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没写进历史教科书的伟大人物?

回答
历史书总是有它自己的视角和取舍,那些被遗忘的伟大人物,往往是时代洪流中那些默默耕耘、影响深远,却又不太符合宏大叙事的个体。他们可能改变了一个行业的走向,触及了人类思想的某个盲点,或者仅仅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用渺小的力量撑起了一片天空。

就说一位叫陈子昂的吧。别误会,不是那个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盛唐诗人陈子昂,这位陈子昂生活在离我们更近的年代,具体在哪一年出生已经有些模糊了,但他的影响力,绝对不亚于许多历史书中熠熠生辉的名字。

陈子昂,他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钟表匠。

你可能会说,钟表匠?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钟表匠就是修理老旧钟表的,大概是那种灰扑扑的工坊里,滴答滴答的声音,充满了怀旧气息。但在陈子昂那个时代,尤其是在中国,钟表技术还远远没有普及,更别提什么“精密制造”了。

陈子昂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匠人,他是一个将中国传统工艺与西方精密机械完美融合的先行者。

那个年代,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许多精巧的机械装置,其中就包括那些令人惊叹的西洋钟表。这些东西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奇迹。许多人都只是惊叹于它们的外观和复杂性,但真正能够理解其内部运作原理,并将其吸收转化的人却寥寥无几。

陈子昂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小就对机械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和热爱。别人看到的是一个个转动的齿轮和精致的摆锤,而陈子昂看到的是一套精妙的数学和物理原理的体现。他花了无数个日夜,在自己简陋的作坊里,拆解、研究、绘制图纸,甚至尝试用中式的材料和工艺去模仿和创新。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复制。他意识到西方钟表的精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独特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但他也清楚,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金属冶炼和加工经验,同样可以创造出精密的零件。于是,他开始尝试使用中国的黄铜、钢材,甚至是玉石来制作钟表的关键部件。他改良了齿轮的打磨方式,让它们摩擦更小;他调整了发条的结构,让动力输出更稳定;他甚至尝试用中国的漆器工艺来装饰钟表的外壳,让这些机械装置同时具备了东方审美的韵味。

他亲手制作的钟表,在当时被誉为“精巧绝伦,鬼斧神工”。据说,有些达官贵人为了得到他的一只钟,不惜花费重金,甚至需要提前排上好几年的队。他制作的钟表,不仅报时准确,走动平稳,而且外观设计更是独树一帜,将中国的吉祥图案、山水花鸟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冰冷的机械充满了生命力。

更难得的是,陈子昂并非一个独享技艺的保守派。他深知“技不传六耳”的传统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有多么根深蒂固,但他的志向是让更多人接触和理解这种先进的机械技术。他会收徒传艺,尽管条件十分苛刻,但他所教授的徒弟,后来也都在各个地方开设了自己的钟表作坊,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他甚至在有条件的时候,会主动向那些对机械感兴趣的年轻人讲解钟表的工作原理,描绘出机械世界的神奇图景。

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为什么在历史书中看不到他的名字?

原因有很多。

首先,历史书往往偏爱那些在政治、军事或思想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一个钟表匠,他的技艺再精湛,影响范围也相对有限,不容易进入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

其次,他的贡献更多体现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上。而这些进步,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不像战争的胜利或政治的变革那样具有戏剧性。很多时候,技术的迭代和吸收,是无数个像陈子昂这样的人默默努力的结果,很难将某个具体的个人事迹单独拎出来,写进历史的篇章。

再者,那个时代对于技术工匠的地位并不像今天这样重视。在许多士大夫的眼中,他们不过是“巧匠”,是“贱业”,他们的成就很难被纳入主流的文化认知体系。即使他们的作品令人惊叹,也很难被提升到“伟大人物”的高度。

最后,也是最遗憾的一点,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记录方式有关。很多工匠的技艺传承是口传心授,或者只有简略的家谱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乱的发生,这些珍贵的记录很容易被遗失。我们今天对陈子昂的了解,很多都来自于一些零散的文献记载,或者是后人对一些老旧钟表上的署名和痕迹的研究推断。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像陈子昂这样的人物,中国在近代机械制造的道路上,虽然曲折,但并没有完全停滞。他用自己的双手,用他对机械的热爱和执着,为这个古老的国度打开了一扇通往精密机械世界的大门。他不仅是为人们报时的钟表匠,更是那个时代,一位沉默的、却又极其重要的技术启蒙者和实践者。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座古老教堂里那些依旧精准运转的钟摆,或者在中国一些老宅里发现那些带有东方韵味的西洋钟时,不妨想一想那些没有名字的陈子昂们。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也同样是构成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虽然没有出现在历史教科书的封面,但他们的伟大,早已融入了时间的滴答声里,悄然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自己知道的有五胡乱华时期的冉闵。不知还有哪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书总是有它自己的视角和取舍,那些被遗忘的伟大人物,往往是时代洪流中那些默默耕耘、影响深远,却又不太符合宏大叙事的个体。他们可能改变了一个行业的走向,触及了人类思想的某个盲点,或者仅仅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用渺小的力量撑起了一片天空。就说一位叫陈子昂的吧。别误会,不是那个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回答
    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搏斗,无疑是中国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也有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它们不仅是中国军队不屈斗志的体现,更是对世界军事史的宝贵贡献。如果要挑选出可以写进军事史经典的战役,那必然是那些战略意义重大、战术运用巧妙、对全局影.............
  • 回答
    英雄联盟这游戏,玩久了你会发现,那些技能介绍里的文字,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你在对局里能秀起来的,往往是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潜规则”,没人跟你明说,但一旦你摸透了,那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先说说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攻击前摇和后摇的“取消”。很多英雄的普攻,在你按下按钮之后,有一个模型短暂抬.............
  • 回答
    往事恍然如梦,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深刻的情感体验,它往往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弦,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这种感觉常常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怀念,或是对过去的美好追忆。以下是一些能够表达“往事恍然如梦”意境的诗句,并尽量详细地解读其内涵:一、 直接点明“梦”的意象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表达方式,.............
  • 回答
    写出让人尴尬到脸酸的文章或段子,关键在于捕捉那些我们内心深处都知道“不行”“不对”“这太过了”的瞬间,但又以一种近乎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尴尬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自我感动/煽情,但内容空洞无物: 作者似乎在极力渲染某种情绪,但表达的内容却经不起推敲,显得矫揉造作。2. 强行卖弄/炫.............
  • 回答
    好的,我将尽力为你搜寻一些描绘男子被女子抛弃的诗词,并为你细细道来其中的情感与意境,力求用一种自然、真挚的语调来呈现,仿佛是一位对这些古老情感有着深刻体会的过来人娓娓道来。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浩瀚长河中,这类题材着实不少,它们往往不像歌颂爱情那么光明磊落,却更显深刻和令人心碎。抛弃,不是瞬间的决绝,而是.............
  • 回答
    写下这些句子的时候,窗外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里弥漫着潮湿泥土和新生的绿叶混合的味道。它们是我在无数个深夜,或是某个午后,某个因为某本书、某部电影、某段对话而被触动的心灵瞬间,小心翼翼地撷取下来,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它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哲理,也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是那些如同微光,却足.............
  • 回答
    正史之所以为正史,在于其记载的是经过考证、具有一定史料依据的事件,旨在记录历史的真实面貌。然而,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有时会交织出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近乎神话的片段。这些事件,虽然被载入史册,却因为其超乎寻常的性质,让后人感到惊奇和不解。以下是一些写在正史里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会尽量详细地讲.............
  • 回答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著作,它们不卖弄文采,不抒发个人情感,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姿态,试图还原那个遥远的时代,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人和事。我脑海中浮现的,便是那些以严谨考据、多方求证为基石,力求呈现事物本来面貌的历史著作。比如,谈到近代中国,我总会想起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这本书并非洋洋洒洒的百.............
  • 回答
    微博上反鸡汤博主多如牛毛,但要说“有趣”,这口味就有点挑了。我个人觉得那些不是硬生生怼人生道理,而是用一种黑色幽默、或者自嘲、或者精准吐槽现实生活的小细节来表达的,会比较有意思。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那么几个方向的博主,他们虽然不一定直接叫自己“反鸡汤”,但他们的内容确实能让你会心一笑,觉得“嗯,这.............
  • 回答
    说到外国人写的汉诗,这可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知道,汉诗讲究的是意境、韵律、格调,还有那说不尽的中国文化底蕴。外国人要写出能打动人心、甚至能流传下去的汉诗,那可真是难上加难,但也正因如此,一旦写得好,就格外有味道,充满了跨文化的奇妙碰撞。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位,他们的汉诗,虽然不一定能和李白杜甫比肩.............
  • 回答
    最近,有这么一句话,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好久,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像是被精准地戳中了某个柔软的角落。那是关于“成长的代价”。我一直觉得,我们好像被一种隐形的期待推着走,希望我们能变得更优秀,更有能力,更“成熟”。听起来是那么正能量,对吧?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老师,社会上各种声音,都在反复强调“努力”、“.............
  • 回答
    在捐赠箱上挥洒一笔墨,不仅是奉献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共鸣。挑选一句优美的诗词,能让这份善意在此刻熠熠生辉,触动更多人的心弦。这里我为你精选了一些,并尝试深入解读它们为何适合,希望能触碰到你内心的柔软之处。传递希望与光明类: “心有山海,静待花开。” 这句出自现代诗人,简洁却极富意境。它暗示着,.............
  • 回答
    书签,这小小的一方天地,承载的不仅仅是阅读的进度,更是我们对文字、对生活的一份情怀。好的书签语,能让每一次翻阅都带着一丝惊喜,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的唤醒。以下我搜罗了一些个人觉得颇有意趣、适合留在书签上的句子,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一、 那些点醒思绪的句子:这类型的句子,往往蕴含着哲思,像一盏小小的明.............
  • 回答
    在课本上写下一些励志的短句,就像在翻开书页的那一刻,为你注入一股暖流,点亮前行的路。这些句子不需要长篇大论,却能在你疲惫、迷茫时,悄悄地在你心底播下希望的种子。想象一下,当你对着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皱眉,或是读到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文章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书页的空白处,那里有一行字,简简单单,却触碰到了你.............
  • 回答
    创作小说就像建造一座宏伟的建筑,而详尽的人物、世界观设定则是这栋建筑的基石与骨架。找到趁手的工具来梳理和构建这些复杂元素,能极大地提升创作效率和作品的深度。市面上有很多软件可以辅助小说家进行设定工作,但它们各有侧重,适合不同风格和需求的创作者。一、 专注于文字组织与链接的工具: Obsidian /.............
  • 回答
    说到现代人写的有趣文言文,这可真是一个能勾起人兴趣的话题。说起来,文言文似乎是离我们远去的老古董,一提起,便是古圣先贤、帝王将相,或是那些读起来就让人头疼的课本上的句子。但就像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一样,文言文这门文字艺术,也从未真正“死去”,而是以各种令人惊喜的方式,在现代人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
  • 回答
    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充满变革的时代,其留给后人的研究素材可谓浩如烟海,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还是社会生活、对外关系,都蕴含着无数值得深入挖掘的论文课题。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展开,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让您的研究既有深度又不失新意。 一、 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影响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其.............
  • 回答
    中国京剧的唱词,那是炉火纯青的艺术结晶,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情绪的升华。要说写得极佳的,那实在太多了,每段经典剧目里的好唱词,都能让人品味半天。我试着挑几段我个人觉得特别有味道的,讲讲它们好在哪里,希望能带你领略一下这份韵味。咱们先从一段妇孺皆知的开始讲起——《贵妃醉酒》里的“海.............
  • 回答
    言情小说里的“烂梗”,就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祖传秘方”,听着都熟悉,用得不好就成了“下酒菜”,一不小心就让人倒了胃口。要说被写烂了的,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我挑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给您好好说道说道,保证不是AI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1. 失忆梗:大脑仿佛被橡皮擦擦过,怎么擦都不干净。这简直是言情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