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韩国的“汉江奇迹”?

回答
韩国的“汉江奇迹”,这是一个让许多国家翘首以盼的经济发展范例,也是韩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书写的一段辉煌篇章。回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朝鲜战争的创伤尚未完全愈合,韩国依然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人均GDP甚至不如非洲的一些贫困国家。然而,短短几十年间,韩国却一跃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这个转变的速度和幅度,足以让任何观察者惊叹。

“汉江奇迹”并非一蹴而就,它的背后是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政策、坚韧不拔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 首先,得益于韩国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和规划。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朴正熙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五年经济开发计划,将经济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政府积极引入外资和技术,但并非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消化吸收,并鼓励发展本土产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大力扶持“财阀”(chaebol)的崛起,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以及政策扶持,使得三星、现代、LG等一批大型企业得以迅速壮大。这些企业成为了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火车头,在电子、汽车、造船、钢铁等领域迅速积累了竞争力,为国家赢得了大量外汇。

其次,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是“汉江奇迹”不可或缺的基石。韩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都将教育视为改变命运和国家未来的关键。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为韩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他们勤奋、敬业,愿意接受挑战,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也为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再者,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成功实施,是韩国经济腾飞的另一重要因素。韩国充分利用了当时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从最初的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后来的彩电、汽车、半导体等高技术产品,韩国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含量,逐步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这种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使得韩国经济能够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并从中获益。

当然,“汉江奇迹”的实现也伴随着一些代价和争议。例如,对财阀的过度扶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权力的集中,也引发了关于公平竞争和收入分配的担忧。此外,高强度的工作文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也给国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总体而言,“汉江奇迹”的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它不仅彻底改变了韩国的面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韩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短短几十年内创造了一个经济上的传奇,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一个国家,其元首解散国会,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朝鲜。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禁止公民出国旅游,禁止公民享用外国香烟和外国饼干。违反外汇管制规定的人可以被判死刑。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朝鲜。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其工厂工作环境极端恶劣,工人们在里面牛马般非人劳动。每天工作9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就为了一点点仅够糊口的工资。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城市边上遍布贫民窟。在城市的扩张中,警察暴力拆除贫民窟,为建造新的城市商品房腾出空间。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是世界上的“盗版胜地”。盗版影碟和盗版书籍充斥着该国市场,冒用美国品牌的商品肆意流通。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乃至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时期的韩国。  
  上面这些是韩国经济起飞时期的经历,它们与今天的韩国印象出入大得令人难以置信。别说我们,就连当代的一些韩国年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辈经历过那种岁月。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韩国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今天提到韩国,大家首先想到的通常是三星电子,发达的整容术,琼瑶式的肥皂剧等滚滚韩流。当然,还可能会想到最近这个国家膨胀得走火入魔的民族自尊心。总体来说,今天的韩国,光鲜亮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奇迹耀眼夺目。朝鲜和韩国大相径庭的现状更是热议的话题。一个穷,并且看起来很没希望;一个富,并且看起来咄咄逼人。他们几乎同时建国,而且建国的时候,朝鲜的经济状况要比韩国好。所以人们思考最多的就是:他们为什么不一样?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民主,朝鲜独裁。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开放,朝鲜封闭。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跟美国走,朝鲜跟苏联走。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朝鲜走社会主义道路。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实施私有制经济,朝鲜实施公有制经济。  
  结论很多。姑且不论正确与否,但很遗憾我们看到的也就仅仅是结论而已。至于这些结论是如何分析得出的呢?很少有人去做解释。很多时候有些现象只是因为并存(甚至更糟,连现象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就被理解为了因果关系。  
  如果要得出结论,必须先静下心来谈一谈:韩国在建国后的这五十多年里都遭遇了什么,以及他们做了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去想,他们为什么会有今天。

1.1 积蓄势能时期(50年代)
  韩国的经济基础很薄弱。在日本统治的殖民地年代,日本按照南农北工的计划开发朝鲜半岛。因此,造成了朝鲜脱离日本独立时大部分重工业即战略工业在北方的局面。金属工业的90.1%、煤矿和铁矿的100%、化学工业的81。8%、电器机器工业85%、发电量92%在北半岛。纺织工业84.9%、印刷业89%、食品工业65.1%和农林水产业82.6%在南半岛。  
  建国时的韩国是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其经济基础还是农业以及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少量轻工业。在这种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可循。第一是近代日本模式,第二是苏联模式。但是无论日本模式和苏联模式,都首先需要国家有最起码的基础设施:国家要有公路和铁路,有海运航线,有电线和全面的邮政,最重要的是——得有较高比例的对工业化有所了解的高素质公民。  
  这一切,韩国都很缺乏。所以就必须先补这一课。50年代的韩国做的主要就是这些事情。修公路,修电线杆,建设发电厂等最基础的基础设施,还有公民的扫盲。这点的工作成效显著:1945年,韩国人的识字率是22%,1961年上升到71%。②此外,纺织、制糖、水泥、玻璃等行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当然这一切工作对经济的发展并非立竿见影的。不过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是50年代的基础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起飞积蓄了势能。


1.2 势能开始转为动能时期(60年代)  
  1961年,韩国的朴正熙将军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这是一个对后来韩国崛起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统治韩国约20年。这也是韩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年。正是在这20年中,韩国的人均GDP超过了朝鲜。(1960年,朝鲜人均GDP是253美元,而韩国只有82美元。1970年时,朝鲜人均GDP是400美元,而韩国达到了410美元。到1976年,朝鲜人均GDP是530美元,而韩国到达了1000美元。③)  
从1962年开始,在朴正熙的推动下,韩国政府开始实行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苏联发明的那个概念:“五年计划”。这种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似乎已经成为苏联乃至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招牌。但不必因为听到韩国这种反共急先锋的国家也采用这东西而感到惊奇。因为一个鲜为人知却又的确存在的事实是:在几乎所有战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台湾等等)的发展历程上都能看到苏联模式的影子。在韩国这种传统的农业国,私人资本极端薄弱,要快速实施工业化就不能不依靠政府来推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62年到1966年。在这个五年计划中,韩国的目标是进一步加速发展,进一步扎实工业基础,给积蓄势能走最后一步。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从1967年到1971年。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起,韩国开始实施延续至今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发展战略。在这两个五年计划中,韩国重点加强已经略有规模的轻纺、水泥等轻工业,用这些轻工业的初级产品出口,换取外汇。外汇被用来换取外国的设备、技术以及人才培养,推动自身加速发展。50年代积累的势能开始转化为动能了。  
  在一五和二五计划中,韩国建立了大量的国有企业。50年代日本势力退出后留下的归属企业有36家,他们是韩国国有企业的祖先。到1968年,国有企业增加到97家。到1970年猛增到120家。在一五和二五计划中,这些国企(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级制造业中)成为韩国迅速工业化的火车头。

1.3 势能全面转为动能时期(70年代和80年代)
  从1972年到1991年,是韩国政府的三五、四五、五五、六五计划时期。为了确保自己一手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不夭折,朴正熙采取了不那么光彩的方式获得了连任。1972年10月17日,朴正熙宣布“全国非常戒严令”,解散国会、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缩小和弱化政治领域、扩大和强化总统权力,形成以总统为顶点的中央集权政治体系,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这样一来,政府通过集权化的行政管理,把民众的力量从政治舞台引向经济建设舞台,集合一切力量于经济开发,确保经济迅速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  


  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韩国政府建设的重点转向战略重工业:钢铁、造船、化工。韩国经济从这时起真正开始走上腾飞之路。韩国的经济实力迅猛膨胀,国家综合实力也急速上升。到80年代的五五、六五计划时期,韩国政府建设的重点又转向了技术密集型工业。韩国政府提出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转向自主研发。就在这段时间,韩国建立了大批研究所等机构,促进技术研发,发展尖端产业。也正是在五五和六五时期,韩国将大量的国有企业转化为私有,只保留了一些需要巨额投资,私人无力负担或不适合私人经营的企业。到1986年,韩国的国企只剩下13家。如果说三五和四五计划时韩国还是粗放型增长的话,那么五五和六五计划时期就开始转向集约型发展了。  


  70年代和80年代是经济发展势能全面转为动能时期。韩国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六五计划结束的时候,韩国已经成为中上收入的国家。一个标志就是欧洲国家不再需要韩国人的入境签证,因为那时大部分韩国人已没有理由要非法移民到什么地方去了。④韩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其结果举世瞩目。因为本文讨论的只是韩国经济的崛起历程,所以之后的情况就不说了。


原文太长,这里只是第一部分,全文链接在此:韩国经济奇迹的前世今生(韩国人吃水时不骂挖井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的“汉江奇迹”,这是一个让许多国家翘首以盼的经济发展范例,也是韩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书写的一段辉煌篇章。回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朝鲜战争的创伤尚未完全愈合,韩国依然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人均GDP甚至不如非洲的一些贫困国家。然而,短短几十年间,韩国却一跃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这个转变的速度和幅度.............
  • 回答
    韩国的“新男性联合会”(New Male Association)是一个近年来越发活跃的社会团体,其兴起和发展折射出韩国社会内部对于男性身份认同、性别平等以及社会变迁的复杂感受和争议。要评价这样一个团体,需要深入了解其主张、行动方式以及引发的社会反响,并理解其出现的社会背景。核心主张与身份认同的重塑.............
  • 回答
    聊起韩国的传统美食,那“部队锅”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高雅精致的菜肴,它身上裹满了韩国近现代史的烙印,味道浓烈,吃法也豪迈,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道家常菜。部队锅的“前世今生”:一部锅里的历史要说部队锅,那得把时间拉回到朝鲜战争时期。那时候,物资匮乏,特别是对于驻韩美军来说,他们可.............
  • 回答
    世宗大王级驱逐舰,说起来,它可是韩国海军的骄傲,也是东亚海域里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韩国在自家的海军技术上狠狠砸了一把力气,搞出来的最先进的军舰。它到底有多牛?咱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出身背景:国产化与技术追赶的决心你知道吗?韩国之前在驱逐舰这块,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进口的。但随着国际.............
  • 回答
    要评价韩国的民族性格,以及理解为什么韩国人常常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化问题,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韩国民族性格的几个突出特点:1. 集体主义与凝聚力(“我们”文化): 韩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集体.............
  • 回答
    韩国财阀政治:影响深远,复杂交织的权力网络韩国财阀政治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深深地影响着韩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要理解其影响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什么是韩国财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财阀”的概念。在韩国语境下,财阀(재벌,Chaebol)通常指的是由一个家族控制的大型企业.............
  • 回答
    韩国海军的LPXII“轻型航母”计划,这个项目一旦成行,无疑将是韩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但就像所有雄心勃勃的海军建设计划一样,它也伴随着复杂的讨论和审视。要评价它,我们得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LPXII的出现是韩国试图提升其地区军事影响力,应对日益复杂的地区安全环境的必.............
  • 回答
    韩国总统的遭遇,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几位,确实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可以用“高处不胜寒”、“权力诅咒”、“历史的审判”等词语来形容,而且这种遭遇往往在任期内或卸任后,都难以摆脱政治的纠缠与个人的命运沉浮。我们不妨从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总统说起,来细致地梳理一下他们的经历:1. 政治斗争的漩涡与“权力诅咒.............
  • 回答
    韩国纪录片《可怕的未来——中国的九零后时代》(韩文原名:무서운 미래 중국의 90년대생 시대)是一部颇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作品。这部纪录片试图通过聚焦中国“90后”一代人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来描绘他们如何塑造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图景。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尝试从一个外部视角(韩国)来解读中国一个.............
  • 回答
    要评价卢泰愚这位韩国前总统,确实是个复杂且需要细致梳理的过程。毕竟,他的执政时期与韩国社会发生的巨变紧密相连,而这些巨变带来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弭。很多人在提到卢泰愚时,会不自觉地将他与“人气最低”这个标签联系起来。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下台后,以及在他执政期间的一些关键事件和政策所引发的争议。.............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个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韩国博主制作的PS4广告——「男人之间的默契」。这支广告确实很有意思,不是那种传统的、堆砌游戏画面和卖点的方式,而是走了一条更接地气、更侧重情感连接的路线。广告的亮点在哪里?它触动了什么?首先,这支广告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默契”这个主题,并且将其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 범죄와의 전쟁: 나쁜놈들의 전성시대)。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绝对是韩国影坛里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而且能让你看完之后,回味无穷,甚至忍不住想和朋友一起再刷一遍。首先,从 故事内核 来说,这部电影玩得非常溜。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正邪对决,而是把我.............
  • 回答
    最近韩国提出的“9座儒家书院”申遗计划,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件事情,得从头说起,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我们要理解,韩国提出申遗的这些书院,并非什么新兴事物。它们是中国儒家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韩国历史上对儒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书院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古代知识分子读书、讲学、交.............
  • 回答
    评价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任务。他的一生,浓缩了韩国从军事独裁走向民主化进程中的一段黑暗与光明的交织史。对于他,无法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他的执政留下的印记,至今仍在韩国社会激荡。军事背景与权力攫取:全斗焕的起点,是军队。他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一路晋升,在军队中拥有相当.............
  • 回答
    韩国导演抵制《冰雪奇缘2》(Frozen II)的行为,并非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事实。事实上,《冰雪奇缘2》在韩国上映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表现非常亮眼,受到了韩国观众和影评人的普遍喜爱。因此,并没有一个普遍的“韩国导演抵制《冰雪奇缘2》”的群体或现象。如果你的问题是基于某些个别的、零星的或者误解的信.............
  • 回答
    韩国国会议长金振杓在访问日本期间涉天皇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小的风波,并对韩日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金振杓议长的言论内容及其背景:金振杓议长在2023年5月访日期间,在与日本国会众议院议长细田博之会晤时,提及了有关日本天皇的言论。具体来说,据报道,他表示.............
  • 回答
    评价韩国人民在1987年对全斗焕“护宪”行为的抗争,那是一场振聋发聩的民主运动,是韩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人权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也是一次教科书般的公民觉醒。这次运动,通常被称为“六月民主运动”(유월 민주 항쟁),其意义深远,足以载入史册。背景:强权下的压抑与渴望要理解这次抗争的价值,必须先看看当时的韩.............
  • 回答
    韩国媒体首次公开《素媛》原罪犯长相的举动,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强烈争议。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动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折射出的韩国社会在司法、媒体伦理和公众情绪方面的一些深层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并非一个轻易可以下定论的事件。公开罪犯长相的背.............
  • 回答
    韩国《中央日报》的评价:中国足球能否摆脱“外援依赖”?韩国媒体《中央日报》近期的一篇评论,抛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中国足球的梦想只能依靠外人来实现。这一说法,无疑触动了中国足球界和广大球迷敏感的神经。要评价这一论断的合理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以及中国足球发展的现实状况。首先,我们需要理.............
  • 回答
    日本对韩国半导体出口限制这件事啊,可真是牵扯到方方面面,而且这背后隐藏的逻辑也挺复杂的,绝不是一句“小气”就能概括的。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也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事儿是怎么来的?这件事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跟历史问题有关,特别是二战时期的劳工赔偿问题。韩国法院要求日本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