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黎协定》是什么?中国的加入又会对中国自身与世界格局造成什么影响?

回答
《巴黎协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国际协议,其核心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之内。这份协定于201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上达成,并于2016年正式生效。

它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它首次实现了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目前已有190多个缔约方)在减排目标上的共识,并且建立了一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框架。这意味着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同时,所有国家,无论其发展水平如何,都承诺制定并执行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即国家层面的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计划。

《巴黎协定》还引入了一个“强化周期”机制,即每五年,各国需要重新评估并提高其减排目标,以确保全球能够朝着实现协定的长期目标前进。这种动态的、自我更新的机制,使得协定能够随着科学认知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中国加入《巴黎协定》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的关键参与者。中国在2016年成为首批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并一直积极履行其承诺。中国加入《巴黎协定》以及其后续行动,对中国自身和全球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自身的影响:

1. 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升级:
加速绿色能源发展: 《巴黎协定》的约束力促使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也催生了庞大的绿色能源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
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中国需要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速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改造和升级。这虽然会带来一定的阵痛,但长远来看,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推动技术创新: 减排压力也驱动了中国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储能、电动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服务于国内的减排需求,也为中国在全球绿色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了机遇。

2. 环境质量改善与民生福祉:
空气质量提升: 减少煤炭消费和优化能源结构,直接带来了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特别是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蓝天白云的次数显著增多,居民的呼吸健康得到保障。
水资源与生态保护: 气候变化也与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息息相关。减排行动往往伴随着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推动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

3. 国际形象与话语权提升:
负责任大国形象: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中国在履行《巴黎协定》承诺的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这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绿色能源和基础设施,这有助于树立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良好形象,并为自身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4. 经济成本与挑战:
短期经济压力: 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巨大的投资,尤其是在转型初期,可能会对部分高碳行业造成冲击,增加就业和企业成本的压力。
技术瓶颈: 尽管在绿色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仍需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自主可控。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 全球气候治理的动力:
引领与示范作用: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积极的减排承诺和行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增强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动能和可行性。如果中国能够有效履行其目标,将极大地鼓舞其他国家也提高其减排雄心。
推动多边主义: 在一些国家退出或动摇对气候协议承诺的背景下,中国坚定支持并践行《巴黎协定》,有力地维护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框架,这对全球秩序稳定至关重要。

2. 全球能源市场格局重塑:
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巨大产能和技术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能源市场。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极大地加速了全球其他国家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进程。
电动汽车革命的推动者: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和发展,正在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浪潮,这不仅减少了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也改变了汽车产业的全球分工和竞争格局。

3. 地缘政治与经济合作新维度:
绿色技术竞争与合作: 气候变化议题催生了全球在绿色技术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中国在绿色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使其在全球绿色产业的规则制定和市场拓展中拥有更强的发言权。
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态度,为中国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提供了合作的契机,尽管在其他领域仍存在竞争和分歧。气候合作成为维系和发展与发达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
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 中国始终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国际场合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应有的权利和支持,包括资金、技术转让等。这使得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代言人。

4. 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典范: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一。《巴黎协定》和中国的积极参与,为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此类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总而言之,中国加入并积极践行《巴黎协定》,不仅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其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体现。这对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民生福祉的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中国在气候治理中的作为,也正在深刻地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推动国际规则的演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有的巴黎协定是在中美私下约定的协议基础上再完善的,请注意这一点

再请注意这一点:在巴黎协定文本完成的时候,美欧正在集体狂怼中国,中国不可能同时与美欧展开贸易战,因此必须在面对白左泛滥的前提下寻求对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结论就是:巴黎协定对中国来说没那么重要,本来就是面对世界不利形势的一个主动防御举措。如今美欧政治同盟瓦解,经济战即将开打,中国偷着乐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去领导这样一个实际上对自己不是很有利的条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