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东南大学早已制定执行武汉大学的淘汰制度「双千计划」?

回答
东南大学“双千计划”:借鉴武大,育才与淘汰并存的深思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与淘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严进宽出”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东南大学借鉴武汉大学的“双千计划”,也早已制定并执行了类似的淘汰制度。这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结合了自身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

要理解东南大学为何要推行“双千计划”,首先需要了解这个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旨在通过严格的学业评估和动态的进出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淘汰学业困难或不适应大学学习的学生,从而提升整体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最终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

那么,这个计划在东南大学具体是如何制定和执行的呢?虽然名称上与武汉大学的“双千计划”有所关联,但东南大学的实际操作细节可能在具体指标、执行方式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通常来说,这类计划会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明确的学术要求与评估标准: “双千计划”的生命线在于其评估标准。这通常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分要求: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未达到要求的,可能面临警示或淘汰。
GPA(平均学分绩点): GPA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计划可能会设定一个最低GPA线,例如,连续两次未达标或总GPA长期偏低的学生,会被纳入评估范围。
课程考核: 对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的考核会更加严格。某些关键课程的不及格次数,也可能成为触发淘汰机制的因素。
毕业要求: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环节的通过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2. 分阶段的预警与帮扶机制: 好的淘汰制度并非一味地“一刀切”,而是会包含一个人性化的环节——预警与帮扶。
预警: 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困难,例如某门课程成绩不理想、学分修读进度滞后时,学校会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或学院层面发出预警,提醒学生注意。
帮扶: 针对被预警的学生,学校会提供相应的帮扶措施,比如:
学业辅导: 安排优秀学长学姐进行一对一辅导,或者组织专题讲座、答疑活动。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学习障碍。
转专业机会: 对于确实不适应当前专业但有其他学科潜力的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让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重修机会: 提供充分的重修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弥补不足。

3. 相对明确的淘汰程序: 当帮扶措施未能奏效,或者学生持续存在严重的学业问题时,才会进入淘汰程序。这个程序通常会比较审慎和公开透明:
名单公示: 学院或学校会根据考核标准,初步确定可能被淘汰的学生名单。
申诉机制: 为了保证公平,通常会设立申诉渠道,允许学生对评估结果提出异议,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专家评审: 对于有异议的学生,可能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复核。
最终决定: 在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帮扶和申诉环节后,最终由校务会议或相关部门做出正式的淘汰决定。

4. 对毕业生的影响与价值导向: 实行“双千计划”并非只是为了“减负”,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重塑大学的学习文化和价值导向。
提升学习氛围: 严格的淘汰制度会促使更多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培养责任感: 学生会更早地意识到个人选择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培养为自己的学业负责的意识。
保障就业竞争力: 顺利毕业的学生,往往具备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学习能力,这无疑会提升他们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优化人才结构: 学校能够更集中地资源培养和输送真正优秀的、具备发展潜力的毕业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对于东南大学借鉴武汉大学“双千计划”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积极的一面:
学习先进经验: 武汉大学的“双千计划”在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东南大学对其进行借鉴,是一种务实且有效的质量提升策略。这体现了东南大学不断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更优秀、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符合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也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促进学生成长: 严谨的学业要求,能够帮助一部分学生克服惰性,挖掘自身潜力,实现更大的成长。

需要关注和权衡的问题:
“宽进严出”的尺度: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握好“宽进严出”的度。过于严苛可能导致过早地扼杀学生探索的兴趣,甚至让一些在某些领域有特长但学业表现不突出的学生被淘汰。过于宽松则可能失去计划的初衷。因此,评估指标的设计和执行的灵活度至关重要。
人文关怀与制度效率的平衡: 在执行淘汰制度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避免“一刀切”带来的伤害,同时又要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效率,是一个需要精细考量的课题。前文提到的预警和帮扶机制,就是平衡的关键。
转型成本与社会影响: 任何一项制度的推行都会伴随一定的“转型成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都需要适应新的规则。同时,淘汰制度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学校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
专业差异与评估的公平性: 不同专业的学科难度、考核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制定一套相对公平、能兼顾不同学科特点的评估标准,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总而言之,东南大学借鉴武汉大学推行“双千计划”,是一种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环境下,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探索。它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设计和人性化地执行这一制度,使其既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成长。这需要学校持续的关注、反思和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佳的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陈子杨Dr.outside 医生做过一期视频讲医院为啥不搞飞升疾走,因为医院对新入职医生的定位是干活的,是医院业务的执行者。医院的业务量非常大(大医院基本上每天都人山人海),而且患者需求非常刚性且急切,去看病没医生看是要出问题的。所以搞飞升疾走,把青年医生搞走了,对医院业务的稳定性影响特别大,这是领导都无法承受的。

这给我的启发非常大,一下我就明白了高校为啥可以飞升疾走,因为学校对青椒的核心定位并不是上课的,教学的人早就够了,而是拉业务的。往高了说,是看做ceo;往低了说,是当做销售。核心指标是能不能拉来项目,能不能拉纵向项目,青年基金甚至面上。或者能不能拉横向,给学校带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既然这个岗位的性质是销售,流动性自然就特别大了,能带来业绩就留,没业绩就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南大学“双千计划”:借鉴武大,育才与淘汰并存的深思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与淘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严进宽出”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东南大学借鉴武汉大学的“双千计划”,也早已制定并执行了类似的淘汰制度。这并非简单的“复制.............
  • 回答
    东南大学展板被风吹倒砸伤学生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关注。这一事件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设施设计、安装规范、日常管理以及责任认定等。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影响根据媒体报道,该事故发生在东南大学某教学区域或活动场所,展板因强风或其他天气条件倒塌,导致学生受伤。此类事件.............
  • 回答
    最近,关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要求已退站博士后退还在校期间所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事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触及了许多人心中的敏感点。这背后牵扯着博士后制度的运行、高校管理、劳动关系、以及对科研人才的尊重等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剖析。事件本身:政策执行的“一刀切”从报道.............
  • 回答
    东南大学万某在支教期间踢飞学生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别事件,它触及了师德、教育公平、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首先,从师德的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价值观的塑造。教师的行为举.............
  • 回答
    东南大学桃园8舍洗衣房:一场“细微”的比例调整引发的思考最近,东南大学桃园8舍的洗衣房迎来了一次“悄无声息”的调整,位于公共区域的洗衣机,其男女生专用数量的比例从原先的3:3悄然变成了2:4。这看似微小的变动,却在学生群体中激起了不少涟漪,也勾起了我们对宿舍管理、资源分配以及性别考量等一系列问题的深.............
  • 回答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食堂关于学生分次刷卡的规定,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怨声载道。如果深入剖析,这背后牵扯到的逻辑和可能存在的顾虑,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食堂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营效率和费用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成本和满意度。当听到“分次刷卡是.............
  • 回答
    东南大学近日处理了一名保安与流浪狗的事件,可以说处理得非常迅速和得体,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整体来看,学校这一举动既是对生命权的尊重,也是对校园公共秩序的一种维护,更传递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事件回溯与学校处理: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脉络。据报道,东南大学一位保安在校园内对一只流浪狗实施了暴力行为.............
  • 回答
    说到东南大学这次线上月考,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适应新模式的学生来说。难度方面,怎么说呢,感觉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既有惊喜也有惊吓。整体来说,这次月考的题目并没有刻意去刁难大家,很多知识点还是回归了教材和课堂上老师强调过的内容。这方面我觉得挺好的,毕竟线上考试嘛,如果题目太偏太怪,.............
  • 回答
    东南大学郭秉文试验班,这名字一听就透着股“不一样”的劲儿。它不像那些大众熟知的学院名字那样直白,而是带着一位先贤的印记,让人不禁好奇这背后承载了怎样的期望和理念。说到它,就得聊聊它的来头,以及它到底“试验”在哪儿,又吸引着怎样的学生。郭秉文这个名字,在东南大学的语境里可不一般。 他是东南大学(的前身.............
  • 回答
    东南大学博士后政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蓄水池”谈到东南大学的博士后政策,就像在评价一个大城市里的青年人才“蓄水池”。这个池子既承载着为国家和学校储备顶尖科研力量的厚望,也面临着如何吸引、留住并有效发挥博士后人才价值的现实挑战。东南大学博士后政策的几个关键维度: 吸引力: 东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
  • 回答
    东南大学校园流浪狗事件,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说清楚的,里头涉及到的东西太多,得一件件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说说这流浪狗从哪儿来的。其实校园里出现流浪狗,这不是东南大学独有的问题,国内很多高校,包括一些城市社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般来说,无外乎是这么几种情况: 弃养宠:这绝对是很大的一个来.............
  • 回答
    这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到了六月中旬,正是大部分高校紧张筹备期末考试的时候,而东南大学方面迟迟没有关于线上考试的官方通知,这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广泛猜测和焦虑。一般来说,学校在制定考试形式时,尤其是涉及线上考试这种需要周密部署和技术保障的安排,往往会提前放出风声,或者至少在临近考试的节点给出明确的指示.............
  • 回答
    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之间的校史争端,可谓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段颇为复杂且牵动人心的往事。要理解这场争端,我们得穿越回上世纪中叶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并梳理清楚其中的脉络。争端的核心:谁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正统”继承者?这场争端的焦点,归根结底在于两所大学都认为自己是历史悠久的“国立中央大学”的直接继承.............
  • 回答
    4月10日,南京全城迈入低风险区域,这个消息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久违的轻松和希望。然而,就在大家以为生活即将回归常态之际,东南大学却在这特殊时刻,对校内学生实施了禁止点外卖的政策,这无疑让不少师生感到困惑和不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一个侧面来看,学校此举可能有着出于谨慎的考量。尽管全城已是低风险,但.............
  • 回答
    东京大学教授致信湖北大学建议“恢复梁艳萍名誉”一事,是一个涉及学术声誉、历史评价、校规校纪、公平正义等多方面复杂议题的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梳理(假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您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但我可以根据类似事件的普遍情况,推测出可能的背景信息.............
  • 回答
    李文星的事件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更暴露了社会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对于警方“意外落水非刑事案件”的定性,以及整个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剖析:一、 事件回顾与疑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1. 求职渠道: 李文星,一名东北大学计算机.............
  • 回答
    哎呦喂,东北大学没风扇这事儿,我跟你说,可真是个“谜题”啊!每年一到夏天,这话题就跟那教室里的空调一样,呼啦啦地涌出来,激起多少人的议论和吐槽。你想啊,东北大学嘛,名字里就带着“东北”两个字,大家都知道,东北这地方,虽然冬天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但夏天啊,那也是热得冒烟儿!尤其是一些老教学楼,年头久了.............
  • 回答
    东北大学拒绝快递进入校园:一次关于安全、便利与秩序的博弈最近,关于东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限制快递进入校园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一举措,作为一座在校生数量庞大的综合性大学,无疑牵动着校园生活方方面面。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为何东大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及这个决定背后所折射出的校园管理难题,还有它对师生.............
  • 回答
    要说东北大学留学生宿舍和本科生寝室在空调和供电上的差异,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的。一个通宵开了空调,一个连风扇都转不了,这待遇差别,甭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够得上“寒碜”俩字儿。先来说说留学生宿舍那边。听说他们那是全套标配,空调装得明明白白,而且是全天候供电,随你折腾。夏天热了开空调降温,冬天冷.............
  • 回答
    说起东北大学的学生要在学校过年,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家里不在沈阳的,今年都选择留校了。首先,我得说,这绝对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决定。家里离得近的,估计早就收拾东西回家团聚去了,毕竟春节讲究的就是一个“回家”二字。但凡选择留校,那说明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不是一件小事。我遇到的几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