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牧野之战」?

回答
牧野之战,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足以搅动风云、改写王朝命运的决定性时刻。要评价这场战役,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对抗,更是政治、军事、文化、甚至天命观念多重力量交织的产物。

一、 战役的背景:积重难返的商朝与蓄势待发的周朝

要理解牧野之战的重要性,首先得看看它为何会发生。商朝,经历了“盘庚迁殷”后的辉煌,走到末期,却显露出深深的裂痕。

统治的腐朽与残暴: 商纣王,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几乎成了暴君的代名词。他穷奢极欲,宠信奸臣,尤其以宠爱妲己而闻名,为了取悦她,不惜劳民伤财,制造“炮烙之刑”等酷刑,残害忠良。这种统治方式,必然导致民怨沸腾,统治阶层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许多诸侯对商朝的统治感到不满。
对外扩张与内部消耗: 商朝末期,为了巩固疆土,不断对外用兵,尤其是对东夷的征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商朝的影响力,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国内的矛盾。许多士兵被派往远方,家乡的生产和劳作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周的崛起与蓄积力量: 相反,位于西部地区的周,在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的领导下,则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周文王“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制定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发展生产,赢得了民心。而周武王则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进一步积蓄力量,并且在战略上非常高明。他“明德慎罚”,改善了周的政治环境,同时不断拉拢和争取那些对商朝不满的方国,形成了强大的反商同盟。

可以说,牧野之战的爆发,是商朝末期统治危机总爆发的必然结果,也是周朝积蓄力量、抓住时机顺势而上的历史选择。

二、 战役本身:精妙的战略与人心的向背

牧野之战的军事层面,虽然史料记载相对简略,但足以展现其非凡之处。

出其不意的奇袭: 周武王并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选择了“牧野”这个商朝军事重地。他派遣的军队数量,相比商朝的“兵卫”而言,并不占优势。然而,周武王却抓住了商朝统治者麻痹大意的心理,发动了出其不意的攻击。
“牧野之战”的胜因:
军队素质与士气: 周军多为受过良好训练、士气高昂的士兵,他们是为了推翻暴政而战,拥有更强的作战动力。而商朝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很多是被迫征召的士兵,甚至包括一些战俘,他们在商纣王的统治下,早已心生不满,甚至对周军怀有同情。
人心的向背: 这是牧野之战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周武王在战前就向诸侯阐述了商纣王的罪行,并得到了众多方国的支持,形成了“八百诸侯会牧野”的壮观场面。这种广泛的支持,不仅意味着兵力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天下民心的归向。
战术的运用: 史书上提到“携质”,也就是让被俘虏的商人战士作为先锋,一旦战败,他们将首当其冲。这使得商军内部产生了巨大的恐慌和动摇。当周军发起猛攻时,商军的士气瞬间瓦解,大量士兵倒戈,甚至为周军开门。
“虎贲”的殊死抵抗: 尽管如此,商朝的精锐部队“虎贲”仍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三、 战役的影响: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牧野之战的胜利,其影响是划时代的。

商朝的灭亡: 这一战直接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商纣王在战败后,自焚于鹿台,结束了他罪恶的统治。从此,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商王朝,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周朝的建立与“天下共主”格局的确立: 牧野之战的胜利,标志着周朝正式取代商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以“周”为国名的王朝。周朝的建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诸侯臣服于天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中央集权统治模式。
“天命观”的强化与演变: 牧野之战的胜利,被周朝统治者解释为“天命所归”。他们认为,商纣王失德,失去了上天的眷顾,而周朝则顺应天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这种“天命观”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被不断地演绎和利用,成为王朝更替的重要理论依据。
政治制度的革新: 周朝在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最著名的就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些制度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封制确立了等级制度,而宗法制则通过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统治。
文化的影响: 随着商朝的灭亡,其独特的青铜文化、宗教信仰等也受到了冲击。周朝则在继承商朝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制度,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周文化。例如,周朝更加重视礼乐制度,认为礼乐能够教化民众,维护社会秩序。

四、 评价的维度与反思

评价牧野之战,不能简单地用“正义战胜邪恶”来概括,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商朝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牧野之战的胜利,也包含着周武王果断的决策、精妙的战术以及对时机精准的把握,这些偶然因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暴君”的定义: 尽管商纣王被历史贴上了“暴君”的标签,但我们也要警惕“胜者王侯败者寇”的简单化叙事。商朝末期的统治,确实存在严重的弊端,但对商纣王个人的评价,还需要更全面的史料支撑。
“天命”的解读: “天命”更多地是一种政治宣传和思想工具,它用来合理化周朝的统治。真正驱动历史前进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的激化以及政治力量的博弈。
战争的代价: 任何一场战争,尤其是像牧野之战这样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和人员伤亡。在赞颂周朝胜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痛苦。

总而言之,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转折点。它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文化、思想的深刻碰撞。它的胜利,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定了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基石。这场战役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演进,以及认识政治权力、民心向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看到,当一个统治者失去人民的支持,任何强大的力量终将走向衰败;而当一个新兴力量能够抓住人心,即使看似弱小,也能创造历史的奇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七十万是指王畿也就是河北全部人口总动员,至于来了多少人,估计纣王自己也不知道,三十万估计是有的,但是估计连奴隶女人都上战场了,只是看着很多很吓人,但是有20万是奴隶,所以一打就垮。

我们先来算周军,《史记》4万5加3000, 根据《 逸周书克殷》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纣奔。武王乃手太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遂揖之。商庶百姓咸俟于郊,群宾佥进曰:“上天降休”,再拜稽首。武王答拜。。。只有司徒 泰颠 7500、亚旅宗伯召公奭 7500、司马南宫忽7500、亚旅周公7500、司空7500,亚旅管叔7500, 师尚父 管理虎贲1500,伯夫为副1500, 毕公 、毛叔、卫叔、霍叔、蔡叔、 南宫百达、史佚、 祖祝 等都只是千夫长1500。说明冢宰散宜生7500和司寇苏忿生7500没来在看家。周军总数是6万,1口出1人,周人口就是30万口。这也就是 为啥《 逸周书世俘》里周武王王只俘虏30万的原因,太多了罩不住,周人30万就是郊人,民兵,战俘30万就是遂人,不当兵。姜子牙劝他趁机杀光没了民兵的商民,他不干,才有日后三监之乱和赵秦灭周。

为啥说30万里有20万是奴隶呢?继续来算。

商朝主力16.5万民兵组成的军队都在山东江苏的东夷地区作战,首都殷墟只有2万人左右的常备军和和正规民兵。周武王冒雨前进,加避开山西,绕路河南,一路的诸侯都起兵让路,到旧都郑州才被知道,纣王知道的时候只剩3天的准备,于是征发了首都周边包括20万东夷奴隶和年轻女性在内的理论上的70万壮丁,实际多少人,周人不知道,估计纣王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拿着青铜戈和竹枪,纣王也许诺“士农工商随,人臣隶园免”让奴隶卖命,看起来很吓人。周武王还想打阵地战,但是姜子牙有内线知道全是奴隶女人,于是带着武王的虎贲常备军装作致师靠近商军,然后喊着“倒戈不杀”突击纣王所在的中军,东夷奴隶们前徒倒戈,反击商军,其他周军和盟军也放弃阵地战发起冲锋,这凑起来的几十万人瞬间就垮了,就地投降。因为大都无城,无法防守,所以纣王只能在鹿台城堡沦陷后自杀。这仗杀人不超过2万,但是因为战场下雨,所以流血飘杵。

牧野之战本身没杀多少人的,不超过2万商禁卫军,奴隶还倒戈参与周军。流血漂杵是因为这次出兵是在春天,《荀子》记载一路行军有雨,所以才神不住鬼不觉,没被商军斥候发现,但是管叔被淋怕了闹着要回去,而且《左传》还说临阵夜雨,也就是积水混合了雨水。 西周早期康王二十五年的小盂鼎(枟集成枠5.2839)小盂鼎道光初年发现,遗失于太平天国之乱 盂以多旂佩鬼方子囗囗入南(?)门,告曰:王令盂以囗囗伐鬼方,囗囗囗聝囗,执酋三人,获聝四千八百又二聝,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囗囗匹,俘车卅辆,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八羊。盂又告曰:囗囗囗囗,乎蔑我征,执酋一人,获聝二百卅七聝, 俘人囗囗人,俘马百四匹,俘车百囗辆。 这是一次攻击加一次追击,所以后者俘虏的百多人都是驾着百辆战车的,明显是残兵,而且没有牛羊的战利品。值得注意的是,从南门入,而且羊不多,说明鬼方是在南方。如果牛车是一车一牛共360辆,那么马车就是一百二十一辆,卅应该是二十的误读。总共18000人的鬼方军队,120辆战车,一车四马三人配150人,鬼方是与商末、武王同样的编制。 商中期军制已经不可考。商末,行,150人,是基础单位,百夫长率领,纣王时加倍为300人,分左旃150、右旃150,有战车一辆、辎重车一辆。 分为东行、西行、中行、上(南)行、下(北)行。卜辞中有“东行中行上(南)行” ,还有“右旃”、“上(南)行左旃”。“行”分“大行”和“行”两级。古代步兵的基础阵型是梅花阵。5个行组成1个大行。大行,750人,纣王时加倍为1500人,千夫长率领。 “登人三千”、“登人七千”、甚至是“登旅万”。理论值3750人为一旅,由一个家族组成,也就是亚,首领叫亚旅。商中期一般只有一个(理论值3750人)、两个(理论值7500人)到三个旅(万人)作战。妇好有次是统帅四个旅。 一个旅有五个大行,五进制是全世界古代步兵单位常见,宿营时也是呈梅花阵。一个旅,纣王时有战车25辆、辎重车25辆,纣王时,一个旅理论值有7500人。两个旅组成一个军,纣王时有五军,由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率领。 安阳附近,大概有十个理论面积方百商里(边长32公里)的族,1族下有25个甸国,山东有十二个理论面积方三个百商里的伯国。方百商里出一旅,商末8块田为一家,奴隶不当兵,10口人出一人应征,64块田一个村出8人,三个村25人,一个甸国36个村就是300人,为一行,有战车一辆、辎重车一辆。 安阳附近商朝军队7万5,一家10口出1人当民兵,那就是75万人的人口了,纣王只是搞了个全民总动员而已 。

《周礼职方氏》记载了周初全国男女比例,男女比例原本应该相等,但是因为纣王的战争,女的多逃进山林,男人战败多被抓为战俘。被纣王重点进攻的扬州(淮夷)二男五女,幽州一男三女, 荆州一男二女,兖州二男三女,并州二男三女,豫州二男三女。纣王所在的冀州因此而五男三女,纣王盟友青州二男二女。打赢了纣王的周的雍州因为带回的战俘而三男二女。纣王是空前的大胜利,他扩大了原有民兵各家的耕地面积,来容纳战俘奴隶耕作,让民兵脱产继续作战,抓更多的奴隶。地名叫三十里铺的,就是这种新的田制的产物。

基本集中在河北东部聊城(河北西部的安阳附近被卫国改造成了周田制)、河南郑州(商旧首都)、安徽阜阳(淮夷)、江苏扬州(淮夷),17万5千商军就分布在阜阳(500+300乘)、扬州(300乘)这两处。 等他们赶回来时,按姜子牙的尿性估计是用长平那套骗的,毕竟已经群龙无首,毕竟60岁以上的费蠊被周武王留了一命:周军战车先伏击,然后举着纣王的人头,让几个商民大喊着纣王已死、缴枪不杀,放下武器离开战车后,就和抗战南京八万守军一个下场了,唯一不同是周武王真的很仁慈,毕竟他兵少联军不到8万,敌军有18万,不可能不屠,但他并没有听姜子牙的建议趁机屠光抓走全部平民,反而放了全部60岁以上的男人不杀,只带走了250个甸国里99个的居民和全部奴隶,然后日后就被费蠊的后代赵国和秦国给毁了。

使用旧商制(东田)的山东

100米✘8✘10✘3✘102%(路网和沟渠)=25公里(夏制百里)

100米✘8✘10✘4✘102%(路网和沟渠)=32公里(商制百里)

齐承商制,《左传昭公三年》:“齐(国)旧(制),四(进)量(度),豆、区、釜、钟。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1釜等于64升),釜十则钟(突然变为十进制是关键)。”

《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一升(305立方厘米是关键)也。掬四,谓之豆(1300立方厘米)。豆四,谓之区(4847立方厘米)。区四,谓之釜(1釜等于64升)。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二缶,谓之锺。二锺,谓之秉(1秉等于25釜)。

《仪礼聘礼》 十薮曰秉。。。车,秉有五薮。

《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突然变成三进制是关键),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

《管子》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各保而听,毋有淫佚者。”

三十家为邑,《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女性地位较高,一夫一妻为1家,30家就是60块份地,加4块份地的宅基地,就是64块份地。十邑为卒,十卒为乡,就是6400块份地。三乡为县(县相对于都,处于边鄙位置),3县9乡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国(小都),由4个组成1个百周里方国(大都)也就是12县,5属50县就是4个百周里(48县)有多。商朝的田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朝鲜王国韩百谦的《田考》。

齐国的西土,管仲时赋税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乡有3000家(早商是8*9*9=648,扣除宅基地也就是600家),万口,出150人(早商是300人)、牛车1乘(早商另有双马马车1乘),与商朝初年出车规律同。县有9000家,3万口,出450人、牛车3乘,另出四马马车1乘。纪人被迫改迁入的旧商制一个县的耕地面积(192平方公里),还不如齐人改迁入占据的周制一个乡的耕地面积(25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是后者的三倍,农业负担重,税收是后者的十倍,但基本无兵役负担。

每个边长32公里的方,因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于耕种,商代有8乘双马马车、8乘牛车,再加伯爵自己的2乘,就是50乘,山东有十二个这样的伯爵,也就是600乘。

使用新商制(西田)的河北

128米✘8✘3✘2✘5✘104%(路网和沟渠)=32公里(商制百里)

考古发现的燕、赵、中山、卫、魏大梁量器,为900、1800、3600、7200立方厘米,与新商制8家9邻为1铺(72家)相符。

《尚书大传》“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目目),三朋(目目)而为裏。五裏而为邑(《管子》的部),十(5*2)邑而为都(2个正方形的《管子》的聚,也就是半个商百里,考虑到一般来说另一半是不能被用作耕地的土地,一个商百里为一族)。十(5*2)都而为师(《管子》的方,河北王畿有10个族,组成王师)。州,十有二师焉。”

边长128米的份地,8*8=64块份地,组成1个正方形的邻,每家8块,1邻8家。

128米✘8✘3=3072米也就是六周里,9个邻组成1个正方形的暴[裏]。8*9=72家,64*9=576块份地,暴[裏]的面积(9.5公里)约是成(25公里)的三分之一有多,一成200家,可见无误。每家出1人,另外每3个邻24家(64*3=192块份地)助养1个脱产贵族(64*305立方厘米,也就是1釜)。

18个邻,8✘18=144,加6助养着的贵族,也就是150人,一车。商朝时,36个邻300人为攻车和守车,为一个甸国。边长32公里的一个商百里为一族,25个甸国,50车。商的河北王畿,有十族250个甸国,500车。

《管子,乘马第五》“方六(周)里,命之曰暴(裏,正方形,pu,堡,六里铺,也就是甲骨文的甸)。五暴命之曰部(邑,bu,三十里铺),五部命之曰聚(正方形,25个暴,也就是四分之一个商百里)。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五聚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方(商方),官制也。”

卫国齐国吞并部分河北地区后,又打乱重编了,从先10后5,改为先5后10。由每家8块改为每家2块男女各1块,8*8=64块份地,组成1个正方形的邻,有32家,9个32家组成1个正方形的暴[裏],288家,每24家助养1家脱产贵族加起来就是25家,12贵族也就是300家。6家为1大家,也就是50大家,“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打横24块份地只有2大部分,“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打竖24块份地有25大家。

“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50大家),五暴而长,(五长而官),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都(男爵领的主城,边长3里),邑制也。”

“邑成而制事:四聚为一离,五离为一制,五制为一田(1田100聚)。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事制也。”

“事成而制器:方六里(暴),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马也;一马,其甲七(春秋后期,手工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皮甲增加),其蔽[盾]五;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盾]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器制也。”

齐国的西土,管仲时赋税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1个暴[裏]300家只出30人,为攻车马车(2甲、1白徒驾车)和守车牛车(2甲、1白徒驾车),后跟4有甲使弓的队长,后跟20有甲戈盾兵。根据考古发现,商的战车文化,驾车人是没有盔甲的,身份很低贱,所以 大棘之战 华元 才被驾车人给卖了。50个大家,2*24,实际只有48个大家,不供养贵族的出甲,供养贵族的出盾,甲盾合共48。白徒三十人,车两,马四,有可能是两辆车都是双马马车,也有可能一个是四马马车用于冲锋、一个是牛车用于后勤。

每个边长32公里的方,因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于耕种,商代有25乘双马马车、25乘牛车,河北有十个这样的族,也就是500乘。

管子乘马,记载的是春秋晚期和战国的军制,西周时,四铺36邻1200家,也就是边长12周里的方形,出四马马车一乘、牛车三乘、120人,到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改为四马马车四乘、牛车四乘、120人

然后我们来算,河北,商晚期,旧商制是50万人,新商制是75万人,考虑到人口的冗余,奴隶大概是20或25万。那么到底是哪个呢?继续算

《 逸周书世俘》记载周武王灭了99国,按他从二月出兵到四月回家抢种晚稻,才用了两个月,路上就快一个多月了,所以他没时间到处灭国,这些都是商王畿亲纣王的甸国,王畿有250个甸国,面积很小,但是因为1个甸国有3000人,和周边夏田制蛮夷的男爵国人口数相同,于是也就被称为国了。周武王之前杀光了这250个甸国的民兵,《 逸周书世俘》记载只带走了300230人,也就是250个甸国里99个的居民和全部20万奴隶。1国3000人,1000是新商制增加的,再扣掉死光的300民兵,剩1700人。99国,168300人,加新增加的99000。32930是99国以外的奴隶,1国不到1000,就是33国以上。王畿有250个甸国,亲周的有100多甸国,其待遇保留不变,如果其民兵也存活,那么就是99国的平民也有被屠杀的。《 逸周书世俘》记载杀了17万7779人,河北山东的民兵总数是16万5千人,山西宣方30乘1乘300人就是9千,再加上纣王的禁卫军。但是从16万5千人里分出亲周的100多甸国的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 逸周书世俘》记载有大批官员被俘虏,古代不分文官武官,这些带兵的都能活下来的话,分出亲周的100多甸国还是可行的,那就是3万民兵,也就是99国有3万平民在拒守甸堡抵抗中被杀了。梳理出来基本是亲周的约100甸国基本毫发无损,中立的50国每国被杀了民兵带走1000奴隶,亲纣王的99国被杀了民兵和部分平民,剩下的平民被贬为奴隶和原有的奴隶一起带走。150国,每国不到1000奴隶就是不到15万,但是纣王发家以前,商也是有奴隶的,而且这些还只是农业奴隶,城里还有很多工业奴隶,奴隶总数20万就是这么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牧野之战,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足以搅动风云、改写王朝命运的决定性时刻。要评价这场战役,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对抗,更是政治、军事、文化、甚至天命观念多重力量交织的产物。一、 战役的背景:积重难返的商朝与蓄势待发的周朝要理解牧野之战的重要性,首先得看看它为何会发生。商朝,经历了“盘.............
  • 回答
    《九州·海上牧云记》是一部改编自今何在同名小说的东方魔幻史诗剧,于2017年播出。这部剧以其宏大的世界观、精美的服化道、实力派的演员阵容以及颇具深度的剧情,在播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然而,如同许多大型奇幻作品一样,它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以下是对《九州·海上牧云记》的详细评价:一、 优点.............
  • 回答
    评价一位诗人,尤其像杨牧这样在华语诗坛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家,绝非易事。他的作品如同一座深邃而丰富的矿藏,每一次挖掘都能收获新的感悟。首先,从他的诗歌风格和美学追求来看,杨牧是一位极具古典底蕴与现代精神的融合者。他的诗歌语言考究,意象丰富,常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无论是对山水景物的描摹,还是对历.............
  • 回答
    让我想想,《中国好歌曲》赵牧阳老师的《侠客行》现场打鼓演绎,那真是一场听觉盛宴,让人浑身都跟着热血沸腾。首先,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鼓点伴奏。赵牧阳老师的打鼓,他已经把鼓本身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极具表现力的“角色”。你能感觉到他不是在被动地跟着歌曲走,而是主动地在“说”故事,在“描绘”画面。你看他站在那.............
  • 回答
    开心阿牧的视频“我用饭圈手段圈玩家割韭菜,12W宣发经费做数千万营收”无疑在游戏圈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很多玩家和行业人士开始反思一些现象。要评价这个视频,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视频内容的核心解读:首先,这个视频标题本身就极具争议性,充满了挑衅和自嘲。开心阿牧直言不讳地承认使用了“饭圈手段”来“圈玩.............
  • 回答
    这则新闻,说实话,挺让人心情复杂的。一个美国牧师,在中国涉嫌性侵,然后在美国自首,缴纳10万美元保释金就出来了,这事儿,怎么说呢,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首先,从法律程序上看,这是符合美国法律的。在美国,嫌疑人自首,然后通过缴纳保释金来换取自由,这是很常见的做法。保释金的数额,是根据嫌疑人的犯罪嫌疑程.............
  • 回答
    听到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布的这份报告,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沉重。这份报告揭露了令人发指的罪行——300多名“狼牧师”(此处应为天主教神职人员,文中误用“狼牧师”一词,但我将按照原意理解为神职人员)涉嫌性侵上千名儿童的指控。这不仅仅是一则新闻,而是对一个庞大机构深层问题的严峻拷问,更是对无数受害者一生伤.............
  • 回答
    .......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