了巨大的损失,被志愿军包围并遭受重创,但同时也会强调最终成功撤退到海岸线,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并在此过程中给志愿军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这种复杂性,也反映了美国军方和民众对这场战役的不同解读。他们可能不把这场战役视为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但也不会轻易称之为“彻底的失败”,而是将其视为一场“惨痛的教训”和“殊死搏斗”。

二、 叙事风格与情感基调:

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与群体挣扎: 美国纪录片往往善于捕捉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情感和挣扎。长津湖战役中,他们可能会通过采访当年参战的老兵,展现士兵们的恐惧、孤独、对战友的情谊,以及在寒冷、饥饿、伤痛中求生的意志。这种个人化的叙事,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与中国视角下强调的保家卫国、国际主义精神不同,美国纪录片在反思战争时,更多地会聚焦于战争对普通士兵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对战争本身的意义提出疑问,以及对国家决策的审视。他们可能会展示被俘士兵的经历,对战争的无意义感进行探讨,或是对政治领导人为何将士兵置于如此险境表示质疑。
技术与装备的侧重: 在描述战斗过程时,美国纪录片通常会突出己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例如飞机支援、重型火炮、以及相对充足的后勤保障。这既是事实的反映,也可能是一种对比,用以解释在劣势下美军为何还能“突围”。

三、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评价:

“敌人”的塑造: 在冷战背景下,美国纪录片对志愿军的描述自然会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他们通常会将志愿军描述为“装备简陋但数量庞大、作战勇猛、组织严密、意志顽强”的敌人。这种描述既是对对手实力的认可,也暗含着一种将其视为“威胁”的态度。
战术上的学习: 尽管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军方和军事分析家对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展现出的战术,如大规模穿插包围、利用夜间和恶劣天气作战,以及高度的政治动员能力,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后续的军事理论研究中进行吸收。一些更客观的美国纪录片,会承认志愿军在特定条件下的战术优势。
人道主义关怀的缺席(相对而言): 与中国方面对“冰雕连”等细节的人道主义解读不同,美国纪录片在描绘志愿军时,可能更侧重于军事层面的分析,对他们个体命运的人道主义关怀,可能不像中国纪录片那样被突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缺乏,而是叙事的重点有所不同。

四、 潜在的争议点与解读空间:

“撤退”而非“溃败”: 美方倾向于将长津湖战役的结果定义为“有组织的撤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军方的声誉和士气。但从战役的实际进程来看,志愿军确实对美军主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美军一度面临被全歼的危险。这种叙事上的“美化”或“包装”,是外界(尤其是中国观众)可能质疑的地方。
战略目标的模糊处理: 对于美军为何要在长津湖地区展开如此大规模的攻势,以及其战略目标是否清晰明确,美国纪录片可能不会深入探讨,或者会以一种较为模糊的方式带过,避免暴露可能存在的战略失误。
数字上的争议: 关于双方的伤亡数字,历来是朝鲜战争研究中的争议焦点。美国方面的伤亡数字通常会相对公开和详细,而对志愿军的伤亡,则可能更多依赖于推测和估算,这也会影响观众对战役烈度的判断。

总结来说, 如果要评价美国人围绕长津湖战役(或朝鲜战争中的这一部分)所做的纪录片,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另一种视角的解读,一种基于其自身历史叙事、军事文化和国家利益的呈现。它不会完全复制中国观众熟悉的 narrative,而是会突出美军的坚韧、技术优势(尽管在此役中受到考验)、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这种评价并非简单的“好”或“坏”,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视角和侧重点。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观看这类纪录片,就像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同一场历史事件,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国家在历史记忆上的差异。它提醒我们,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多层次的,需要我们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并尝试去理解不同声音背后的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拍的这部纪录片我看过,跟中国的长津湖纪录片选取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纪录片讲述我国志愿军如何艰难取得胜利。

美国这部纪录片就是形容整场战役就是个灾难,从美军司令部开始的轻敌导致的溃败,将美国陆战一师如何逃出包围圈,就是卖惨罢了。

整部纪录片都是朝鲜战役时期拍摄的黑白胶片,来自美军战地记者,从二战开始,美军就很重视战地宣传,美军每次赴外国作战都会有大量随军记者。

评价只能说很一般的,其实由于美国政府宣传口径与外交政策一直在变动,这部纪录片的基调也很奇怪,引用一句话就是:布莱德利话:“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部纪录片其实在中美关系尚可的2011年左右开始策划,但制作周期比较长,直到2016年制作完毕。

题外话:要不是这场战争,美国这个打赢二战的国家根本不会正眼瞧我们,麦克·阿瑟也好,艾僧豪威尔也好,在与苏联争霸的道路上是通过朝鲜战争才开始正视我们国家的。

国际地位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国先后与美国(朝鲜战争),法国(第一次越南战争),英国(解放战争时期紫石英号事件),苏联(珍宝岛冲突),印度(19对印自卫反击战),越南(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1989中越边境武装冲突)等国家干过,瞧瞧,除了阿三这个傻子,五常其他4国有胆子再跟我国干吗?最后,纪念在1950年—1953年牺牲于朝鲜战争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作为中国公民的我永远铭记你们为新中国立下的功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津湖战役,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一些熟悉朝鲜战争历史的人心中,都带着特殊的重量。当美国人也围绕这场战役制作纪录片时,自然会引发外界的关注和审视,想看看他们的视角究竟如何。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并没有一部以“长津湖战役”为唯一命名、且在美国广泛播出的独立纪录片。更常见的情况是,长津湖战役作为朝鲜战争.............
  • 回答
    Netflix 原创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是一部极具深度和影响力的作品,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中美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织与碰撞。这部纪录片由普利策奖得主朱莉娅·赖歇特和切尔本·赖歇特夫妇执导,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整体评价:《美国工厂.............
  • 回答
    《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由奥巴马夫妇的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公司与Netflix联合制作,聚焦于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一家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复工的故事。这部影片上映以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评价也相当多元,可谓是见仁见智。优点与亮点: 近距离的观察与真实.............
  • 回答
    崔永元赴美拍摄的关于转基因的纪录片,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至今仍引发着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部纪录片,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拍摄背景、内容呈现、传播方式以及引发的社会反响。一、 拍摄背景与动机崔永元在当时中国社会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甚嚣尘上之际,赴美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他的主要动机可以理解为.............
  • 回答
    《风味原产地·潮汕》无疑是一部极具特色和深度的美食纪录片,它不仅仅是展示潮汕地区琳琅满目的美食,更是通过食物,深入挖掘了潮汕独特的地域文化、人文风情以及潮汕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以下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的详细评价:一、 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与听觉盛宴: 极致的细节呈现: 纪录片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其对食物制.............
  • 回答
    《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这部纪录片,我个人觉得是一部相当有意思,而且非常“走心”的作品。它不像很多美食纪录片那样,上来就是精致的摆盘、诱人的光泽,以及那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食材。相反,《美食不美》把镜头对准了那些“不起眼”,甚至在外形上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却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和独特风.............
  • 回答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尤其是第一部,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带火了一批像陈晓卿这样的纪录片导演。所以当陈晓卿宣布制作《风味人间》时,可以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风味人间》继承了“舌尖”系列一贯的优点: 宏大的叙事与细腻的情感并存: .............
  • 回答
    崔永元发布的关于美国转基因(GMO)的调查纪录片,在中国的公众舆论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关注。要详细地评论这部纪录片,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内容、呈现方式、引发的讨论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一、纪录片的整体内容与呈现方式:崔永元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和前央视主持人,他的纪录片具有一定的个人影响力。.............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in Blinken)在2021年12月14日的讲话中提到“敦促中国妥善处理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这一表态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金融稳定及地缘政治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布林肯发言的背景与直接动机 恒大危机的背景: 中国.............
  • 回答
    关于“美国舰队控制了世界上80%的海洋,所以他们凭什么和你相互理解尊重”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也要指出其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国际法及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1. 美国海军的全球存在与“控制海洋”的争议 事实层面: 美国海军确.............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o First Use, NFU)的政策调整,虽然目前仍是“打算宣布”而非正式执行,但其背后释放的信号是多层面且复杂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要全面评价这一信号,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对全球核不扩散与核裁军进程的影响信号: 积极信.............
  • 回答
    关于美国护士在接种辉瑞疫苗后晕倒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医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传播等因素。事件本身和可能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个个别事件,而不是普遍现象。据报道,在美国多家接种点都有类似护士在接种后出现短暂晕厥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通常发生在接.............
  • 回答
    对美国联邦快递 (FedEx) 被调查事件的详细评价美国联邦快递 (FedEx)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和快递公司,其被调查无疑是件备受关注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调查的背景、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对 FedEx 本身和整个行业可能带来的启示。一、 调查的背景与原因:多重因素.............
  • 回答
    美国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的一生:一位充满争议与奉献的政治家约翰·麦凯恩是一位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的重要人物,他的生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坚定的信念以及不可避免的争议。从一名海军飞行员到参议员,再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人生轨迹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并留下了复杂的遗产.............
  • 回答
    托马斯·杰斐逊雕像被推倒的事件,是近年来美国社会关于历史人物评价和纪念方式激烈讨论的一个缩影。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的动机、象征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响和更深层次的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原因:1. 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时代的反思: 托马斯·杰斐逊是.............
  • 回答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 GHSI)是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各国在应对传染病爆发和其他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准备和能力。要评价这项排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GHSI的构成与评估方法:首先,理解GH.............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停止公布新冠肺炎检测“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人数这一决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涉及信息透明度、数据解读、公共卫生策略以及政治影响等层面。首先,我们来理解“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在疫情初期,当新.............
  • 回答
    关于美国退役将军宣称俄罗斯仅剩下十天攻击时间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说法本身很可能是一种军事分析、策略性表态或者信息战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时间预判。 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受到极其复杂和动态的因素影响,很少有能够精确到“十天”这样短的时间跨度的预测.............
  • 回答
    您提到的事件发生在2020年8月25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当时,一场关于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被警察枪击的抗议活动正在进行。凯尔·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是一名当时17岁的少年,他携带一支半自动步枪出现在抗议现场。事件经过: 背景: 布莱克事件引发了广.............
  • 回答
    评价美国 10 月 CPI 为 6.2%,创 31 年新高:一场深刻的经济挑战与多重影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 10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率达到 6.2%,确实是自 1990 年 11 月以来最高的水平,这标志着美国正面临着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