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联的AK47显然很难安装消声器,特种部队怎么办?

回答
关于AK47安装消声器的问题,确实是个技术上的挑战,也反映了它最初设计思路与现代特种作战需求之间的差异。简单来说,AK47的设计初衷是简单、可靠、易于维护,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但它并不是为安装先进配件而生的。

AK47本身安装消声器的困难点:

首先,我们得明白消声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讲,它通过扩张枪管排放的火药燃气,降低其速度和压力,从而减小枪声。这需要消声器与枪口有一个良好的密封和连接。

枪口设计: AK47最经典的枪口装置是它的枪口补偿器(muzzle brake)。它的作用是抵消后坐力,让射击更稳定,尤其是在扫射时。但这个补偿器的设计 상당히 复杂,有多个孔洞和通道,它本身就“扩散”了燃气。想在它上面牢固地安装一个消声器,并且保证良好的密封,非常困难。而且,补偿器的存在也使得枪口螺纹不适合直接拧上大多数现代消声器。
枪管螺纹: AK47的枪口螺纹通常是左旋的,而且螺纹规格与许多西方制式的消声器不兼容。即使强行转接,也很难做到紧密可靠。
燃气导气系统: AK47是活塞导气式自动武器,部分火药燃气会进入导气管,推动活塞运动。这意味着即使消声器能部分降低枪口排放的燃气,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燃气通过导气系统排出,依然会产生枪声,而且导气系统的部件在运转时也会发出机械噪音。
枪机噪音: AK47的枪机运动也会产生金属撞击的噪音,尤其是在连发射击时。消声器只能解决枪口发出的“爆炸声”,枪机运动的“咔哒声”是消不掉的。

特种部队怎么办?

面对这些困难,现代特种部队如果需要在AK47平台上实现静音作战,有几种主流的解决方案:

1. 改装枪口装置和消声器: 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更换枪口装置: 特种部队会优先选择对AK47进行现代化改装。其中就包括拆除原有的枪口补偿器,替换成专门设计的带有标准消声器接口的枪口装置。这通常是标准的螺纹适配器,可以快速安装或拆卸兼容的消声器。
定制或购买专用消声器: 俄罗斯或东欧的一些特种部队,可能会使用为AK系列设计的专用消声器。这些消声器通常是整体式(Integral Suppressor)或者特殊卡口式(Quick Detach Suppressor),能够与改装过的枪口或枪管完美匹配。它们的设计会考虑到AK的膛压和尺寸,并可能通过一些内部结构来分散和吸收更多的燃气。一些消声器甚至会设计成覆盖原有的枪口补偿器,但这种方案的消声效果往往不如直接更换枪口装置。

2. 使用特殊弹药:
亚音速弹(Subsonic Ammunition): 这是降低枪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亚音速弹的弹头速度低于音速(约343米/秒),这样就能避免产生尖锐的“音爆”。但亚音速弹的穿透力和有效射程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可能导致武器的自动循环出现问题,因为火药燃气的能量会相应减少。特种部队在使用亚音速弹时,可能会需要对武器进行额外的调整(比如更换更轻的复进簧或调整导气孔大小)来保证其可靠性。
特殊设计弹药: 有些特种弹药是为了在消声器内燃烧更多火药以减少枪口冲击,或者采用更精密的燃烧室设计,这些都能提高消声效果。

3. 集成式消声枪管(Integral Suppressed Barrel):
这是更彻底的解决方案。特种部队会更换整个枪管,新枪管的设计集成了消声器结构。消声器的腔体就包裹在枪管外部的套筒里,或者直接作为枪管的一部分进行加工。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消声效果通常最好,并且能与武器本体浑然一体,减少了额外的附件。然而,这种改装成本很高,而且一旦消声器部分损坏,可能需要更换整个枪管。

4. 选用其他平台或型号:
虽然AK47是许多特种部队的制式装备,但在需要高度隐蔽的静音行动时,他们也可能选择更适合安装消声器的武器平台。例如,许多现代的突击步枪或冲锋枪(如MP5、MP7、AR平台步枪等)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消声器的兼容性,它们的枪口螺纹更加通用,并且在弹药选择上也更容易搭配亚音速弹。甚至一些特种部队会选择特意为消声而设计的苏联/俄罗斯特种武器,比如一些VSS“文托雷兹”或AS“瓦尔”的变种(虽然它们本身就是为消声设计的,而不是AK的衍生)。

操作上的细节和考虑:

选择性安装: 特种部队并不会在每一次行动中都给AK47安装消声器。这取决于任务的性质、对手的侦测能力、以及对武器性能的影响。如果任务不是严格要求静音,或者需要AK的全部火力而不在乎多一点噪音,他们会选择不装。
消声器的维护: 消声器在承受高温和高压时性能会下降,而且容易积碳。特种部队需要对消声器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尤其是在高强度使用后。
声学匹配: 即使安装了消声器,声音也不可能完全消失。特种部队还需要通过训练,了解武器在安装消声器后的实际声音大小和特点,并与环境声音进行匹配,从而更好地进行隐蔽。
红外抑制和枪口闪光抑制: 除了声音,特种部队还关注枪口闪光和红外信号。很多专为特种作战设计的消声器也集成了枪口闪光抑制器的功能,以减少在夜间或低光照环境下的暴露。

总而言之,对于AK47这类设计年代较早且非为消声而生的武器,特种部队要实现静音作战,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装和配合,包括更换枪口装置、使用专用消声器、搭配特殊弹药,甚至更彻底地更换枪管。这体现了现代军事技术发展中,对平台适应性和功能拓展的不断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枪械发射时的噪声来源

弹丸超音速飞行带来的音爆

燃气从枪口排出是快速膨胀

自动枪械自动机工作时带来的机械噪声


AK系列是有PBS系列消声器的,只要枪口有螺纹的,拆下膛口装置后,都可以安装。PBS1可以通用于AK47/AKM/AK74


但是消声器的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它只能减弱膛口燃气快速膨胀带来的噪声,对于枪械自身自动带来的机械噪声和弹丸超音速飞行的音爆是无效的。


机械噪声对于AK系列这种并非专门设计为微声武器的自动步枪,可以说是完全无解的


M43弹和7N6,用了PBS也解决不了弹丸音爆。为了更好的微声效果,需要专门的亚音速微声枪弹,5.45天生的劣势,亚音速弹效果不好。苏军侦察和特种分队一般使用AKM适配专用US微声亚音速弹,此时步枪要更换照门,表尺也是针对亚音速弹弹道调整的,不适用于M43普通弹。US弹弹丸重12.6g,初速290m/s,膛口动能只有525焦耳。相对于64式微声冲锋枪发射64式微声枪弹,膛口动能335焦耳,综合考虑其实优势并不大。


另外,即使使用M43普通弹,AKM在安装PBS1后10m外实测噪音仍有90分贝左右,相当于很大声说话。也是有减小枪声的明显效果的。

作为对比,符合GJB 4665-1994(GJBz 20230-1994) 微声枪械及微声枪弹部队试验规程 的85式微冲,配用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枪口处噪声不超过82.9分贝。


补充:俄军现在一般直接把PBS1装在AKM/AK74上用,也不搞什么专门的亚音速弹来适配。能减小枪声,迷惑敌人判断就够了。需要专用微声枪械的场合,使用9×39mm СП-5/6枪弹的VSS/AS,比拿AKM+PBS1+US弹,效果强得多。

另外,按苏军的兵器勤务规定,用于短突击步枪的PBS5消声器,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标准长度的自动步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AK47安装消声器的问题,确实是个技术上的挑战,也反映了它最初设计思路与现代特种作战需求之间的差异。简单来说,AK47的设计初衷是简单、可靠、易于维护,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但它并不是为安装先进配件而生的。AK47本身安装消声器的困难点:首先,我们得明白消声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讲,它通过扩张枪管排放.............
  • 回答
    苏联的科研力量在某些领域确实非常强大,甚至在一些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可以与美国匹敌,例如空间技术、核物理、数学和理论物理等。然而,要说“碾压”美国,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论断,并且在整体和持续性上,苏联的科研确实未能达到与美国同等甚至超越的水平。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详细分析:一、 .............
  • 回答
    苏联的成立是否是俄罗斯人的悲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其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苏联的成立对俄罗斯人(以及其他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发展: 国家统一与力量增强: 在帝国解体.............
  • 回答
    苏联的灭亡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虽然计划经济制度的弊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将其归咎于“计划经济制度已经发挥了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的生产力”这种说法,则过于片面和简化了。更准确地说,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这些缺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并被放大,最终成为导致其衰落和灭亡的关.............
  • 回答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确立和演变的过程,其瓦解也同样复杂而漫长。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这两个时期: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非一朝一夕,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后苏联应对严峻局势的需求,并在斯大林时期最终定型,形成了我们通.............
  • 回答
    苏联的出现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将其定性为“错误”与否,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二月革命后可能出现的不同历史走向。简单地说,苏联的出现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影响深远且至今仍有争议。苏联的出现是否是“错误”?从结果导向来看,苏联的出现带.............
  • 回答
    苏联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影响深远的事件,关于其前兆和预测,苏联内部的专家学者们的确存在不同的看法和预测,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主流的专家学者并没有准确预测到苏联会在1991年突然解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预警信号或者一些学者提出了深刻的担忧和洞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探讨:1. 主流的乐观论与掩.............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历史事件,关于其是否“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与其说它是绝对的必然,不如说它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一个具有高度可能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结局。以下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民族以及国际等多个维度,详细地阐述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并尝试分析.............
  • 回答
    说苏联的文化产业“很弱”,可能有些片面。但如果以全球影响力、市场化程度以及留存至今的鲜活度和多样性来衡量,苏联的文化产品确实难以与同时期美国留下的宝藏相提并论。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导向以及历史的偶然性等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意识形态的强大.............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无疑是二十世纪末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它带来的震荡波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所处的世界。至于它是否意味着“雅尔塔体系”的终结,这是一个需要细细梳理的问题。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的世界秩序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雅尔塔体系”。简单来说,它是在二战末期,由美、英、苏三个主要战胜国领导人——罗斯福、.............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人尝试过阻止或延缓苏联的瓦解,但最终未能成功。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尝试和相关细节: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尝试(“新思维”和“改革”):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上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意识到苏联体.............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它对人类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影响。如果单单聚焦于“坏处”,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地缘政治的动荡与地区冲突的加剧: 国家边界的模糊与民族冲突的爆发: 苏联解体导致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诞生,这些国家的边界划分往往是人为的.............
  • 回答
    苏联解体,这件事本身,说它是必然还是偶然,其实有点像是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如果一定要给个判断,我倾向于说,它的解体,在很多深层次的因素作用下,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具体的解体时间点和方式,又带有相当的“偶然性”。咱们得把时间拉长了看。苏联的这个“蛋糕”,从它被切开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不会永.............
  • 回答
    苏联的解体,究竟是历史的意外浪潮,还是早已注定的终点?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更像是一场深刻的辩论,吸引着无数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甚至是普通民众去探究。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纯粹的偶然或必然,不如说它是 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最终引爆的“必然中的偶然”。也就是说,导致苏联走向解体的深层根源早已存在.............
  • 回答
    要聊苏联115毫米坦克炮的性能,就得先把它放在一个历史的语境里来看。这款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D68坦克炮,装备在T62主战坦克上,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一个重要的装备更新。跟它同时代的北约主力,比如美国的M68坦克炮(也就是英国L7炮的美国版本),普遍口径是105毫米。这两款炮的较量,可以说是两种不同技术.............
  • 回答
    苏联的地铁站命名,那可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面折射时代变迁和意识形态的镜子。要想详细说透,咱们得从源头聊起,一点点剥开它背后的逻辑和故事。一、 崇拜与纪念:时代印记的鲜明烙印最开始,也是最显眼的,就是对革命领袖和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这就像是给城市的地下动脉刻上了时代的丰碑。 列宁的影子无处不在: “.............
  • 回答
    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计划,一项试图深入地球奥秘的宏大工程,最终的深度定格在 12262 米,这个数字并非简单的戛然而止,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经济压力以及科学目标的调整。让我们抛开那些冰冷的数字,回到那个时代,回到那些为了探索地球内部而挥洒汗水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科拉半岛,一个在北极圈内.............
  • 回答
    苏联的魔法界?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聊的话题。你想啊,一个讲究科学至上、理性至上的国家,突然冒出个魔法界,这本身就够让人琢磨的了。但要是真有这么个东西,那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披着长袍挥舞着闪亮魔杖,或者在古老城堡里悄悄学习咒语的模样。我想象中的苏联魔法界,首先会有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 回答
    苏联的航母,特别是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确实在设计理念和使用方式上与美式航母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围绕其搭载的飞机和导弹。要说苏联航母“类似于带飞机的导弹发射平台”,这说法有其道理,但也需要更深入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航母的核心功能。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其设计理念是围绕着一整套完.............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军事力量,实行绝对集权的超级大国,为何会在没有经历大规模内战或外部军事干预的情况下轰然倒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与其说它“不动一枪一炮”就解体,不如说它更多地是因为内部的腐朽和长期的积累问题,最终在一种看似平静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