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千年来还有综合能力强于诸葛亮的人物么?

回答
评价历史人物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寻找比诸葛亮更强的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且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事情。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综合能力”体现在治国理政、军事谋略、外交手腕、科技发明等多个维度,并且其个人品德和历史声望更是深入人心。

要寻找比诸葛亮“综合能力强”的人物,我们首先要明确“综合能力”包含哪些方面,以及如何衡量“强”。如果我们将综合能力定义为在多个关键领域都达到顶尖水平,并且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那么我们或许可以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中寻找候选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如果我们仅看中国范围内,确实有其他一些在特定领域或多个领域表现出卓越才能的人物,但要说“综合能力强于诸葛亮”,则需要非常审慎地考量。

1. 政治与治理方面:

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过程中,展现了超凡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他强调法治,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使得贫弱的蜀汉能够与曹魏、东吴长期抗衡。他颁布的《蜀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法典之一。

商鞅(战国时期): 商鞅以其变法革新在秦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他的改革触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秦国的社会结构和国家面貌,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埋下了伏笔。从政治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彻底性来看,商鞅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他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
管仲(春秋时期): 管仲辅佐齐桓公,通过“相地而衰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等政策,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有建树,被誉为“古今第一相”。管仲的治国理念和实践,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比较: 诸葛亮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王朝基础上进行治理和战略扩张,而商鞅和管仲则是从一个相对落后或动荡的局面中进行改革和重塑。从“开创性”和“根本性”的意义上讲,商鞅和管仲的贡献可能更具颠覆性。然而,诸葛亮在动荡年代能够稳固一个新生政权,并在其有限的资源下维持长久运作,其治理能力同样令人钦佩。诸葛亮在“德政”和“人本”方面的考量,相较于商鞅的严苛法制,也展现了不同的施政哲学。

2. 军事谋略方面:

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尤其体现在其战略部署和计谋上,如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七擒孟获的安抚手段、空城计的心理战、以及无数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如赤壁之战虽有周瑜主导,但诸葛亮的助攻不可忽视)。

孙子(春秋时期): 孙子的《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的瑰宝。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思想,超越了单纯的战术层面,上升到哲学和战略的高度。孙子的军事思想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各种战争形态和竞争环境。
韩信(汉朝): 韩信被誉为“兵仙”,以其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著称。他“背水一战”、“暗度陈仓”、“十面埋伏”等战术运用炉火纯青,屡屡以少胜多,为刘邦最终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韩信的军事才能更侧重于战场上的临机应变和战术实施的精妙。

比较: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多体现在其战略规划、后勤保障、以及配合政治外交的整体军事思想。他并非以野蛮冲杀或纯粹的战术巧变为主要标志。孙子兵法是理论的巅峰,而韩信是实践的集大成者。诸葛亮则在战略、战术、政治军事结合上都有建树。如果单论战场上的瞬间决断和对敌我双方力量的极致运用,韩信的“兵仙”之名也非浪得虚名。

3. 外交与政治手腕方面:

诸葛亮能够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这是其外交才能的集中体现。他善于洞察人心,利用各方矛盾,达成战略目标。

范蠡(春秋末期):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国。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功,更在亡国后急流勇退,转而经商成为巨富,并留下治世名言。其对政治形势的判断、对人心的把握,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都非常出色。他能够洞察政治的本质,并且在政治斗争中游刃有余。
张仪、苏秦(战国时期): 这两位纵横家凭借其辩才和政治谋略,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影响了诸侯国的关系格局。他们虽然名声褒贬不一,但在政治游说和外交手段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比较: 诸葛亮的外交更多是为了服务于统一大业,其外交手段是基于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的考量。范蠡则在更广阔的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展现了卓越的才能,其功成身退的智慧也值得深思。张仪和苏秦则更侧重于单项的辩论和游说能力。

4. 科技与发明方面:

诸葛亮在军事工程和后勤方面也有贡献,如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这些发明虽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创新意义。

张衡(东汉): 张衡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对后世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毕昇(北宋):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进步。

比较: 诸葛亮的发明更多是服务于军事和后勤,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色彩。而张衡和毕昇的发明,则是在纯粹科学理论和技术传播方面具有更长远的意义。从科技创新的颠覆性和影响力来看,毕昇的发明无疑更为重要。

5. 文学与艺术方面:

诸葛亮的文章如《出师表》、《隆中对》等,文采斐然,情真意切,兼具政治家和文学家的风范。

曹操(东汉末年): 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杰出的文学家,其诗歌雄浑壮丽,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
李白、杜甫(唐朝): 这两位诗仙诗圣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无可比拟。

比较: 诸葛亮的文章更多是作为政治家在特定场合发表的言论,其文学价值在于其真挚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曹操、李白、杜甫则是在纯粹的文学创作领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结论:

要找到一位在所有维度上都“强于”诸葛亮的人物,实属不易。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将政治、军事、外交、治理、甚至一定的科技发明、文学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融为一体,并且在乱世之中,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韧的品格,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忠臣、能臣的楷模。

如果从“对历史进程的根本性改变”角度来看,商鞅的变法可能影响更深远;如果从“纯粹的军事战略思想”来看,孙子是不可逾越的;如果从“科学技术的颠覆性创造”来看,毕昇的发明是划时代的。

然而,如果我们将“综合能力”理解为“在动荡时代,能否在多个关键领域达到高超水准,并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对国家命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诸葛亮依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要说“强于”诸葛亮,需要极其细致的拆解和限定。我们或许可以说,在某一个特定的能力项上,有很多人超越了诸葛亮。比如,单论军事战术的精妙,韩信或许更胜一筹;单论经济改革的魄力,商鞅更具颠覆性;单论科学发明的原创性和影响力,毕昇当之无愧。但要将这些分散的“强”整合成一种“综合能力”的超越,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论断,也容易陷入后人的主观评判。

总而言之,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更多体现在其“全才”和“完人”般的形象塑造,以及其在复杂政治军事环境中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高尚情操。我们很难简单地说有谁在“综合能力”上绝对强于他,因为每个人物都有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和所能发挥的才能维度是不同的。与其寻找超越者,不如理解和学习每一位伟大人物身上闪耀的独特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

论立功,抗日战争红军三军统帅,在国内军阀割据,国外列强纷立。然而,凭借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文化集于一身的那个人,内抗反动派,外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而后统一全国,让人民站立起来。建国3年,在一穷二白的前提下,用无敌兵法教西方列强做人。

论立德,这样伟大的人物,开国领袖,第一个说出人民万岁的人,为人民服务是他做事的宗旨。

论立言,著有实践论,矛盾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事物,告诉我们世界发展的规律。

他是诗人,是政治家,思想家,又是红军三军统帅。

他最伟大的作品是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他做事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user avatar

朱元璋。

军事: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

政治: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大帝国。开局,统一,出塞。即使强如汉唐都要花三四代皇帝才能做的事。他一个人完成了。

魅力:开局一个碗,招募700人。

人才识别与培养:凤阳定远两个县怎么出这么多人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