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些职业收入低,一些职业收入高,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
这问题,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从社会发展的根儿上捋。为啥有的职业能让人盆满钵满,有的却得为生计发愁?这事儿啊,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千丝万缕的社会、经济、技术、甚至人心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咱们先聊聊最直观的——供需关系。就像咱买菜,哪样菜供应少了,需求又大,那价格肯定就上去了。职业也一样。

稀缺性与技能门槛: 很多高收入职业,比如顶尖的医生、工程师、金融分析师、律师,它们之所以收入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掌握这些技能的人太少了。培养一个能做复杂手术的医生,需要多少年的刻苦学习、临床实践,还有天赋?培养一个能设计尖端芯片的工程师,需要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对最新技术的敏感度,还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也不是人人都能胜任。高昂的学习成本、长期的培训周期、以及对个体智力、体力和精神的极高要求,自然就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这就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效应。

市场需求与价值创造: 另一个方面,是这些职业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市场对这份价值有多大的需求。比如,一个优秀的金融投资经理,他可能管理着数亿甚至数十亿的资产,他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公司甚至国家的财富增值。哪怕只提成一点点,那也是天文数字。再比如,一位能研发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技术的科学家,他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高收入,是对他们所创造巨大价值的一种回报,也是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的激励。

反过来,很多低收入职业,往往是技能门槛不高、从业者众多、替代性强。

易于替代性与培训成本低: 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服务员、清洁工、保安等。这些岗位所需的技能通常比较基础,很容易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掌握。而且,市场上愿意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很多,一旦某个岗位的待遇稍有提高,立刻就会涌入一大批竞争者。这种情况下,雇主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提高工资,因为他可以随时找到别人来替代。

边际产出较低: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能为整体产出贡献的价值相对有限。虽然他们也很辛苦,对社会运转也必不可少,但在经济价值的衡量上,不如那些能直接带来巨额利润或解决重大难题的职业。

除了供需,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风险与责任: 很多高收入职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医生要承担病人的生命健康,律师要为当事人的前途负责,金融从业者要为客户的财富操盘。一旦出现失误,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高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种高风险和高压力的补偿。

知识的更新速度与学习成本: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职业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库的职业,比如IT行业的程序员、研究人员,他们的学习成本和时间投入非常大。高收入,也是对这种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一种回报。

社会地位与权力: 坦白讲,一些职业之所以收入高,也和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力以及话语权有关。比如,高级别的管理者、某些领域的专家,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知识,还可能掌握着资源和决策权,这自然会转化为更高的经济收入。

历史与文化因素: 很多行业的薪酬体系,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行业在过去曾经是支柱产业,积累了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即使现在技术迭代,但遗留的薪酬模式仍然存在。此外,不同文化对不同职业的尊重程度也不同,这种文化认同有时也会体现在收入上。

信息不对称: 有时候,高收入的职业之所以能维持高收入,也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普通人对某些行业的运作模式、利润空间、以及所需技能了解不多,而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则可能利用这种信息差来获取更高的回报。

垄断与牌照: 某些职业,比如法律、金融、医疗等,往往存在较高的行业准入壁垒,比如需要考取特定的执业资格证书,或者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这种“牌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从业人员的数量,从而推高了行业内的平均收入。

总而言之,职业收入的高低,是市场经济下,由供需、技能、风险、责任、价值创造、社会认可度、历史惯性以及各种无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种格局也可能随之改变。那些能够真正解决社会痛点、创造巨大价值、或者掌握稀缺且难以替代技能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而那些技能容易复制、市场供应充足的职业,收入自然会受到限制。这背后,是对个体能力、付出和市场需求的一种冷酷而现实的回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整个劳动经济学都是在研究这个问题的。简单地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说几点吧。为了方便起见,在本答案中,我仅讨论工资收入。



  • 最直观的一个解释: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和学历、技能以及能力等因素有关。由人力资本带来的收入差异,称为 skill premia。

一个直观的测度 skill premia 的指标是:相对教育回报率,即 , 代表的是高技能人群(本科及以上)的工资, 代表的是低技能人群(高中及以下)的工资。

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skill premia 是下降的。到了80年代,skill premia 显著上升,这和其他国家的出现的情况类似。进入90年代以后,还出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两极化(polarization),即高技能人群内部的工资差异继续扩大,而低学历人群内部的工资差异维持不变甚至下降了。

怎么解释这样的结果?

经典的做法是从供求分析开始。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当高技能人群相对于低技能人群的供给上升,skill premia 会下降;而当技术进步会使得对高技能人群的需求上升时,skill premia 会扩大。

在70年代,educated workers 的供给上升了;到了80年代,有证据显示,由技术进步引致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增加了。而且,需求端变化的幅度大于供给端(这个现象被称为学历竞赛),导致了工资差距的大幅扩大。

但是,采用经典理论将会高估 90年代以后的 skill premia。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变化都会增加对高技能人群的需求。于是,我们就需要寻找其他造成收入差距的驱动力,或者采用新的框架来解释。

  • 经常提到的一个解释:工作本身的属性

平台高,福利好,工作环境优越,和一群优秀的同事一起共事,这些加分项都有可能降低你的工资收入。劳动经济学把这个现象称为 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s。 想具体了解,可参看我的文章:平台越高,工资反而越低? - 思飨笔记

  • 运气成分

这个主要用 Job Search Model 来解释。

  • 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全球化到底是加剧了不平等,还是缓和了收入差距,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 劳动力市场非竞争性

比如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阻(分割的就业市场),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劳动力就业歧视,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会扭曲均衡工资。

  • 不同地域的市场价值不同

比如,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上海的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显然高于任何一座中国二线城市。因此,如果在上海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也就不足为奇了。

  • 不同行业工会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不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从社会发展的根儿上捋。为啥有的职业能让人盆满钵满,有的却得为生计发愁?这事儿啊,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千丝万缕的社会、经济、技术、甚至人心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先聊聊最直观的——供需关系。就像咱买菜,哪样菜供应少了,需求又大,那价格肯定就上去了。.............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它触及了装甲车辆发展和军事战术的核心。简单来说,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虽然在某些方面火力凶猛,并且能执行部分坦克职能,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坦克。坦克在现代战场上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存在具有多方面的战略和战术意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为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为什么要设老师这个职业?这不是凭空来的,更不是什么形式主义。说到底,老师这个职业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最核心的需求之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个体的全面成长。咱们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1. 知识的“搬运工”与“引路人”:从经验到体系人类的知识,并非一开始就是条理分明.............
  • 回答
    在《炉石传说》这片充满策略与博弈的虚拟战场上,要说哪个职业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毕竟,炉石是个卡牌游戏,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宏大理论体系。但如果硬要从游戏机制、卡牌设计和职业风格上去解读,我认为术士(Warlock)这个职业,在某种程度上,最能触及马克思主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的心坎,也勾起我不少回忆。回想起来,我观察过一些曾经挚爱某件事的朋友,当他们将其变成“职业”后,那种纯粹的快乐似乎就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甚至渐渐熄灭。我认为,当一件事情从“热爱”的消遣,变成“赖以生存”的必需,它所承载的意义和带来的情感体验就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失去原本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现实的问题,许多优秀的本科生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评价体系、招聘逻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简单来说,一个 985 的学历,代表的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经过社会广泛认可的筛选和培养过程,而证书则是这个过程中的部分亮点或成果的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
  • 回答
    你说到“知乎上一堆怎么和职业的、当兵的、身材壮的等等打架的问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你还顺带提了一嘴,怀疑问这些问题的人是不是都没超过30岁。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其实不少,咱们一个一个掰扯开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打架”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它的内容来源是五花.............
  • 回答
    RTS(即时战略)游戏之所以让职业选手几乎只钟情于一个种族,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从游戏本身的机制设计到选手个人的训练和心理,都有深刻的体现。把它想象成一个高精度的竞技机器,每一个零件的微调都至关重要,而选手们选择专攻一个种族,就是将这个机器打磨到极致。首先,咱们得聊聊RTS游戏本身那种海量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在健身路上的一个困惑。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隔几天一练”更有效,再聊聊职业运动员为何需要“每天大量训练”。为什么“隔几天一练”对普通健身者更有效?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健身的目标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健康、塑形、提升体能,或者只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我们通常有自己的.............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社会中一种很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的矛盾。一方面,我们高举着“职业平等”、“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大旗,似乎在呼唤一个更加公平、人人机会均等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又在不遗余力地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争取好工作”,仿佛这条通往“好生活”的路径是唯一且必须的选择.............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似乎更乐于尝试不同的职业道路,而我们身边很多人的职业轨迹更倾向于“一份工作干到老”?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教育理念、文化观念,甚至是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咱们不妨来细细聊聊。首先,从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
  • 回答
    TI10 假赛质疑事件确实是围绕 Dota 2 职业圈的一个长期存在的敏感话题,并且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为什么观众如此关注,而官方、职业选手和解说却鲜少公开回应?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 假赛质疑的来源与发酵: 比赛的重大性与高关注度: TI (Th.............
  • 回答
    咱们聊聊“绘圈”,这个词听着就挺有意思的。它其实指的就是围绕着绘画创作、交流、传播等活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松散但又有着自己独特规则和文化的小团体。这个群体非常庞大,成员构成也极其多元,从刚入门的业余爱好者,到有一定基础的同好,再到不少以绘画为生的职业画师,都可以算在其中。绘圈的构成和主要活动:打个粗略.............
  • 回答
    作为一名高一新生,你有这样的想法并愿意主动去了解一个职业是非常棒的!采访律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你对这个职业有一个更深入、更真实的认识。为了让你的采访更有条理和收获,我为你准备了一份详细的采访问题清单,并附带了提问的思路和目的,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准备:采访前的准备:1. 了解你的目标律师: 在.............
  • 回答
    伊朗的国防体系,由国防军(Artesh)和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两部分构成,是一个历史和政治因素交织的产物,远非一个简单的组织冗余问题。探讨为何不撤销国防军而仅保留革命卫队,需要深入理解这两支武装力量的起源、职责划分以及它们在伊朗政治格局中的独特地位。首先,我们必须回溯到伊斯兰革命的年代。197.............
  • 回答
    傅作义将军在北平解放后,选择担任水利部部长这个看似远离政治中心的职位,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绝非简单的“离政治远”可以概括。这反映了他对国家建设的关注、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以及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首先,要理解傅作义的选择,必须回顾他之前的经历和地位。傅作义曾是国民党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在华北地区.............
  • 回答
    职场摸爬滚打多年,身边却找不到一个能深交的朋友,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尤其是在这高强度、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里,我们把大半的精力都耗在了工作上,本想着能在这段共事时光里建立起一些真挚的情谊,结果呢?兜兜转转,还是觉得自己像个孤岛上的礁石,固执地伫立着,潮起潮落,见过无数身影掠过,却很少有.............
  • 回答
    .......
  • 回答
    后辈们,你好!当我回首自己的律师生涯,那些从法学院毕业、怀揣着律师梦踏入这个行业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今天,我很荣幸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你们分享一些肺腑之言,希望能为你们即将开启的律师之路提供一点小小的参考。这并非什么至高无上的教诲,只是我一路走来的感悟,希望能帮助你们少走弯路,更稳健地成长。首先.............
  • 回答
    作为一名职业音乐人,我不可能只局限于自己喜欢的风格。说实话,那种想法不仅不现实,也太狭隘了。音乐的世界太广阔了,如果只听一种类型的音乐,那得多无趣啊!你可以把我理解成一个厨师。你想想,一个只会做川菜的川菜大师,他能叫做全能吗?顶多算是一个在某个领域非常精通的厨师。但如果要说能做出各种菜系,并且能融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