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搞错了方向?
73年美国撤军,75年南北越统一。这个时间段里面,中国已经失去了控制越南的能力。
关键因素就是中美关系改善,中苏分裂,中国在深挖洞广积粮准备和苏联有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
中国已经无法控制越南的局势,美国也退了出去,整个越南最大的军事外交依靠是苏联。
而苏联是支持北越的。
南北越的力量天平完全向北越倾斜,北越已经如泰山压顶之势,解决统一问题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所谓战略失误,如果是指中国,但是中国没有干涉越南统一的能力,不管越南能不能统一,中国都毫无办法。只能观望事态发展。
中国虽然给予过越南军事援助,为北越抵抗美军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北越当时的主心骨是苏联。无论是国际威望、政治资本、财力等等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都无法和苏联相比。
积极支持北越统一,并做出战略方向上的决定的关键因素,是苏联的意见,而不是中国。
69年中苏差一点就爆发核大战,虽然经过谈判解决了危机,但是中国此后一直在积极备战,非常担心事态会不会有变。
在这个时间段,中国不但担心苏联,同时期的印度也是亲苏的,而印度一直耿耿于怀想报62年的一箭之仇,台湾也准备了一支近百万的部队,要反攻大陆。如果越南完成统一,被苏联武装起来,中国很有可能面临着印度方向、越南方向、台湾方向以及东北、蒙古高原和西北方向的进攻。
当时可以说是危机重重,这也是中国必须要和美国走近的原因。
从当时的环境来说,保持越南南北分治,实际上是有助于化解中国的边境压力的。毕竟统一的越南,会不会顶上苏联这支枪?这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至于说后面对于南海问题是否有利,这是事后诸葛亮。
当时的重点是积极化解中苏危机,而不是要考虑到其他。
为什么印度提出承认中国对于西藏的主权,吃掉锡金这个方案,中国没有反对?因为这个时间点就是75年。中国要保持对于印度的克制。不能挑起事端。
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介入到越南统一问题,这个主动权不在中国手上。
对于中国来说,中南半岛走了美国,来了苏联,这个意义根本没有区别。
最后事态发生变化,是因为越南也不是吃素的,因为越南并没有按照苏联的想法走。
越南在统一后,随即自信心爆炸,想要将老挝、柬埔寨一并吃掉,走统一中南半岛之路。
越南加紧入侵柬埔寨,实际上打乱了苏联的试图围攻中国的计划。
中美关系也在同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合力武装巴基斯坦,以对抗印度。
苏联始终未再进一步升级局势,中国也趁势调整战略,想方设法阻止越南成为中南小霸王。
因此,当时越南统一的后果,实际上危机四伏,中国的边境局势十分恶劣。
我们不能以今天的局势,去分析当时的情况。
越南有效地利用了苏联对于中国的压力,在最合适的时间里解决了统一问题。
中国当时因为国内问题,和苏联的问题,不得不和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妥协和交易,不能出手干涉越南的统一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美国并不可靠,这只是权宜之计。
只能是说,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比较被动,千头万绪,压力太大,不能轻举妄动。
七十年代高歌猛进,处于进攻态势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
当时谁能预料到苏联的灭亡?
南北越统一以后,金兰湾确实没有美军,但是苏联海军进驻了金兰湾。
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署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越两国结为军事盟友。此后,苏联取得了对金兰湾基地的免费使用权。苏联在金兰湾部署了海军补给设施和电子侦听装备。
1979年2月28日,苏联海军第一批后勤辅助舰船进泊岘港。至这一年年底,共有35艘次舰船在岘港和金兰湾港口作短暂休整。1980年1月,苏联太平洋舰队开始派舰船赴南海值勤。同年6月,进驻岘港的舰队改驻金兰湾。1980-1982年间,到金兰湾进行休整的苏联舰船经常保持在10—15艘,其中“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曾先后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赴南海活动,并三次在金兰湾进行补给休整。1980年6月后,进驻岘港的战斗机全部改驻金兰湾机场。金兰湾机场平时保持4架飞机,每两个月轮换一次。 从1983年开始,苏联在南海活动的各型舰船逐步增多,并逐渐趋于稳定。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苏联的威胁小吗?
20世纪80年代,金兰湾是苏联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在正常情况下,该基地驻军最多达4000到7000人,部署一个中队的16架图-16轰炸机和一个中队的14架米格-23 “鞭挞者”式战斗机。
这情况和美军进驻金兰湾没有区别,中国一样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进入到南海。当时的中国海军就是一个纯粹第三世界国家的海军阵容。
我们站在那段历史的后面看问题,和当时的人看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有区别的。
越南南北分治还是统一,中国实际上不能主导,中国当时没有这个实力。也就谈不上什么失误。
把这个问题强行和中国挂上因果关系,这是在误人子弟。
没让中国划江而治,算不算是美国的一个战略失误?
失误个鬼啊,你以为你”让越南南北分治“,人家就会乖乖”分治“的吗?
那个年代的美国,死了十几万人都没做到的事情,中国要怎么做到?凭一张嘴吗?
中国作为日内瓦会议的参与方,是支持越南南北分治方案的,甭管中国出于什么考虑,但这是事实。这是越南后来与中国反目,仇视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要换位思考,苏联对中国所做的,在越南看来,也是中国对越南所做的,有帮助,也有干涉和参与。中国与苏联交恶之后,想想中国对苏联的宣传和敌视,也就可以理解越南的态度了。再怎么有帮助,没有支持自己国家统一,是什么感受
没想到越南人是真硬,干跑了法国人,美国人,还统一了南方。中国对越南也只是教训,如果留在越南,也是泥潭。
这个提问的口吻,和美国自认为的正义一样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中国、美国等主要国家的一致意见是分治越南,并且最终也确定了北纬17°线划界。
各大国对此是努力过的,但苏联为了打破自身陷入列强包围网的窘境,大力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而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越南南北统一。
这件事并非没有做过,恰恰是越南在历史转折点上牢牢把握大国间的矛盾,让列强们分裂越南民族的阴谋失败了。
1971年美ー中关系缓和,双方达成了一定默契,共同遏制苏联扩张。其中在印度支那半岛的重点是维持越南的现状,确保苏联无法在东南亚提升影响力。
中东石油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造成美国撤离越南,也因此给了越共统一国家的良机。
美国、中国都没想到,越共在顶着南方前线损失与北方外交施压的双重阻力下,有如此坚定的决心要统一南方。
如果再让他们选一次,结局依然是如此,因为美ー中此时都不可能真的武力介入,越共当局把握了千载难逢的时刻。
为了驱赶法国、美国的入侵,越共在长期战争中仅阵亡就高达110万,我不认为仅仅靠外交手段就能阻止他们。
他们对统一的执念,不惜血染山河。
你得理解当时人的难处。
当时的主要目标应该还是:把美国等西方势力赶出东南半岛。
如果美国盘踞在南越,南海问题根本不存在任何解决的可能性。
所以,一定要先把美国撵走。怎么撵?北越有志讨伐南越,只能充分利用这一点。
自己上阵?那么狭长的通道,没有迂回空间,风险极高。
所以只能全力支持越南。事实也证明是可行的。而且拿到了范文同承认我们西沙南沙主权的文件。不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事实上,我们的目标达成了。
副作用就是南北越统一。而且后来越南野心膨胀,还想统一中南半岛。
即使我们有今天的海军力量和导弹力量,北越要统一南越,我们能那么容易干预吗?也很难。我们不可能支持南越,因为南越占着西沙。那只能直接打下南越,不让北越吞并。可是南越有美国的支持和军队,咋整?还是不能打。
翻来覆去还是只能支持北越打南越,结果还是那个吊样。
敢问阁下有何高见?
那我们想想如果当年朝鲜统一了半岛,今天半岛会是什么样?最多是和中国不对付,但也不至于让美国驻军搞萨德吧。
南越还在的话,美国真的可能在西沙驻军,到时候南海仲裁案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事后诸葛亮看,美军还在金兰湾,南海就糟糕了
事前诸葛亮看,根据日内瓦协议中国并没有支持北越统一,奈何南越过于腐朽垮台太快。人家越南南方革命政权要求和北方统一,你还能摁着北方头不同意?
谁的战略失误?中国的吗?当时的确是,不过今天回头看,我感觉还是有点庆幸的,不知道是否当年有人有如此高瞻远瞩,今天如果越南南北分治,南越还是一个极度亲美的政权,那么美国在我们最虚弱的90年代,有可能会再度驻军南越,那南海还能像今天这样吗?我们在那个时代可没有16年对峙的能力,我们的核潜艇将彻底失去海南岛这个避风港,韩国一个萨德让我们多恶心,而且我国一直有将东盟后院化的想法,如果美军驻扎南越,这将是一个大钉子。
越南统一是在1975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当时尼克松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得到中国的支持,摆脱越战泥潭,在得到中国不会进入越南的保证后,美军可以体面的撤离。
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的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越南共和国政府)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主要内容:美国和其他国家尊重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协定签字后60天内美国及其同盟者的军队和军事人员从越南南方全部撤走,不继续其对越南南方的军事卷入,不干涉越南南方内政;越南的统一将通过和平方法逐步实现。
美军正式脱离越战泥潭,作为回报,那就是不支持台湾独立,直到今天,可以说我们将越南这颗棋子的利益最大化的榨取了。
其实当时中美法定的调调就是越南南北分裂,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规定越南分南北越南,临时分界线是北纬17度,在法属中南半岛的合并问题上,中国始终是作梗的,谁也不希望身边有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就像当年的苏联也希望中国划江而治一样,我们靠自己争取到了统一,这次轮到了越南了,越南的统一战争可以说的摧枯拉朽,经历过越战洗礼的北越军队当然不是腐朽的南越军队可以抵挡的,1975年1月开战,到5月基本就完成了统一,可以说越南抓住了短暂的窗口期,在各方做出反应之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越南可以说是远交近攻,尤其是在摸清中国底牌以后,做出了与中国决裂,交好苏联的决定。
随后越南更是妄图依靠苏联统一中南半岛,这次中国做出了反应,这便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再说一点啊,你们知道美国在越南作战的目的是什么吗?不是平定北越,而是越南南北分治,吴廷艳的灭共屠杀政策导致北越制订了军事推翻他的政策,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支持推翻越南共和国政府的各组织组成,实际上由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控制,成立的时候南方民族解放战线基本已经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吴庭艳顶不住了。北部湾事件后美军介入,逐步成为添油战术,越打越大。
中苏决裂后在对越这件事上确是持相同意见,谁也不希望美国获得南越,因为那样,美国再整个东南亚将获得一个类似于以色列的战略支撑点,这是中国不能接受,苏联不愿意看到的。正因如此1962年中国介入,1964年苏联介入。但是有一点美军后期虽然按着整个北越炸,可是从没有大规模有计划的越过17度线,显然是朝鲜的亏美帝没白吃,美国希望达到的战争目标就是越南南北分治,可是北越在中苏的支持下不停的武装骚扰,要达成战争目的就要不停的投入力量,但是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中国的介入目的是美国不要在中南半岛驻军,统一不统一中国当时顾不上,只有苏联是支持越南统一的,他希望越南能成为苏联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一个支点。
不是。
为德不卒,小人也。
你觉得让越南南北分治,坑了越南,对你有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接下来越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随时背叛你。因为按照你的逻辑,他们这样做对他们有利。然后你准备怎么谴责他们呢?
老子可以背刺你,你不许背刺老子?
主角心态不要太狂妄了。
你既然决定要帮助他,就不要玩阴招,人家也不傻。
做为一个国家,也许受制于内部问题,不能发挥出最佳智商,但是任何国家都有聪明人。
与人相交,要真诚。尽管你可以做少许防范,避免被人陷害,但是你不能搞这种小人手段,最后变成尔虞我诈。
国家之间,固然不可全盘套用私人关系那一套,但也有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你是别国,给他们帮助,只要你在这个过程中不过分敷衍,一般来说他们都没办法硬起腰杆指责你。即便他们指责,你这边也可以进行充分的舆论动员,进行反击。所以,在帮助别国时把事情做到位,这本身就为一旦翻脸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至于那种挑拨离间的手段,太低级了。上手就是蒋介石的水准,你不嫌丢人,我还嫌太蠢呢。
越南统一之后,我们的本来意愿,自然是睦邻友好。但是越南选择紧随苏联,然后在中南半岛进行军事扩张。这就导致越南成为众矢之的,引起南洋诸国的敌对。同时越南又与我国对立,使我国之前付出的善意付诸东流。并且与苏联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态势,极大压缩了我国战略空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就很轻易地动员起了军心士气,对越南展开了坚决还击,大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帮,就帮得亲切友好。打,就打得理直气壮。
在越南独立和统一的过程中,越南经常拿出来的说辞,是南北越分治是在分裂越南、导致越南统一推迟。但是尽人皆知,越南当时甚至还没有实力解放北越。正是由于我国促使他们先拿到北越建国的有利条件,然后越南才具备了以整个北越为根据地,对南越发起统一战争的基础条件。
这还是我国帮助越南分步走实现统一的情况。倘若我们真的搞“不许革命”那一套,那么当年我们怎么批评苏联的,越南就怎么批评我们。届时我们自己都会心虚气短,而且在战略决策层次上直接掉落到小人行径。几千年的历史,不是教我们做伪君子的,而是教我们怎么王道碾压的。小商小贩坑完就走那一套,做王世充,不适合中国。书斋里的好学生只管狠辣不管反弹的手段,做李密,也不适合中国。
我们不做王世充,也不做李密,甚至我们也不做李世民,我们直接做汉高祖。
你要什么我给,你不能说我不宽厚。我要什么你能给吗?
所以我们对越南,从未有愧疚之情。而在马航事件中,越南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开放领空,任由检查。说到底,不论越南在社会舆论上怎么营造敌对气氛,他们始终知道中国的决策是有底线的。
这实际上就是最好的战略互信:
即便是表面上的敌人,也相信你不会做什么。
连敌人都相信你,这样的政治水准,不比让朋友怀疑你更好吗?
不要什么都跟英国人学,那种被赶到海岛上去的逃兵有什么好学的。
当然不是。越共统一越南,成立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长远看是有利的。中国对于越共统一越南的原则性态度,一直都是支持的,从来没有因为中苏、越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今天越南还是南北分治,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局势就会比现在差很多。因为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以及美国不可能放弃对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的颠覆,今天的越南不可能和美国走很近,但如果依然有个亲美的南越政权,美国一定会全力支持。南越会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以色列。
越南发展,对中国是有利的。不要只把眼睛定在南海争端上。长期来看,国际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发展、富强,会极大地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地位,甚至会形成示范效应,影响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选择,让国际局势发生对中国有利的根本性变化。
别的不说。就是1989年,苏联抛弃东德之后,中国还尝试过在经济上支持行将变色的东德,解决东德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原因无他, 因为东德是当时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生活水平最高的工业国,中国领导人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局出发,认为东德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意义重大。当然,东德倒台太快。
1 首先按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越南南方的社会主义国家1969年起就是和北方分治的,中国也颇为支持这种“两个越南“”一北一南“”两国一制”的神奇方案。
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政府革命臨時共和南越南)1969年6月在南方禄宁县的农村里成立,存在到1976年。
当月就以主权国家获得了中苏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泛承认,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虽然位于河内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自己一直没有正式承认越南南方共和国,但当时两国分治铁证如山。比如两国大使馆人员可以一起出席活动
还可以与第四国大使馆人员一起出席活动
有时甚至会把越南南方写在越南前面
1973年,越南南方共和国以主权国家身份,对中国进行了高层访问
中方新闻稿上不忘提到,越南南方共和国代表团是取道河内来华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河内为越南南方共和国访华代表团举行了欢迎和欢送仪式。
2 按照1973年越南南方共和国、美国、越南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巴黎签订的《巴黎和平协定》(以照片里国旗排列为顺序,请自行忽略法国国旗),上述各方应该停火,美国和北越都要从南方撤军。
但由于协议被变种人破坏(大误)(其实是北越和越南南方共和国方面觉得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北越在1975年春天大举南下,理由是不出意料是南方“破坏协议”。
南越向美国求援,福特总统根据国务卿基辛格的建议,要求众议院紧急开会拨付第一笔战争开支,众议院当场否决,于是福特就顺理成章的把失去南越的锅甩了出去。
5月1日,北越和越南南方共和国的大军开入西贡,南越末代首脑杨文明本拟签署投降书,孰料北越士兵直接掏出麻绳捆住其双手,达成“在南越投降之前占领西贡”成就。中国领导人向两个越南分别发出贺电。
中国政府官员分别前往两个国家的大使馆,与两国共同庆祝。
然后,让现在人很难理解的事发生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共和国竟然没有在1975年合并,而是共存了一年多。期间南方共和国居然还认真的开展了外交,与包括日本、英国和北欧国家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还和越南一起派遣观察员加入联合国。这种并存很难说跟中国的态度有没有关系(远在天边的苏联是没有理由介意越南是否统一的)
当然人毕竟不会被尿憋死,1976年4月,两个越南还是举行了联合普选,7月正式统一。
孔老二有句话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在今天仍然因为台湾问题而备受国土分裂,金瓯有缺的苦痛。那我们凭什么去理直气壮的践踏其他国家对民族统一和独立自主的追求呢?
当然了,这会儿肯定会有人说我“单纯、无知、幼稚、天真”,因为我把一些“意识形态客套话”当真。
那正好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二个话题——当时的中国有能力让越南南北分治吗?
在1975年越南统一之前,受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中越关系就已经趋冷,对越援助也已经削减。
尽管如此,在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支持与援助下,此时的越南军民依然踏上了统一祖国的伟大斗争中去。
此外1975年越南宣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为南北统一做准备。各主要社会主义国家都发了贺电,唯独中国缺席。
显然,中国的不同意见并不妨碍越南人统一祖国的决心。
至于越南统一战争的结果呢?越南人民军和南越共产党游击队在兵力和坦克数量只有对手的四分之一,火炮只有对方的一半,自己没有空军、对手却拥有1556架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的情况下——在5个月内以万人伤亡干掉南越军队百万之众,解放西贡、统一国家。
显然,题主如果想效仿中美联手资助瓦哈比和平斗士打苏军的例子来援助南越的话恐怕就会发现——烂泥扶不上墙啊!
再者说抛开道义问题,最让我疑惑的是你就算做帝国主义分子、搞大国沙文主义也得有赚头啊!?
你去扶持一个连他的美爹都放弃治疗提桶跑路的,比先总统 蒋介石、伪南朝鲜李承晚还烂(好歹这俩美国还肯亲自下场救一救)的反动政权有什么意义吗?
你去做一个键盘帝国主义者乃至嘴炮法西斯主义者,我都不好说什么,这是你的个人自由。
但我还是那句话——你不管做什么你都要有点脑子——做反人类魔头好歹还得有点水平呢,否则像蒋介石一样成为千古笑柄那可就滑稽了。
我分上中下三节谈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上节,帮 @蒋梦珊 稍微改一下回答中的漏洞。
事实上在巴黎和平协定之后,无论中国还是苏联都一度减少了对北越及越共的援助数额,这和所谓“尼克松访华”、“联美”等因素关系不大,见下表:
在1973年后,苏联对北越的军事援助减少了超过一半,1974年稍有回升,1973年进一步下跌,当然这一时期苏联对北越的“经济援助”还是有所增加的,不过考虑到越南饱受战争破坏,这种增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中国援助的情形大体如下:
在1973年后美国人走了,中国的军事援助就减少,其实也不是完全无法理解。
而中国方面把经济援助也算上之后……
在1974年也一度重新上升,看来也不那么给美国人面子是吧?
(以上数据源自邵笑《越南统一战争研究》)
接下来是中节,中国有无能力和意愿帮南越同北越进行“分治”?
要想让越南南北分治,就需要有足够的海空军力量来保住和中国并不接壤的南越,然而当时中国的海空军实力无疑是极为弱小的:
当时七爷只能小规模生产,八爷更是实际上就是概念机,挑大梁的是已经明显落后的六爷——而北越在苏联支援下也拥有不少和七爷水平相当的Mig-21。还有产量尚可的强五,但不但性能明显落后,质量问题也很堪忧,在1978年的报道指出空军:
作战飞机:良好率出勤率低,
歼7:飞机数量少,78年计划产70架,年底分配37架,未补到部队。
歼6:火力弱,原计划1978年底完成歼6加装霹雳2导弹900-100架,实际到年底完成3架。
强五:质量问题,1975年经主席和军委批准至1978年止返修全部354架强5、78年底实际完成返修20+
轰六:总计80架。40余架因缺发动机和起落架裂纹等问题停飞。
轰五:缺244轰炸雷达,年底总计34部。只能维持训练,打仗用不上。
航空弹药:
30-1炮弹引信质量差,炸膛,不能使用。
90-1火箭弹,无引信,不能使用
航空炸弹:需要20种缺10种。
空空导弹:霹雳-2,抗干扰性能差、早炸和火药柱裂纹,分层三大质量问题。
1976年状况更不乐观:
76年12月底统计:作战飞机仅有69.9%用于作战,可使用航空炮弹55%,空空导弹34%
(此处鸣谢 @荀子曰 )
海军状况更不乐观,虽然主席曾经提出“空潜快”的发展战略,但除了没有远海作战能力的“快”,“空”和“潜”的发展其实也都不甚尽人意:
海军航空兵,当时当然只有陆基的,也是六爷挑大梁的落后状况,不多提。
海军潜艇部队,同样已经落后的033型潜艇,首艇1965年才服役,从1966年开始生产“自力更生”的版本,1969年开始批量入役,1973年时年产量达到9艘之多。但排水量不足2000吨,而且80年代之前生产的都噪声巨大。
035型潜艇,自行设计,1974年入役2条,只能用作技术调试,其中一条最终报废,有实际作战能力的要到1982年才入役。
水面舰艇方面更为凄凉,不足2000吨、二战水平的四大金刚仍然是二线主力。自建的053和051虽然都已经入役,但舰载导弹的研究则磕磕绊绊。舰空导弹海红旗虽然60年代已经立项,但到1986年才完成全部测试。只有海鹰-1反舰导弹在1973年就通过一系列测试,状况稍好。
这样的海空军条件,显然是没有任何可能保住摇摇欲坠的南越的(中国如果要保南越,苏联一定会派海军支援北越,当时苏联基辅号可已经下水了)。
从意愿上讲,中国虽然在1972年跟尼克松发表了联合公报,开启了跟美国改善关系的努力,但中美关系的改善在1979年正式建交之前进展其实是相当有限的,1972-1976年中国的对外政策离所谓的联帝反修的“一条线”也相去甚远(在主席去世后才开始执行事实上的联帝反修),中国还远远未到为讨好美国而阻止越南统一的程度。
除此之外,南越同台湾当局以及南朝鲜也是关系密切,阮文绍就曾经访问过台湾,在南越濒临覆灭的时候也是把台湾作为流亡的第一站。考虑到中国在80年代中期后才开始跟南朝鲜认真改善关系,在92年才建交,70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去挽救一个跟台湾关系密切的南越政权的。
最后是下节,一些个人吐槽。
真要说中国在东亚有什么战略失误,80年代后在半岛问题上才是灾难级别的战略失误。由北方主导的半岛统一才是对中国最有利的局面,如果因为美国的存在使得这样的局面不能出现,中国也应当尽可能把南朝鲜逼到台湾一侧,将半岛牌绑定台湾牌(到1979年朴正熙遇刺时中国对南朝鲜评价仍然很低),而绝不能把半岛牌像本位面这样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情况下白白甩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其实只是8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始大量招商引资,但日本、新加坡这样仍然在使用汉字的国家以及完全能满足中国需求。有人会提到拿南朝鲜“制衡”日本,但这种清王朝式的“以夷制夷”只会带来双倍的麻烦,作为美国盟友的南朝鲜是不可能在原则问题上站在中国一侧的。
本位面中国和南朝鲜建交30年以来,南朝鲜大赚特赚,而中国则几乎毫无所得,南朝鲜还以传教等各种方式大肆在中国渗透,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同时北方也因为中国放手,在90年代经济崩溃,遭遇严重困难,使得朝鲜南北差距被大大拉大。而如果中国能在半岛问题上继续坚定站在北方一侧,而把南朝鲜推往台湾,南朝鲜就很难像本位面一样借助中国市场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北方也不至于崩溃的那么悲惨,双方差距将大大减少,中国在半岛问题上将不会像本位面那么被动。
有关跟中国建交前夕的南朝鲜经济:
1992年以来,南朝鲜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1991年经济增长率仅为4.7%,为13年来的最低水平,位次排在亚洲四小龙之末。世界银行为此将南朝鲜排除在四小龙之外,降为亚洲新虎的档次。如果南朝鲜继续被推到台湾一侧,其经济发展当会比本位面90年代后差不少
有关苏联跟东国的真实关系:
关于日内瓦会议和南北越问题,为什么不看看毛主席、周总理自己的看法呢?
60 年代,毛泽东在会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代表团时曾就此事反复作过检讨,表示: 我们在日内瓦会议上 “犯过一个错误”。“从 1954年到1959年6年中,吴庭艳杀了16万干部和积极分子,你看这个教训惨不惨。” “日内瓦会议的错误害了你们。”“再打一年就好了,打到吴庭艳的军队消灭得差不多了再谈。” “我总想当时是失掉了一个时机。”
——李丹慧《日内瓦会议上中国解决印支问题方针再探讨》
(1968年)5 月7日晚9时45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越南春水部长时说:朝鲜谈判那个时候的情况与你们的情况不同。那时是半个朝鲜的问题,现在你们是统一越南的问题。半个越南,那是14年前的事了。上一次毛泽东同志向胡志明主席说过,那时的日内瓦协议可能签错了。协议签订以后越南南方很多战士撤到了北方。美国当时不肯签字,如果我们不签字也有理由。胡主席说这样也有好处,经过一个困难阶段,吴庭艳逮捕、禁闭、镇压,差不多20多万人牺牲了,经过这一痛苦的教训,南越人民自觉地起来闹革命,才取得了今天这样一个形势。所以,朝鲜谈判时的情况差不多等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的情况。朝鲜谈判是在战场上进行的,前后差不多打了三年,谈了两年。但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谈朝鲜问题时,战争已停下来就什么也谈不成了。我们怎么说他们也不干。所以朝鲜谈判只搞了个停战协定,任何其它政治协议也未达成。关于撤军问题,他不谈。1958年我们撤军,他也不撤。这次你们的情况不同,是分步骤地同美接触谈判。这样也好。走一步看一步。但基本的问题还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管怎样,也不能从谈判中得到。日内瓦会议由于奠边府战役才谈成,定了个十七度线。我们的态度,可能范文同同志回去已经讲了。我们觉得,你们答应得大快了,太急了。这可能给美国人一个错觉,你们急于要谈。毛泽东同志向范文同同志说过,谈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高姿态。第二点,美国、仆从国和伪军三方面现在有100万军队,不打断他们的脊梁骨,或十个指头打断五六个,他不会认输,不会走的。
——《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
另外再附一篇人民日报的旧文,再看看我们应该以什么立场来讨论这一问题:
人民日报1956年11月23日第5版
红河畔的友谊
本报驻越南记者 展潮
“河内二征王庙”里香烟缭绕、钟声回荡。
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贺龙元帅在他们访问越南的四天中,特地抽空来到正殿前面,向越南两位女民族英雄征侧和征贰致敬献花。
征侧、征贰是亲姊妹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即公元四十年的时候,率领群众起义,把当时中国王朝派驻河内一带的太守苏定赶走了。大姐征侧就位,号称“征王”。两年后,即公元四十二年,中国封建王朝汉光武帝派马援(马伏波)举兵侵略越南,遭到征侧、征贰的英勇抗拒。后来在一场激战中,征侧、征贰因为寡不敌众而失败,被迫离开距今日河内不远的迷灵京都,最后终于投江自尽了。有人说,征侧、征贰自尽的地方就在今日河内市区里的西湖。那是误会。实际上,他们自尽的地方是在河内西面的底江(过去叫核江),而西湖却是他们和侵略军最后决战之地。
征侧、征贰那种坚决反抗外国侵略和舍身保国的精神,深深地得到越南人民的敬仰。他们死后,人民便自动在临江的东仁村修建了一座庙宇,以作纪念。后来,因为怕被江水冲刷,便搬到现在地址。那是1819年的事,这地址原来是越南黎朝时的武庙和演武场,位置在河内市区的东南部。
越南人民都尊称征侧、征贰姊妹为“征王”褐氏“娘娘”。这个庙里香火很盛。庙的前面正中是庄严的锡金牌位,两旁立着两只大锡象。征王两姊妹就是骑着大象抗拒马援的侵略军队的。通过两旁的阁门入内是正殿,征侧、征贰巨大塑像端正坐在神台上,两旁并列着许多女将的塑像,威武慈祥,栩栩如生。两束鲜花摆在征侧、征贰的面前,这不是平常的花,这是代表六亿中国人民对于越南人民英雄崇高敬意的花,这是象征着和平和友谊的花。
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元帅献花致敬之后,由庙中的女住持引导巡礼。他们详细地了解了二征王的生死年月,英雄事迹以及庙宇的历史。
在告别的时候,庙中的女住持说,她非常感激周恩来总理的来访,感谢他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盛情厚意,二征娘娘有知,将会感到无限宽慰。汽车徐徐地离开二征王庙的庭院,院前石牌坊上的那副对联清晰入目:“山标铜柱今何在?”“地峙龙边迄不移!”意思是说当年抗拒侵略军的武器虽然不在了,二龙边(在河内,过去曾叫龙边或生龙)依然如故,这充分显示了越南人民的英雄气概。
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感到越南人民是那么的热情、纯朴、坚韧、勤劳,同时又非常的英勇。对于外来的侵略者,越南人民总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
从秦、汉一直到明、清,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都侵略和奴役过越南,而所有这些大国主义侵略者都以失败告终。河内市中心的“还剑湖”,正是这种历史的见证人。
据说,还剑湖过去是珥河(红河)的一段,后来,珥河向北流,这段便被泥沙隔离而变成湖泊。当时湖面比现在大两倍,湖中有一条通道,道的一边叫左望湖,另一边叫右望湖。后来右望湖逐渐填平,成为今日鼓行街一带的市区,左望湖到1430年5月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在越南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五百多年前,有一个名叫黎利的,在土中挖出一支宝剑,从此击败了中国封建王朝明朝的侵略军,建立了独立的国家,他当了皇帝,号称为黎太祖。有一天,正当黎利和近臣乘船游湖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巨大的乌龟浮出水面,迎着船身游过来,他就慌忙拔出宝剑,正预备前击,宝剑却被乌龟一口咁住,沉到水底里去了。这是还剑湖得名的由来。
现在,在还剑湖上还有龟塔、玉山寺和镇波亭等古迹。玉山寺里供有抗拒元朝侵略军的陈国骏等越南民族英雄像。
周恩来总理等怀着敬意逐一参观了这些古迹。
在近一个世纪以来,越南人民进行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无数的英雄烈士前仆后继地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解放而奋斗。特别是1930年以来,越南人民更在越南劳动党和它的前身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民族、民主的革命大道上奋勇前进,1945年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54年又取得了反对法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决定性胜利,恢复了印度支那的和平,解放了自己祖国的北方。越南人民正在为巩固北方、争取北部和南部的统一而努力。
越南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一直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支持。这种支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更成为一种强大的道义和物质上的力量。
从毛泽东主席指示将中越边境上的“镇南关”改为“睦南关”到周恩来总理前往越南女民族英雄的像前献花,都可以看到中国现代的伟大政治家在以诚挚的友谊来偿还历代王朝大国主义侵略者所欠下的债务。
周恩来总理等已经在今天上午离开了好客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了。当他的银色飞机绕机场上空一周,把欢送的人群留在后面而向南飞去的时候,他带去了勇敢、勤劳和纯朴的越南人民的情谊,但是,他也把六亿中国人民对二千五百万越南人民的诚挚友谊永远留下:留在河内人的心中,留在还剑湖的波光里,也留在二征王庙的石坊上。
(11月22日河内电)
首先说,什么叫战略。
中国人从古到今,打心眼里就喜欢远攻近交。
中国的根本战略是国土周边尽可能转化或驱逐所有有威胁的大国。周边的小国刺头,其实并不怎么在意。
现阶段,这个大国是美国。
以前中国海军还不够强,媒体大肆宣传南海危机时,认为“没让越南南北分治是战略失误”的网民比当下还多。甚至辽宁舰尚未完工那会儿,还有不少帖子讨论越南奇袭亚龙湾的可能性。
后来又是南海填岛、又是军舰下饺子、又是隐形飞机……没几个人觉得越南敢对中国动武了,大伙倒有点担心美国会不会和平演变越南。
等美国把萨德导弹架到韩国时,大部分网民都有了共识:和独立自主的国家打交道要比和美国盟友打交道好得多。
当然,这算是中美双方的都出现的一个战略误判,双方都没想到南越会崩盘的那么快,北越也真的敢越过17度线向南进攻。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而且对后来的东亚战略格局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美国失去了在中南半岛的战略支撑点,以至于需要10年左右重返亚太时又着急忙慌的与越南政府勾勾搭搭,重新建立在越南以及中南半岛的影响力。对于中国而言影响更为深远。
越南统一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越南政府的膨胀,中越关系开始恶化,越南与苏联形成针对中国的战略同盟,同时越南不断扩大在印度支那的影响力,想要整合柬埔寨和老挝,形成一个人口过亿,领土接近百万平方公里,有着良好战略纵深的庞大国家,并且与中国北方的敌人有军事战略同盟,这样一个国家对中国的威胁是极大的。而且在那个年代,重现甲午战争中以小博大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我们对于越南的种种看法与轻视是基于随之而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且我们现在的所有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赢得了那场战争的基础上。但是把时间线拉回到79年,在那个节点,我们并不是稳操胜券的,甚至可以说是这场战争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这一切从当时的战略部署上也能看的出来,首先当时我们主要防备的是北方的苏联,一线精锐都部署在北部防线,参与反击战的大多是二战部队,而且当时中央的关心的重点也都在北边,时刻盯着苏联人的动向。其次中国军队的素质由于刚刚结束文革,以及10多年没有打过仗,相较于当年的步兵巅峰时的状态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且对手是有着良好装备且有着实战经验的越南部队。第三是国际舆论上。当时中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已经破裂,美国因为越战新败也无力参与新的争端。而且当时越南因为国家统一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是相当不错,甚至后来的中越战争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现在了越南那一边来指责中国。以上这三点就是中国当时面临的几大困难。当然,后面的事儿大家也都知道,在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攻势下,我们取得的既定的战略目标,改善了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揭示了苏联强大外表下的弱点,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一切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打赢了的基础上的,但是战争这个东西没有绝对,假设在战争中我们没能按既定计划取得进展,反而是被越南军队拖在了战争一线,等到了越南的主力从柬埔寨等方向回援正面战场,以当时我军战斗力一定能顶的住吗?万一发展成消耗战,让越南拖到苏联腾出手来从北方夹击我们,我们能扛得住吗?真到了那种情况下,没有的后来中国打赢越南的“投名状”美国和西方国家还会对中国友好吗?会不会趁机分一杯羹?那我国的改革开放大计是否会就此夭折?
换个角度来说,假如当年越南没有统一只是像朝鲜半岛那样的停战,那北越还会肆无忌惮的和苏联眉来眼去,来得罪身边的中国吗,在苏联解体之后类比朝鲜半岛的情况,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北越必然会更加依赖中国,中国对北越的影响力肯定要比现在大。两国都会对中国采取更加亲和的态度,那样的话越南未必敢侵占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同时南海问题两国尤其是北越未必敢与和中国叫板,那样我们在处理南海问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越南的民族情绪不会像现在这样偏向敌视中国,更有利于扩大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
综合上面几点,可以得出,一个分裂的近邻对我们更有利,让越南完成统一,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一件亏本且有极大风险的地缘战略失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