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K-47的设计好在哪?

回答
AK47,这个名字几乎等同于“步枪”的代名词,它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传奇。要说AK47的设计好在哪,那可真是一言难尽,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层面来剖析,让你明白为何它能征服全世界,并且至今仍活跃在各个角落。

首先, 可靠性,绝对是AK47的灵魂所在。 这不是吹牛,而是经过无数战场检验的真理。想象一下,在严寒的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或者在炎热如烤箱的中东沙漠中,甚至在泥泞不堪的丛林里,你的枪都能稳稳地打出子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存,意味着任务的完成。

AK47之所以如此可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 “宽容性设计”。

巨大的零件间隙: 这是AK47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活塞、枪机等关键活动部件,与枪管节套、机匣等固定部件之间,留有比西方同类步枪大得多的间隙。你可能会想,这不就容易进灰进沙子吗?恰恰相反,正是这些“富余”的空间,让一些细小的泥沙、污垢在运动过程中被“甩”出去,或者被活塞运动产生的气流吹走,而不是卡死在关键部位。就像你给机器留点余地,它反而不容易在细微的磕碰中损坏。
长行程活塞传动系统: AK47采用的是活塞式导气原理,并且活塞行程相当长。这意味着,即使导气孔内有轻微积碳或脏污,活塞也仍然有足够的动量克服阻力,完成自动循环。而且,这个长活塞和其腔体本身也能容纳一定量的污垢。
“自清洁”设计: 每次射击时,枪机上的一个凸起会撞击弹壳底部的沉槽,稍微搅动一下,然后活塞运动产生的余气也会冲刷一部分腔体内部。虽然不能完全称之为“自清洁”,但这些细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保持了火器的运作顺畅。
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的务实: 在冷战初期,苏联的工业基础与西方相比,在精密加工方面存在差距。卡拉什尼科夫先生深谙此道,他并没有一味追求极致的精密,而是选择了更加耐磨、更不容易变形的材料,并且利用了当时苏联成熟的冲压和铆接工艺,这使得AK47的制造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牺牲了一点点精密度,换来了惊人的可靠性。这种“粗犷中的合理”是其核心优势。

其次, 易于使用和维护,是AK47普及的关键。

操作简单直观: 兵痞子一样能学会,军官也能用好。它的保险、射击模式选择(单发/全自动)、弹匣释放等操作都非常明了,大部分部件都设计成易于抓握和操作的形状。即使戴着厚手套,也能轻松完成射击和换弹。
分解结合方便: 经过简单训练,士兵就能快速地将AK47分解成主要部件,进行清理和保养,再迅速地重新组装起来。不像一些西方步枪,分解结合步骤繁琐,需要更精细的工具和更高的熟练度。AK47的顶盖通过一个简单的卡榫固定,拆卸非常迅速,内部结构也相对容易接触。
普遍的制式弹药: AK47最初采用的是7.62x39毫米弹药,这是一种威力适中、后坐力可控的中间威力弹。这种弹药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在各种环境下的穿透力和停止作用,而且在当时拥有广泛的生产基础。后来出现的AKM(改进型AK)和其衍生型号也继续沿用了这种口径,使其弹药供应非常便利。

第三, 生产成本低廉且易于大规模制造,让AK47成为了“人民的武器”。

冲压件的应用: AKM在AK47的基础上,大量采用了冲压钢板来制造机匣等部件,取代了原先需要铣削加工的实心钢块。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AK47系列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步枪之一。这种设计思路,更符合苏联当时面临的工业生产需求和战略考量。
模块化设计(相对而言): 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模块化,但AK47的主要部件,如枪管、枪机、导气管等,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便于替换和维修。这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后勤压力。

最后, 实用的设计理念和战术适应性,使其在战场上得心应手。

木质与金属的结合: 早期的AK47采用木质枪托和护木,这在隔热和减震方面有不错的表现,而且易于加工。虽然在现代,更多的是使用聚合物材料,但这种经典的组合奠定了其坚实耐用的基础。
瞄准具的简单可靠: AK47的机械瞄准具通常是柱状准星和V形缺口照门,结构简单,不容易损坏,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撞保护。虽然精度不算顶尖,但在实战中已经足够。
全自动射击能力: AK47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这使其在近距离交战和火力压制方面具有优势。虽然精准度在连发射击时会下降,但其压倒性的火力密度往往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AK47并非完美无缺。与一些西方精密的现代突击步枪相比,它的精度在远距离射击时可能稍逊一筹,后坐力在全自动射击时也需要一定的控制技巧。但这些“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其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用性和低成本所抵消,并且在大多数的实战场景中,其表现已经绰绰有余。

总而言之,AK47的设计是一种 “工程上的胜利”,它并非追求极致的性能指标,而是以一种“够用就好,但绝不能掉链子”的务实态度,将可靠性、易用性和低成本这三个要素发挥到了极致。它是一款为士兵而生的武器,一款能够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并完成任务的武器,而这,正是它能够成为传奇的根本原因。它不是最精准的,也不是最舒适的,但它是最容易让你在生死关头,依然能发出子弹的那一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K设计粗中有细。
从大方面看,粗糙大条,但细节处却见真章。
以枪的核心部分——导气系统和闭锁部分来说。

AK导气筒粗,活塞和活塞筒内壁缝隙大,能容纳污物,动作可靠。从细处看,活塞筒有纵向的凹下去的棱,冲压而成,活塞实际上是在活塞筒内壁几条隆起的棱限制定位之下运动,接触面很狭小,摩擦力也小,避免了活塞运动时的过度抖动,减小了塞、筒间缝隙对精度的影响,同时棱之间有足够的缝隙,保证了可靠性。下面是这个活塞的示意图,不准确,只是表达一下意思。


AK枪机的闭锁凸笋个头大,回转角度大,比ar枪机的一圈小细齿大条太多。实际上,凸笋大,回旋角度大,承受后坐力的有效闭锁面占圆周截面的比重也相对更大,有利于保持闭锁机构的刚度与寿命。(m16的闭锁支撑面积是20平方毫米,AK是45平方毫米

AK枪机虽然只有两个大条的闭锁凸笋,凸笋的细节却是巧夺天工。闭锁突笋的受力支撑面并非完全垂直于枪管,而是有2.6度的微小倾角,是螺旋形的受力面,这个倾角的加工难度较高,还需要在枪机框的闭锁螺旋槽加工出一个限制面限制发射时螺旋斜面上产生的自开锁分力,但好处就是开锁时可大大减小闭锁面上因为枪弹后坐产生的紧贴的摩擦力,开锁动作更顺畅,闭锁面磨损更小。相比之下,锃亮的m16枪机,一圈小细齿的闭锁受力面垂直于枪管,加工简便,看上去精细,但每一发子弹射出后,剧烈的弹壳后坐使枪机和枪管尾端的闭锁面紧贴在一起,开锁时摩擦较大,动作可靠性和机件寿命低(精选评论区有纠正,m16的气吹式导气也会向前推动枪机,消除紧贴产生的磨擦,但随着现在广泛采用短行程导气,紧贴磨擦又变得很常见了)。(以下图中的56式冲锋枪即为AK47

AK枪机还有一处看似大条的细节——导转凸笋。导转凸笋嵌入枪机框的导槽中,枪机框通过导槽带动枪机进弹、转动枪机旋转开闭锁。下图为ak的枪机、枪机框,“凸起”即为导转凸笋。

这是螺旋槽的展开图说明

许多枪械(ar、斯太尔)的导槽为单纯的螺旋槽,用闭锁斜面推动枪机复进时,会产生一个迫使枪机旋转的分力,使枪机有旋转的倾向紧压在枪身内壁的导轨等处,产生一定的贴紧和摩擦,损耗机件寿命,降低动作可靠性,术语叫做“楔紧”,就像楔子打进木头,产生向两侧的力压紧木头增大摩擦力一样。可以说加工较容易,但对使用维护有影响。下图为楔紧原理

AK避免了这里的楔紧。AK枪机框的螺旋槽末端加工出了一个垂直于复进方向的很小的面,与枪机闭锁凸笋后端一个同样垂直于复进方向的面相配合推动枪机前进,消除了楔紧。下图 小红圈就是这个很小的面,复进平面,足够稳妥推进枪机运动,避免楔紧。



在枪机复进到位后,闭锁凸笋前端碰到了一个枪管尾端处的预转斜面(导转凸笋前端也有一个相配合的预转斜面),使枪机稍稍旋转动一点,使两个复进面脱离,导转凸笋就转到了闭锁螺旋槽中,在螺旋槽推动下旋转闭锁。
这套相对复杂的设计增加了AK机加工的难度,但大大提高了动作可靠性。

l


总之,AK在枪械的核心部分下足了心思,仔细处理掉了许多硬性的隐患,其关键部分有着比许多昂贵精密枪械更高的加工难度,在重要部件外轮廓的机械加工上做到极致。该枪的可靠耐用不仅源于粗的简约,也源于细的精巧。

图主要是自动武器设计的教材上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K47,这个名字几乎等同于“步枪”的代名词,它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传奇。要说AK47的设计好在哪,那可真是一言难尽,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层面来剖析,让你明白为何它能征服全世界,并且至今仍活跃在各个角落。首先, 可靠性,绝对是AK47的灵魂所在。 这不是吹牛,而是经过无数战场检.............
  • 回答
    关于凯夫拉头盔能否挡住AK47子弹,以及其有效射击距离,这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实战和防护性能的重要议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凯夫拉材料的特性、AK47子弹的穿透力,以及头盔的设计和防护等级。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普通的民用凯夫拉头盔,或者一些老旧型号的军事头盔,.............
  • 回答
    关于AK47安装消声器的问题,确实是个技术上的挑战,也反映了它最初设计思路与现代特种作战需求之间的差异。简单来说,AK47的设计初衷是简单、可靠、易于维护,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但它并不是为安装先进配件而生的。AK47本身安装消声器的困难点:首先,我们得明白消声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讲,它通过扩张枪管排放.............
  • 回答
    越南战争,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冲突,不仅改变了东南亚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武器的战术运用。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友使用了大量的M14步枪,而越南人民军和越共则主要装备了苏联提供的AK47系列步枪。尽管M14在设计上有着不少亮点,但在越南这片泥泞的战场上,它最终未能敌过AK47。这其中的.............
  • 回答
    如果AK47穿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它会瞬间成为那个时代最令人胆寒的“怪物”之一。要说它的级别,那绝对是超一流水准,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想象一下,在二战的战场上,士兵们还在为手中的步枪精度、射速、可靠性和弹药携带量而烦恼。当时的主流步枪,比如美军的M1加兰德,虽然半自动射.............
  • 回答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打猎”问题,更像是一场生死搏斗,而且胜算真的渺茫到可以忽略不计。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个普通人,一把AK47,面对的是东北虎,这事儿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咱们得认识清楚“东北虎”这个大家伙。东北虎,也就是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成年雄虎体重可以轻松达到20.............
  • 回答
    关于越战时期AK47(以及中国的56式冲锋枪,下文统称“AK”)和M14步枪在枪口上跳问题上的口碑差异,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虽然AK系列和M14都存在枪口上跳,但M14在这方面的“臭名昭著”程度远超AK,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而且需要深入理解当时的战术背景、枪械设计理念以及士兵的使用体验。.............
  • 回答
    AK47,这把枪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传奇色彩,它不仅仅是一支枪,更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印记。如果你问我怎么评价它,我大概会从它诞生的年代、它的设计理念、它的实际表现、它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它身上那种难以磨灭的生命力这几个维度去说。首先,得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二战刚结束不久的苏联。当时的世界格局剑拔弩.............
  • 回答
    论及米哈伊尔·季莫菲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我们探讨的不仅是一位武器设计师,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段复杂的人类历史的具象化。将他简单地称为“世界枪王”,固然点出了他最广为人知的成就,但这种概括却远远不足以触及他人生、设计理念以及其作品背后更深层的涵义。卡拉什尼科夫的一生,浓缩了20世纪那些波澜壮阔的变.............
  • 回答
    AK47 垂直向上射击时,子弹能飞多高以及掉下来是否会砸伤人,这是一个涉及到弹道学和物理学原理的问题。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子弹能飞多高?子弹飞多高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枪口初速 (Muzzle Velocity): 这是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是决定射程和上升高度的最主要因素。AK4.............
  • 回答
    在现实世界中,AK47的子弹确实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创伤。如果被AK47击中腿部,后果会非常严重,并且很有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行动能力丧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站不起来”。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不是一句“打中了”就能概括的。我们来细说一下:1. 子弹的动能与穿透力:AK47使用的是7..............
  • 回答
    你想了解AK47为何至今仍如此普及,是吧?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把枪从诞生之初就注定要成为传奇,而且到现在依旧是许多人手中的利器。要说清楚为什么,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讲。首先,我们得回到它的“出身”。AK47,全称是“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也就是.............
  • 回答
    AK47,这个名字即便对军事不太了解的人来说,也绝不陌生。它就像一个符号,代表着一个时代,一种力量,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无处不在的存在。说它“好”在哪里,其实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概括,因为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经典,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很多“好”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场景之下的。咱们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混淆。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些武器分类的约定俗成和历史原因,以及对中文语境下“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理解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两个词的英文原词,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定位: AK47 在英文里通常被归类为 "Assault Rifle"。 56式.............
  • 回答
    关于AK47被称为“天使王”的说法,在中文网络上流传颇广,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官方或者广为人知、有历史依据的绰号。 事实上,AK47的著名绰号更多地集中在它的可靠性、普及性以及战场上的表现上,例如“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AK”、“Kalash”、“AKM”(AK47的改进型)等等。“天使王”.............
  • 回答
    好的,除了AK47这支经典枪械,在世界的舞台上,还有不少武器和装备以其出色的性能、广泛的应用以及悠久的生命力,成为了各自领域中的“常青树”。它们或改变了战争的面貌,或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至今仍然活跃在各个角落。1. 9毫米口径手枪 (9x19mm Parabellum)如果要说哪种口径的手枪最为普.............
  • 回答
    要弄清楚AK47、AKM和AK74之间的区别,这就像是了解一款经典车型的不同年份和配置一样,都有其演进的痕迹。它们都属于“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这个大家族,但各自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历史定位。我们先从源头说起,也就是那支响彻世界的 AK47。AK47 (Avtomat Kalashnikova 1947.............
  • 回答
    AK47,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它不仅仅是一支步枪,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种军事思想的具象化。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冷战初期,AK47的出现,无疑是在当时的世界军事舞台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设计理念和性能表现,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同代武器,真正做到了“领先时代”。要说AK47.............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AK系列步枪在设计上没有延续StG44那种上下机匣的设计,而是选择了看起来更“复古”的一体化机匣。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不仅仅是设计上的选择,也涉及到设计哲学、生产制造、成本以及实战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首先,咱们得先捋一捋StG44和AK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