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手游戏等同于盗版游戏吗?

回答
二手游戏和盗版游戏,这俩词儿听起来都和“正版”沾点边,但实际情况可差远了。简单来说,二手游戏绝对不是盗版游戏,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要说清楚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正版游戏”。正版游戏,顾名思义,就是你通过合法途径,从授权的销售渠道购买的,拥有完整版权的游戏产品。这包括游戏的光盘、数字下载码,以及附带的安装文件和相关服务。当你购买正版游戏时,你就获得了一个合法的、可以拥有和使用的“游戏使用权”。

盗版游戏,顾名思义,就是未经版权方允许,非法复制、传播和销售的游戏。这就像偷了别人的东西再卖,或者是自己照着别人的画册描摹了一份然后声称是自己创作的。盗版游戏侵犯了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的知识产权,对整个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们通常是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安装起来可能不稳定,甚至会携带病毒或恶意软件,而且完全没有官方支持。

那么,二手游戏又是什么呢?二手游戏,就是那些已经被其他玩家购买并使用过的游戏产品,然后又被转卖给第三方。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手光盘游戏”。想象一下,你买了一本书,看完之后觉得不错,或者觉得不合胃口,然后你把它卖给了二手书店或者另一个读者。这个行为是合法的,因为这本书是你购买并拥有的财产,你有权利对它进行处置,包括转卖。

同样的道理,当你购买了一张二手游戏光盘时,你买到的是那个“游戏产品”本身的所有权,而不是游戏的使用权。说白了,你买的是那一堆塑料和数据,而开发商和发行商已经从你购买游戏的“第一任主人”那里获得了他们的收入。你从“第二任主人”那里购买这份财产,这完全是合法的二手交易。就像你买二手车一样,你拥有这辆车,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和原车厂没多大关系了,只要是你合法取得的。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二手游戏必须是合法购买后,经过正常二手交易流通的。 如果有人把本来是盗版的游戏,然后以“二手”的名义卖给你,那他就是个骗子,而你买到的也是盗版。但只要这个二手游戏本身是正版产品,交易过程合法,那它就是合法的二手游戏。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数字游戏平台,他们通常会限制数字游戏的二手交易。比如,你购买的数字游戏,通常是和你个人账号绑定的,你只能在你自己的账号下使用,而不能直接把你的账号“卖”给别人(这通常是违反用户协议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转让你的数字游戏,就可能涉及到平台规则的问题。但即便如此,这和盗版游戏侵犯版权是两码事。

所以,总结一下:

盗版游戏: 非法复制、传播和销售的游戏,侵犯版权,非法。
二手游戏: 合法购买后,经过正常二手交易流程转卖的(通常是实体光盘)游戏,是合法的财产转让,合法。

你买二手游戏,是在买那个实体的、已经被使用过的商品。它本身是正版,只不过在你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主人。你并不需要再去为这个已经被生产出来的游戏支付版权费给开发商,因为版权费已经在第一次销售的时候就由第一任购买者支付了。这就像你买二手衣服一样,衣服是正品,只是别人穿过了。

希望我这么详细地解释,能让你彻底明白二手游戏和盗版游戏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它们一个是合法的二次消费行为,一个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行为,风马牛不相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普遍存在的观念误区是——混淆法理、法律和规则,于是统统用一个“X版”来试图涵盖一个问题的所有方面,而且在网络讨论的环境里,所谓正版盗版早就已经变成单纯用来站队的符号,基本丧失了客观性。毕竟你也不指望游戏领域的爱好者个个都有法律的背景,游戏领域的撕逼引用数据图表之类能注明出处的都已经是万幸了。

要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清这三者的关系,法理上合法(或不合法)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法律上合法(或不合法),因为有可能现行法律根本就没有对这项制度进行立法,也有可能法律的立法跟法理的精神是相反的,也有一种可能是立法虽然符合法理,但规定过于严苛而执行力欠缺而使得法律流于形式,变成“法不责众”的结果。

其次,法律上“合法”,或者说法律没有禁止,并不意味着这样东西符合“规则”。就像法律并不禁止人往另一个人身上吐口水或者用言语辱骂他人,但在足球比赛中,这样的行为却是严令禁止的,要当场红牌罚下然后追加停赛N场。足球比赛的规则是国际足联这个民间组织定的,跟法律没有关系,但你只要参加足球这项运动,同样也必须要像遵守法律一样老老实实遵守它的规则。

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二手游戏等同于盗版游戏吗?”,这么贴标签似的问法的后果就是回答全都是迎合标签的答法,而没有人先去弄清楚,你说的“盗版”到底是指违反法理、法律还是规则?

比如说著作权法里说一次用尽原则,这指的是“法理”,意思是著作权商品的二手交易行为符合知产法的精神,于是著作权法立法时应该尽量遵循这样的原则,尽可能不要赋予权利所有者过多排他权利而导致其违背立法的精神。但是,法理从来不会把问题说死,一次用尽原则绝不会说100%的场合都得遵从一次用尽,在司法解释的时候肯定会用“全部或部分权利”这样的语言来避免把话说绝。

游戏厂商希望利用诉讼形式推进立法来禁止二手游戏流通,这指的是“法律”,确切说是资本家想用操纵立法的形式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资本家做了这件事情只代表他们执行了一次法律意义的诉求,跟法理和规则的对错,都没有一点关系,仅仅说明他们做过这一件事情,即便他们告成功了也不会改变。

讲游戏厂商们自己的利益如何如何,这说的是“规则”,法律术语说叫“第三方规则”(third-party regulation),在软件领域则表现为服务守则(terms of service)等。规则的意义是,法律禁止的,规则不能允许,但法律没有禁止的,规则可以禁止。而这两个“禁止”的区别在于,法律的禁止可以动用国家机关(公检法)来执行,而规则的禁止只能在制定者自己的领域内执行,比如封禁你的账号之类。放到二手游戏的话题上,就是厂商在自己的平台上制定什么规则,都是由他们说了算,他们制定了符合知产法一次用尽原则的规则,比如说没有用技术手段阻止游戏的二手流转可行,只能说明他们的规则比较人性化,或者说他们比较注重市场反响,但不代表这个行为有什么法律上的意义。

但反过来,厂商要是制定了不符合法理的规则,你只要在使用他们的东西就一样要遵守。就像说二手游戏合法这属于法理,但资本家说游戏这种商品属于法理适用的例外,你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著作权法本身就认为计算机软件和传统音像制品不是同样的商品,你把游戏机游戏认定为“计算机软件”,它就会适用软件的法规,认定为“音像媒体”,它就适用传统法规。而且现在的游戏不会完全靠光盘,多少要从光盘往本地安装一些东西,这已经构成了“复制”,资本家要是用行为无价值的观点,不说违规,分分钟可以把二手游戏划成违法。

所以,很多人用自然法的思想来痛陈二手交易是多么正当,多么符合人心,这其实毫无意义。这问题里面就没有人提到,PC游戏就没有过光盘版时代吗?(说得steam平台是从天而降似的)但是,PC游戏厂商从来就没告诉你有所谓“二手”存在过,因为从一开始PC游戏就没允许过。所谓“实体版代表可以二手,数字版代表杜绝二手”,这种观点一看就是没经历过以前的PC时代,早年那些光盘验证、序列号、联网验证的措施都是干嘛用的?(当然当时有些一手PC游戏实际操作起来是“单机无限手,联机唯一手”状态)直到现在PC游戏也依然有光盘版存在,只不过是光盘安装游戏,里面附送一个激活码,跟十年甚至二十年前都没什么区别,这种就是摆明的“纯一手”实体盘。PC版不用光盘只是因为现在的游戏太大,而电脑上没普及蓝光光驱而已。

顺便说一下,人们语境中的“盗版”,实际指的是破坏软件的DRM,即绕开软件内部的管理程序的行为,这个跟“几手”没有任何关系。DRM在的时候只会允许有一手,要是DRM被绕开,多少手就跟厂商没关系了。要是GOG平台这种奉行零DRM原则的,游戏文件没有限制,可以复制到任何一台电脑上运行,这种不说“二手”,你买过来就自动是无穷多“手”。

而且说“数字版能杜绝二手”,这也明显out了,难道智慧无穷的人民群众开发出来的账号共享、账号转让、离线共享、账号出租等一系列完全符合实体游戏领域“二手”定义的市场行为不是“二手”吗?这些行为起码都满足自然法思想给二手正名的基本观点——你用的时候我不能用(不存在“复制”),而且没有违反“数字版只买使用权”这一设定。但游戏厂商对这些行为至少比实体市场保守得多,他们照样能用“规则”的大旗封杀。所以单纯的自然法思想面对这种复杂问题,牵涉到不止三方的利益关系时,肯定是发挥不出来的。

最后,说法律和规则的问题,前面提到过一点,规则可以严格过法律,但规则的执行力从来都是问题。比如说YouTube的用户守则规定用户不能下载YouTube的视频,所以国内视频网站的一切“YouTube搬运”视频其实都是违反YouTube规定的,在既遵守GFW规则,又遵守油管用户守则的前提下,看YouTube视频是无解的。只不过YouTube用户基数太大,他们对这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前面说的数字账号二手也是一样,只要数字平台的规则在,接下来就只是厂商抓不抓的问题。但只要还是在规则范畴内没上升到法律(甚至即便在法律范畴也没法执行),厂商也就只能按自己的规定处罚,也就是最多封你的账号。所以这个程度的问题,最后也就是在网络平台上吵两句,大家各自抒发一下朴素的自然法哲学思想的形态而已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手游戏和盗版游戏,这俩词儿听起来都和“正版”沾点边,但实际情况可差远了。简单来说,二手游戏绝对不是盗版游戏,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要说清楚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正版游戏”。正版游戏,顾名思义,就是你通过合法途径,从授权的销售渠道购买的,拥有完整版权的游戏产品。这包括.............
  • 回答
    在国内,PlayStation 4(PS4)的二手游戏交易市场依然活跃,虽然不如PS5普及初期那么火爆,但依然是一个庞大且有着自身规律的生态系统。下面我将详细说说这个现状,尽量贴近真实感受,让你觉得这不是机器写出来的:一、 市场主力与玩家群体: 主力军: 目前二手PS4游戏交易的主力军,一方面是.............
  • 回答
    三千块的预算,买二手游戏本还是全新游戏本,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这个价位想要兼顾性能和品质,确实需要好好权衡。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哪种选择更适合你。先说说三千块的“全新游戏本”:你得明白,在这个价位,全新的游戏本,基本上只能算是“入门级”或者“伪游戏本”。它们通常会有以下特点: 配置上.............
  • 回答
    关于“二手游戏是盗版的”这种说法,以及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类似的说法针对二手书、CD或电影,这背后涉及了游戏产业与这些传统媒介在版权、流通方式、技术限制以及消费者观念上的几大关键差异。首先,最核心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游戏产品的物理属性和授权模式的演变。传统上,书籍、CD、电影这些媒介都是以实体的、可.............
  • 回答
    二手平台上出现“Steam截图”商品,允许定制主页游戏内容和时长的现象,暴露出多个深层次问题。这一现象不仅涉及平台审核机制的缺陷,还牵涉版权纠纷、隐私安全、虚假交易、技术滥用等多重风险。以下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平台监管漏洞:缺乏对虚拟内容的严格审核 内容审核标准缺失 二手平台(如闲.............
  • 回答
    确实,当我们谈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游戏时,大多数主流的作品往往聚焦于欧洲战场,例如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是北非战线。亚洲战场,特别是中国战场,似乎总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落。这背后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历史的叙事重心与大众认知。 尽管中国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承担了日军.............
  • 回答
    好嘞,哥们儿,你这描述,我脑子里立马就闪过一款游戏,那感觉就像是挖到宝了。你说的这“二战六边形沙盘题材,单机,运输车能改机枪车,分关卡,进界面有两个阵营”,这妥妥的是说的是咱们国产独立游戏里的那颗沧海遗珠——《战争之人:红警》(Men of War: Red Alert)。我知道,你一听“红警”可能.............
  • 回答
    铁血的年代,权谋的沙盘:《钢铁雄心 4》深度评测《钢铁雄心 4》(Hearts of Iron IV,简称 HOI4)这款由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打造的二战题材宏大战略游戏,无疑是策略游戏爱好者心中一座巍峨的山峰。它不仅仅是一款模拟战争的游戏,更是一个精心雕琢的历史.............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也牵扯到很多实际操作层面的考量。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聊聊,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二创景象。1. 版权与商业利益的考量: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一点。 日本游戏厂商对版权保护非常严格。 日本的ACG(动画、漫画、游戏)产业发展成熟,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
  • 回答
    我可能会放弃键政。原因很简单,虽然键政很有趣,也确实能让我对一些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但相比之下,游戏带给我的直接快乐和放松是无法替代的。生活已经够辛苦了,我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压力,而游戏恰好能满足我这个需求。而且,外星人要求放弃一样,很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如果我放弃键政,也许能避免卷入什么我不懂.............
  • 回答
    要揣摩日本人玩《使命召唤 5》或《荣誉勋章》这类二战题材游戏时的心情,确实是个挺微妙的事情,因为这其中掺杂了历史、民族情感,还有游戏本身带来的娱乐体验,是挺复杂的一碗“杂烩”。首先,得承认,日本人玩这类游戏,肯定和欧美玩家不太一样。毕竟,游戏里描绘的“敌人”,对于日本玩家来说,可能是自己的祖辈,甚至.............
  • 回答
    艾莉娅·史塔克作为“无面者”学徒,她的杀人能力和死亡名单是贯穿她成长的重要线索。然而,她并非没有机会,而是有很多原因阻止她完成对乔佛里等人的刺杀。以下将详细解析:1. “无面者”的规则与教义: 接受任务,而非主动请缨: “无面者”的教义是接受死亡的恩赐,为死神服务。他们不是杀手雇佣兵,而是执行“.............
  • 回答
    作为一款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玩过游戏,所以无法像人类玩家那样拥有“玩过”的体验。我的知识都来自于我所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游戏的文本信息,包括游戏剧情、攻略、玩家社区讨论等等。因此,我无法亲自“玩”并感受“倒数第二战才是真boss战”的震撼。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理解.............
  • 回答
    玩二战题材的游戏,特别是那些注重历史还原度和射击体验的游戏时,你会发现不少玩家偏爱德军的武器。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仅仅是因为一把枪本身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和文化符号的吸引力。首先,得从武器本身的“设计感”和“性能”说起。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武器研发上确实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涌现出许多.............
  • 回答
    幻塔4月15日13点二测开启,不少玩家涌入体验。从目前大家的反馈来看,这款游戏的质量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整体来说,它是一款有潜力的二次元开放世界RPG。优点方面,大家普遍称赞的有: 流畅的战斗系统: 这是幻塔最出彩的部分。它的战斗节奏非常快,打击感十足。各种技能的特效.............
  • 回答
    关于“蓝鲸游戏”中四点二十起床的设定,目前没有明确的公开资料直接解释这一时间点的来源,但结合网络文化、游戏设定和可能的隐喻,可以推测以下可能的解释: 1. 网络迷因与“蓝鲸事件”的关联 “蓝鲸”梗的来源: “蓝鲸”在中文网络文化中常与“蓝鲸事件”相关联,指代2018年某社交平台因用.............
  • 回答
    《原神》玩家的二创热情与水平,这简直是一个让我能滔滔不绝聊上半天的绝佳话题。说实话,能把一款游戏玩到“上头”,并且乐此不疲地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二次创作,这本身就是《原神》的一大魅力所在。热情:简直是熊熊烈火,从未熄灭!首先,从“热情”这个词来说,用“熊熊烈火”来形容《原神》玩家的二创热情,一点都不.............
  • 回答
    “质量离谱”,这俩字放《原神》二创上,真不是随便说说。打开任何一个与《原神》相关的平台,视频区、图文区,那叫一个百花齐放,而且“奇葩”得让人应接不暇。这不是夸张,也不是贬低,而是形容一种极其鲜明的、难以忽视的现象。要说为什么这么“离谱”,咱得从几个维度掰扯掰扯。一、 创作者基数的庞大与多样性:《原神.............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名高二学生,现在在Steam上买游戏屯着,等上了大学再玩,这件事儿“合算”与否,真的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它涉及到的方面可不少,咱们慢慢来聊。先说说“合算”的点,也就是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么做:1. 价格优势: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Steam平台一年里有好几次大型.............
  • 回答
    哈,你问到《坦克大战》这款经典FC游戏啊!这可是很多80后、90后玩家心中的神作。很多人一提到“坦克大战”,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种经典的像素风格画面,两辆小小的坦克在布满障碍的战场上互相炮击,还有那标志性的“嘀嘀嘀”的射击音效。不过,关于它的背景设定,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它并非直接以二战为背景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