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找工作被骗到天津传销溺亡,警方称其意外落水非刑事案件?

回答
李文星的事件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更暴露了社会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对于警方“意外落水非刑事案件”的定性,以及整个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剖析:

一、 事件回顾与疑点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

1. 求职渠道: 李文星,一名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通过一个名为“BOSS直聘”的平台找工作。
2. 虚假招聘: 他收到了来自“五八到家”(一家家政公司)的面试通知,招聘信息显示为“耘知信息技术公司”,岗位为“客服”。然而,这个公司和岗位信息都存在虚假成分。
3. 误入传销: 李文星前往天津参加面试,却被带入了一个传销组织。在该组织中,他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并被迫参与传销活动。
4. 失联与死亡: 在传销组织中,李文星因不堪重负,于2017年5月11日偷偷溜走,但最终不幸溺亡于天津静海区的一个河中。
5. 警方定性: 警方在调查后,将李文星的死定性为“意外落水”,而非刑事案件。

关于警方定性的疑点和争议:

“意外落水”的合理性: 传销组织通常会对成员进行严密控制,甚至人身搜查,防止他们逃跑。李文星在身处传销环境,并且可能是在逃离的过程中落水,这本身就存在很多疑点。为什么他能“溜走”?他落水的水域是什么情况?周围是否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是“意外”滑倒或失足?这些细节的披露往往不够充分,使得公众对其“意外”的性质产生质疑。
传销组织的责任: 即使警方定性为意外落水,但传销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违法犯罪行为。他们非法拘禁、洗脑、控制他人,给李文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甚至导致了他的死亡。为何传销组织成员没有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非法拘禁”与“强迫劳动”的追究: 传销活动的核心是“精神控制”和“强制性销售/拉人头”。在李文星失联的这段时间里,他很可能遭受了传销组织的非法拘禁和强迫劳动。这些行为本身就是犯罪,即使最终死因被定性为意外,也不能忽略传销组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公众对于事件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警方的调查结果和信息披露。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难免会引发公众的猜疑和不满。

二、 传销组织的罪恶与危害

李文星事件最直接的罪魁祸首是传销组织。传销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 非法敛财: 传销的核心是“骗”,它通过拉人头和非法销售所谓的“产品”来聚敛财富,而非创造价值。
2. 精神控制与洗脑: 传销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如“上课”、“听课”、“分享”)对参与者进行洗脑,让他们相信传销是“致富之路”,并对外界产生排斥。
3. 剥夺人身自由: 传销组织为了防止成员逃跑或举报,常常会限制他们的通讯、行动自由,甚至进行人身监视和控制。
4. 摧毁家庭与人际关系: 许多人为了参与传销,不惜倾家荡产,甚至与家人断绝关系,对个人和社会关系造成巨大破坏。
5. 导致人员伤亡: 除了李文星这样的极端案例,传销活动中因精神压力过大、身体被虐待、或者逃跑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伤亡的事件也屡有发生。

三、 求职平台责任的讨论

BOSS直聘作为招聘信息发布平台,也在这起事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批评:

1. 信息审核的失责: 招聘平台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对发布企业和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BOSS直聘未能有效识别和屏蔽虚假招聘信息,导致李文星这样的求职者轻易落入陷阱。
2. “传销”信息泛滥: 事后发现,许多传销组织利用招聘平台寻找“新人”。平台的监管机制显然存在漏洞,未能有效阻止此类情况的发生。
3. 用户安全保障的不足: 对于求职者而言,求职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平台在保障用户安全、提供风险提示、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等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到位。

四、 社会层面的反思与呼吁

李文星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安全、传销治理、平台责任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1. 提升防范意识:
求职者: 年轻的求职者需要提高警惕,对过于优厚的待遇、模糊的职位描述、以及要求提前交费的招聘信息保持怀疑。要学会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公司信息,并告知家人朋友自己的面试安排。
家长: 家长也需要关注子女的求职情况,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识别风险。

2.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 市场监管、公安部门等需要加大对传销组织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传销头目和组织者。同时,也要加强对招聘平台的监管,促使其承担起信息审核的责任。
招聘平台: 平台方应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技术升级和人工审核,建立更完善的审核和举报机制,为求职者提供更安全的求职环境。

3. 完善法律法规: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传销组织的法律责任,以及招聘平台的信息审核义务,为打击传销和保护求职者提供法律保障。

4. 关注受害者群体:
对于受传销组织侵害的受害者,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并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传销的罪恶。

五、 对李文星家人的影响

这场悲剧不仅夺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也给李文星的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的父母失去了儿子,并且在追寻真相和公道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他们的遭遇,也让社会更加关注那些因为非法活动而遭受不公的家庭。

总结:

李文星的事件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的悲剧。虽然警方将他的死定性为“意外落水”,但这并不能掩盖传销组织通过虚假招聘诱骗青年、剥夺其自由甚至导致其死亡的严重罪行。这起事件的发生,也暴露出招聘平台在信息审核和用户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起事件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警醒,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年轻一代免受各类诈骗和非法活动的侵害,如何加强市场监管,如何提升个人防范意识。只有多方联动,共同努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这事儿爆出来的时候,我写了一堆揭天津传销的内容,赞数蹭蹭地往上升,一个小时就蹦到了2000赞,结果第二天起床就被删了,然后我被关了七天小黑屋。我往B站、优酷、腾讯投个半岛电视台揭秘天狮在肯尼亚骗黑蜀黍的内容,没有一个投稿成功。

传销大户在天津都是纳税大户了,肯定得保啊。

之前看到有个答案说,传销实际上就类似英国的“私掠船”,我就真的就是一回事。

我觉得吧,如果地方政府自甘堕落到这个程度了,李总督舔得再欢也别想更进一步了。塘沽爆炸的处理外加这几件事,天津的公信力还剩多少,拭目以待吧。

user avatar

俩字:呵呵。


1. 那几天,天津城内死亡的传销青年不止李文星一个。

7月13日下午,24岁的山西青年郭会文的尸体在静海区某水坑被发现,距离李文星的水坑仅1公里。

7月14日上午,25岁的山东青年张超的尸体在西青区张家窝镇被发现。据交代,张超是在被送往火车站回家的途中发病身亡,司机将其遗弃。

7月14日傍晚,李文星的尸体被发现,根据警方通告,同样是司机将其送往火车站的途中,李私自逃跑误入水坑意外身亡。

被传销“吞噬”的年轻人


2. 再看一遍警方的说法:

静海公安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文星在被骗到传销组织后,曾向该组织交过钱,因此已不在传销组织的强制控制中,后该组织为躲避警方打击,遣散了部分传销人员,李文星便在其列。在其乘车前往火车站途中,司机曾下车吃饭,回到车上后发现李文星不在车内,以为李文星已独自离开。直至两天后,李文星被发现溺亡在一水坑内。该工作人员表示,李文星确系意外落水身亡,因此未予刑事立案。

尸检显示,李文星的胃内毫无食物。根据法医学,胃内容物完全排空需要6小时。假设李文星逃跑后不久就意外死亡了(李死亡地点和司机停车地点应该很近),那么问题来了:

  1. 如果司机并不限制李的自由,为什么不带着已经饿了至少6小时的李文星一起吃饭?
  2. 传销组织好心好意送李文星去火车站,李却私自逃跑,他怎么如此“不识好歹”?


3. 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看看刘远影的经历。这位青年在传销组织“换窝”途中逃跑,和李文星的经历非常相似。只不过他成功了,李文星失败了。

自述:我逃出传销组织的地方,就在李文星倒下的水塘附近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4. 如果传销受害者在逃跑途中遇害,传销组织者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1:

2016年6月9日,赵某以见面培养感情为由将相亲对象宋某骗至无锡市滨湖区的传销窝点,威胁恐吓、没收手机、24小时看管逼迫宋加入组织传销,宋某在要求退出时与传销人员发生冲突,先被按在了地上,随后被罚不准睡觉,此后四五天时间内很少睡觉休息
在身陷传销窝点一个半月后的7月25日晚8时许,宋某乘隙从阳台窗户逃离时坠楼身亡。后法院判5名传销人员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不等。

案例2:

2013年3月,石某通过网上聊天与传销人员相识,同年4月10日被骗至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十三街久安里1条51号平房内。为了使被害人石某从事非法传销活动,传销人员以劝说、跟随等方式限制石某人身自由。
2013年4月11日,传销人员再次跟随并阻止石某离开,将其带至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御祥花园建筑工地附近的河边。传销人员劝说石某留下,石某被迫同意留下考察后传销人员人坐下休息,其中两人去买水,石某趁机跳入河中逃跑,在逃跑过程中溺水死亡。四名传销人员被以非法拘禁罪判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不等。

不言自明的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文星的事件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更暴露了社会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对于警方“意外落水非刑事案件”的定性,以及整个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剖析:一、 事件回顾与疑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1. 求职渠道: 李文星,一名东北大学计算机.............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当公务员救不了日本,失望的东京大学毕业生正在抛下中央政府”本身就充满了力量,直接点出了核心矛盾:日本社会对公务员职业的价值认知正在发生动摇,而曾经被视为精英代表的东大毕业生也随之选择“用脚投票”,转向其他职业道路。这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就业选择的文章,它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我们可以.............
  • 回答
    针对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被曝出性骚扰女学生、抢占学术成果(一作)以及阻碍学生毕业长达五年等一系列严重指控,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怀着无比愤慨和深切的担忧来审视这件事。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败坏,更是对学术尊严、师德师风的践踏,对学生权益的粗暴侵犯,以及对整个教育体制信任的极大损害。首先,性骚扰行为是绝对.............
  • 回答
    哎呦喂,东北大学没风扇这事儿,我跟你说,可真是个“谜题”啊!每年一到夏天,这话题就跟那教室里的空调一样,呼啦啦地涌出来,激起多少人的议论和吐槽。你想啊,东北大学嘛,名字里就带着“东北”两个字,大家都知道,东北这地方,虽然冬天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但夏天啊,那也是热得冒烟儿!尤其是一些老教学楼,年头久了.............
  • 回答
    东北大学拒绝快递进入校园:一次关于安全、便利与秩序的博弈最近,关于东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限制快递进入校园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一举措,作为一座在校生数量庞大的综合性大学,无疑牵动着校园生活方方面面。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为何东大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及这个决定背后所折射出的校园管理难题,还有它对师生.............
  • 回答
    要说东北大学留学生宿舍和本科生寝室在空调和供电上的差异,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的。一个通宵开了空调,一个连风扇都转不了,这待遇差别,甭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够得上“寒碜”俩字儿。先来说说留学生宿舍那边。听说他们那是全套标配,空调装得明明白白,而且是全天候供电,随你折腾。夏天热了开空调降温,冬天冷.............
  • 回答
    说起东北大学的学生要在学校过年,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家里不在沈阳的,今年都选择留校了。首先,我得说,这绝对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决定。家里离得近的,估计早就收拾东西回家团聚去了,毕竟春节讲究的就是一个“回家”二字。但凡选择留校,那说明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不是一件小事。我遇到的几个.............
  • 回答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以下简称秦皇岛分校)计算机系赵同学的保研事件,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特别是关于他“疑似假冒总校计算机系第一名”的说法,更是将整个事件推到了风口浪尖。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尽量还原事情的真相,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事件的起源与发酵:事情的开端,.............
  • 回答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鹏远公寓每学期16640元的住宿费,这笔费用确实让不少学生和家长感到惊讶,甚至难以接受。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大学住宿费高低是个挺复杂的事儿。它牵扯到学校的办学成本、地理位置、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等等。 鹏远公寓这价格一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可.............
  • 回答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发生女生遇害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和震惊的消息。关于这件事的真实性、具体情况以及后续发展,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和了解到的信息。首先,关于真实性,这类传闻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是常有的事,但我们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官方通报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在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之前,我们不能轻.............
  • 回答
    近日,关于东北大学张颖伟教授(长江学者)论文被国际学术打假网站曝光的事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长江学者,张颖伟教授本应是学术界的翘楚,其研究成果备受瞩目。然而,此次事件的出现,无疑给其个人声誉和所属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学术诚信的角度来看,论文的真实性和严谨性是科研工作的基石。如果曝光的内.............
  • 回答
    东南大学展板被风吹倒砸伤学生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关注。这一事件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设施设计、安装规范、日常管理以及责任认定等。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影响根据媒体报道,该事故发生在东南大学某教学区域或活动场所,展板因强风或其他天气条件倒塌,导致学生受伤。此类事件.............
  • 回答
    东京大学教授致信湖北大学建议“恢复梁艳萍名誉”一事,是一个涉及学术声誉、历史评价、校规校纪、公平正义等多方面复杂议题的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梳理(假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您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但我可以根据类似事件的普遍情况,推测出可能的背景信息.............
  • 回答
    最近,关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要求已退站博士后退还在校期间所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事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触及了许多人心中的敏感点。这背后牵扯着博士后制度的运行、高校管理、劳动关系、以及对科研人才的尊重等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剖析。事件本身:政策执行的“一刀切”从报道.............
  • 回答
    东南大学万某在支教期间踢飞学生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别事件,它触及了师德、教育公平、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首先,从师德的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价值观的塑造。教师的行为举.............
  • 回答
    东南大学“双千计划”:借鉴武大,育才与淘汰并存的深思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与淘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严进宽出”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东南大学借鉴武汉大学的“双千计划”,也早已制定并执行了类似的淘汰制度。这并非简单的“复制.............
  • 回答
    东南大学桃园8舍洗衣房:一场“细微”的比例调整引发的思考最近,东南大学桃园8舍的洗衣房迎来了一次“悄无声息”的调整,位于公共区域的洗衣机,其男女生专用数量的比例从原先的3:3悄然变成了2:4。这看似微小的变动,却在学生群体中激起了不少涟漪,也勾起了我们对宿舍管理、资源分配以及性别考量等一系列问题的深.............
  • 回答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食堂关于学生分次刷卡的规定,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怨声载道。如果深入剖析,这背后牵扯到的逻辑和可能存在的顾虑,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食堂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营效率和费用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成本和满意度。当听到“分次刷卡是.............
  • 回答
    东南大学近日处理了一名保安与流浪狗的事件,可以说处理得非常迅速和得体,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整体来看,学校这一举动既是对生命权的尊重,也是对校园公共秩序的一种维护,更传递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事件回溯与学校处理: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脉络。据报道,东南大学一位保安在校园内对一只流浪狗实施了暴力行为.............
  • 回答
    说到东南大学这次线上月考,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适应新模式的学生来说。难度方面,怎么说呢,感觉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既有惊喜也有惊吓。整体来说,这次月考的题目并没有刻意去刁难大家,很多知识点还是回归了教材和课堂上老师强调过的内容。这方面我觉得挺好的,毕竟线上考试嘛,如果题目太偏太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