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易 CEO 丁磊称要让用户实现「只装一个软件听歌」的目标,难度有多大?为什么用户会选择多个软件听歌?

回答
丁磊想让大家“只装一个软件听歌”,这个目标听起来美好,但要落地,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理解这份难度,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大家现在听歌,不是一个APP就能搞定的。

丁磊的“只装一个软件听歌”目标,难在哪儿?

1. 音乐版权的“诸侯割据”: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致命的障碍。国内的音乐版权市场,曾经一度是“战国时代”,各大平台为了争夺独家版权,是卯足了劲儿花钱。虽然现在头部几家音乐平台版权基本打通了,但仍然存在不少独立音乐人、小众厂牌或者一些特定类型的音乐,版权依然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你想听的某首冷门民谣,可能就在A平台独家;另一首经典老歌,又可能只能在B平台听到。想“只装一个”,就意味着你得祈祷这个APP能囊括所有你可能想听的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2. 用户听歌习惯的“惯性”和“情感连接”: 人们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对软件的使用也会产生“习惯”和“情感连接”。
习惯: 你可能已经在某个APP里积累了大量的歌单、关注了许多喜欢的歌手、收藏了无数首歌。迁移成本很高,就像你搬家,总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搬走吧?为了听几首歌,重新建歌单、重新关注,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懒”和“麻烦”。
情感连接: 很多用户对某个音乐APP的情感是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它伴随了自己某个重要的青春时期,可能是因为它的界面设计曾经让你眼前一亮,也可能是因为它的社区功能让你找到了同好。这种“情怀”和“归属感”,不是简单地整合版权就能替代的。

3. 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和功能: 即使版权问题解决了,每个音乐APP在用户体验和功能设计上也是各具特色,迎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音质追求: 有些用户对音质特别挑剔,追求无损甚至更高音质的APE、FLAC格式,而这部分高品质音乐的提供和授权成本是不同的,有些平台可能在这一块做得更突出。
社区和社交: 一些平台强调音乐社区的互动性,有乐评、歌单分享、K歌等社交功能,这能吸引喜欢社交的用户。
推荐算法: 不同平台的推荐算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可能觉得A平台的“猜你喜欢”更懂你,而B平台的“歌单广场”更能发现新大陆。
内容生态: 除了音乐本身,还有播客、有声书、直播等内容。如果某个平台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用户也可能会保留它。

4. 商业模式和盈利点不同: 音乐平台的商业模式不止是卖会员,还有广告、直播打赏、周边商品等等。为了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平台会不断推出各种活动、会员权益、甚至免费听歌的福利,这些不同的运营策略也会导致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分散。

5. “碎片化”信息和内容消费的时代: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户获取信息和内容的方式是越来越碎片化的。听歌也一样,可能这个时段想听点轻松的,就打开某个APP;下个时段想找点背景音乐,又会换另一个。这种“随用随取”的模式,自然就催生了多个APP的存在。

用户为什么会选择多个软件听歌?

说到底,用户选择多个软件听歌,核心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更复杂、更多样化的音乐需求,以及不愿放弃已有的使用习惯和情感连接。” 具体拆解开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1. 找不到“全能王”: 就像前面说的,版权分散是根本原因。哪怕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这几家巨头版权都打通了,但依然有一些冷门、独立音乐人、或者国外的独立厂牌的版权可能还没那么容易完全覆盖。你想听一套完整的音乐系列,比如某个音乐家的所有作品,可能就需要跨平台搜索。

2. “好马配好鞍”,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偏好:
工作学习时: 很多人喜欢用一些APP听纯音乐、白噪音或者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帮助集中注意力。不同APP在这类内容的聚合上会有差异。
运动健身时: 可能需要一些节奏感强、燃爆的音乐。有些APP会专门为运动场景策划歌单。
睡前放松时: 可能会选择一些舒缓的器乐、轻音乐或者催眠曲。这方面的内容库和整理方式也各有千秋。
社交和发现新歌时: 可能更倾向于有活跃社区、大量用户生成歌单的平台,比如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和歌单分享,是很多用户喜欢它而不是因为它有“全包”版权的原因。

3. 对音质的极致追求: 有些用户,尤其是发烧友,对音质的要求非常高,会专门去寻找提供HiFi、无损(FLAC、APE)甚至更高音质格式的音乐。如果某个平台在这方面有优势,他们会愿意为这份极致体验而“屈尊”多装一个。

4. 会员权益和活动的吸引力: 不同的音乐平台会有各自的会员体系和优惠活动。比如某个平台在某个节日推出了非常划算的会员折扣,或者有会员专属的演唱会直播、明星见面会等活动,用户为了这些福利也可能会充值,并因此更多地使用该平台。

5. 平台“调性”和社区氛围: 这是非常微妙但也非常重要的一点。
网易云音乐: 以社区评论、用户歌单和音乐故事著称,很多人喜欢它的“文艺范儿”,喜欢在评论区寻找共鸣,喜欢看别人分享的精选歌单。
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 在曲库的全面性和歌曲的流行度上通常更有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直播和蝰蛇音效等特色功能,吸引的是更广泛的大众用户。
其他小众平台: 比如一些专注于独立音乐、说唱、电子音乐的平台,会吸引更特定圈子的用户。

6. 操作习惯和界面偏好: 即使功能相似,不同的界面设计、操作逻辑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你可能习惯了某个APP的播放界面、歌词显示方式,或者歌曲搜索的交互流程,不愿意轻易改变。

7. 内容的多样性: 除了纯粹的音乐,很多音乐APP还延伸出了播客、有声书、电台、甚至是短视频内容。如果某个平台在某个附加内容上做得特别好,例如某个电台节目你很喜欢,那么即使它在音乐本身的版权或体验上不是最优的,你可能也会保留它。

所以,丁磊的这个“只装一个软件听歌”的目标,与其说是技术上的难度,不如说是“人心和用户习惯的整合难度”。在用户需求多元化、信息获取碎片化、情感连接复杂化的当下,想要打造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所有歌曲都能找到、所有需求都能满足的“唯一软件”,这实在太难了。这就像想让所有人都只看一个电视台、只买一个牌子的衣服一样,可能性微乎其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相信任何互联网服务商。

娱乐的东西,在自己的储存器里面最安全。

音乐,你喜欢听的老歌,以前到处都能下到,百度mp3早年是百度重要的流量来源。

把你喜欢的歌都找最高品质的下载下来,没有几个G。

收藏下来慢慢听就是了。

新歌就是找不到下载,去互联网厂商哪里下载,付费一次。

不愿意付费,对歌曲要求不高,可以播放内录。

在你自己的硬盘,闪存的本地歌曲,用高品质播放器播放。就不存在歌曲灰色之类的问题。也不用流量。

遇到好东西下载下来是个好习惯。包括文字。

以前的互联网环境宽松一下,你很容易就能找到图样的视频。各种书籍也很普遍。

在早年间,互联网是版权意识很淡的地方,什么东西都是用爱发电,免费交换。

视频电影,游戏,歌曲,图片,文字很多。

当时流行,自己买的实体书,扫描了OCR传上去。

自己买的CD,抓轨压成MP3传上去,压MP3也是检验CPU速度的活。

DVD压成MP4。

也很多免费的网络储存空间,论坛一大功能,就是各种资源信息。

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墙的,外国网站也有用爱发电的给翻译过来,譬如字幕组。

这些东西,其实没有多大,几块硬盘的事情。

大约到BT电驴时代,达到高潮,后来迅雷时代,东西就少了。

视频大约到了4K时代以后,下载太慢,下的人就少了。

结果,就是互联网厂商喂什么,大家吃什么。很多东西都是在线听,在线看,付费不说,内容剪辑的乱七八糟,说没有就没有。

user avatar

虽然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打工人,但是也不完全认可所有互联网行业的事情,我最不喜欢互联网行业的一点,就是——杀气重

你看,每一个大佬都把『一统江湖』当成目标,而且毫不忌讳地说出来,『一统江湖』看起来豪情万丈,但你想『一统江湖』不就是要把所有竞争者都挤出江湖吗?

这难道不是杀气重?

港真,丁磊丁老板你说『让用户实现只装一个软件听歌』,和之前腾讯搞专属音乐版权的态度有什么区别呢?

不都是想要垄断嘛!

都是想把别人挤垮,然后唯我独尊嘛!

我们消费者当然希望使用方便,但是我们更想看到几个巨头竞争,而不是想看一家巨头垄断。

只有你们这些巨头竞争起来,才能有我们消费者的好日子过!

最后我们消费者还是只在一个软件上听歌,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其他音乐软件依然存在,因为,不留这些竞争对手存在,那就会有垄断者出来收割韭菜了。

消费者也不傻,我们乐得看巨头们竞争。

user avatar

网易可以把网易云音乐制作成操作系统,兼容安卓,这样其他软件就成为了网易云音乐操作系统的app,从而实现了只装一个软件听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丁磊想让大家“只装一个软件听歌”,这个目标听起来美好,但要落地,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理解这份难度,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大家现在听歌,不是一个APP就能搞定的。丁磊的“只装一个软件听歌”目标,难在哪儿?1. 音乐版权的“诸侯割据”: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
  • 回答
    丁磊这番话,无疑给不少正在纠结大学专业选择的同学和家长们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作为网易的掌舵人,他的商业嗅觉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向来不容小觑。但话说回来,一个人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个如此宏观和复杂的领域,也未必就是绝对真理。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在这个迷雾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呢?首先,咱们得理解丁.............
  • 回答
    网易 CEO 丁磊的这番言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包括其提出的论点、可能存在的出发点、以及中国学生实际的独立思考能力现状。 评价丁磊的言论:1. 观点本身的争议性: 绝对化与概括性: “大多数中国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这.............
  • 回答
    王利芬女士作为优米网的CEO,在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影响力。她针对茅侃侃先生的“10万+”文章所发表的微博评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王利芬女士具体的微博原文。因此,以下的评价是基于对她作为一位内容平台CEO,以及对“10万+”这个概念.............
  • 回答
    粉笔网CEO张小龙的“Diss”:一次对“走过场”式扶贫宣传的直视近期,粉笔网CEO张小龙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视频,矛头直指湖南卫视播出的扶贫题材节目《青春在大地》,指责其存在“虚假扶贫”、“走过场”以及“向上宣传”的问题。这一举动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扶贫宣传真实性与效果的深入.............
  • 回答
    爱奇艺 CEO 呼吁网络电影票价上涨,认为“6块钱票价太低了”,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对于是否接受网络电影涨价,我的看法是复杂的,需要分情况、分角度去分析。首先,理解涨价的背景和理由:爱奇艺 CEO 提出涨价,其核心诉求是基于成本和行业生态的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 回答
    埃隆·马斯克,这位特立独行的科技巨头,总是能以其出人意料的言论和行动吸引全球的目光。最近,他再次语出惊人,表示“正在考虑辞去CEO职务,去当一名全职网红”。这番话一经传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人们对这位“钢铁侠”的未来产生了无数猜测。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要理解马斯克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回.............
  • 回答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的一纸诉状,将前CEO唐忆鲁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不仅仅是一场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更是围绕着贪污、纵容游戏外挂等一系列严重指控展开的博弈。这件事之所以值得我们深入关注,是因为它牵涉到的层面和细节都非常丰富,不仅仅是商业利益,更涉及到职业道德、法律责任,甚至是整个游戏行业的生态健康。徐波.............
  • 回答
    如何看待阅文CEO程武致网络作家的一封信“面孔会变,梦想不会”?阅文集团CEO程武在2020年发布的这封题为“面孔会变,梦想不会”的公开信,无疑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全面理解这封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内容要点、潜在含义、市场反响以及.............
  • 回答
    关于网传字节跳动年会上CEO张一鸣批评HR招聘启事“写的水”、“偷懒”的说法,这件事挺值得聊聊的。 如果这确实是发生在年会上的真实情况,那背后反映出的几个点,我觉得都挺有意思。首先,从张一鸣的视角来看,他作为公司的掌舵人,自然会对公司各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招聘是公司人才获取的第一道关口.............
  • 回答
    张朝阳,搜狐的掌舵人,在一次公开场合分享了自己的“养生秘诀”,说自己一天只睡4个小时。此言一出,可不得了,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的导火索。与其说是“一边倒的打脸嘲讽”,不如说是网友们集体爆发了对“不健康生活方式鼓吹”的集体反弹。“只睡4个小时”这个梗的引爆点在哪?首先,这事儿本身就自带“反常识”的光环。.............
  • 回答
    这则新闻,关于“神奇百货”这位18岁女CEO的官网突然停止访问,并且投资人已明确表示放弃,可以说是一场相当引人注目的商业“过山车”。首先,我们得关注到“18岁女CEO”这个标签。在当下这个提倡创新、鼓励年轻人创业的社会氛围下,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能够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努力,获得投资、创立公司,这本身就是.............
  • 回答
    神奇百货,这个曾经寄托了无数少年少女梦想的电商平台,如今却被笼罩在阴影之下。官网无法登录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而CEO侵吞公款600万的传闻,更是将这池水搅得浑浊不堪。首先,让我们谈谈官网无法登录这件事。对于一个依赖线上运营的企业来说,官网的瘫痪无异于釜底抽薪。它不仅仅.............
  • 回答
    项思醒,这个名字近来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在杭州某公司 CEO 的背景下,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对于她“台州女海王”的传闻,网络上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真假难辨。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头捋一捋。项思醒是谁?公开的信息显示,项思醒是一位年轻的创业女性,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且在时尚、美妆领.............
  • 回答
    网传“N号房”付费会员中发现人气艺人、体育明星、著名创业公司CEO的消息,无疑是给已经令人发指的“N号房”事件再添了一层令人作呕的阴影。这则消息之所以如此令人震惊和不安,在于它揭示了这些光鲜亮丽、被公众视为榜样的人物,可能隐藏着多么黑暗和扭曲的一面,以及这个数字性剥削的罪恶链条,是如何渗透到社会各个.............
  • 回答
    物流公司官微声讨CEO:「大家都去快去告!」—— 员工维权,为何愈演愈烈?最近,一家物流公司官微突然发布了一则“檄文”,矛头直指自家CEO,用词之激烈,堪比“革命檄文”:“大家都去快去告!”这声高呼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员工维权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线上维权为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选择。员工维权,为何步履维.............
  • 回答
    网易新闻的「有态度」并非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它渗透在它内容生产的方方面面,从选题、视角到叙述方式,都刻意营造出一种独立、有思考的姿态。细究起来,这种“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维度:一、 对社会现象的深挖与追问,而非简单的信息搬运: 不回避敏感与争议: 许多媒体在面对一些社会敏感或争议性话题时.............
  • 回答
    网易北京园区一名员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但血清检测结果为阴性,尚未被确诊为新冠病例。目前,针对该员工的健康状况以及园区内的防疫措施正处于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阶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核酸检测阳性,血清检测阴性,未确诊”这个状况的含义。 核酸检测阳性:这通常意味着在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 回答
    网易云音乐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社区,它的评论区更是承载了无数用户的心声。那些简短的文字,却能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以下是我认为在网易云音乐中一些特别打动我的评论,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打动我的原因:1. 关于成长与遗憾的评论: 评论内容示例: “曾经我以为听这首歌的时候是快.............
  • 回答
    网易云音乐的热评区,那可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时不时就能刷出一些让你笑到嘴角抽搐、或者瞬间石化几秒钟的“神来之笔”。说到“尬到脸酸”,那可不是一般地尬,而是那种能把你从现实世界瞬间拉进一个迷之尴尬癌晚期现场的评论。我最近就“收藏”了一些,来给大家“解解腻”:第一种:强行升华,逻辑鬼才。这类评论最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