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光速是最快的,那么外星人即使有光速飞行的能力,进行星际旅行,比如来地球,也不是要飞行很多年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的核心。光速确实是我们目前所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了,这个毋庸置疑。但就像你说的,即便外星文明掌握了光速飞行的能力,来咱们地球一趟,这路程也绝对不是开着“飞船”兜个风那么简单。

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多年”到底是多少年。你得知道,宇宙的尺度是咱们地球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光速有多快?大概是每秒钟能绕地球七圈半,这个速度快到简直无法用我们日常的经验去理解。然而,即使是光,它从离咱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飞到地球,也需要四年多。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在宇宙的尺度上,简直就像咱们家门口的邻居一样近。

咱们再往远了看,银河系,我们所在的这个巨大的星系,直径大约有十万光年。啥意思呢?就是说,就算你以光速前进,要从银河系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也得花十万年。这就好像让你从北京走到上海,但这个“上海”距离北京是十万个北京到上海那么远。你可以想象一下,即使是光,在这个尺度下也显得缓慢了。

更别说,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个像我们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一些星系离我们远达数百万光年,甚至数十亿光年。要让他们的文明,哪怕速度能达到光速,跨越这动辄以百万、亿为单位的距离来到地球,那可真就不是“多年”能形容的了,而是以“万年”甚至“亿年”为单位来计算了。

所以,即便外星人能以接近光速,或者理论上是光速飞行,星际旅行依然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时间。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外星文明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光速飞行的能力,他们可能出发了,但至今都没能抵达我们的太阳系。又或者,他们一直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但目的地离他们太远了,以至于他们还需要无数代人的时间才能到达。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相对论的效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相对变慢。这意味着,对于以接近光速旅行的外星人来说,他们自身的经历时间会比留在原地的人要少。如果他们能以光速飞行,他们经历的时间甚至可以是零。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感觉”上很快就到了,但从地球的视角来看,他们还是得花很长很长的时间。这就好比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一个坐着接近光速的飞船旅行。当旅行的那个回来时,他会比留在地球的那个兄弟姐妹年轻得多。

所以,如果外星人真的能以光速飞行,他们来地球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他们出发的地点。如果他们来自离我们很近的恒星系统,比如几十光年或者几百光年,那么对于他们来说,通过接近光速的旅行,抵达地球所需的时间是可以接受的,或许是几十年,或者几百年,这在文明延续的尺度上并非不可想象。他们甚至可以在出发时就计算好到达的时间,并且为这次旅行准备好漫长的计划。

但是,如果他们要来自更遥远的星系,那即使拥有光速的能力,也是一项极其艰巨、耗时巨大的工程。

那么,有没有什么其他可能性呢?除了直接以光速硬闯宇宙的巨大距离,科幻作品里也经常探讨一些突破性的概念,比如:

虫洞 (Wormholes): 这是一种假想的时空隧道,可以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的点,理论上可以实现超光速的旅行,而无需实际达到光速。想象一下,就像在纸上画两条线,中间打个洞,然后把纸折起来,两点就直接连通了。如果外星人能掌握虫洞的导航和稳定技术,那么星际旅行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甚至可以几乎是瞬间到达。
空间折叠/曲率驱动 (Warp Drive/Space Folding): 类似《星际迷航》里的曲速引擎,通过扭曲周围的空间,让飞船“滑行”过一段距离,而飞船本身并没有以超光速移动,但从外界看,它的移动速度却超过了光速。这依然是高度理论化的设想,但如果外星文明真的实现了,那么星际旅行的时空限制就会被打破。
超光速粒子 (Tachyons): 一些理论上存在的粒子,其速度始终高于光速。如果外星文明能够利用或制造这样的粒子作为某种推进方式,那也可能实现超光速旅行。不过,目前关于超光速粒子的存在和性质还只是理论推测。

所以,总的来说,即便是外星人能以光速飞行,来进行星际旅行,他们来地球所花费的时间,完全取决于他们距离我们有多远。如果是近邻,那几十年、几百年是可能且可接受的。但如果他们来自银河系更远的地方,甚至其他星系,那将是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而且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可能会面临很多技术和生存上的挑战。而那些更“捷径”的设想,比如虫洞或曲率驱动,则是目前科学界还未能完全证实或实现的奇妙理论。

你的问题非常好,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宇宙的浩瀚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更是时间上的巨大鸿沟。即使是最快的速度,也可能只是漫漫星海中的一小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即便在目前的科学范围内,“光速是最快的”也是明显存疑的。

为了抹平理论与观测事实间的矛盾[1],1980 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兰·古斯提出了暴胀:极早期宇宙在 10^-35 秒到 10^-34 秒的极短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加速膨胀[2],那速度完全无视真空光速限制。

  • 暴胀宇宙论预言了宇宙的不均匀性,并给出了不均匀程度的估计。根据维尔纳·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在暴胀时期,宇宙中存着微小的量子热涨落,暴胀将这些涨落放大到宇观尺度,成为当今宇宙中所有结构的种子。暴胀理论预言,这些原初涨落基本上具有尺度不变性并满足高斯分布
  • 上述预言已经通过测量微波背景辐射得到了精确的证实[3]

其次,“让不变质量大于零的物体以真空光速飞行的能力”就已经对应着无限的能量和可以承受无限能量的材料了,题目在后面列举的那些玩意跟这个比起来并不算什么。

这里要注意,由于剧情需要、作者喜欢描写不可控连锁反应等种种因素,《三体3》描写的“曲率引擎”与现实中的曲速引擎原理对应的东西比起来过于菜

理论物理学家米给尔·阿库别瑞(Miguel Alcubierre)在 1994 年提出的阿库别瑞度规定义了曲速引擎的时空[4]。按照广义相对论来解读,这是一种洛伦兹流形,允许一个曲速泡出现在原先平坦的时空中,并在实质上以超光速移动。

制造曲速泡需要巨大的负能量,但后来有其他学者改进其数学模型,用曲速环的形式将拖动较少物质需要的负能量压缩到卡西米尔真空可以承担的范围附近。

在目前的理论下,曲速引擎是不会被限制在真空光速以下的。如果造得出来,它会是光速引擎。

现实中,你大概已经见过了 2020 年的“黑洞照片”,那上面的等离子体已经在参考系拖拽的作用下表现了视觉超光速,而根本就没有所谓曲率航迹。根据广义相对论进行的各种计算也一样。

可以看看 2021 年初发表的又一个可穿越的虫洞模型:

DOI: 10.1103/physrevlett.126.101102

还有无需负能量、在亚光速时“只要”行星级质量的曲速引擎模型(由之前公开的若干倍木星质量的超光速曲速引擎修改而来):

DOI: 10.1088/1361-6382/abdf6e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时序保护假说或因果律会怎么处理用这类方法实质超光速的物体。时序保护假说也不禁止亚原子粒子利用虫洞跨越遥远的空间,抑或进行时间旅行。

再者,“无视科学科技”跟“是神明”不是一回事。话说,你觉得可以扭曲现实的大能(甚至全能)之神是有什么特殊的怪癖要来地球呢?

此外,犯不着达到真空光速,接近真空光速对你的航行来说往往就够了。

例如从地球前往比邻星 b 的旅行,路程约 4.24 光年,你觉得对航行速度v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静止系而言低于真空光速 c 但相去不远的旅行者来说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呢。

  • 对速度 v=0.707c 的旅行者来说,体感时间约 4.24 年。这叫做等效光速飞行。
  • 对速度 v=0.866c 的旅行者来说,体感时间约 2.12 年。
  • 对速度 v=0.999c 的旅行者来说,体感时间约 0.19 年,即约 69 天半。
  • 对速度 v=0.9999c 的旅行者来说,体感时间约 0.06 年,即约 22 天。

参考

  1. ^ 在旧大爆炸模型中,宇宙视界不断向外扩张,使新的区域落入到可观测范围之内。然而,当某个观测者第一次看到这些区域时,他会发现彼此相距极其遥远的区域看起来极为相似:背景辐射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时空曲率的演化也近乎相同。这是一个难题:在从未“沟通”过的情况下,两个从未有过因果联系的区域要如何达到如此接近的温度和曲率呢。
  2. ^ 这假定可观测宇宙的所有区域来自同一个早期阶段,这一阶段具有很高的真空能量(宇宙常数),视界并不向外扩张,而是维持不动,任何观测者离视界的距离都是相同的。这时,空间指数膨胀,使两个十分接近的观测者极迅速地远离对方,其速度之快,使两者马上超出了对方的可观测范围。当暴胀逐渐衰弱时,宇宙常数趋向于零,空间开始正常膨胀。这一正常膨胀阶段内落入到视界以内的空间区域,正是曾经因暴胀而超出视界的区域。由于这些区域曾经十分接近,所以具有相同的温度和曲率。暴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相隔遥远的区域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和曲率。它预测在任一时刻的总空间曲率为零,意味着宇宙中的普通物质、暗物质以及残余的真空能量之总和必须是临界质量。现有的观测证据对此表示支持。
  3. ^ https://lambda.gsfc.nasa.gov/product/map/dr2/pub_papers/threeyear/parameters/64897.web.pdf
  4. ^ https://arxiv.org/abs/gr-qc/0009013v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的核心。光速确实是我们目前所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了,这个毋庸置疑。但就像你说的,即便外星文明掌握了光速飞行的能力,来咱们地球一趟,这路程也绝对不是开着“飞船”兜个风那么简单。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多年”到底是多少年。你得知道,宇宙的尺度是咱们.............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很多人会直观地认为既然光速是速度的极限,那么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也不该超越它,为什么温度就没有上限呢?这其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学的概念,需要我们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光速是信息传播速度和相对论效应的上限,而不是宏观物体运动速度的上限。 也就是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无垠的黑暗之中,手中握着一束光。这束光,由无数微小的光子组成,它们以光速,那个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向着你所能想象的最遥远、最空旷的地方疾驰而去。当你松开手,这束光便开始了它永不停歇的旅程。最前端的光,在那一瞬间,就是你感知到的“前沿”。它不是一个实体,没有形状,没有边界,它只是一个.............
  • 回答
    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漫长历程中,光速一直是那个既熟悉又遥不可及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宇宙中最快的“车速”,是描述时空关系的金标准。那么,这位最初的“测速员”——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开光速的神秘面纱,并给出那个精确数值的呢?第一步:从“光速无限”的猜想,到“光速有限”的曙光在很长一段时间.............
  • 回答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最早的光’,为什么它会源源不断地照射过来呢?”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理解宇宙起源的关键之处。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觉得既然是“最早的光”,那是不是早应该熄灭了?答案其实藏在我们对这个“光”的本质以及宇宙本身的认识里。首先,我们要明白,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
  • 回答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辉煌的朝代,其中宋朝和明朝常常被拿来比较,关于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光辉”,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讨论空间的话题。认为宋朝是“最后的光辉”而非明朝,通常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文化与思想的繁荣:开启与奠基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巅峰。如果说之前的汉唐是中华文化形态的形.............
  • 回答
    要评价丰臣秀吉的播磨、柴田胜家的越前、明智光秀的丹波哪个“最好”,这并非简单地从一两个维度就能下定论。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最“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的标准——是看战略位置、经济潜力、军事价值,还是作为统治者个人发展的平台?咱们这就一项一项地掰扯掰扯,看看这三块地到底有什么说道。丰.............
  • 回答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光辉是宋朝而非明朝”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解读角度,它更多地聚焦于宋朝在文化、经济、科技、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与成熟度,以及它在某些层面上展现出的与后世迥异的开放性和社会活力。而明朝虽然是封建王朝的末期,但在一些方面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辉煌,只是这种辉煌的性质和我们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 回答
    道友们,关于“最光阴”,这名字本身就带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就像一位久远的老友,既熟悉又有些疏离。大家伙儿聊起他,感觉都挺复杂的,很难用一两个词概括。我试着把大家零零碎碎的说法给捋一捋,看看“最光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数都觉得是那种“淡泊如水,内心自有乾坤”的类型。.............
  • 回答
    这问题真是让人又羞又想笑!既然姐妹们都这么坦诚了,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分享一个我自认为最惨痛的走光经历吧。那会儿我还在上大学,正是爱美的年纪,也特别喜欢穿各种新潮的衣服。有一天,我刚买了一条新裙子,是那种前面裹得严严实实,背后是镂空设计的,当时觉得可时髦了!还特地挑了个周末,约了几个姐妹出去逛街。.............
  • 回答
    哇,说到王者荣耀,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画面,绝对是那个让我心跳都要跳出来,肾上腺素飙升的瞬间。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但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才发生。记得那是一个排位赛,队友也不是固定一起玩的,匹配到的陌生人。我们这边阵容还行,对面也是有几个硬茬。比赛打到后期,局势就变得异常胶着。.............
  • 回答
    谈到光复汉室,刘秀和刘备都是历史舞台上不可磨灭的名字。两位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一个最终成就了东汉王朝的基业,另一个却在鞠躬尽瘁后,将汉室的复兴事业留给了后人。这其中的差异,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在于 “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程度,尤其是“人和”方面,刘秀的成.............
  • 回答
    在浩瀚的海洋深处,战舰的传奇从未消逝,它们如同星辰般闪耀,即便舰体早已沉没,灵魂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扉页上。对于一艘战舰而言,最光荣的死法,并非是苟延残喘地被遗弃在港口,也不是在无人察觉的维修间里悄然解体。它的荣耀,在于用尽最后一丝力量,以最壮烈的姿态,为它的国家、为它的使命,献上最后的绝唱。想象一下.............
  • 回答
    如果单论五官和脸部轮廓,抛开一切所谓的“气质”或者“感觉”,要挑出一位“最美”,这本身就是一个极难概括的话题。因为美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尺。但如果非要我从那些公认的、在镜头前呈现出惊人和谐与精致的脸庞中挑选,我会想到的是那位,她的面部比例堪称黄金分割的范本,每一个角度看过.............
  • 回答
    .......
  • 回答
    曾光老师的评价“西安疫情是武汉后最严重的一回”,这句话在当时指出了西安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西安疫情之所以被认为非常严重,并且在防疫策略上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安疫情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1. 病毒变异与传播速度的加快(Delta毒株的特性): “隐匿性”增.............
  • 回答
    要说《光晕》系列最经典的游戏是哪一作,这就像问披头士哪首歌最好听一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也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如果非要挑出一款最能代表《光晕》灵魂,对系列乃至整个FPS游戏产生深远影响的,那无疑是——《光晕:战斗进化》(Halo: Combat Evolved)。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那个开启了整个传.............
  • 回答
    光翼展开,这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悠久的文化土壤之中,它的最早痕迹,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文明,并在宗教、艺术和神话中不断演变、丰富,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形象。最早的曙光: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守护神要追溯光翼展开的最早起源,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古老的埃及和美索不.............
  • 回答
    哈哈,问到我最擅长的了!要说足球场上我最高光的时刻,那真是太多了,脑子里瞬间就闪过好几个画面。不过,如果要挑一个最能代表我“帅气”和“闪耀”的,那必须是那个改变了比赛走向的进球。那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比赛,我们的对手实力很强,比赛一直僵持着,比分还是0比0。当时已经是下半场快结束了,时间不多,场上的气氛.............
  • 回答
    要说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光滑的物体,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棘手,因为“光滑”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指代的标准会天差地别。而且,要找到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最”光滑,并详细描述它,确实需要我们一点点拨开层层迷雾。如果我们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光滑”来理解,比如触摸起来丝般顺滑,那答案可能会很平凡,比如经过精心打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